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环境材料
洋葱头实物及图片、黄瓜实物及图片(有切开和不切开的)、玉米、莲藕、南瓜、胡萝卜等。
活动目标
认识一些常见的蔬菜及其特定切面的纹样。
根据蔬菜摆放的位置,尝试画出其前后位置及蔬菜内部的纹样。
活动过程
一、观察蔬菜外形及切开面
1、出示PPT课件。
师:看看有些什么蔬菜?谁能用完整的话一次介绍2~3种蔬菜,说出蔬菜的颜色及形状?
2、出示切开的实物洋葱头,观察并交流。
师:看看这是什么?切开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切开洋葱)师:洋葱里面美吗?你在洋葱里面看到了什么秘密?
师:看到洋葱切开来有一条线,弯弯的`像雨滴形。刚才是竖着切开来的,横着切开;来会是什么样呢?(教师再切开洋葱)师:如果我们用笔宝宝画,会是什么样?(出示范例)
3、出示黄瓜的横切面作品师:看看这是什么蔬菜?切开来像什么?里面有什么?
4、出示课件,观察其它蔬菜的切面交流师:这些是什么蔬菜?你能说出她们的秘密吗?如果用笔宝宝画的话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二、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说说捉迷藏师:在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谁在前面?谁躲在后面?
2、画画捉迷藏师:把这么多的蔬菜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在这幅画里你一定要让你的蔬菜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
3、幼儿自选座位,观察蔬菜,并尝试作画。
师:看看桌子上有哪些蔬菜?什么蔬菜在前面?什么蔬菜在后面?画的时候要先画前面的蔬菜,再画躲在后面的蔬菜。
三、欣赏交流师
我们看看这些蔬菜宝宝有没有玩捉迷藏的游戏?幼儿教育网
美术教案 篇2
第三课抽象雕塑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厦门市有那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手工活动比较感兴趣,它们又都很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的关爱产生浓厚兴趣。所以我设计了《小鸟回家》这节活动。通过让幼儿学习撕纸,粘贴活动,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让幼儿自觉萌发爱护、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撕纸块,用胶棒粘贴的技能。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关心照顾它们。
3、萌发关爱环境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彩纸,胶棒、小筐等。
2、小鸟图片若干,大树树干图。
3、游戏背景音乐《快乐的小鸟》。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学习撕纸块,难点是撕纸的.方法。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活动室,教师与幼儿听音乐一起做手指游戏,活动手关节。
2、教师创设情境,通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帮助小鸟的愿望,指导幼儿撕贴树叶。
教师与幼儿停在没有树叶的大树边谈话:“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大树)你们知道大树怎么了吗?”(哭了)“大树为什么哭呢?”(没有树叶了)“这里原来是小鸟的家,可是现在,大树妈妈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小鸟们都不愿意回来了,大树妈妈真伤心呀!小朋友你们能想办法让小鸟快点回家吗?想不想帮小鸟造一个家呢?”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也帮大树妈妈想了许多办法,现在我们就用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方法来帮助大树妈妈好不好?帮小鸟造一个家。”
3、教师出示绿色彩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轻轻撕成块状做“树叶”。然后用胶棒涂在“树叶”的一面,轻轻的贴到大树上。
4、教师将红、黄、绿色彩纸、胶棒放到小筐里,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彩纸进行撕树叶、粘贴大树的活动。教师提醒每个小朋友撕完树叶后要把废纸、还有胶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乱扔垃圾,知道爱护活动室的环境。
5、教师出示已画好的树干图,请幼儿为小鸟做一个美丽的家。幼儿自由撕纸,粘贴树叶,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将树叶粘贴在轮廓内。(活动时伴有轻音乐)教师可增加点难度,让幼儿学习撕各种各样的树叶。幼儿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6、出示“小鸟”,引导幼儿送“小鸟”回家。
教师:“小朋友,小鸟听说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都高兴的飞来了。让我们一起送小鸟回家好不好?”教师和个别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到大树上。
7、教师小结:为了给小鸟一个安全的家,请小朋友们要爱护、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关爱小动物。请小朋友们把垃圾捡起来放到纸篓里。
活动延伸
教师:“小鸟们都回来了,大树妈妈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你们帮助了它,它希望我们再帮它一个忙,让我们去告诉所有的人们,以后不能随便摘树叶,要爱护我们的大树,爱护小鸟,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告诉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小鸟飞》出活动室。
美术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有较高的兴趣,能大胆而富有个性的玩色。本活动将营造缤纷多彩的语言环境,通过幼儿的想象力,运用多彩的短线和圆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及多样的小水花,以引发幼儿的兴趣。针对幼儿现有的绘画基础,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大胆地表现。
