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时间:2023-11-08 07:26:26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并学会所有生字。

  3、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拼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中国申奥会徽,提问:你认识这个标志吗?

  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申奥资料。

  2、揭示并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用红笔写)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课题里出现了标点符号)

  教师简单介绍申奥的艰辛历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题,体会“!”的作用。

  4、师:2008年,北京将举办盛大的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人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播放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场面的多媒体录象。

  提问: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的字词、短句,以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在音、形、义上做介绍。

  yíng shēn chéng gōng

  如“北京赢啦” “北京申奥 成 功”等

  3、想知道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记录下来的`吗?

  提出自读要求:⑴读准生字。

  ⑵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大声练读.

  4、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

  将学生提出的难读的长句子,以教师范读、学生比赛读的形式,保证全部同学能正确、流利地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小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字,学习生字的读音、结构、难写之处、组词。全班交流。

  3、认识包字头,指导书写“句“。

  4、学生描红,仿影,完成《习字册》。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语卡,指名读,领读。

  (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前后鼻音的生字。)

  2、听写课后练习3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

  1、播放多媒体,师旁白第二自然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2001年7月13日晚上),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来,北京就----(沸腾了)。(板书:沸腾)

  2、理解“沸腾”。(先了解本义。)

  在课文中“沸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找到写明北京沸腾的自然段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你从这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北京沸腾了?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师相机板书:人多

  沸腾狂欢

  人们会聚在天安门广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庆祝,此时的广场沸腾了,更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

  现在谁能说说“沸腾”的意思了?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4、如此欢快的场面,同学读了也许觉得还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还愿意说说吗?

  ⑴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说第三自然段。

  ⑵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哪些成语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北京吗?(例:欣喜若狂,欢声雷动,灯火辉煌,载歌载舞)

  5、人们此时的心情是如此激动,你能体会到人们的心情吗?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将自己读得最棒的一句和大家分享。

  学生评价,要求说说别人什么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6、仔细听,人群中都是同一个声音----引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体会两个“!”,读出自豪兴奋之感。范读,比赛读。

  7、今天我们成功了,在这激动人心的夜晚,人们会说些什么呢?理解“千言万语”。

  重点指导朗读最后一句:“2008,北京!”

  8、回顾课文,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背诵指导

  1、再次播放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当时场面。(画面没有声音)

  你们觉得画面少了什么?(声音)

  2、尝试用课文中的语句,给画面配音。

  四、总结谈话

  1、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以后,我们知道了----(2001年7月13日)那天我们申奥成功了,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全国人民都在为奥运会出力,我们小朋友可以为奥运会做些什么呢?

  2、交流。

  3、课外延伸:出示奥运会会徽,简单介绍会徽含义。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词语抄写。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完成课后练习4。

  附板书

  2008,北京!

  人多

  沸腾 欢乐的海洋

  狂欢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2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表内乘法(一);

  三、角的初步认识;

  四、表内乘法(二);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六、方向与位置;

  七、表内除法;

  八、总复习。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1、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贴近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界。使学生能观察、联想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的学习有现实的意义。

  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是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部分的“合作探索”板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初步掌握新知识。同时,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学情分析】

  二年级二班共有学生27人,优生占30%,中等生占50%,差生占20%。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尊重老师,热爱劳动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大部分学生能吃苦耐劳刻苦钻研,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并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积极性。他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尽管如此,也有个别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较差,说话随便,学习成绩较差。

  本学期要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同时做好困难生的辅导转化工作,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直角和角;能辨别直角、锐角、钝角。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是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4、能辨认不同方向和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并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会看路线图。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的含义,使学生知道口诀的来源,记住1到9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3.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改编,根据内容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联系教学实际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积极参加角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要求,较强扩展,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叫法,提高学习质量。

  4、加强学生的辅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核算题的技能和技巧。

  5、引导学生在数学科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录像等。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刘老师拍了两张学校校门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校门的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校门,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评析:让学生观察自己学校校门和教室的照片,学生有话可说,兴趣高涨,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小猴。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察小猴,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察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观察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继续示范:再观察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老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反馈:请每组1号小朋友举起你看到的小猴图片,(学生举起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别让每个小组2、3、4号小朋友举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并说一说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较:(举起每个组2、4号小朋友选择的图片)这两张图片,分别是每个组2、4号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吗?你是怎样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评析: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有效组织观察活动的前提。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者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小猴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2、换位观察。

