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3-11-07 06:58: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

  难点: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课堂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什么叫代数和?说出-6+9-8-7+3两种读法.

  二、讲授新课

  1.计算下列各题:

  2.计算:

  (1)-12+11-8+39;(2)+45-9-91+5;(3)-5-5-3-3;

  (7)-6-8-2+3.54-4.72+16.46-5.28;

  3.当a=13,b=-12.1,c=-10.6,d=25.1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c);(2)a-b-c;(3)a-(b+c+d);(4)a-b-c-d;

  (5)a-(b-d);(6)a-b+d;(7)(a+b)-(c+d);(8)a+b-c-d;

  (9)(a-c)-(b-d);(10)a-c-b+d.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a-(b+c)=a-b-c;

  a-(b+c+d)=a-b-c-d;

  a-(b-d)=a-b+d;

  (a+b)-(c+d)=a+b-c-d;

  (a-c)-(b-d)=a-c-b+d.

  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改变了符号;括号前是“+”号(没标符号当然也是省略了“+”号)去括号后各项都不变.

  4.用较简便方法计算:

  (4)-16+25+16-15+4-10.

  三、课堂练习

  1.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号,不正确的在括号中打“×”号:

  (1)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2)两个数相加,和小于任一个加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

  (3)两数和大于一个加数而小于另一个加数,那么这两数一定是异号.()

  (4)当两个数的符号相反时,它们差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和.()

  (5)两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6)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7)两个相反数相减得0.()

  (8)两个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正数.()

  2.填空题:

  (1)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______;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______;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2)若a<0,那么a和它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是______.

  (3)若|a|+|b|=|a+b|,那么a,b的关系是______.

  (4)若|a|+|b|=|a|-|b|,那么a,b的关系是______.

  (5)-[-(-3)]=______,-[-(+3)]=______.

  这两组题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判断题中错的应举出反例,同时要求符号语言与文字叙述语言能够互化.

  四、作业

  1.当a=2.7,b=-3.2,c=-1.8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c;(2)a-b+c;(3)-a+b-c;(4)-a-b+c.

  2.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x-y-z+w的值:

  (1)x=-3,y=-2,z=0,w=5;

  (2)x=0.3,y=-0.7,z=1.1,w=-2.1;

  3.已知3a=a+a+a,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3a的值:

  (1)a=-1;(2)a=-2;(3)a=-3;(4)a=-0.5.

  4.(1)当b>0时,a,a-b,a+b,哪个?哪个最小?

  (2)当b<0时,a,a-b,a+b,哪个?哪个最小?

  5.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并举出反例.

  (1)若a,b同号,则a+b=|a|+|b|.()

  (2)若a,b异号,则a+b=|a|-|b|.()

  (3)若a<0、b<0,则a+b=-(|a|+|b|).()

  (4)若a,b异号,则|a-b|=|a|+|b|.()

  (5)若a+b=0,则|a|=|b|.()

  6.计算:(能简便的应当尽量简便运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时是习题课.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求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2

  学生很容易解决,相互交流,自我评价,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电脑演示:

  如下图,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由平面图形动成立体图形,由静态到动态,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的奇妙无穷,更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四、做一做(实践)

  1、用牙签和橡皮泥制作球体和一些柱体和锥体,看哪些同学做得比较标准。

  2、使出事先准备好的等边三角形纸片,试将它折成一个正四面体。

  五、试一试(探索)

  课前,发给学生阅读材料《晶体--自然界的多面体》,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什么是正多面体,正多面体是柏拉图约在公元400年独立发现的`,在这之前,埃及人已经用于建筑(埃及金字塔),以此激励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师出示实物模型:正四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1、以正四面体为例,说出它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

  2、再让学生观察、讨论其它正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将结果记入书上的P128的表格。引导学生发现结论。

  3、(延伸):若随意做一个多面体,看看是否还是那个结果。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师生可以共同参与,适当点拨,归纳出欧拉公式,并介绍欧拉这个人,进行科学探索精神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探讨,建立良好的相互了解的师生关系。

  六、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1、用六根火柴:①最多可以拼出几个边长相等的三角形?②最多可以拼出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几个?