观察重点:
1、幼儿调换颜色的方法。
2、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七彩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各色水粉颜料、铅画纸、水粉笔。
2、知识准备:观察下雨及雨点落在池塘里出现小水花的情景。
活动流程:启发谈话操作演示幼儿创作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1、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1)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哗!哗!下了一场大雨。幼儿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2)、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幼儿讨论)小雨点落到池塘里会怎么样?(幼儿讲讲)边讲边演示大小不同的水晕及水花。
2、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1)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幼儿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2)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取名:七彩雨、好看的雨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亮的七彩雨。(雨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1)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池塘里的水晕是什么样的?有多少个?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调换颜色画的情况。
2)观察幼儿能否画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以游戏方法结束幼儿听《小雨点》的音乐做游戏。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什么食品有营养是大班幼儿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虽然对营养成分不甚了解,但要吃绿色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的意识逐渐增强。在谈论蔬菜水果粮食等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时,我们利用餐桌上常见的各类菌菇开展了搜集、观察与谈论。此时,一张《蘑菇娃娃的舞蹈》影像进入我们的视线,影像中一群形态各异的蘑菇,犹如戴着大帽子的小娃娃,在胡桃夹子音乐的衬托下翩翩起舞,尤其是其中一只小白蘑菇灵活的身影在队伍中穿行更为有趣。我们也被这极富艺术想象的优美情景惊果了,于是产生引导幼儿画蘑菇的设想,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与丰富的想象联系起来。
在该活动中,我们不但引导幼儿再现对蘑菇的认知经验,而且将该影像为主线,引导幼儿关注画面队形的不断变换,体会画面变化的无限情趣。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分辨菌菇的不同品种,了解它们的性质,爱吃蘑菇。
2、再现已有经验,把握表现重叠的简单方法,为蘑菇排列各种队形。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菌菇的图片和实样。
2、艺术影像欣赏:《蘑菇娃娃的舞蹈》。
3、比较纠错图片两张——(1)腾空的蘑菇;(2)分散的蘑菇。
活动过程:
一、再现经验
1、介绍蘑菇的品种。
谜语:一物生来像小伞,林中树下把家安,小伞撑开收不拢,做汤做菜味道鲜。它是谁?(观察照片)蘑菇长的什么样?除了蘑菇,还认识哪些菌菇?
2、观察菌菇的图片,谈论各自对菌菇的认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吃?
3、了解菌菇鲜香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具有增强抵抗力的功能。冬天,人们很容易得感冒,大家可要多吃点哦!
二、艺术欣赏
1、蘑菇娃娃来到我们幼儿园做客,它们要为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完整欣赏影片:《蘑菇娃娃的舞蹈》。
2、蘑菇娃娃说:“我们跳得好不好?你们喜欢吗?再表演一遍好吗?”
3、定格画面:看谁数得快,交流数得快的理由。
画面(一):有几种不同的蘑菇?(如大小和颜色)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不同的品种?
画面(二):蘑菇娃娃的舞步什么样的?蘑菇娃娃挤成一堆,能数清楚吗?怎样数才不会遗漏。哪个蘑菇最不容易找到。
三、观察尝试
1、纠错
蘑菇娃娃们说:“今天跳得真开心呀!”我们都想请你们来采蘑菇,看谁采的又大又多又 新鲜。
(1)腾空飞起来的蘑菇——根被拔出来,不新鲜。
(2)无重叠——东采一个,西采一个,多费时问啊。
2、共同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蘑菇娃娃跳舞的队形,体会采得越多,本领就越大。
四、操作表现
1.从画一个蘑菇入手,在改变局部特征中逐步增添。
2.边画边思考蘑菇之间的上下左右位置,避免采到坏蘑菇。
3.注意蘑菇们在画面上的位置,在添加蘑菇时排列优美的队形。
4.用两种颜色接色的方法涂蘑菇的顶部,表现出蘑菇新鲜的颜色。
五、交流分辨
展示同组幼儿作品,共同目测数群,找出采蘑菇高手,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
活动延伸:
运用幼儿作品,开展采蘑菇的玩牌游戏:
(1)将蘑菇画面铺在桌上,模拟蘑菇地。
(2)一人当发令者,其他人(二到三人)参加采蘑菇。
(3)参加者按指令目测数群,迅速拿牌,数得又快又准表示采到蘑菇。
(4)最后谁的手中牌最多为胜,轮换当发令人。
活动反思:
在构图中跟着感觉走
画面的安排即构图,在平衡中求变化是构图的共同规律,由此,又有一些具体的规律可循,但是由于这些规律十分抽象,无法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过去,我曾采用在欣赏中讨论的方法,发现很多幼儿会误解为固定的模式,反而限制幼儿的创造,并认识到对幼儿来说对构图的理解只能通过直观的感受。
虽然画面安排是本次活动的关键,但是我们只是从采蘑菇的特点出发,和幼儿共同讨论了怎样区分新鲜的蘑菇和怎样可以多采几个等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没有进行太多有关构图的讨论。可是,从幼儿的画面效果可以看出,他们十分关注整体画面的效果,原因何在呢?
