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05 11:11:18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精华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精华3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 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各种声音的录音3、范画、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

  教和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 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 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

  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4、展示并讲评作品,总结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

  揭示课题——画声音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比较,真实感受听清脆的铃声,感受和掌声的不同,你觉得这样的铃声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试一试,第二次作业。讲评作业,从作业中反映出声音的颜色。并体会出声音不同色彩也会不同,原来声音是有颜色的。

  2、模仿感受学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欢听的声音和害怕听到的声音,通过回忆、模仿,再一次感受丰富的声音。

  3、介绍学生作品《外公的呼噜声》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点、线、面的灵活运用。

  4、考考学生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声音的变化。媒体播放风声,感受高低不同的风声变化。进行第三次作业:画出声音的变化

  5、展示讲评作业

  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库宁的《喧闹声》 你可以从图画中听到什么声音? 总结:原来画中就有声音。

  7、欣赏范图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进行比较,从中体会不同声音的不同之处并感受画面的不同。

  8、欣赏范图

  三、布置作业

  1、听不同的声音 婴儿的哭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汽车的声音、直升机等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

  2、利用学习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来画一种奇特的声音。要学会找到声音的色彩及表现方式。

  四、巡回辅导

  辅导学生运用不同种类的点、线及色彩来表现声音

  五、课堂小结

  1、展示作业,学生自己讲解

  2、总结本课内容

  18、卡通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变色龙课件;

  2、拼凑变色龙图卡、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展示拼凑变色龙,猜测是哪个动物

  二、倾听故事

  了解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优点

  1、听故事

  2、帮助幼儿逐一了解每个动物的特长,教案《市直属幼儿园教育科研优质课 教案《拼拼凑凑变色龙》》。3、说说变色龙的`愿望实现了心情怎么样?

  三、游戏“拼拼凑凑变色龙”

  1、引导幼儿假设自己是一只变色龙,想变得像哪些动物?有什么本领?

  2、游戏“拼拼凑凑变色龙”,介绍操作要求。3、幼儿制作拼凑变色龙,教师巡回指导。4、引导幼儿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交流自己的拼凑变色龙。四、继续听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优点

  1、继续听故事,了解故事结果。

  2、讨论:

  (1)变色龙最后为什么又变回自己?

  (2)它把别人身上的优点拼凑到自己身上是否合适?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中班幼儿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并且对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图形也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地联系。于是我就设计了《图形办画展》这一活动,将幼儿对图形自发的兴趣内化成对艺术活动的主动参与,从而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幼儿的艺术情趣,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艺术表达,体验艺术创造活动带来的快乐。

  《图形办画展》是我通过对幼儿观察生成的一节艺术领域活动。在生活中,幼儿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这些图形是数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知识,而且图形的组合在我们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房子是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汽车是长方形圆形的组合,等等。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他们对表现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有明确的目的,能用简单形状逐渐深入地表现越来越多的事物。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想到设计《图形办画展》这样一个活动,通过拼贴的方法使图形产生变化,以此来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且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用抽象的几何图形图拼贴,能帮助幼儿把形象思维提升到抽象思维。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2、能用单个或几个的图形拼贴成一幅画。

  3、发挥想象力,能较专心地进行创作活动,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贴。

  难点:发挥创造想象力,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拼贴想法。

  活动准备

  不同大小、颜色的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梯形、椭圆形)、白纸、胶棒。ppt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说说认识的图形。

  1、师:孩子们,你们好。我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那你们可要仔细的看哦!

  2、出示纸盒变魔术。

  3、师:看!我变出了什么?

  4、那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图形宝宝吗?

  师小结:你们真聪明,知道这么多图形宝宝的名字。

  二、出示范画,看看图形的拼贴。

  1、师:我还能把这些图形变成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不想看?

  2、幼儿观看范画。

  3、师:谁来说说画上有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师小结:这幅图画其实就是用各种图形拼贴出来的。

  三、同伴交流,想想怎么去创作。

  1、师:听说图形宝宝就想组办一个画展,你们想不想当小魔术师把它们变成美丽的画呢?请你和小伙伴说一说,你想让图形宝宝们变成什么?

  2、小组交流。

  3、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说出用什么图形变成什么)

  师小结:有的孩子想把图形宝宝变成**有的想变成**那请你们赶快动手把你想象中的画拼出来吧。

  四、自由操作,尝试创作拼贴画。

  1、师:我准备好了各种不同的图形,请先找到你所需要的形状,在画纸上先摆出你想要贴的图案,然后在图形的后面蘸上一点胶棒,粘在纸上,记得把胶棒的帽子打开放进篮子里,最后也可以用彩笔再添画上几笔,让你的画面更漂亮。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结:好多小魔术师都把图形宝宝变成美丽的画了,快把它们送到老师这里来。

  五、作品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1、师:谁想和大家说说你把图形宝宝变成了什么?(鼓励幼儿运用完整的话大方的介绍自己的作品)

  2、师:你们变出来的拼贴画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把它们布置成小画展,请更多的人来欣赏吧!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已经认识一些基本的图形,对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就是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激发他们去想象,并以拼贴的形式进行创造,并运用完整的话说出图形的变化,从而体会到艺术创造活动带来的乐趣。为了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活动设计为说说——看看——想想——做做——讲讲。通过幼儿说自己认识的图形到观察图形拼贴画,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然后再动手操作,最后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体会到艺术创作的成功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