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0 10:06:4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课题:识字二

  年级:一年级学科:

  【教材分析】《识字2》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文章所蕴涵的爱的教育不容我们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要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爱父母、敬长辈。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爱长辈、爱家庭。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第18.19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

  2.基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3.懂得要尊敬长辈。【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三字经》及有关资料、课件、生字卡片

  课题:识字二

  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覃硕

  【教材分析】识字2》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文章所蕴涵的爱的教育不容我们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要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爱父母、敬长辈。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爱长辈、爱家庭。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

  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第18.19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1、会写“洗、扫、父、认、真、母”6个字。2.背诵课文,积累词汇,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按要求会识、会写本课的生字。【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三字经》及有关资料、课件、生字卡片

  【优点】【不足】【再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问: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 选选认认”中要求辨别“帐”和“账”二字的使用区别。在教学时,我们让学生用这两个字组词时出现了“帐本”“账本”这种现象,学生说这两种写法都是对的,理由是字典上都能查到。这种现象应当怎样向学生解释?

  答:在表示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意思时,“帐”与“账”过去是一组异体字,在书面文字中以“帐”为正字,如,1985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其中的“记帐”“会计帐簿”等词语,用的都是“帐”字。上述意义的“帐”与“账”组成的异形词曾长期通用。1年12月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颁布的《第一批异形词表》以“账本—帐本”为例,对这类异形词进行了,以“账本”为推荐词形,并加了如下注释。

  “账”是“帐”的分化字。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故称日用的账目为“帐”。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造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账” “帐”并存并用后,形成了几十组异形词。《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账”“帐”均收,可见主张分化。二字分工如下:“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报账、借账、还账”等; “帐”专表用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青纱帐(比喻用法)”等。

  在《第一批异形词表》颁布前就有许多人主张“帐”与“账”用法分工,凡表示货币和货物的记载与债务等要用“账”字。现在,国家语言文字机构又以“规范标准”的形式对“账”和“帐”二字的分工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按照规定正确运用“帐”和“账”。

  因为过去“帐”与“账”组成的异形词长期通用,所以在旧版本的字典、词典上,“帐”字头下往往注明“同账”, “帐本”与“账本”都能查到,1980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甚至只有“帐”字而没有“账”字。在学生对“帐本”与“账本”等词语的使用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当向他们说明“帐”“账”两字由通用到分工的情况。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用动情的语言激荡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用简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自学课文的三个要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符合阅读规律,又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尽快过好认读关]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 掏出 谎话 叮嘱 光泽 静谧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而现行的阅读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的即使关注到了,也没有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捕捉信息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从而会影响到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

  [写字学词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初读阶段的教学至少要拿出10分钟识字写字]

  二、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需要灵活与扎实相结合,一般还是像这样务实一些的好,便于学生作业,便于检查反馈,便于学生改进提高]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诗意 弥漫 缕缕幽香 袅袅

  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问题浅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问题深了,学生会如坠云雾。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不断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了要害,使学生急于探求爱和茉莉之间如丝如缕、似断实续的联系。]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感受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妈妈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

  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对钻字的处理,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架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自己得到答案。教师的总结,延伸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教师的话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这样,把教师的理解评价与学生的理解结合起来,就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认识。

  四、归纳提炼,它是课文精华的浓缩,压韵合辙、琅琅上口,便教利学。

  (1)读一读,背一背。

  (2)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重点: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句子的意思。

  难点: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

  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知识、能力: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读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方法:能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教具准备: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清玄的散文《和时间赛跑》,让我们与作者一同去感悟时间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共同朗读,老师读爸爸的话。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感受?

  三、细读品味

  1.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一去不复返,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呢?用“——”划出,可以在旁边作简单的批注,再有语气的.读一读。

  2.指名汇报:

  重点指导:

  ○1爸爸的话。

  (可评读)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还让我感到可怕……说不出的滋味。

  ○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5明天他们在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3、过渡,引入“赛跑”

  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呀?快速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指导读出“高兴、快乐”的语气。

  4、○1过渡:……作者都收获了什么?

