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2 09:16:22 教案 我要投稿

[热]小学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小学语文教案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简单的课件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

  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候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法的优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4、可采用变序及板块教学,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的意思。体会直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

  二、学习2、3段。

  1、播放曹操和官员们议论的画面。

  指名回答:他们在干什么?

  板块一:

  学生回答:他们在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这么大的象的句子,指名读,齐读。正音:柱(翘舌音)堵

  2、师范写柱、堵想想他们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各写三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3、学习板块二。

  板块二:

  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边看一边议论谁有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

  1、那么,官员们想了些那几种办法称象呢?

  2、曹操听了反应如何?为什么?(四人小组议论)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1)大象宰了就死了。随机学习:宰zǎi(书空)说说,宰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想一想,宰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宰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是杀的意思。)

  2)没有人有力气提起大秤,因为大象太大了。(进行板块一的教学)

  板块三:

  1、最后,大象的体重知道了吗?是谁想出的办法?

  2、学生回答。

  3、检查第四段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翘舌音)

  2)自由读课文。

  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线、搬。想想怎么记住它们?交流汇报。

  4)这三个生字,学生各写三个,展示评价。

  5)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没写过?找找、读读、扩扩词。

  板块四:

  1、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各抄两个。

  2、口头组词:象、像、称、秤。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并学习对方的优点。

  第二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果然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

  1、官员们提出了那几种称象的方法?

  2、曹操为什么直摇头?

  板块二:

  学习第四段。

  1、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再想想,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3、做实验突破难点

  制作了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一边演示。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1)先贴大船和水面的纸片并让学生注意船身下沉处。(2)再将大象赶到船上,将船身下移至适当位置,并在这一次船身的下沉处画线。(3)把大象赶上岸,将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装石头,将船身下移至画线处。然后让学生提问。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 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 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 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 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4、学生动手演示。请学生各自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第三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熟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3、朗读指导。

  板块二:

  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你能来复述一下吗?(准备三分钟后在小组中复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全班交流)

  2、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分层练习:用自己的话写写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或者:用关、洒、扫写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

  板块三:

  齐读课文后完成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yuán yì lùn chuán xiá

  chèng gǎn zǎi gē yì dǔ qiá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

  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

  (1)de ( ) (2)dé ( ) (3) dě

  2、曹操听了直摇头。

  (1) 不弯( ) (2) 把弯由的伸开

  (3) 爽快( ) (4) 一个劲儿地

  3、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1)才气( ) (2)只有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

  四、比一比,组词。

  官( ) 称( ) 柱( ) 象

  宫( ) 秤( ) 住( ) 像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价值大拍卖活动

  课前进行简短的价值大拍卖活动,拍卖品为:真挚的友情、好的学习方法、健康的身体、成为首富、F4演唱会门票等,《比金钱更重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然后请拍卖真挚的友情、健康的身体的同学谈谈想法。

  2、引言:从刚才的拍卖会来看,许多同学追求的并不是金钱,而是那些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这节课,我们一起到课文

  二、通读全文,连词明意

  1、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划出难理解的.词句和问题,联系上下文进行初步理解。

  2、出示词语,检查字词掌握情况:驾驶、故障、超出、环顾、联系、陌生、道歉、诚实、信任

  (1)读准这些词语。(个别字词强调音、意)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感受一位司机身上的比金钱还重要的品质。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比金钱更重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三、细读全文,初步挖掘内涵。

  过渡:让我们把时光倒推到那天深夜,然后去看看那天深夜所发生的事情,感受感受文中的“我”身上的诚实和信任的品德。

  1、听课文1—3自然段,思考那天深夜发生了什么事,并用“——”划出发生这件事的原因。

  (1)边听录音边完成老师的要求。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成立交警小分队,讨论事故原因,并请队长作总结性发言。

  (3)交流讨论。

  天气环境的原因——天黑、有雾、能见度差

  小汽车车主原因——车头超出停出线二三十厘米

  “我”的原因——归心似箭

  2、在没有交警的情况下,文中的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找出相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