首先,影像中反复出现的优羡画面,给了幼儿很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启示。由此,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引导幼儿跟着感觉走会比跟着规律走更有成效。
其次,分解了难点,十分简单的蘑菇造型,使幼儿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构图的变化,这也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 、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只市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
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5分钟)
师: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一下,然后找一位代表。
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男生:所谓民间美术 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女生: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师结: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麽多那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有哪些民间美术吗?
生:年画、泥塑、风筝、剪纸。
〈1〉年画(12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
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
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
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
年画作品
次到日、美、意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图片《一团和气》生看完后有何感想。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 ,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喹,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给学生放一下年画的习作过程)。
〈2〉刺绣(8分钟)
师: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那些了解呢?
生:四大名绣,江苏丽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的粤绣。
师: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图片)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另人赞不绝口。
美术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国画的魅力,学习国画动物的技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蔬菜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搜集小动物的实物或照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课前准备习惯。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那种小动物?谁能给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介绍?
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我带来两张的小动物的照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写实,一个写意。一个更富有装饰性,更加简练。
动物活泼、可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画家笔下的描绘对象。
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感受一下国画动物的乐趣。出示课题:写意动物
利用真实的动物和国画写意动物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观察欣赏
教师演示
教师在黑板前面演示写意动物小松鼠的绘画方法及步骤,并在演示时介绍用笔、用墨的方法及名称。学生欣赏并总结所学到的新知。
用笔:用笔方法分为中锋运笔,侧锋用笔及中锋侧锋组合的运笔方法。
用墨:墨色分为焦、重、浓、淡,轻。墨色的变化和放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通过教师演示,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欣赏国画写意动物是怎样表现的,它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为下一步学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尝试体验
通过刚刚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体验其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包括中锋运笔、侧锋运笔,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用墨汁调出不同深浅的墨色,焦、重、浓、淡,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问题。
你在尝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你觉得小动物中哪部分比较适合运用中锋运笔?侧锋运笔呢?(叶子适合侧锋运笔,蔬果的轮廓比较适合运用中锋运笔。)
初步用国画用具尝试在生宣纸上创作,体验国画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国画绘画中用笔,用墨的技巧方法。解决重点。
欣赏分析
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放置一幅写意动物的国画。)
画面中是那种动物?