  谈话:刚才每个组的四个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小猴,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小猴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吗?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按这样的顺序(手指顺时针方向)换个位置再观察,并在四张图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观察后,组织反馈。

  继续换位观察,使每个学生都分别从四个位置观察小猴。

  提问:通过刚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换位观察,并找到相应的视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观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从而深刻体会到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3、学会判断。

  谈话: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也为这只小猴拍了照片(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出示四幅图片)分别是谁拍的吗?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着重让学生弄清判断从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视图的方法。如:当学生说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图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是怎样想的)

  [评析:引导学生应用已经积累的观察经验,通过想像判断每一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把学生的认识水平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上升到“根据看到的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加深了学生对观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小组长拿出这样的茶壶,(出示茶壶)像这样放在桌上,(放在一个小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吗?

  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指出自己看到的视图。

  提问:你能说出你们组其他三个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吗?(着重引导学生根据壶嘴和壶把的朝向判断茶壶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词卡。

  主要板书计划:

  7 乡下孩子

  怀里 黄鹂 欢唱

  背上 野菊 盛开

  捉蝴蝶 编故事 阳光下生

  含草叶 吹歌曲 旷野里长

  挖野菜 撑猪肚

  逮小鱼 猫乐坏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写字、朗读、组词、说话。

  课外: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新社会,农村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农村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7 乡下孩子

  2、解释题意。

  乡下孩子就是农村里的儿童,把农村里的儿童称作乡下孩子,是一般人的口头说法。农村和城市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和见闻也不一样。乡下孩子有什么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说的内容。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 欢唱 编织 含 动听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曾一串猪怀里编织

  (2)指名读生字词,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两臂相向和胸部之间的空间。(动作演示)

  欢唱:欢乐地唱歌。

  编织:这里是指编成故事。

  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用卡片读生字词,包括田字格里外的18个生字和已解释的词语。

  3、个人练读课文。

  4、分小节指名四人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分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

  1、指导要点。

  (1)须按笔顺描红的四个生字。

  串:独体字,七笔写成。两口相叠,下口比上口更宽扁些,末竖中线行笔,穿过两口下伸收笔。

  猪:十一笔写成。左右结构。上部犭是新偏旁,称反犬旁,弯钩须写挺直。

  曾:十二笔写成。上中下结构。上部 为两点头.中间不能写成田.

  编:十二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绞丝旁的写法。

  (2)其他六个要描红的生字。

  坏:七笔写成。左右结构。注意提土旁末笔是提,不是横。

  含:七笔写成。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不是令。

  2、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导看图。

  (1)画面上部画着什么?下部画着什么?

  (2)右上角画的是什么人?身上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着什么?脚上穿着什么?

  (3)女孩子面部表情怎样?她左手挎着什么?右手做着手势说明她在做什么?

  (4)小结图意。

  2、指名读课文。

  3、分小节讲读。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曾是什么意思?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

  (3)想一想:这一句当中用妈妈怀里和爸爸背上有什么含义?请读一读这一句话再回答。

  (4)分两大组,一组读第一、第二行,另一组读第三第四行。

  (5)学生答。

  (6)小结。

  (7)齐读。

  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看图加想象理解)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句话里也用了能自然也可以说明他的聪明了,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说明他们能利用随处可得的条件,吹出好听的歌来,这又说明了乡下孩子的聪明。

  (4)再分两大组读,体会一下意思。

  (5)小结。

  (6)齐读。

  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喂饱而用撑圆呢?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什么?(乡下孩子帮爸爸妈妈干活)

  (3)乡下孩子年纪虽小,却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特点吗?(能干)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逮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谗嘴的猫咪呢?

