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6篇(精选)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姿势、情况、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点评:第四条是知识积累方面的,应该写在第一条的后面。还少一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最好再单独写出来,这样更明确。可以是:进一步感受爱心,努力奉献爱心)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及两次掌声的含义。(点评:把“把握课文内容”改为“了解课文内容”更符合年段要求,不然要求就高了,学生不容易达到,再说“把握课文内容”也不是本课的重点。如果把它当成重点,就会影响更主要的任务)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老师们表示了欢迎,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给你的掌声吗(结合生活体验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掌声》,齐读课题。文中的“掌声”是送给谁的?(点评: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课题,唤起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相关体验。方法一般,但比较实用。最后过渡到下一环节,直指本文主要人物)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2.学习生字词:
(1)指读生词,小老师领读。
(2)理解“犹豫”和“忧郁”的意思。总结解词的方法。
(3)多音字组词“落”、“调”。
3.说说英子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三、品赏朗读.领悟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忧郁”
(出示第一自然段)请结合第一自然段中的词句谈谈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当学生说到“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时,
(1)理解“默默地”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
(2)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引读“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点评:想象体验英子此时的心情,为进一步理解英子性格的后来的变化做铺垫。请注意:想象体验是阅读的一种方法,也是走进文本的一条途径)
(3)英子的内心会是怎样的?体会着她的内心感受读这个句子。
2.当同学们说到“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时,她为什么这样做?加重“早早地”和“最后一个”。
3.当学生说到“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时,理解“小儿麻痹症”。
4.两个“总是”说明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英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着,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是一个什么样小姑娘。到文中去找一找。(点评:应点出到第四自然段中去找,不然太费时)
生齐说:忧郁(教师板书)。(点评:理解英子忧郁的心情,采用了两种走进文本的方式:一是抓住重点词语,即品评;二是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不过重点词语抓得稍多一些,可以再有所取舍)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开朗”
过渡:通过朗读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大家继续读课文,看看她还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出示第四自然段)“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教她跳舞。”
她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那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开朗(教师板书)
师指黑板:一对反义词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吗?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从生活工作中寻找各种各样的能量。
2、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了解它们的作用。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4、能够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5、意识到能量对于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课件、“火箭”及“发射器”,实验表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问:“你们知道是什么让风筝飞翔吗?”“什么让水车吱呀呀地歌唱?”“什么让向日葵微笑呢?”(依次出现投影:图片)
2、生答:风、水、太阳。
3、再出现各种图片:它们又是依靠什么“工作”或运动的呢?
4、生答。
5、师小结:像这样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能量。风有风能,水有风能,太阳有太阳能。你还知道哪些能量的名称?师相机板书。
二、讨论各种能量的作用。
1、师述: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种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2、讨论后回答(看哪个小组说得多)
(2)出示课件:课文中的插图(逐次出示)。
(3)学生回答:
a、太阳光可以使植物生长,还能用来发电,还能使热水器里的'水变热,能把衣服晒干……
b、热能可以将水烧开,还能发电,能把饭煮熟,能给我们取暖……
c、电能可以使电灯发亮,还能使电动机转动,使电视机出图像,使电瓶车跑起来……
d、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工作”,还能使我有力气踢球……
e、水能可以使水车转动,可以发电,可以冲洗车辆……
f、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还能使水面泛波……
g、风能……
3、师小结:太阳能可以发电、晒衣服,热能可以煮饭、烧水,电能可以使家用电器“工作”,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工作”,一句话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可以说,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能量,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三、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1、过渡:那么能量的大小会影响物体运动吗?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么我们就用这“火箭发射”的实验进行探究一下。
2、教师演示:这是“火箭发射器”,橡皮筋拉伸后产生一定的能量,然后把橡筋猛地一松,火箭会弹出去,这个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有何关系?
3、猜测:橡筋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
4、讨论方案:怎样才能使橡筋能量变大?
生:把橡筋拉长一些。
师:老师为了方便大家测量,在吸管上标上了刻度,(边说边演示)拉得越长,刻度越大。
师:这是个对比实验,那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完成实验方案。
5、汇报方案:
生:对比实验应该注意控制变量,只能有一个变量。
师:这里的变量是什么?
生:能量。
师:如何改变?
生:橡筋拉得长、短来改变能量大小。
师:不变量又有哪些呢?
生:火箭以及发射器都不能改变,发射器的位置最好也不改变。
师:火箭和发射器可以保持不变,那么位置应如何不变呢?
生:把发射器的下端与桌面平行,放一点在桌面上,以做支撑,保持不变。
师:还有要注意的吗?