  (1)关于想法

  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②讨论:方车的车头超出了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为什么我会认为事故的责任在我呢?(体会“毕竟”、“应该”)

  (2)关于做法

  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②讨论:从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我”的什么品德?(重点体会“空无一人”及电话内容)

  (3)用“尽管……还是……”赞赞作者的所作所为

  3、如果你遇到了这类事件你会怎么做呢?与文中的“我”比较一下,并对他的行为作出评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晋祠自然风景“三美”的特征及泪品的独具匠心,感受晋祠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比喻、对偶、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晋祠的山和树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板书晋祠

  1、师述:是啊!晋祠座落在我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的悬瓮山麓中,是一大片古建筑群。有近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美景如画,在苍都的树林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蜒穿流于祠庙殿宇之间,历史文物古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晋祠的美丽,常常地吸引作家梁衡,他游览了晋祠之后,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这篇《美丽的晋祠》,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领略晋祠的美丽。

  2、齐读课题

  ①同学们晋祠的“祠”是平翘音,来大家再读一遍,而且祠是“示字旁”,这儿只有一点,大家用手写一写。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新词的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没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练练。

  2、分词出示生字词,大家刚才把课文很认真地读了一遍,读准读顺吗?现存老师来检查一下。

  草木萧疏拾级登山周柏唐槐虬枝弯曲老妪负水偃卧草蔓荫护

  3、师述:现在,请你们再一次读读课文,找到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指名回答

  ②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③齐读这一自然段

  ④老师板书:在山、在树、在水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晋祠的美在山,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晋祠的山美在哪,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

  ①生:巍巍的长长的

  生: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晋祠的山这两个特点?

  生:从这个拥字体会到:这个字既准确地表达出山与晋祠之问的地理关系——晋祠在群山怀抱之中,又巧妙地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对晋祠的“呵护”写得充满温情,谁来读读,传递出这脉脉温情。

  再指名读这一句

  ②师过渡:刚才你们读的这一句话写出了山的'形美,晋祠的山不仅形美,而且色彩也很美,出示课件,看这两句多工整啊!作者用对偶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晋祠山西幅绚丽的画面。

  谁来读读这两句,男女生配合读

  师评价:真美,真让人感

  师述:同学们,通读你们读,让我感到晋祠的春、秋天太美了,你们能不能根据晋祠山春、秋的景色展开想象,描绘一下夏、冬之景呢?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述:因此作者说“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谁还能通过自己的读表达这种情感。

  ③师述:是啊!作者在这一段抓住了晋祠山巍巍的、高高的,四时景色皆宜的特点,写出了晋祠山的美,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

  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师过渡:晋祠的美不仅在山,而且在树。

  2、指各读第4自然段。

  思考:晋祠的树美在哪?有什么特点?

  3、学生概括:古老苍劲,还有什么特点(造型奇特)

  你们能用不仅……而且……来说说晋祠树的特点呢?

  (1)说到古老苍劲,我们不得找到作者写到的两棵树,它们就是:周柏唐槐。

  (2)我们反从他们的名字上,周柏,唐槐就见它们的古老。那么我们再来读读描写他们的句子吧!(指名学生读)(出示课件)

  (3)大家自由读这两句话,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晋祠树的古老苍劲。

  学生抓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老干粗大、虬枝盘曲”等体会

  指导朗读,读出苍劲有力

  (4)体会这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A先看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树干、树皮、树顶、枝条、姿态等几个方面来说明周柏、唐槐的古老苍劲)这是这两棵树的相同点

  B作者在描写周柏、唐槐同样古老苍劲时,还写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读读句子,这两棵树还有着怎样的不同

  师小结:周柏还有稀疏的特点,而唐槐则是茂密的美

  教师小结:课文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写出了周柏、唐槐古老苍劲,又各具疏朗,浓密的特点,可谓是匠心独运。男生、女生合作读,体会一下作者这独具的匠心。

  晋祠的树,不仅周柏、唐槐具有古老苍的特点,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树,元不显出苍动的风骨。

  (5)前面我们说晋祠,树不仅美在古老苍劲,还以造型奇特见长,现在我们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造型奇特这个特点的呢?