  2、针对我校电脑室对全体学生开放的优势,教师告诉学生网址,让学生从网上学习正多面体的制作。

  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根据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3

  【知识讲解】

  一、本讲主要学习内容

  1、代数式的意义

  2、列代数式的注意点

  3、代数式值的意义

  其中列代数式是重点,也是难点。

  下面讲述一下这三点知识的主要内容。

  1、代数式的意义

  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以及后面所要学的乘方、开方)将数及 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个的数字或字母也叫代数式。如:5,a, 4x, ab, x+2y, , a2等

  2.列代数式的注意点

  ⑴在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 ”或者省略不写。如3×a可写作3· a或3a, 2×(x+y)可以写作2·(x+y)或2(x+y)。

  ⑵数字与数字相乘时乘号,仍然用“×”,不宜用“· ”,更不能省略不写。

  ⑶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⑷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 如s÷t写作 。

  ⑸代数式中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写成假分数与字母相乘的形式,如 应写作 。

  (6)两个代数式相乘,应该用分数形式表示。

  3.代数式值的意义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就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典型例题

  例1 填空

  ①棱长是acm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cm3。

  ②温度由t°c下降2°c后是___°c。

  ③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千克。

  ④a和b 的倒数和是___。

  ⑤a和b的和的倒数是___。

  解: ① a3 ②(t-2) ③(1+10%)m ④ ⑤

  说明: ⑴列代数式的关键在于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正确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运算顺序,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说法,要仔细进行对比,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可先分段考虑,要正确地使用括号。

  ⑵像a3 ,(1+10%)m 这样的式子后在可直接写单位,像t-2这样的式子,需写单位时,要将整个式子用括号括起来。

  例2、用代数式表示

  ⑴被4整除得 m的数

  ⑵被2除商为 a余1的数

  ⑶两数的平均数

  ⑷a和b两数的平方差与这两数平方和的商

  ⑸一项工程,甲独做需x天,乙独做需y天完成,甲乙两人合做完成的天数。 ⑹某人先用v1千米/时速度行完全路程的一半,又用v2千米/时的速度行完另一半, 若全路程长为a千米,用代数式表示此人行完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⑺个位数字是8,十位数字是 b 的两位数。

  解: ⑴4m ⑵2a+1 ⑶设这两个数分别为a、b、则平均数为 。

  ⑷ ⑸ ⑹ ⑺10b+8

  分析说明:

  ⑴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称a能被b整除。

  ⑵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两个连续奇数,若较小的是n,则较大的是n +2 。

  ⑶对于题⑶中两数没有给出,为说明其一般性。可先设这两个数为a, b;用字母表示数时,在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⑷题⑷中的a,b两数的平方是a2-b2,不能颠倒,也不能写成(a-b)2。

  ⑸题⑸中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和 ,所以甲乙两人合作完成的时间是 即 。

  ⑹平均速度=

  所以平均速度为 解答本题容易错写成 ,这主要是概念不清造成的。

  题⑺中主要应清楚自然数的十进制表示方法: n=an×10n+an-1×10n-1+……+a1×10+a0 即一个自然数总可以用它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来表示。

  例3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⑴ 3a+2 ⑵ 3(a+2) (3)

  (4) a- (5)(a-b)2 (6)a2-b2

  分析:说出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出发点。

  ①不含括号的代数式习惯从左到右按运算顺序读,如(1)小题3a+2读作“a的3倍与2的和”;

  ②含括号的.代数应该把括号里的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按运算结果来读,如(2)小题3(a+2)读作“a与2的和的3倍”;

  ③由于分数线具有除法和括号的双重作用,应该把分子与分母看成一个整体来读。

  解:(1)a的3倍与2的和;

  (2)a与2的和的3倍;

  (3)a与b的差除以c的商;

  (4)a与b除以c的差;

  (5)a与b的差的平方;

  (6)a、b的平方差。

  例4、当x=7,y=4, z=0时,求代数式x ( 2x-y+3z)的值。

  解:x (2x-y+3 z)=7×( 2×7-4+3×0)=7×(14-4)=70

  说明:⑴由比例题可以看出,求代数式值的一般步骤是:①代入 ②计算⑵在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之间,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是省略不写的。而当代入数据求值时,都变成了数字相乘,原来省略的乘号“×”应补上。

