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31 08:34:2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范例(7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范例(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2、增强幼儿手脚动作协调及手臂力量。

  3、幼儿尝试利用各种大小不一的布积极探索各种玩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块8米长、1.5米宽的蓝色布,鱼图片,鲨鱼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活动《大布踏浪》

  1、音乐律动进场。创设游戏环境,营造大海的氛围。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大海边,让我们一起到海里玩玩吧!

  2、讨论提问:

  问题①“你刚刚在用什么玩游戏?”

  问题②“玩了什么游戏?”

  二、基本部分。

  1、游戏一:《两块布的探索游戏》

  (1)变魔术(将布一分为二)

  ——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撕布活动。

  (2)幼儿自由探索布的玩法。

  2、游戏二:《能干的捕鱼手》

  (1)变魔术(将布一分为四)

  ——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撕布活动。

  (2)幼儿用四分之一的布进行划小船的探索

  ——教师介绍划小船游戏的规则:把布当“小船”,四个幼儿为一组,坐在“小船”上探索如何才能让“小船”划动。

  ——第二次游戏,请幼儿四人一组进行比赛,到对岸捕鱼。

  3、游戏三:《小小快艇手》

  (1)变魔术(将布一分为八)

  ——将幼儿分成八组,进行撕布活动。

  (2)用八分之一的布当飞艇进行“小小快艇手”游戏。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坐在布上,将鱼放入布中,另一名幼儿做艇手,运鱼的同时躲避鲨鱼的追捕,最后成功将鱼运到金海岸。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我爱洗澡》

  1、变魔术(将布一分为十六)

  ——将幼儿分成十六组,进行撕布活动。

  2、用十六分之一的布进行沐浴放松操,洗去一天疲劳。

  ——音乐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洗澡放松韵律操。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在体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和主动乐观、合作等优良品质。”活动中,老师运用了简单的材料——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情景,不但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还让幼儿尝试利用各种大小不一的布积极探索各种玩法,开放性的教学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踏浪——捕鱼——快艇手运鱼”的故事情节贯穿的游戏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幼儿手脚动作协调能力及手臂力量。幼儿亲手撕布的.环节,既让幼儿从布的分裂中获得惊喜,又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整个活动中,设计者还注意到了让幼儿自主探索新玩法,让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合作解决问题,在“小小快艇手”游戏环节中,特别设计了鲨鱼的角色,让幼儿在紧张的氛围中表现出了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到了合作的愉快与成功的喜悦。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今年涪陵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

  二、防溺水教育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二)、老师谈谈事例,并由幼儿扮演小品本学期××学校在周末,几名幼儿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幼儿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3)由这个事实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三)、说一说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夏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也是一个快乐的季节,但是这个季节却也是一个烦恼的季节,各种蚊虫也都出来了,每当看到有的孩子被虫子咬的满身小包的时候,作为老师心里不是滋味,我想假如我们的孩子有一些预防蚊虫叮咬的知识的话,也许他们被蚊虫咬的机会就会少很多,因此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活动,使幼儿能表现出对夏天常见的蚊叮虫咬的关注,并能在教师的知道下探究一些预防的'方法。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大环节:在第一环节中通过观看动画录像,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蚊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在第二环节中引导幼儿了解蚊虫叮咬的危害以及一些防蚊灭蚊的使用方法;在第三环节的眼神活动拓展幼儿防蚊虫叮咬的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驱蚊灭蚊的方法并掌握夏天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2、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夏天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前让孩子带一些预防的药、长毛绒小兔、PPT等。

  【活动过程】

  一、夏天里的烦恼——通过观看录像,初步了解夏天蚊虫叮咬的简单处理方法。

  1、美丽的夏天到了,有个小朋友也遇到了烦恼,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蚊虫咬的录像)

  2、录像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烦恼?

  3、我们被蚊虫叮咬后,会有什么感觉?被蚊子咬了怎么办呢?