  出示作家简介。

  ○2作家林清玄之所以有了这样的成就,还是因为他知道了“虽然人永远跑不过时间……用途却很大很大。”正像他要告诫自己孩子的那句话,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随学生发言板书“一直、成功”)

  四、拓展

  1.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出示:

  时间就像一粒种子,只要能用勤奋去播种,就会在你的生命里收获丰硕的果实。

  ——未来的教育专家

  组织展示交流。

  五、作业

  可开展为期三天的和时间赛跑的游戏,并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预设目标

  1、能够正确书写“费、商、垃、圾、秀、忆、瞬、养、忠”等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满怀期待、一瞬间、噙满泪水、熬夜“等词语的意思。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妈妈写的那段话。

  3、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意

  难点: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

  三、教学用具

  幻灯片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能够正确书写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

  二、预设教学过程

  1、揭题

  1)师:来猜一猜,老师手中的这包咖啡是怎么来的?

  预设:是买来的,是捡来的,是别人送的……

  师:这包咖啡啊,是老师去超市购物时,促销人员送给老师品尝的。

  师:谁来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免缴费用,不收费),你享受过的待遇吗?

  2、初读课文

  1)预习过的同学一定知道,在我们的课本中就有一则关于“”的故事,让我们翻开

  课本,再来读一读这课文,注意思考:这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在读课文时,请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商店 购物 垃圾 优秀

  (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词语)让学生齐读词语,提问:你认为有哪些字比较难记的,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吗?(注意:“商”的下半部,“购”的“勾”),交流反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预设:妈妈真伟大,“我”太不应该了……

  3、再读课文

  1)对于这课文,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2)提问:课文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妈妈,一位儿子,在文中他们是怎么进行交流的?

  (利用账单进行交流,一共有两份账单,一份是妈妈的,一份是儿子的)

  3)提问:这两份账单有何不同?(一份是明码标价的,一份是的。)我们现在就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来研究妈妈的账单,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1)妈妈的账单中提到了几个?你对其中的哪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理解?2)妈妈在收到这份账单时,写这份账单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4)小组讨论研究

  5)全班交流

  预设:妈妈怀我们的.时候,行动不便,很辛苦……

  我们生病时妈妈抱着我去看医生,紧张极了……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想象其中一个或几个的画面)

  6)我们说最让人感动的是妈妈的那份账单,那几个不仅让我们感到了妈妈对子女多年来辛苦的付出,更让我们觉得母亲的爱是那样的厚重和无私。让我们把感情融入到朗读中,深情地读好每一句话。(指导朗读)

  7)把你最喜欢的妈妈的一句话背下来,背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让他给你作个。

  4 、三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 教学用具:小黑板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 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 详细地复述课文

  (2) 简要地复述课文

  (3) 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

  (4) 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 再读课文

  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

  3.指名回答。

  (四)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达( )命( )肿( )肺( )访( )

  组( )勇( )敢( )骄( )拥( )

  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

  突如其来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才华横溢

  3.按拼音填空

  yì 才华横( )、文( )、回( )、容( )、翻( )、( )思、友( )

  jiāo( )阳、( )傲、( )花、( )气、上( )、香( )

  zǔ( )挡、( )织、( )力、( )国、( )成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 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忆课文

  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 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1)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2) 画出父亲说的话: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1)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自己默读这句话

  ③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1) 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2) 理解句子: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③ 请同学说一说

  (3)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

  (三) 回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3.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四) 布置作业

  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

  (二)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①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扩展练习

  1.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

  2.指名说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3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风干、吸吮、“饿”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品悟、有感情朗读、联系生活想象读,等多种方法朗读,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逐步培养自己的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通过抓关键词,交流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想象仿写,初步学习细节描写;

  通过小组合作、对比想象,了解反衬法的妙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水的珍贵,知道节约用水,体会母亲的勤俭持家,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通过三个生活场景的品读与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学生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多种方式朗读,体会水的珍贵,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初步了解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