分析所欣赏写意动物的作画流程。
分析运用的那些运笔方法,用墨方法。
画面中还运用了哪些颜色?在你的国画颜料中找一找叫出它们的名字。
(马、松鼠、猴子,大公鸡等。藤黄、花青、曙红、赭石、三绿、酞青蓝等。)学生分析时引导学生可以对照画面举例分析。
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再次通过观察直观的了解国画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联想创造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写意动物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学生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国画绘画能力,动手能力。
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培养学生学会美术评价语言,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
拓展欣赏
欣赏写意松树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今天同学们体验了国画中的写意动物,下堂课我们要学习写意松树,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先感受一下吧。
欣赏提升学生对国画浓厚的兴趣,并渗透下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国画松树的艺术魅力。
知识拓展
在中国绘画中,最早被描绘的题材是动物。动物成为绘画的表现主题与原始先民狩猎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原始人在与飞禽走兽的长期接触中,对动物的某些特殊机能产生了仰慕和崇敬之情,并幻想自己也能具有鸟兽的特异功能,甚至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喜怒哀乐都附会到它们身上,并认为人与动物可以易形。这种“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使他们把自己与飞禽走兽等动物 联系起来。
《诗经·商颂》中就有“天命玄鸟,降以生商”的记载。基于这种朴素的原始宗教观,原始人描绘了大量以飞禽走兽为题材的动物形象。人们描绘它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而主要是出宗教和记事,但描绘花鸟鱼虫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在客观上都促进了人们对动植物的了解和对绘画规律的认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借助旌幡帛画、染织图案、漆器壁画、玉石雕刻、青铜铭文等媒介不断地被描绘。至西周、春秋时期,某些特定的动物形象已具有了文字符号的.含义,并逐渐演变成为“官称”、“爵位”、“冠冕车服之饰”。直至今天,一些动物如喜鹊、乌鸦、白头翁、仙鹤、鲤鱼等还被人们赋予特定的含义。
中国画中表现动物的题材基本上分为走兽、翎毛、鳞甲和草虫等几大类。在长期的发展中,它们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法程式。由于表现形式的差异,写意动物和工笔动物画法在形体结构和个体细节的表现上各不相同。动物工笔画要求结构准确,形象生动,刻画深入,而动物写意画法无法也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它只要求在造型上表“意”,在形式上写“情”。
写意动物的造型一要重整体,二要抓特征,三要传精神。画写意动物首先应从对象的整体形象出发,用简洁的笔触表现出高度概括的形象。但是仅仅表现出洗练的形象还不能描绘出具体对象的生动性,因此还必须抓住对象的典型特征加以表现。有时为了突出个性,还要有意强化个体特征,这样才能描绘出特定动物的特定形象。画写意动物最重要的还是“传神”。固然,活泼的造型和生动的形象是传神的基础,但是“点睛”是传神的关键。传统中国画对“点睛”特别重视,早在东晋时期的顾恺之就提出了“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中”的观点。宋人为了表现眼睛的亮度和光泽,用生漆点睛,八大山人为了表现鸟鄙夷和傲视的神态,加大眼眶的面积,将眼球点在眼眶的一隅。画动物点睛,要根据不同动物的特征,用简练的笔触,干净利落地点画。一般情况下,眼眶宜大不宜小,眼球宜小不宜大,这样眼睛才比较有神。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里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通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教学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用具,稳定学生情绪,安排学生坐好
二、引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
(通过欣赏引起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树木?
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椰子树,苹果树,白桦树,橡皮树等
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些树生长在南方,有些树生长在北方,因为气候的原因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生长特点。
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解决的问题:①认识身边的树。②了解树的生长特点。③提出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2、板书课题:认识身边的树
三、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你都认识哪些树?
生:槐树,柳树,杨树,铁树,银杏树等
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生:柳树的树枝向下垂,而杨树的枝干向上生长的。
树的都有哪些作用?
生:挡风遮雨,防风沙,绿化环境等
为什么要树立环保意识?
小结;树可以造福人类,净化我们的环境,所以要保护树木。
(学生把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的图片放到前面,组合成一座大森林。学生分别上来介绍自己的图片。还可以同时展示自己收集好的叶片、果实、花朵的`标本,这样可以进一步阐明自己对树的认识。)
2、欣赏课件,带领学生观察分析。
观察身边的树:如柳树,杨树,丁香花等
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三种植物的特点,教师加以补充和指正
生:柳树婀娜多姿,叶子长长的。杨树高大挺拔,树皮上的花纹象人的眼睛。丁香花很美丽等。
小结:树的种类不同,其特征也不一样。
(学生讨论,并在稿纸上演示,相互交流。)
(解决的问题:
(1)“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2)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3)同一种树,从不通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四、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根据所掌握的树的特点,用生动的线条来表现。注意概括树的外形,细致刻画树的叶子和树皮花纹,画面的构图要饱满。
2、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创作。)
五、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六、延展
欣赏画家笔下的树,并用手工纸制作大树。
本节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一节写生课,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从树干、树枝、树叶等不同方面表现形形色色的树。每个学生的观察方向不同,有的乐于表现粗糙地树干,有的更欣赏茂密的叶子……只要学生表现的是真正的树,我都会给与鼓励。在教学《认识身边的树》这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地观察,只有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才能感受到树木特有的英姿和魅力,才能区分出不同树种,绘画时可以通过表现树干上不同纹理的规律来区分不同树种,由于每个学生对大树的感觉不同,有些同学会刻意表现粗糙的树干,有些同学喜欢概括表现它挺拔伟岸的身姿等。只要学生表现的是真正的大树,表现出大树生机勃勃的可爱形态,我都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树的生长特点用各种线条进行表现,并学会概括的方法表达树的外形及其花纹,通过欣赏图片和观看录像来了解各种树的特征。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树的特征,比如树冠的形状,树皮的花纹,树叶的外形等,只要学会比较才能更好的掌握各种树的突出特点,才能更好的去表现。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耐心辅导,强调构图的设计,用线的丰富,使学生的画面很饱满有趣。