  默写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晋祠的树造型奇特的句子。

  谁把这些句子读出来,指名读。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有的偃如老妪负水,低下去的树像一位老婆之背着很重的水,被压弯了腰,有的挺拔的树,像一位壮士屹立在天地之间托起了天,你们看这树的形状奇特,说说晋祠的树有哪吸哪些奇特的造型吗?有的弯如虹桥,有的大如巨伞,像这样形状其特的还不止一棵、两棵呢?

  你能发挥一下你的想像,仿照这两句说说,所以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是——生答(不一而足)

  师述:这其中造型最为奇特,当数晋祠圣母殿前的左扭柏,这就是左扭柏,来我们来读读描写它的句子吧!比较一下把红颜色的句子换成括号里的字好吗?品味一下,作者的语言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与学生一起作者的用词准确细致)

  师评价:作者就是这样细致而准确、生动,多角度的观察地写出左扭柏高大,左扭的特点,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五)总结:

  漫步在晋祠中,满目苍翠,难怪作者会说:晋祠在古木——满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配乐齐读课文,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在古老苍劲,造型奇特的古树荫护下晋祠的美丽。

  板书:

  美丽的晋祠

  在山,巍巍的,高高的,拥

  在树,古老苍劲,造型奇特

  在水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说明:

  本次练习安排四个项目,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得,学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训练。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重点。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拟声词,初步掌握拟声词的构字规律,并运用拟声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2、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

  3、写铅笔字,认识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4、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知道如何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的道歉。

  知识与能力:掌握拟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会运用。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读读、想想,留意身边的事物,要会看、会听,善于模仿,不断搜集加工身边事物。

  情感与态度:学会如何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的道歉。

  教时安排:4课时。

  教具安排:小卡片,田字格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一些拟声字,初步掌握拟声字的构字规律,并运用拟生字将句子补充完整。

  2、朗读、背诵四个成语和古诗《鹅》。

  重点难点:学习拟生字,掌握拟生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显示4组拟声词,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2、引导学生说出四组拟生词分别是鸽子、小鸡、小猫和小青蛙的叫声。播放它们的叫声。

  3、对口练习,让学生再次亮开嗓门模仿。

  二、教学第二题。

  1、指导学生说说这些表示动物叫声的词语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讨论: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词语多是口字旁?

  3、归纳:人或动物发声与口有关,所以表示它们声音的拟声词一般都是口字旁。

  4、启发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口字旁表示声音的字。

  5、归纳引申,一些物体的发声,拟声字也加口字旁。

  教学第三题:加上小动物的叫声,再读一读。

  1、小鸡一边地叫,一边在找虫子。

  2、指名读句子,想想横线上应填什么词。

  3、在横线上填上叽叽叽。

  4、比较读,体会加上小鸡叫声后句子显得更加生动。

  5、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余下的两道题。

  6、交流反馈。

  7、比较读,进一步体会。

  8、迁移运用。

  河水流淌,好象在唱着一支快乐的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

  重点难点: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复习:背诵学生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

  学生参加自读。

  教师范读正音。

  学生自由朗读。

  3、了解大意。

  出示书中插图,思考:图中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4、联系亲身体会,领悟父母与子女、兄弟之间的亲情。

  5、熟读成诵。

  指名读。

  自由读。

  练习背诵。

  检查背诵。

  二、教学古诗《鹅》

  1、激趣导入:

  相传骆宾王小时侯天资聪颖,有一次在池塘边玩耍,有人想考考他,便指着在塘中戏水的几只白鹅问骆宾王,你能作一首诗吗?骆宾王没有回答,只是对群鹅凝视片刻,便脆生生地吟出了《鹅》这首诗。/article/那人非常惊讶,高兴地抱起小骆宾王说:真是个神童呀!从此这首诗便传开了。