  (5)逮小鱼给猫咪吃也算是生产劳动吗?(不算)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说明乡下孩子的能干)

  (6)分组读,体会意思。

  (7)小结

  (8)齐读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的一句话同上面三个小结里的话是同一个人说的吗?认真读后再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结

  (4)齐读

  三、总结课文

  这首诗说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里锻炼成长起来。

  你们读了这首诗以后感受到了什么?领会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自由说一说。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指导

  1、指导要点。

  (1)这篇课文讲的是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成长,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诗中的韵脚字有鹂、菊;事、曲;皮、咪;子、里。前三个小节句子词语互相对称,要读出节奏来。

  (2)第一小节要突出欢唱黄鹂盛开野菊这些词,语气欢快。

  (3)第二小节突出捉、编织含动听和两个能。读时语气轻松。

  (4)第三小节要突出挖撑圆逮乐坏这些词语,读时语气要自豪。

  第四小节哦的音调要拉长,表示听明白了。乡下孩

  (5)子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肯定。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节奏感要强,用赞叹语气读。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教师指点。

  三、背诵课文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试背。

  3、各人轻声试背。

  4、分组背。

  5、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6、同座互相背。

  7、全班齐背。

  四、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怀()中()合()都()

  坏()串()含()猪()

  2.用编织动听练习说一句话。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教学重点:

  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挂图。

  (1)了解什么是扁担,扁担的用途,担东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师: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将军,他面对缺粮的困难,是怎样身先士卒,

  与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

  5、朗读全文,要求读通读顺。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的内容。

  3、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组词。

  3、识记生字。

  4、师范写,生书写。

  5、讲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各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2、集体订正。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齐读。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后会浮现什么情景?请仔细观察文中插图,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艰难,辛苦的'心情。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1、2句,边读边感悟。

  (2)齐读。

  (3)自由读第3、4、5句话,边读边悟。

  (4)说说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担,后来又不藏了?

  (5)指导朗读。

  (6)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山上

  8. 朱德的扁担 会师 挑粮 藏 敬重

  山下 不藏

  教学反思:

  在开课设计时,我以扁担挑箩筐的形式出示课文内容,形式的简单转换传递的是新奇,换来的是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整堂课没有了学习历史人物的枯燥乏味,而是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心,一步一步地进入课文的中心内容。教学时,我先从整体入手,通过初读感知文意,通过在读感知人物特点;然后从细节入手,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品析,让学生逐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格魅力。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学情分析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不一样,并能加上动作,通过多种多样的表演方式把小动物过冬的方式演绎出来,这样学生会学得更兴趣盎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能知道小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体会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课前准备:磁带、头饰、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今天的这节课将有三位小动物(和学生一起书写: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度过,他们是谁呢?第一个小动物藏在这首歌曲里(播放歌曲《小燕子》)他是谁?(教师贴出小燕子的图片)第二个小动物藏在这首古诗里(教师引背《蜂》)他是谁?(教师贴出小蜜蜂的图片)听听第三个小动物的声音,他是谁?(教师贴出小青蛙的图片)

  这三位小动物聚到一起(小卡片出示词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是要商量(小卡片出示词语)——过冬(师生共同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 初读课文

  1、 过渡:这三位小动物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分别是怎样过冬的呢?请小朋友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

  2、 学生初读,教师巡视。

  三、 检查初读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地址是:

  1、 课文有几节?

  2、 出示绿色通道的词,开火车读,齐读。

  3、 出示田字格的词,男生读前五个,女生读后五个,再齐读。

  四、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这三个小动物是什么关系?课文第几节告诉了我们?

  2、 指名读第一节,其余同学听,他读准确了吗?

  3、 你从这节的哪句话进一步证实他们是好朋友呢?

  4、 小朋友这么纯真可爱,老师相信你一定有许多好朋友,学着书上的句子,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常常在一起干什么?日子过得怎样?

  五、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过渡:这不,这三位小动物又聚到了一起,(投影出示插图)课文哪一节直接告诉我们图的意思?