最后,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说出优点和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的优点,不能一味指出不足的地方,应该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和兴趣,使美术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美术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运用课。通过对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加强学生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并能参与设计制作。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是人类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重大盛会,本课以北京申奥标志的欣赏为切入日,以学生策划运动会的宣传工作为线索,奥运会相关资料作为参照的信息贯穿本课的始终,让学生领略奥运精神,并对标志在宣传中的作用肩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教材提供的历届奥运会会徽及五环标志制作方法的欣赏,让学生能理解标志设计是形与意的结合,它讲究视觉上的美感和制图的规范,教师还可通过各种标志的欣赏启发学生设计时应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安排学生分组活动,策划校运动会的宣传工作,尝试自己来设计制作。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设计制作。
2.通过对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加强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
3.通过与同学的分工合作,提高集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北京申奥标志的欣赏及北京申奥的艰辛历程,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学习用规范的方法制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分工、合作武地进行校运动会的策划,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校运动会的宣传策划,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参与创意与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思路:
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课前收集的奥运图片或文字资料,谈自己对奥运及奥运精神的理解,分析北京申奥标志形与意的特点及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启发学生讨论、策划校体育节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做尝试性的标志设计;第二课时,通过分析几个突出的奥运会会徽,了解多样的标志设计手法,丰富设计思路,对自己设计的草图进行修改;第三课时,分工,合作式地进行校体育节的宣传策划,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考虑合理化建议,选取最理想的标志设计进行系列视觉形象设计。
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分工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奥运会有关资料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领略奥运精神,同时分析北京申奥标志的特点及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让学生理解标志的特点并能做尝试性的设计。
教学重、难点:领略奥运精神,理解标志的特点,认识标志在整体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教具——CAI课件、问卷表。
学具——课前收集的有关奥运图片和资料,尺、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引人
1、CAI课件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片断〕
师问:这是什么日子?大家为什么这么激动?(学生自由畅谈—激趣) 生答:20xx年7月N日,北京申奥终于取得成功。
师:不错,这一时刻是今亿万中国人兴奋和激动的一刻,因为从第一次中奥失败到这次申奥成功我们又经历了八年的艰苦等待,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们都如此看重奥运会呢?(学生踊跃回答、各抒己见——让学生在争辩中明白奥运的地位) 师:奥运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是人类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重大盛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期待20xx年——我们的奥运!
(出示课题:我们的奥运)
二、探讨、赏析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奥运图片和资料。
以组为单位,探讨几个问题(以问卷表的形式发下来)。
奥运发源地
已举办几届奥运
申奥年代
奥运精神
印象最深的奥运
申奥口号
奥运口号
最感兴趣的运动
申奥大使
奥运会旗
最喜欢的运动员
申奥标志
(学生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加深对奥运的理解)
师:北京申奥的.历程是非常艰辛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然也得力于大量的宣传造势。
(通过宣传片引人标志这一主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欣赏申奥宣传片(CAI 课件播放)
师问:它的导演是准?看后有何感受?(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张艺谋,体现了奥运精神,展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
(欣赏申奥宣传片,让学生感受北京的人文地理,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2.引入北京申奥标志,简介作者陈绍华(CAI课件展示)。
分析:a申奥标志的构思:
b.申奥标志的意义;
c.什么是标志(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首先,标志是由五环组成,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其次,这个标志是由五星基本构成的,五星代表国家形象,图中的五星轻松,活泼,代表我国美好的前景。第三,标志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此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第四,标志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形,相互环扣象征着吉祥如意。
定义: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有强烈的标识性,使人过目难忘。
(通过对申奥标志设计思路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标志)
3.了解申奥标志的运用情况(课件展示)。
师:申奥标志的广泛运用给人带来整体的视觉美感与震撼,为奥运会的顺利承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整体视觉形象设计欣赏(某市26中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
“我们的赛场,竞技的青春”
讨论分析:a.此标志的设计意图
b.此标志的运用情况
(由欣赏申奥标志的广泛运用到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让学生对整体视觉形象设计有了感性的认识)
5.交流、实践
师:学校将举办一次“劲秋体育节”,如果你作为校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员,你将如何设计体育节的标志?(学生相互交流回答)
师:大家的想法真不错,不过在设计时还须考虑奥林匹克精神、学校特色和体育节口号等。大家自己来尝试设计一个草图吧!