  2、自由练读,读正确,读流利。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了解大意,领悟诗情。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诗句的意思。(鹅、鹅、鹅,弯着脖子,向着天空高声唱着歌。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鲜红的鹅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边读边做一些动作,领悟诗情。

  配乐朗读。

  4、熟读成诵。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练背。

  指名试背。

  同桌互背。

  5、巩固积累,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或自学的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写好铅笔字,认识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重点难点:把字写好,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写铅笔字。

  1、指名读题。

  2、指导。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元、完、竟3个字。

  复习描红和临写的要求。

  指导书写元字。

  出示元,提醒学生注意元字四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其特点:上部的两横一短一长,第三、四笔处均与长横相连,但不互相连接,第四笔的起笔要靠近竖中线。

  教师范写一个元字。

  学生练习。

  反馈矫正。

  按上述步骤,指导写完、竟。

  二、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仿影和书写。

  反馈。

  20、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21、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

  22、指23、出学生存在的问题,24、进行矫正训练。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说话或做事不小心,可能会伤害别人,这时候你应该及时向对方道歉,以争取对方的理解和原谅,那么怎么向别人道歉呢?这里就有学问了。板书课题:口语交际:学会道歉。

  二、逐图观察,弄清图意。

  1、指导学生逐图观察,思考:每副图上都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联系生活经验,逐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弄清图意。

  三、分组讨论,学习道歉。

  21、分成四组,

  22、一组讨论一组图,

  23、但成员各抒己见,

  24、也可以边演边说,

  25、教师巡视,

  26、倾听,

  27、点拨,

  28、辅导,

  29、参与讨论。

  30、推选代表,

  31、组内排练。

  32、逐图表演道歉与接受道歉。

  33、师生交流。

  34、师生共同35、表演。

  36、学生自由组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思路:

  美读熏陶——探究说话——品味领悟——创作运用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人鸟和谐相处,相互信赖

  2、领悟“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3、激发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品位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教学难点:

  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

  教学准备:

  珍珠鸟的图片和一曲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音乐,了解珍珠鸟的习性。

  二、课文美读

  1、自由诵读———要求读的准确流畅

  2、接力赛读———要求读的字正腔圆

  3、选点精读———要求读的有情有景

  三、合作探究

  4、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你能用简洁语言概括吗?

  5、作者对小鸟的神态、动作描写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你喜欢这些句子吗?说说看,谁说的.多,用句式:我喜欢……,是因为……。说话

  6、“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样照顾它的?你能把与之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小鸟还怕我吗?说出相关的语句?

  7、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8、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四、阅读视角

  补充几则相关的材料,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

  五、创作天地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会认读裂、踢等12个生字,会书写丑、麦等要求会写的字。

  2、过程与方法:学会规范书写,掌握一定书写技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汉字的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初步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掌握一定的规范书写方法,能随文识字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初步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生:生字卡片

  五、教法、学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

  看图文对照,初步感受

  听随景入情,进入角色

  认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写仔细观察,认真书写

  读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孩子们,喜欢动画片吗?看看它是谁?(出示鸭子和天鹅图)鸭子长得怎么样?(丑)天鹅呢?(美)

  2、是啊,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作家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丑小鸭》

  3、板书课题

  4、书写丑字。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听童话故事。

  2、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些什么?真能干,听到了这么多!

  3、想去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吗?(想)好,请翻开语文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故事,并勾画出生字和生词。

  4、把勾画出来的生字、生词与同桌一起读一读。(可以一起读,可以你读我听,当小老师互相纠正)

  5、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出示会认的字,先读带拼音的字、再读不带拼音的字。

  ①生字娃娃跑到这儿来集合了,你看它们站得多整齐呀,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呢?

  ②夏天来了,天气很炎热,生字娃娃脱掉了小红帽,你还会认吗?来,试试吧。对口令:我读丑,我读麦

  ③真不错,下面我们加大难度,给每个字组个词,能行吗?