  2、 齐读第二节。

  3、 出示“商量”指名读,正音,齐读

  4、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同桌商量商量。

  5、 指名交流。

  6、 讨论怎样把这两个字写漂亮。学生观察汇报,和教师一起书空,再在书上描红。

  六、 学习第三节、第五节、第七节。

  1、 过渡:这三位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呢?他们的过冬方式一样吗?请小朋友读3——7小节,读的过程中画出三个小动物过冬的'句子。

  2、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 重点交流小燕子的过冬方式。

  (1)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谁来扮演一下小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2)投影出示小燕子的话,齐读。

  (3)探究: a小燕子到哪儿过冬?

  b为什么到南方去过冬?这儿不行吗?

  c出示“暖和”指名读,齐读。你能找个意思与它相近的词吗?

  d小燕子说:“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明年是指什么时候?春暖花开又是什么时候?什么样子?

  (4)你能把“春暖花开”的意思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5)让我们把“春暖花开”放到句中,一起来读读。

  (6)小结:像小燕子这样的冬天飞到南方,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再飞回来的过冬方式叫迁徙。(板书:南方、迁徙)

  4、 青蛙、小蜜蜂是怎么过冬的呢?请同桌一个演青蛙,一个演小蜜蜂,根据自己画的句子与同桌交流一下。说得不到之处,要给予帮助和提醒。

  5、 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泥土 冬眠:蜂巢 备(粮)懂得蜜蜂的粮食是蜂蜜。

  六、学习第四、第六小节。

  1、师述:三个小动物为过冬的事,相互关心着,真是好朋友。朋友之间就应该像他们那样互相关心、互相爱护。除了这一点,他们身上还有一种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小朋友自读第四、第六小节,相信你一定能发现。

  2、交流。

  3、学习“哥哥”“妹妹”学写“哥哥”

  4、指导朗读,你能用礼貌关心的语气读读第四小节小燕子问青蛙的话吗?指名读,齐读。

  5、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请允许老师读小燕子的话。师范读。

  七、指导表演,促进内化。

  1、师述: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第二年春天来临了,三个小动物又聚到一起,迫不及待想了解朋友这个冬天过得好吗?是怎么度过的?(出示卡片:这个冬天过得好吗?是怎么度过的?)

  2、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演一演

  3师巡导

  4指名表演

  八、课外拓展

  师述:小动物过冬得到方式真有趣,请小朋友把老师课前下发的《动物过冬》这篇阅读材料拿出来读一读,你将了解更多的动物过冬的方式。

  九、总结

  小朋友,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小动物过冬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老师希望小朋友通过看电视,看课外书籍去发现,去探索,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个生字,会写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时间: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

  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全班汇报。

  3、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8

  教学课题:

  6,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能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2、能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会用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正确求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摘苹果游戏(利用电子白板画苹果树和乘法题)

  二、激趣引入

  (课件演示,红红到书店买台历,并与售货员对话)

  售货员:每本台历6元。

  师: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学生的回答适时解决,当学生出现6×6时

  师问:这个有口诀计算吗?(没有)该怎么计算呢?

  (1)想加法6+6+6+6+6+6

  (2)想:5×6+6

  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更快呢?(乘法口诀)

  师:我们发现有口诀计算起来真快,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编出6,7的'乘法口诀吧!

  揭示课题并板书:6,7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乘法口诀

  教师:一本台历6元,要求4本台历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会列乘法算式吗?

  学生:6×4=24

  教师:能根据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吗?

  学生:四六二十四。

  教师:5本台历多少元?算式怎样列?口诀怎样编?6本呢?……

  让学生把算式和口诀依次填入表里。

  6×1=6一六得六

  6×6=36六六三十六

  6×2=12二六十二

  6×7=42六七四十二

  6×3=18三六十八

  6×8=48六八四十八

  6×4=24四六二十四

  6×9=54六九五十四

  6×5=30五六三十

  做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再请学生在全班展示,集体订正。

  教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那么每句口诀的意思你都知道吗?

  学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个6得数是36。“六七四十二”的意思是……

  2、教学7的乘法口诀

  教师:你又看到什么数学信息?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仿照6的乘法口诀编写方法编出7的乘法口诀。

  教师:小朋友,你们能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让学生把算式和口诀依次填入表里。同桌互相检查,互相帮助,集体订正。

  教师:你是怎样想出“7×7”的得数的?