  【一周一练】

  1、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属于代数式的有( )个。

  , s= ah, 5× , -y, x-2=y, a-b, 3x>y

  a、2 b、3 c、4 d、5

  (2)下列代数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 b、m· n c、 mn d、(m+n)÷2

  (3)用代数式表示“a的 乘以b减去c的积”是( )

  a、 ab-c b、 a(b-c) c、 a( b-c) d、

  (4)用语言叙述代数式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比a的倒数小2的数; b、a与2的差的倒数

  c、1除以a减去2的商 d、比a小2的数的倒数

  2、判断题

  ⑴n除m用代数式可表示成 ( )

  ⑵三个连续的奇数,中间一个是n,其余两个分别是n-2和n+2( )

  ⑶如果n是偶数,则紧跟在n后面的两个连续奇数分别是n+1,n+3( )

  3、填空题

  ⑴每本练习本是0.3元,买a本练习本需__元。

  ⑵小明有5元钱,买了a支铅笔,每支铅笔是0.2元,则小明还剩__元。

  ⑶被3整除得n 的数是__。

  ⑷个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2倍少3的两位数是_。

  ⑸加工一批零件共m个,乙先加工n个零件后,甲单独再做3天才完成任务,则甲平均每天加工零件__个。

  ⑹一种小麦磨成面粉后,重量减少数15%, b千克小麦磨成面粉后,面粉的重量是__千克。

  ⑺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长的 还多1,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

  ⑻a、b两个码头相距s千米,一轮船从a码头到b码头的速度是a千米/时,返回的速度比从a码头到b码头快2千米/时,这艘船在a,b两码头间往返一次,共需__小时。

  4.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⑴ 其中a=2

  ⑵当 时,求代数式 的值。

  5、填表

  x

  y

  x+y

  x-y

  xy

  5

  15

  6、某班级里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 多16人,男生人数是a,问a的代数式表示:⑴女生人数。 ⑵该班学生总数;当a=25时,求该班学生总数。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的意义,理解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的一致性.

  难点:多重符号的化简.

  课堂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二、师生共同研究的定义

  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符号不同,一正一负;数字相同.

  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它们互为,如+5与

  应点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这样我们也可以说,在数轴上的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互为.这个概念很重要,它帮助我们直观地看出的意义,所以有的书上又称它为的几何意义.

  3.0的是0.

  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等于它本身的的数.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1)分别写出9与-7的;

  例1由学生完成.

  在学习有理数时我们就指出字母可以表示一切有理数,那么数a的如何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例1,自己得出结论:

  数a的是-a,即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即是它的

  1.当a=7时,-a=-7,7的是-7;

  2.当-5时,-a=-(-5),读作“-5的”,-5的`是5,因此,-(-5)=5.

  3.当a=0时,-a=-0,0的是0,因此,-0=0.

  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8)表示-8的;-(+4)表示+4的;

  例2 简化-(+3),-(-4),+(-6),+(+5)的符号.

  能自己总结出简化符号的规律吗?

  括号外的符号与括号内的符号同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正数;括号内、外的符号是异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负数.

  课堂练习

  1.填空:

  (1)+1.3的是______; (2)-3的是______;

  (5)-(+4)是______的; (6)-(-7)是______的

  2.简化下列各数的符号:

  -(+8),+(-9),-(-6),-(+7),+(+5).

  3.下列两对数中,哪些是相等的数?哪对互为?

  -(-8)与+(-8);-(+8)与+(-8).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理解的定义——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二是求a的;三是简化多重符号的问题.

  五、作业

  1.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

  2.在数轴上标出2,-4.5,0各数与它们的

  3.填空:

  (1)-1.6是______的,______的是-0.2.

  4.化简下列各数:

  5.填空:

  (1)如果a=-13,那么-a=______;(2)如果a=-5.4,那么-a=______;

  (3)如果-x=-6,那么x=______; (4)如果-x=9,那么x=______.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是以《教学大纲》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等规定的精神,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征而设计的由于内容较为简单,经过教师适当引导,便可使学生充分参与认知过程.由于“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的联系较为直接,在教学中则着力引导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过程.