  6、游戏:拼音小帽找主人

  生字娃娃真调皮,它们跑到你们的书桌里去了,拼音小帽正在到处找呢,你能帮帮它们吗?

  好,我们一起来,请孩子们把卡片摆到书桌上,看仔细了:

  师:我的主人在哪里?

  生:你的主人在这里。

  7、游戏:摘苹果

  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想吃吗?如果你能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那它就会主动地跑到你的'包里来哦,谁来试试?

  8、孩子们,生字娃娃和我们一样,也有一些亲戚和朋友,你看,生字娃娃已经和它们的朋友站到起去了,你能大声地和它们打打招呼吗?

  9、生字娃娃真是太调皮了,一会儿功夫,它又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哦!原来它到了句子乐园,这么多的生字娃娃在一起,还会认吗?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生字娃娃跑出来半天了,它累了,就得回家了,课文就是它温暖的家。请孩子们打开书,齐读课文。

  2、汇报:

  A、为什么大家叫它丑小鸭?

  B、丑小鸭来到这个世界上,它的处境如何?

  C、它有了什么想法?它是怎么做的?

  D、离开家以后的日子,丑小鸭是怎么过的呢?

  E、秋天到了,风卷着黄叶在空中飞舞。当橘红色的太阳慢慢下落的时候,有一群漂亮的天鹅从灌木林里飞出来。它们白得发亮,颈子又长又柔软。他们飞得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我要飞向他们,飞向那些美丽的鸟儿!

  F:冬去春来,丁香花散发着香气,到处充满了生机。有三只美丽的白天鹅向他游来,丑小鸭忽然举起有力的翅膀向他们飞去。

  G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四、开心写字,写正确,写漂亮。

  孩子们,读得好是一种本领,在学习中,我们不但要读得好,还得写得好。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特点,习得方法。

  这是今天要求会写的8个字,说说你认为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2、利用多媒体课件,范写生字。

  3、学生自主写字。

  4、评评学生写的字

  五、总结

  孩子们,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识字,还可以在生活中识字,还能利用这些识字方法去认识更多的字,读会更多的童话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知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课前准备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中较难理解的词语

  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动身,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境,海拔四千米左右。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

  教学过程

  诵读品悟,领略诗境

  听一听《长征组歌》中的段落,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长征。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初步渗透相关的诗歌知识

  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澎湃/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

  讨论

  在现代生活中,俺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背景:

  语文可以促进你对音乐的感受,音乐可以促进你对语文的理解。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书上有一篇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课文《二泉映月》,课文文笔很美,娓娓叙述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诞生的经过,描绘了委婉连绵又升腾激荡的琴声及其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表现了阿炳这位盲人音乐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坎坷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我在给学生上这一课时,播放了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帮助学生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增强学生热爱、敬重、走近世界经典艺术的美好情怀。

  二、品味名曲,感受不朽:

  师: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来到泉边,这一次,他不仅听到了叹息、哭泣,还听到了倾诉和呐喊,听着听着,他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了二胡……以下,课文用极优美、极富有特色的语言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和旋律。请大家反复朗读第5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对师傅的怀念。

  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坎坷的人生道路。

  生:《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曲子,他是阿炳的内心情怀,表达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

  师:是啊,这不仅仅是一首曲子,是阿炳用“琴声”表达“心声”。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这段话,感受阿炳的内心情怀,表感受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

  师: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

  生:我仿佛看到二泉优美的景色。

  生:我仿佛听到阿炳怀念师父的轻声倾诉。

  师: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你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

  生:我听到了阿炳与命运抗争的呐喊。

  生:我看到阿炳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让我们跟着乐曲读读这段文字,读出感情,读出意境。(播放《二泉映月》完整曲子)

  生配乐齐读。

  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同学们能不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跟着乐曲,试着把这段文字背一背。

  师:(播放《二泉映月》完整曲子)起初……这似乎是阿炳在……在……在……随着……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抒发了……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跟着乐曲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5-06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2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29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0-0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0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2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0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12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9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