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7 07:51:26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优选(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优选(3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而幼儿科技小制作就是集知识与技能、奥秘与创造、动手与动脑为一体的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它材料收集简便、能揭示蕴藏的科学现象与原理、深入浅出,倍受幼儿青睐。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动手制作、体验玩中探索的快乐,并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感知,提高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促进幼儿手脑协调及心智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探索对称图形的制作及竹蜻蜓飞行中的奥秘。

  2.看懂图示,尝试用对折、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竹蜻蜓。

  3.养成活动后收拾材料工具的习惯,体验成功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蝴蝶图片一张

  2.工具材料准备:剪刀、吸管、透明胶、人手一张画报纸(稍厚)、记号笔

  3.制作流程图七幅

  4.五角星(鼓励制作成功的幼儿用)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蝴蝶,认识左右对称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二)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1.讨论制作左右对称图形的方法提问:你们会做左右对称的图形吗?应该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

  2.幼儿尝试用画报纸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3.出示图示,方法:纸儿长长边对边,中线起始图案画,沿着轮廓剪一剪,再给图形穿新衣!

  (三)制作"竹蜻蜓"

  1.出示范例"竹蜻蜓"提问:制作竹蜻蜓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

  2.幼儿看图示并理解提问:谁看懂了?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谁他?

  3.幼儿看图示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玩玩竹蜻蜓,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提问:你的竹蜻蜓能成功飞行吗?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为成功飞行及发现奥秘的幼儿贴五角星,表示鼓励)

  2.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竹蜻蜓在我国已经流传了0多年的历史,据说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就是人们受到竹蜻蜓的启发后才制造出来的。看来这小小的玩具中还藏着大道理呢!

  活动延伸:

  将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操作区,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它飞行的更多奥秘,并相互交流探讨,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兴趣。

  活动建议:

  平时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一些看图示制作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看图示制作的本领,为此活动打下基础;建议没有制作经验的幼儿可以分两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练习剪对称图形制作竹蜻蜓的翅膀及装饰不同花纹,第二次活动进行吸管及翅膀的粘合和探索飞行的奥秘。

  活动点评:

  生态课堂的理念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化、个性化,更应是可持续、终身的发展。此活动始终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观察、讨论、图示、制作、探索等方法与手段,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做做玩玩中自主获得相关的经验与技能,幼儿学得有趣,教师指导方法得体,充分体现了师幼角色的和谐生态关系:即课堂的主人是孩子而不是老师,把课堂更多的时空让位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地走到台前,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纸条制作成麦比乌斯圈。通过比较发现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麦比乌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3、大胆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式和发现。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4、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的方式,培养幼儿对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

  【活动准备】

  1、长纸条。

  2、麦比乌斯圈若干个,分别有一条线、二条线、三条线。

  3、剪刀人手一把。

  4、彩笔。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共同制作纸圈。

  1、出示纸条:这是什么?(纸条)

  2、变一变,看它变成了什么?(纸圈)

  3、你会做吗?请小朋友来做一个这样的纸圈。

  4、教师出示麦比乌斯圈,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圈,看一看,这个圈和刚才的圈有什么不同?

  5、你会做这个圈吗?

  6、你可以先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成的。

  7、你会做了吗?请你来做一个这样的圈。

  8、你做好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请你给小朋友示范一下。

  教师小结: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这样的圈。咱们做的这个圈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做麦比乌斯圈。是德国科学家麦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这个圈取名为麦比乌斯圈。麦比乌斯圈还有许多的秘密呢。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好吗?

  二、比较:普通的圈和麦比乌斯圈,了解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1、讲解做法:现在,小朋友都有了两个圈。请你用彩笔找一个点,然后轻轻的拖动你的纸圈,在纸圈的内侧画线。最后要让你画的线连接起来。(教师示范)

  2、操作:幼儿画线。

  3、幼儿表述:你的线画好了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4、教师小结:普通圈的线只画了一个面就连了起来,但是麦比乌斯圈的线特别长,画过了黄颜色的一侧又到了蓝颜色的一侧,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5、麦比乌斯圈就是这么神奇,老师这里还有一列麦比乌斯火车呢,我请两个小朋友坐坐看。呜呜,我们的火车出发了,看,小朋友们正在蓝色的车厢里,我们的小朋友又来到了红色的车厢里。宝贝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6、幼儿思考回答:麦比乌斯圈把两个面连在了一起。

  7、教师小结:孩子们说的太对了。普通的圈都有两个面,麦比乌斯圈呢是把这两个面连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面。

  三、探索:沿着麦比乌斯圈的二等分线剪开和三等分线剪开会有神奇的结果。

  (一)1、小朋友可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秘密。老师还要再考考你。(普通纸圈)我这里有一个普通的纸圈,我们来猜测一下,如果沿着纸圈上的线剪开会怎么样?(记录)

  2、老师来剪一剪看一看。剪得时候,要先对折剪一个小口,然后再沿着线慢慢的慢慢的把它剪开。

  3、瞧,它变成什么了?

  (二)1、老师这里还给你准备了什么?瞧,是画有一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如果沿着这条线剪开会怎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我们来剪一剪好不好?请小朋友拿出剪刀,我们来做一做试一试。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请幼儿讲述。看一下,现在的麦比乌斯圈有几个接口?

  5、它的结果跟你猜的一样吗?

  6、教师小结:一个麦比乌斯圈沿着中间的线剪开就会变成一个更大的而且有了两个接口的麦比乌斯圈。

  (三)1、教师出示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

  师:这个麦比乌斯圈上有两条线,那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线都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究竟是谁猜的正确呢?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请小朋友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把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幼儿讲述

  5、跟你猜测的一样吗?有许多的东西我们的猜测其实不一定正确,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能确认。我们的科学家呢就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学家。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很多秘密,知道画有一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会变成一个更大的麦比乌斯圈。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变成了一个大一个小两个套在一起的麦比乌斯圈。

科学教案 篇3

  小班科学活动:

  沉浮游戏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有的物体浮在水面,有的物体沉到水中。体验玩水的快乐。

  准备:

  大盆水2—3盆,各种物品(包括棉花、铁钉、镜子、塑料玩具、小石头等)。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告诉幼儿这些物品有的能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等一会儿幼儿玩的时候来观察。

  2、将幼儿分为3组,向每组幼儿提供足够的物品。让幼儿自由玩耍。

  3、教师在幼儿玩耍的`过程中进行随机指导。如教师可以用参与的方式和幼儿一起玩,并且用:“浮起来了,沉下去了”等语言来影响幼儿。

  4、教师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沉下去,什么东西浮起来。

  建议:

  1、活动中提到的物品仅供教师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任何物品。

  2、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尽情地玩,不要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游戏活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10-13

(经典)科学教案10-22

科学教案(经典)09-25

【经典】科学教案09-11

(精选)科学教案09-18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经典】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