  探究活动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将a,-a,b,-b,1,-1用“<”号排列出来.

  分析:由图看出,a>1,-1

  解:在数轴上画出表示-a、-b的点:

  由图看出:-a<-1

  点评:通过数轴,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排列三个以上数的大小顺序,经常是解这一类问题的最快捷,准确的方法.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根据一个数的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的概念.

  2.给出一个数,能求它的

  (二)能力训练点

  在把的代数定义转化成数学式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解释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从上节课学的相反数到本节的,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的意义和相反数与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领略数学的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辅之以讲授,学生讨论,力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得知识,自觅规律.

  2.学生学法:研究+6和-6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概念→巩固练习→归纳小结(代数意义)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出它的

  2.难点: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

  3.疑点:负数的是它的相反数.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三角板、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6和-6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研究讨论得出概念;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出代数意义.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数轴、相反数.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并标出表示-6,,0及它们的相反数的点.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教法说明】的学习是以相反数为基础的,在学生动手画数轴的同时,把相反数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也为概念的引入奠定了基础,这里老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练习.

  (二)探索新知,导入 新课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6与6是相反数,它们只有符号不同,它们什么相同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很难得出答案.

  师: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的点.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师:显然A点(表示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6,B点(表示-6的点)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吗?

  学生活动:产生疑问,讨论.

  师:+6与-6虽然符号不同,但表示这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6,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距离叫+6与-6的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6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情境创设)

  教师(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其优美的结构值得我们鉴赏,其奇妙的性质等着我们去探究。请听来自世界图形的对话吧。

  设计:(1)卡通A(代表平面图形):“我是平面图形,是大家的老朋友,我家的家庭成员一定比你家多。”

  (2)卡通B(代表立体图形):“我是立体图形,是大家的新朋友,大家知道的并不一定比你少。”

  教师(问):卡通A、B身体各部分是什么图形?

  通过卡通A、B 的对话,组织学生讨论,派代表指着屏幕上图形说明自己的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激起他们的兴趣。培养集体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教师(导语):看来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图形,不知你们能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请看来自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出示课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音乐响起,屏幕播放录象。

  二、议一议(课堂讨论)

  问题1:你发现录象中的这些物体与哪些立体图形相类似,你能找出与这些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吗?

  组织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四人一小组讨论,说明自己的观念,其他小组积极点评,补充,得出常见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球、棱锥。

  问题2:比较这些立体图形,看看相互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电脑演示:(1)球体 (2)圆柱 (3)圆锥

  并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得出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分类:球体、柱体、椎体。

  电脑演示:由圆柱变成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问题3 以三棱柱为例,说出一个棱柱的棱数与底面的边数,侧面的平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诱导学生思考:当棱柱的棱柱的棱数越来越多时,棱柱就越来越趋向于什么立体图形?

  (用类似的方法),电脑演示:将圆锥演变成棱椎(三棱锥、四棱锥、五棱椎┉),再由棱锥演变成圆锥。

  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再有一般到特殊的的认知思想,了解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对比,确立分类思想。并用类比的方法,自主的讨论、归纳,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三、练一练(评价)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依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训练题:

  1、发给学生一些图片或实物,说说手中的图形,是什么立体图形?没有发到的学生,举出立体图形的实例。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发言,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意义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法则,熟练进行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 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①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 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下降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②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①,②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此外,(-3)×0=0.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需要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 计算:

  例2 某一物体温度每小时上升a度,现在温度是0度.

  (1)t小时后温度是多少?

  (2)当a,t分别是下列各数时的结果:

  ①a=3,t=2;②a=-3,t=2;

  ②a=3,t=-2;④a=-3,t=-2;

  教师引导学生检验一下(2)中各结果是否合乎实际.

  课堂练习

  1.口答:

  (1)6×(-9); (2)(-6)×(-9); (3)(-6)×9; (4)(-6)×1;

  (5)(-6)×(-1); (6) 6×(-1); (7)(-6)×0; (8)0×(-6);

  2.口答:

  (1)1×(-5); (2)(-1)×(-5); (3)+(-5);

  (4)-(-5); (5)1×a; (6)(-1)×a.