  4、出示一些药品,请幼儿辨别哪些是治疗蚊虫叮咬的药品,并请幼儿上来操作使用方法。

  被蚊虫叮咬后,不要用手去抓挠皮肤,以免感染

  使用花露水、风油精等药品止痒

  二、我不怕蚊虫——在操作与实践中了解一些防蚊灭蚊用品的使用方法。

  1、请幼儿观看蚊子咬人的录像,了解蚊子传播疾病的过程。

  2、蚊虫真可恶,我们有什么好办法不让蚊虫靠近呢?

  3、请幼儿介绍一些防蚊灭蚊用品,并知道其使用方法。

  小结:我们讨厌蚊子,不仅会影响我们学本领和睡眠,还会传播疾病,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驱蚊用品,有盘式蚊香、电蚊香、驱蚊、驱蚊花露水、驱蚊手环、驱蚊贴等物品让蚊虫远离我们,保护我们健康

  三、延伸活动——拓展避免蚊虫叮咬的方法。

  1、还有一些捉虫高手,是谁呢?(青蛙、壁虎)

  2、蚊子喜欢在哪些地方出现呢?

  3、我们如何来避免被蚊虫叮咬呢?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各种各样的旗子有浓厚的兴趣。

  2、能独立设计自己心中的旗子。

  3、大胆地运用色彩和图形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常见的国旗、少先队队旗、流动红旗等的意义及用处。区角活动:《自制小旗》小朋友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制小旗。(鼓励幼儿选择多样的形状和图案制作,丰富幼儿有关旗子的知识经验。)

  2、环境准备:活动场地内分别悬挂三角形、长方形的彩旗两条。

  3、教具准备:教师:音乐光碟、PPT课件;红绿手摇旗各一个。幼儿:各种各样的实物小旗;自制旗子操作材料每组一份;画纸、画笔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游戏体验。

  《我和旗子做游戏》:幼儿随音乐伴奏、在老师挥动的旗子指挥下变换队形。

  提问:

  1、老师手里的旗子什么颜色?有什么用?

  2、你还知道什么样的旗子?

  环节评点:

  游戏《我和旗子做游戏》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在轻松的游戏中获得对旗子意义的认识。

  二、实物体验---旗子展览会。

  1、幼儿自由观察

  2、集体交流:

  (1) 你看到的旗子是什么形状?旗子和旗子之间有什么不一样?

  (2) 你看到的旗子是什么颜色?旗子上有什么图案?你知道这些图案有什么意思?

  (3) 小结:旗子可以是各种形状多,有多样颜色和不同的图案,它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环节评点:

  旗子展览会的学习方式为幼儿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较好地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

  三、PPT课件体验。

  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旗子,供幼儿观赏学习

  讨论:喜欢什么样的旗子,为什么?

  环节评点:

  PPT课件制作注意精简和分类,方便幼儿学习、讨论和交流。

  四、绘画:设计自己心中的旗子。

  环节评点:

  对旗子的绘画技能要求并不高,但要进行旗子的创意设计,实际上是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一次挑战。

  五、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作品。

  从颜色、形状、旗子的用处等方面进行介绍。

  环节评点:

  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分析评价作品。既能帮助幼儿向学习同伴,又能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成功之处。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彩旗》的内容选择源于幼儿喜闻乐见的`生活。绘画过程中,对旗子的绘画技能要求并不高,但要进行旗子的创意设计,实际上是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挑战。幼儿在绘画前,要对旗子的知识经验有较多的积累,画前要有思考并且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也是该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悬挂彩旗来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气氛,发挥环境潜在的教育功能。游戏《我和旗子做游戏》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在轻松的游戏中获得对旗子意义的认识。活动中幼儿至始至终保持高昂的热情,从幼儿的绘画表现来看,活动开展得较为成功。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七色花

  活动由来:有一天是聪聪的生日,大家一起为她过生日。当她面对着生日蛋糕许愿时,很多小朋友也跟着一起许愿,孩子们都很想说出自己的愿望。于是便想起了《七色花》的故事,想让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愿望……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简单的理解故事的'内容。

  3.鼓励幼儿进行合作,体会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七色花瓣;花芯;胶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

  1、出示七色花,引起幼儿的兴趣。

  “朱老师今天给小朋友请来一个神秘的朋友”请小朋友观察这朵花与其它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2、这是一朵神奇的花,花瓣有七种颜色。请幼儿说一说这多花分别都有什么颜色。并给这朵花起个好听的名字。

  3、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说一说珍妮都许了什么愿望,哪个愿望让她最高兴,为什么?