  学生:刚才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已经知道“六七四十二”,用42加7就是“7×7”的得数。

  教师:你是怎样编出“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的?读一读,背一背。翻开书31页,将7的口诀补充完整。

  三、加深理解

  1、游戏:对口令(课堂活动第1题)

  (1)老师对全班

  (2)同桌对

  (3)师说全班抢答

  2、摆小棒(课堂活动第2题)

  教师在展台上用6根小棒摆1个六边形?,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叫六边形。

  教师:摆1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6根)

  教师:那么摆两个六边形要几根?摆3个呢?摆摆看。

  学生摆后汇报。

  教师:如果不用摆,那你知道摆7个六边形要几根小棒吗?

  学生:我知道,要42根。因为1个六边形要6根小棒,摆7个六边形就是7个6,六七四十二。

  教师:怎样列式?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6×7=427×6=42口诀:六七四十二

  四、运用拓展

  1、练习九第1题口算

  2、看口诀写算式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小结,回答略。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狼、脏、汹、怜、嚷、辩、逼、讨、厌”等九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和记忆“狼、怜、脏、厌、讨”。认读并积累“故意、借口、温和、弄脏、可怜、逼近、讨厌、争辩”等词语。能听写课后练习中的句子。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按要求读出带点字词语的语气,并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读准“脏、嚷”字的读音。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和记忆四个生字“狼、怜、脏、厌、讨”。

  3.按要求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瞧,谁来了?(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吗?

  狼:恶狠狠、凶恶、残忍……

  羊:温和、胆小、温柔……

  2.凶恶的狼遇到温和的羊会发生什么事?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第20课。

  (出示:狼和小羊)齐读课题

  3.看书听课文录音,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听了课文录音后,请你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什么叫“借口”?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课文的哪几节?

  (第一个借口:2、3节第二个借口:4、5节第三个借口:第6节)

  3.学习2、3节

  (1)同桌一起读,再说说狼的借口是什么?羊是怎么解释的?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4-6节

  (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

  A.气势汹汹:是一种生气时的样子。

  B.龇牙咧嘴:“龇、咧”都是形声字,注意“龇”的书空,做动作理解。

  C.逼近:注意“走之底”的字的笔画规则。

  D.嚷:注意右半部分的书空,近义词是“叫”

  (2)小组合作学习:狼又是如何找借口的?小羊又是怎么说的?

  (3)朗读指导

  (4)找合作伙伴演一演。

  三、复习巩固,课外拓展

  1.复习生字和词语

  游戏:摘苹果

  2.找好朋友合作,读读课文

  3.小结:看来,对于像狼这样不讲理的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4.编故事:小羊应该怎样对付这只狡猾的狼?

  教学反思:《狼和小养》是“读短文了解内容”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学生通过阅读,要懂得寓言的寓意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来反复阅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不断加深理解。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0

  【教材分析】

  《一分钟》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中的一篇课文。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多睡一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

  读完《一分钟》,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一分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懂得要珍惜时间。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做(一分钟)。“钟”是本课要学的生字,谁会读?(你的翘舌音读得很准);齐读。你有好方法记住它吗?(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组词。

  2、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节课有(40)分钟,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却是(一分钟),和40分钟相比感觉时间很短。课文中的元元也认为一分钟很短,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就是因为这一分钟,却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课文围绕一分钟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小朋友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相信读完课文后会有更深的理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3、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谁知道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六个)下面老师就请六位小朋友合作朗读,其他的小朋友要仔细听。(师随机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学习生字

  1、小朋友们课文读得很流利,说明大家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现在请小朋友读一读P31和P32红苹果和绿树叶中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这些生字组成了词语,自己读一读吧。

  3、指名逐行读词。

  4、谁能说说这些词语中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零:⑴后鼻音;本音读“líng”,组词;在本课中读“līng”,丁零零是闹钟的声音,谁能模仿闹钟的声音?(你的声音真清脆)

  ⑵除了闹钟的声音是丁零零的,还有什么声音是丁零零的?(门铃、自行车铃、上课铃等)课文中说“丁零零,闹钟响了。”请你仿照这个句式说一说:“丁零零,

  响了。”

  哈欠:⑴“欠”本音读第四声,齐读、组词,和“哈”组成词语时就变成了轻声。齐读

  ⑵你平时怎么打哈欠的?嘴巴张的大大的`,所以“哈”是口字旁。组词。

  迟:⑴翘舌音;

  ⑵这个字怎么记?

