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3 09:49:4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5篇(集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5篇(集合)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影子一向对幼儿有一种神秘感,幼儿对此很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设计此活动,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掌握,同时发展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的欲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3、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等。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等。

  3、实现要让幼儿懂得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他究竟是怎样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教师操作以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操作

  1、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突发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让幼儿相互之间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说一下,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为什么有的乌龟不会跳舞?

  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1)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2)启发幼儿设计各种形象的小动物并能让它跳起舞来。

  (3)启发幼儿在让小动物跳舞时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因此小动物们就会变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告诉幼儿利用晚上的实践来多观察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可以使影子变得更加好看。

  效果分析

  此活动深得小朋友们喜欢,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因此比较成功。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效果良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这学期我们使用多元整合这个新课程。《多元整合》的内容以具有核心概念的主题为线索,将五大领域内容加以整合,建立了全面发展的课程构架。运用的当今全新的教育理论,全面地、细致地考虑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平衡的课程,一套使人性、智性与社会相协调的新教材。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表现欲望很强烈。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以及表演。幼儿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萌发爱护鸟类的`情感。

  2、能围绕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知道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特殊本领,了解其它鸟的特殊本领。

  活动准备:

  1、《小苹果树找医生》课件。大苹果树婆婆和小苹果树图

  2、小苹果树、老苹果树、喜鹊、猫头鹰、啄木鸟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画中画了些什么?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一幅画,两棵树,大小不同,苹果多少不同、表情不同)再看看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猜一猜为什么树婆婆不高兴

  2、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好不好

  二、完整欣赏故事一遍,初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1、播放录音,要求幼儿认真聆听。

  2、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老苹果树为什么不高兴?小苹果怎么办的?小苹果树请了哪些朋友为老苹果树看病?

  3、小苹果树到底请了哪些朋友了来给老苹果树看病我们一一看吧

  三、分段欣赏故事,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的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后,教师提问:树婆婆生病了,身体里长虫子了,小苹果树帮它请的第一位医生是谁?出示喜鹊的图片。他给树婆婆治病了吗?为什么?

  2、第二段:夜里,小苹果树为树婆婆请的医生是谁?出示猫头鹰的图片。他给树婆婆治病了吗?为什么?

  3、第三段:到底是谁给树婆婆看的病?边出示啄木鸟的图片。怎么看的?

  4、最后:树婆婆的病被啄木鸟治好了吗?

  四、了解故事里鸟和其它鸟的特殊本领。

  1、提问:故事中的喜鹊、猫头鹰、啄木鸟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大自然的鸟类多着了呢,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都是益鸟,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鸟客人,我们一看吧!

  3、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了解其它鸟的本领。

  3、教师:喜鹊的本领是捉树叶上的害虫,猫头鹰的本领是捉老鼠和蛇,啄木鸟的本领是捉树干里的虫子。每种鸟都有不同特殊的本领。

  2、提问:哪些鸟也有自己特别的本领?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真棒,今天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些小鸟的图片,拿来向老师和小朋友们说一说,讲一讲,他们都有些什么本领?好不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观察、触摸等方法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基本特征,能初步鉴别两种树。

  2.感受树的美好,感受诗歌的优美,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与热爱。

  活动准备:

  1.各种常见树种的图片PPT。

  2.常绿树叶、落叶树叶若干,幼儿人手一片常绿树叶、一片落叶树叶。

  3.散文《树真好》课件。

  4.汉字“树”、“常绿树”、“落叶树”、“树真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常绿树和落叶树

  1.师:老师给你们看一个字,(把“树”字贴到黑板上)认识吗?

  (幼儿:树)

  2.师:我们的周围哪里也有树呢?

  (幼儿:学校大院;我家院里;森林;马路边;花园里;学校周围;植物园;广场……)

  3.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多的树当中,你认识什么树?

  (幼儿:柳树、桃树、苹果树、槐树、松树、杏树、杨树、梨树、柏树、丁香树……)

  师:你们知道的树真不少,比我知道的还要多,你们真厉害,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认一认吧。(给幼儿观看PPT)

  4.师:原来周围有那么多树,孩子们,这是什么树?

  (幼儿:柳树)

  师:夏天的时候满树都是绿绿的叶子,可是冬天它是什么样子的.?