  这一组题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的相反数.+(-5)可以看成是1×(-5),-(-5)可以看成是(-1)×(-5).同时教师强调指出,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a未必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0.

  3.当a,b是下列各数值时,填写空格中计算的积与和:

  4.填空:

  (1)1×(-6)=______;(2)1+(-6)=_______;

  (3)(-1)×6=________;(4)(-1)+6=______;

  (5)(-1)×(-6)=______;(6)(-1)+(-6)=_____;

  (9)|-7|×|-3|=_______;(10)(-7)×(-3)=______.

  5.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还是负数或0:

  (1)4x=-16; (2)-3x=18; (3)-9x=-36; (4)-5x=0.

  四、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五、作业

  1.计算:

  (1)(-16)×15; (2)(-9)×(-14); (3)(-36)×(-1);

  (4)100×(-0.001); (5)-4.8×(-1.25); (6)-4.5×(-0.32).

  2.计算:

  3.填空(用“>”或“<”号连接):

  (1)如果 a<0,b<0,那么 ab ________0;

  (2)如果 a<0,b<0,那么ab _______0;

  (3)如果a>0时,那么a ____________2a;

  (4)如果a<0时,那么a __________2a.

  探究活动

  问题: 桌上放7只茶杯,杯口全部朝上,每次翻转其中的4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把它们翻成杯口全部朝下?

  答案: “±1”将告诉你:不管你翻转多少次,总是无法使这7只杯口全部朝下.道理很简单,用“+1”表示杯口朝上,“-1”表示杯口朝下,问题就变成:“把7个+1每次改变其中4个的'符号,若干次后能否都变成-1?”考虑这7个数的乘积,由于每次都改变4个数的符号,所以它们的乘积永远不变(为+1).而7个杯口全部朝下时,7个数的乘积等于-1,这是不可能的

  道理竟是如此简单,证明竟是如此巧妙,这要归功于“±1”语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师: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板书课题2.7(1))

  教学说明: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组成.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讲评(-9)+(-6)-(-11)-7.

  (1)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师:看到这个题你想怎样做?

  学生活动: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教法说明】题目出示后,教师不急于自己讲评,而是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的同学可能是先把减法都转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计算法则再计算……这样在不同的方法中,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师: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

  学生活动: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教师纠正).

  【教法说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

  2.判断

  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

  学生活动: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同学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2题抢答.

  【教法说明】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2.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师:既然算式能看成几个数的和,我们可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通常同号两数放在一起分别相加.

  -9+6+11-7

  =-9-7+6+11.

  学生活动: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2)

  填空:

  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教法说明】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师:-9-7+6+11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口答

  [板书]

  -9-7+6+11

  =-16+17

  =1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

  1.计算(1)-1+2-3-4+5;

  (2).

  2.做完前面两个题目计算:(1)(+9)-(+10)+(-2)-(-8)+3;

  (2).

  学生活动:四个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教法说明】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师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三)反馈练习

  (出示投影4)

  计算:(1)12-(-18)+(-7)-15;

  (2).

  学生活动:可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

  (四)归纳小结

  师: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活动:口答.

  【教法说明】小结不是教师单纯的总结,而是让学生参与回答,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八、随堂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1)(-5)+(+7)-(-3)-(+1);

  (2)10+(-8)-(+18)-(-5)+(+6).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3.计算

  (1)0-10-(-8)+(-2);

  (2)-4.5+1.8-6.5+3-4;

  (3).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1.计算:(1)-8+12-16-23;

  (2);

  (3)-40-28-(-19)+(-24)-(-32);

  (4)-2.7+(-3.2)-(1.8)-2.2;

  (二)选做题:(1)当时,哪个,哪个最小?

  (2)当时,哪个,哪个最小?

  十、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答案

  1.(1)-5+7+3-1;(2)10-8-18+5+6.

  2.负3加5减6加1或负3、5、负6、1的和。

  3.(1)-4;(2)-10.2;(3)-.

  作业 答案

  (一)必做题:1.(1)-35;(2);(3)-41;(4)-6.3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03-16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04-18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6

北师大版《文具》说课稿02-20

北师版《不懂就问》教学反思03-06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猫的故事》教案12-13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11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0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4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