  ⑶大家仔细观察,“尺”的最后一笔发生了什么变化?(捺变成了点)对,所以小朋友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叹:⑴难读的字我们已经解决了,那“叹”这个字谁会记?

  ⑵谁能做个叹气的动作?

  ⑶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叹气?(失望、心情不好、后悔等)

  ⑷课文中的元元也叹气了,让我们一起找找元元一共叹了几次气?(两次)

  ⑸他第一次叹气在课文的什么地方?(第二自然段)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想一想元元为什么会叹气?(他过马路的时候,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此时心情怎样?(着急、后悔)齐读元元第一次叹气时说的话。

  ⑹那元元第二次叹气又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呢?看看哪位小朋友找得既快又准。(第三自然段)老师读第三自然段,小朋友们想一想元元这次又是因为什么叹气?(因为他等了好一会才过十字路口,眼看就跑到车站了,可公共汽车却开跑了。)他此时心情怎样?(更加着急、更加后悔)齐读元元第二次叹气时说的话。

  决:⑴元元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所以他决定(走到学校去)。谁能记住“决”?

  ⑵你能用“决定”说句话吗?

  悔:⑴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走到学校的时候,已经上课20分钟了,所以他是(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元元非常后悔。⑵ “悔”的偏旁是竖心旁,是从心里感到后悔,觉得自己做错了,说明他的意思和心情有关。

  ⑶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后悔的事情?(是啊,很多事做错了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所以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清楚,三思而后行。)

  闹:下面老师给小朋友猜个字谜,猜猜看是我们今天学的哪个字?

  “大门里面是市场。”小朋友们反应真快,那你能给“闹”组个词吗?

  4、小朋友们生字学的真不错,下面老师把拼音去掉,看看大家是否还能读准。

  5、读老师推荐的词语

  ⑴师:书上的词小朋友已经会读了,老师也组了一些词语,自己先试着读读。

  ⑵各种形式朗读。

  ⑶个别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会的学生解答。(师相机进行解释)

  ⑷齐读词语。

  四、指导写字

  1、齐读要求会写的八个字。

  2、“欠”和“元”这两个字比较简单,老师相信小朋友能写好,其它六个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钟、叹、哈)

  钟:左右两部分大小差不多。

  叹和哈: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字旁要写的小一些,第三笔横正好写在横中线上。

  3、还有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半包围结构)这三个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师指导学生提出的字)

  4、下面请小朋友翻开一号本,拿出铅笔,头正,身直,脚放平,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在本子上练写这个字。(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师:好,请大家把笔放下,坐起来,告诉老师,你写了几个字?那谁写得最漂亮啊?老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他写的字。(师进行评价)

  小结:小朋友们,刚才你们抓紧了一分钟的时间写了这么多字,而且有的小朋友还写的特别漂亮。由此可见这一分钟多么重要啊!如果大家每天都能像这样抓紧每一分钟练习写字,相信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大书法家。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册又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作为平面图形家族一员的平行四边形却是第一次出现。平行四边形的出现对于丰富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节课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构建直观的、形象化的平行四边形表象,不仅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为学生将

  来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奠定基础。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又对长方形、正方形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可以说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虽然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但在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接触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只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具体情境,学生就能比较容易掌握。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体验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活动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变魔术吗?

  (生自由回答。)

  师:现在老师要变魔术给你们看一看。

  (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教具,拉动长方形框架对角使其变为另一个图形。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反复做几次。)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跃跃欲试。)

  (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

  (1)师:同学们,你们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你在拉动时注意观察拉动后的`长方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新图形又是什么样的?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说一说。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教师在小组内随时指导。)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难发现长方形拉动后角不再是直角了或是角的大小变了,但边的长短没有变。)

  (2)以小组汇报方式在全班反馈:新图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描述新图形的形状。

  (学生语言表达不一定清楚,但只要意思对,教师这时都要给予鼓励。)

  (3)你们知道长方形变化后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回答。这时有的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是平行四边形,如说不出教师可以直接揭示。)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体验、小组交流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2、说一说

  (1)师:这样的图形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在哪儿?