  (叶子全没了)

  5.师小结:孩子们,像柳树这种春天的时候叶子会发芽,一到冬天叶子全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的这种树,我们叫它(出示“落叶树”三个字并张贴到黑板上)看,认识吗?

  (幼儿读出“落叶树”)

  师:那有没有冬天不落叶的树呢?除了这种树,还有一种树它到冬天的时候叶子还是在树枝上的,而且叶子还是绿色的,那是常绿树(出示“常绿树”三个字并张贴到黑板上),认识吗?

  (幼儿读出“常绿树”)

  二、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基本特征

  1.师: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师:看,老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两种树叶,一种是落叶树的叶子,一种是常绿树的叶子,请你各拿一片(做出左手一片右手一片的动作语言),然后马上回来坐下。开始吧。(幼儿到身后的桌上去拿树叶,拿后回到原来的地方。)

  2.师:请你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一片厚一点,一片薄一点)

  师:除了薄厚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它的颜色,有哪里不一样?

  (幼儿:一个颜色深,一个颜色浅)

  师:还有哪里不一样,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它的表面?

  (幼儿:一片光滑,一片不光滑)

  师:(教师在“落叶树”叶子上画上表示不光滑的曲线)为什么常绿树的叶子会亮呢?因为上面有蜡。

  (幼儿:常绿树叶子的正面颜色深,正面和反面颜色不一样)

  师小结:(指记录)孩子们,仔细看看,其实,常绿树和落叶树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常绿树的叶子表面非常光亮,叶子很厚,正面颜色深。我们在马路上看到好多树,即便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看它的叶子知道它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

  三、阅读活动:儿童散文诗《树真好》

  1.师: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树,那树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幼儿:给我们来带新鲜的空气)

  2.师:树真好,那我们一起来听下关于树的儿歌吧。(同时出现汉字)

  (幼儿:荡秋千,看书)

  3.师: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原来树真好,那你喜欢在树下干什么?这个散文诗真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了吧。

  4.师:那我们要爱护树,保护树。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蝴蝶的演变过程充满好奇。

  2、尝试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蝴蝶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毛毛虫变蝴蝶视频、剪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用时2分钟)

  以拼图游戏引入活动主题(共6各组,每组各一个拼图<蝴蝶>与同伴共同完成)提问:谁玩过拼图游戏?你们能拼出来什么?

  幼儿:玩过/没玩过蝴蝶

  二、幼儿讨论(用时3分钟)

  1、引导幼儿了解蝴蝶外形特征提问:拼出来的蝴蝶是什么样的?

  (小结:通过颜色、翅膀、触角、身体、花纹)

  2、教师:你见过蝴蝶么?知道蝴蝶的宝宝是谁吗?毛毛虫怎么变的?

  三、引导幼儿了解蝴蝶成长的过程(用时15分钟)

  1、欣赏视频(无目的'观看)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毛毛虫、蝴蝶2、欣赏视频(有目的观看)

  教师: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先…..后….然后…再…)

  幼儿:圆的(卵子)、毛毛虫、蛹、蝴蝶幼儿讲述刚才看到的过程

  教师:进行纠正并在黑板上贴上剪纸(蝴蝶演变过程)

  四、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蝴蝶演变过程(用时10分钟or延伸课题)(注:不进行评价幼儿的绘画,)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2、引导幼儿用各种资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可以吸水的

  2、塑料制品,木制品,纸制品,泡沫制品,小石块等。

  3、大水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觉游戏

  1、鼓励幼儿到水盆里玩水

  2、尝试

  —试试用双手捧水;

  —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

  3、发现

  —能看见水中的小手,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

  —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

  二、听觉游戏

  1、请幼儿将塑料制品一一投入水中。

  2、试一试

  (1)听一听、比一比不同资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

  (2)听一听、比一比不同资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

  (3)得出结论:从高处将资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

  重的资料投入水中比轻的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

  三、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1、观察不同资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

  比较资料的轻、重、厚、薄

  2、感知资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

  归纳那类资料会沉于水中,那类资料会浮于水中。

  四、触觉游戏

  1、用手触摸、感知那些资料吸水,那些资料不吸水。

  2、哪些资料遇水会烂,那些资料遇水完好如初。

 五、收拾整理资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资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维护水资源。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今日玩水“水中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新的发现。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2

大班科学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