  养成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一、复习导入:(4分钟)

  出示一组词语,指生读;巩固多音字,易读错词。

  自由交流读书感受,顺势引导,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锻炼用词语概括感受的能力,并引导下一步教学)

  基本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苦”、“乐”、“珍贵”、“缺水”等,顺势把苦、乐、珍贵板书到黑板上。

  交流读书方法:我们读书就是这样,有了基本的感受后,还应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样具体生动的来表述的。

  二、精读感悟:(默读5分钟,交流指导朗读15分钟,其中第一3分钟,第二雨中5分钟,一勺水7分钟)

  1、作者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从而表现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呢?

  默读课文,找到关于水的三个场景,标画出表现水的珍贵的词句,印象特别深刻的词,可用三角号标出。如果有了感受还能用一两个词语表达出来,写在书边上,那你还养成了读书做批注的良好习惯。

  2、读完后,小组内交流标画的词句,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交流顺序灵活调整)

  (1)、十里挑水

  引导抓住“十公里”、“一个小时”、“一担”,读好文章,并体会取水的不易,突出了水的珍贵;

  (小结:从取水的不易,我们可以看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而且作者巧妙地借助几个数字,就把村里人取水的不易,形象的表现了出来。除了数字,作者还借用了村里人的一句话,同学们齐读,指一学生说出感受)

  (2)、雨中洗澡

  引导抓住:“光溜溜”、“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享受”、“抚摸与清凉”、“吃”谈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大人们也加入了,更突出村里人对水的渴望。

  再指生读,当读不好时,老师语言铺垫,指导学生读出村里人洗澡时的快乐

  作者用了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孩子们雨中洗澡的快乐,衬托出了村里人对水如此的渴望,也表现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一勺水冲凉

  同学们读标画的词句,抓住:“缓缓”、“滑过”、“倾注”、“吸吮”、“抚摸”等,读出四兄弟对这一勺水的享受。

  这一勺水就能带来如此的快乐,说明平时连这些水有吗?

  作者用了细节描写,像是慢镜头一样,把这份快乐一点点的享受,慢慢的享受。

  让我们也慢慢的咀嚼这段文字,品味这段文字,享受这段文字,跟四兄弟一起慢慢分享这份快乐!

  一起来慢慢的读,想象着读。

  这一勺水就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快乐,说明平时连这一勺水都没有,人们对水是无比的渴望,而且母亲享受得到吗?“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说明什么“水的珍贵、母亲的伟大,母亲为家精打细算!”

  (如果学生说不出,老师可这样引导:雨水澡带给了人们过节似的快乐,可是,这快乐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在这骄阳下劳动的人们的感觉是……(快要风干了)而四兄弟呢?(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真的'被晒干了吗?是谁给了狗尾巴草生命之水?指导读。

  小结:作者用了十里挑水、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生活场景的描写,突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中心。

  (备注:如果学生说出了很多文辞很好,但不是自己教学的重点时,引导读正确,然后积累下来就可以了,略处理)

  过渡:可是,极度的缺水,明明给村里人带来的是无言的苦,作者却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写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快乐呢?(小组讨论,指生说)

  三、感悟写法,拓展提升

  1、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有水之乐,反衬了平时的无水之苦;以乐衬苦,正是平时非常的缺水,所以才非常的渴盼水,所以当有水“的时候,才有那么多的欢乐;(2分钟)

  2、 直面旱区(3分钟)

  配乐欣赏图片,直面感受水的稀少。

  欣赏完,说感受,(1分钟)

  先让学生说,后写;写完,简单交流。(写2分钟,交流2分钟)

  四、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做一期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推荐阅读:《一碗水的愤怒》、《一滴水有多苦》,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

  五、板书设计

  27、水

  最珍贵

  十里挑水 雨中洗澡 一勺水冲凉

  (细节描写)

  反衬

  苦 乐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11-16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09

小学语文教案03-22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18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5-06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2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2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