(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在不讲解方法的情况下,让学生大胆进行创意设计,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三、课后整理
a)网上收集奥运会标志等资料,找出它们的特色。
b)探寻标志的表现手法。
c)参考下表,对自己设计的标志进行评价。
标志体现了个性化的设计
标志宜于运用
标志具有运动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一些奥运会承办国设计的会徽,让学生了解多样的标志设计手法和丰富设计思路,学习规范的制图方法。
教学重、难点:标志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手法。
课前准备:CAI课件,学生课前准备的图片资料,尺、铅笔,橡皮、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交流、探讨
1.根据上节课的自我评价表,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设计的草图。(活跃课堂气氛)
2.入学生谈谈印象最深的奥运或印象最深的奥运标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予以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对标志的感性认识中)。
3.课件展示历次奥运标志,分析它们的风格特点。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其特色) 分析得出标志的特点:
美术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雨时,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雨中奔跑、嬉戏的情景,在儿童看来,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动的事情。?
教材把《下雨啦》安排在第7课,对于大部分北方地区来说,这时正是秋季,秋日的小雨清凉缠绵,能够给孩子带来创作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些和下雨有关的情景图片,是要引导学生悉心观察,丰富联想,引发回忆。这是一节绘画练习课,一般说来,孩子们创作的内容大致会偏重于两类,一是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教材中出示的学生作品在这些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某些启发。
学生在进行本课题的创作时,一般会涉及到描绘下雨时的某种“场景”或“情节”,和前几课的创作相比,画面内容会更加丰富,往往容易把握不好画面的构图,教学时,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引导,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在下笔前有意识地区分画面表达的'主次,安排画面,以便能更好地借助画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选择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对雨的感受。
2.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的想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教具、学具:
l.电脑多媒体、课件、手偶机器猫、构图对比作品。
2.让学生观察下雨时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教学方案:
一、引导目标,激发兴趣。
引入主题。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样物品,谁能说出它叫什么?什么时间用的?(出示雨伞)学生自由发言、拿我再出一个谜语,大家能猜出来吗?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段,落到天里秧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你们这么可爱,我就给你们变个魔术,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随着风在空中变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漂洒洒,大滴大滴地落如大地的怀抱,这就是雨,雨滴越来越大,渐渐的连成了线,地上有了水的漩涡。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小画笔把下雨的美景描绘出来,愿意吗? 学生:愿意。(兴趣盎然)教师:下雨啦。(板书:下雨啦)
二、充分感知,探究画法
(一)创设情景,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讨论雨中的感受。欣赏雨中的树,花,草,建筑......
(二)讨论雨的画法
1.教师问:你这么喜欢雨,那你细心观察过雨点像什么吗?
2.根椐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画出雨点的各种样子。(边听边画)
3.教师问:学生们的想象真丰富,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同?
4.在黑板上的“小雨”中,添加雨点,放大雨点,画成大雨。(边画边做分析)
5.教师问: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你猜猜,雨点都到哪去了?落下来以后是什么样子。
6.小结:小朋友们真是细心的好孩子,你们对下雨的情景观察的真仔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幅画画好。如果你们总做这样细心的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更多更美的景物呢!我们随时都可以用我们的巧手去描绘它们。
(三)对比分析,讨论构图
教师:老师己经把美丽的雨景画了下来。(出示范画一)瞧,这只小青蛙在雨中唱歌呢!老师还有一幅唱歌的小青蛙,(出示范画二)比一比哪一幅更漂亮?为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通过这两幅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画画时不要画的太小,要画在画面的中间,而且颜色搭配要漂亮。
(四)引导学生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1.教师:老师画的雨景己经让大家欣赏过了,现在我想听听你准备画些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结:同学们描述的雨景真美,老师真想马上就看到你们的作品,快用你们的小画笔把它们画下来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赏析,资源共享
把学生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互评。
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表现大胆、画面生动有趣的作品进行表扬,以带动全班学生整体表现水平的提高。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案07-26
【精选】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7-22
(经典)美术教案07-29
[经典]美术教案08-06
美术教案【经典】08-03
美术的教案02-05
美术教案(经典)09-27
美术教案[精选]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