  (给学生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是为了有较完整的思维,小组交流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2)小组形式汇报反馈。

  当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时,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鼓励他把话说完整。

  (3)课件演示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感到平行四边形离我们并不远。)

  3、画一画

  (1)师:你们想把刚才在生活中找到的这些平行四边形在点子图中画出来吗?

  (2)出示附页3中的点子图。学生动手画一画。

  (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随机指导。)

  (3)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评价中自我反思。)

  4、拼一拼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1)师:现在我们来做拼图游戏,用你们手中的七巧板来拼一拼今天我们认识的平行四边形。

  (2)生进行拼图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用多种组合拼出平行四边形。学生拼图过程中可以与同伴随意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以上的数学活动,可能已经疲劳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此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拼一拼,进一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实践作业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图形—平行四边形,并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到它。请你们对生活中物体再进行观察,去找一找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个新图形。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2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四季的划分,以及自己生日的季节。

  教学重点: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用方块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3、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4、比较、分析、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1、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2、能对调查的时间做出合理的推断。

  教具准备:

  1、在小黑板上写出教材的涂一涂的格子和填一填的`表格,以备挂在黑板上使用。

  2、日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今天是几月几日?有今天过生日的同学吗?

  2、明明今天过生日,他带来了生日蛋糕和我们共同分享,我们一起为他唱个《生日歌》,好吗?

  3、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谁来说说?

  我想知道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该怎么办呢?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

  哪几个月是春季?哪几个月是夏季?哪几个月是秋季?哪几个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3、调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同学们的出生季节。

  (2)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4、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5、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统计的作用可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用统计呢?

  四、布置作业

  1、调查一下你们村里,有多少学生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2、一个季度有多少个月?

  板书设计:

  生日

  3、4、5月是春季

  6、7、8月是夏季

  9、10、11月是秋季

  12、1、2月是冬季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l)课文中讲的“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个成语。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评他们所见有限,还固执己见的态度。

  (3)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会是怎样的?想一想,它还会怎么说?

  6.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你读了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

  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

  蛙:右边是两个土。

  2.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

  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在黑板上张贴了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很快地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老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当然,赏析性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我进行评价,例如,孩子这样自我评价:“我觉得我读‘我天天坐在井里,不会弄错的。’读得好,我特别注意读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么自信。”这同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自我反思。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5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4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及口语交际。学用字词句要求对学生用音序法进行写话。写好铅笔字要求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读读背背了解成语大意,熟记于心;对联是引起学生产生读背兴趣,鼓励学生收集、摘录春联。口语交际要求就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为题展开讨论。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二 教学要求:

  1、 观察描绘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 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

  3、 读背成语和春联。

  4、 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把话说完整。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观察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教学第一题

  (一)审题。

  读题,讨论题目要求 师强调要求。

  (二)指导。

  1、出示足球比赛图

  问:同学们在干什么?

  2、充分让同学说,教师给予几个词语:紧张、激烈、较量、旋转、见势不妙、扑、钻、兴奋、手舞足蹈

  3、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自己观看足球比赛的情况,把自己当作队员,用第一人称向别人讲述进球的精彩场面。

  4、动手试着写一写。

  5、反诲 表扬好的。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卡片 认读。

  2、回忆描红、写字要求。

  3、指导写回范写强调

  4教学园国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读背成语、春联

  教学设计:

  一熟记成语

  1、 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的内容,说清时间、场面、

  2、 出示词语,读,理解

  3、 请联想生活中的场面,用其中一个说话。

  4、 练习背诵。

  二、背诵春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8,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上册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教案02-15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教案9篇03-05

二年级上册教案02-19

二年级上册教案03-22

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2-08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06-14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12-07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7

二年级上册《风》教案10-08

《放弃射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上册)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