  (二)说愿望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假如你也拥有一朵七色花,你希望它能实现你的什么愿望?说一说自己的愿望,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愿望都能实现,让我们一起制作七色花吧!将愿望画在花瓣上。

  (三)分组制作

  1、幼儿自愿分组,七人一组,选自己喜欢颜色的花瓣。

  2、将花瓣一片一片的粘在花芯上组成一朵七色花。

  3、教师分组指导,引导幼儿如何进行合作。

  (四)分享愿望

  1、请每个幼儿都讲一讲自己的愿望。

  2、请幼儿说一说本组是如何进行合作的。

  3、展示七色花,共同分享。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以部分图形为依据判断出整体图形。

  2.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拯救小鸡”情景图片;组图“复原另一半”;“找对称”图片;“大团圆”图片。

  纸面教具:《找对称》《对称的剪纸》。

  材料准备:笔、彩色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拯救小鸡”导入情景激发兴趣

  ——母鸡妈妈遇到了一个困难,要向我们求助,一起看一看。

  ——原来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在户外散步,遇到了老鹰,抓走一只小鸡,鸡妈妈很伤心,她想寻求小朋友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忙把小鸡拯救回来吗?

  二出示组图让幼儿通过闯关游戏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图片“复原五角星”,引导幼儿找出五角星的另一半,初步感知轴对称。

  2.出示图片“修复蝴蝶”,引导幼儿配对图中的蝴蝶。

  3.展示修复好的蝴蝶翅膀,并鼓励幼儿说明配对理由。

  4.出示组图“复原另一半-3”,引导幼儿理解轴对称。

  三出示图片分发纸面教具让幼儿找出对称的.图形

  1.出示图片,分发纸面教具,请幼儿在纸上判断这些图形的对称情况。

  2.操作课件,验证猜想。

  四投放彩色纸和剪刀鼓励幼儿剪出对称的图形

  1.思考如何用纸张剪出对称的图形并尝试动手剪。

  2.集体交流,分享成功剪出对称图形的方法。

  3.幼儿再剪纸,引导将纸对折,从折线开始剪,剪出对称的图形。

  五出示图片展示小鸡被解救体会闯关成功的快乐

  ——谢谢小朋友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成功拯救出了小鸡,小鸡终于和鸡妈妈团圆了。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单页多幅故事阅读顺序的认识,继续培养正确看图书的良好习惯。(重点)

  2、初步学习概括故事的基本内容。(难点)

  3、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懂得做客时应注意讲礼节,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二、活动准备:

  1、确定阅读活动为小组指导形式,重点辅导几名阅读兴趣低、能力弱的.幼儿。

  2、多媒体投影仪。

  3、按幼儿人数准备好小图书(每人一本)。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

  (1)将小图书发给每个幼儿,示范坐姿和拿书的姿势。

  (2)请幼儿翻到36、37页。

  (3)提问:这个故事由几幅画面组成?应该按什么顺序看?

  2、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告诉幼儿,36、37页中讲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猜一猜故事的名字。老师读出故事题目《小猫做客》(让幼儿讨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题目上这些字)。

  放手让幼儿自己阅读画面,教师注意观察幼儿讲述时的难点,为下一阶段的指导作准备。

  3、提出听读要求:按老师读的顺序观察画面,边听、边看、边想。

  4、师生共同阅读,每读一段之前,提醒幼儿注意每段文字前的序号。如读到幼儿不理解的词汇,即作形象的讲解。由于故事情节幼儿容易理解,所以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提问。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教案(经典)09-03

[精选]中班教案09-04

(精选)中班教案09-06

中班教案(精选)08-25

【经典】中班教案08-19

中班教案【经典】08-23

中班教案【精选】08-04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