生:还要注意、观察、记录。
师:每个刻度可以发射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这样更准确一些。
6、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汇报交流。
学生带实验表格,上如汇报。
师生补充、修改。
8、小结:从大家的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橡筋拉得越长,也就是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那么其他的物体运动是不是也这样呢?如风越大,风筝就飞得越高,太阳越大,热水器的水就越热……我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做个探究。
科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继续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愿意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4、能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照片。
三、教学准备
1、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
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3、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
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5、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科学教案 篇4
学情分析1学生的积极性高,但不善于分析问题;2学生的基础差异大;3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较低。
教学目标 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猜想。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作出相应的推断。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2. 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作出相应的推断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本课的教学导入可以按一下三个步骤进行:
1 观察发现 出示教材在引人部分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获取更多的事实
观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列举更多的事实之后,自然引发出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活动1—活动3 根总是向下生长的吗、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教师指导
教材在活动1、活动2中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实验设计范例,希望通过这样的知道之后,放手让学生研究活动3中的内容,自己来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这3个活动,如果让学生按顺序全都逐一进行研究,组织和操作的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实施教学。每组选定一个研究问题之后,可以先组内设计研究方案,然后集体讨论补充,最后完善。
2 课下研究
在学生课下进行持续时间较长的观察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能够坚持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设立研究成果公告栏随时交流研究成果。
3 归纳总结
因为每个小组的研究只能认识到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个方面,学生的知识是不完整的,因此最后召开研究成果汇报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交流形成共识:植物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的特点。
活动4 自然界中植物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植物的向性运动之后,本活动继续引导学生到自然中去寻找更多的实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学准备 教学导入 教师指导 课下研究 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教师指导
预设学生行为
学生的猜想可能不尽相同,在猜想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猜想适时进行归纳梳理。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尊重事实,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板书设计
《 一颗“顽强”的小树 》
“根总是向下生长的吗”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做实验-发现问题-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1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好;2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时太仓促。
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乐于合作与交流。
3、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做出解释与结论。
二、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道理。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宇宙间的众多星体,什么样的星球适合人类居呢?
(二)猜想假设: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
(四)实施探究:
1、分组讨论人类生存需要的条件
2、交流地球适合人类居住具备的条件
有大气、水、适宜的温度和能源。
3、猜想除了地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居住
讨论:人类能在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建立新的家园?
1、交流搜集的资料
2、根据搜集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举行辩论会,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我们的“未来的家园”
1、交流地球污染程度对人类产生的不良影响,引发设计未来家园的欲望。
2、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想象的未来家园的样子
(五)展示交流:展示学生设计的未来家园,进行评比。
(六)拓展活动:根据自己的设计写一篇科幻故事。
教学反思:
教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要融入生活中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在探讨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后,接着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说出了许多在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及环保问题。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1、学生在认识了温度计的使用后提出要测定气温。因此在教学中将使用温度计的技能训练,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保证学生较顺利地获取我们生活中的环境与气象台预报气温的环境下的各种温度数据。
2、在强调动手实践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得失形成更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本课教学活动中,对温度数据的和分析放在本课的核心地位,以突出交流活动和结构性探究作为本课的基本教学方式。
3、为了充分保证上述活动和学生自主观测,应当为学生的活动做好各种准备及有效的指导。如:百叶箱的设置、观测地点的选择,学生用温度计的课前检测,带领部分学生用学校百叶箱观测一周气温。收集上课当天本地(教室)的气温实况等。把测定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教学中指导学生们作折线图,通过折线图,清楚地看出当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百叶箱、温度计、气温变化折线图
2、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谁知道今天早晨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2)请一位学生看看我们教室里的温度计,它有多少度?
(3)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导入课题——气温的变化
2、认识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
(2)百叶箱(没有气象站的学校看课本第35页的百叶箱插图)
(3)观察百叶箱,并进行讨论。
①百叶箱的构造怎样的?
②百叶箱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
③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
④百叶箱应放在什么地方?
⑤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
(4)谁知道气象台的情况,介绍一下。
3、测测教室里的气温
(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么挂?
(2)请学生设计一下,你认为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
①一天测气温几次
②什么时候测
(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1)观察课本第36页上图,2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
比较一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
(2)观察课本第36页下图:2年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②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
从这幅图中,12月8日工资这天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3)模仿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学生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折线图
②教师提示:学生应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
(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5、布置作业
(1)收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准备下一堂课交流。
(2)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9-25
【经典】科学教案09-11
(精选)科学教案09-18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精选)科学教案08-20
科学教案(经典)08-21
科学教案(精选)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