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0-26 10:15:5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共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共10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懂得遵守社会环境中的规则。

  2、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准备学习包《健康/社会在医院里》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在医院里》。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这个叫小明的小朋友为什么不受欢迎啊?那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在医院里》,师引导幼儿讨论:

  1)小明有什么缺点?

  2)大声讲话为什么不好?

  3)你能告诉小明,他应该怎样改掉坏毛病吗?

  4)我们应该怎么做?

  3、引导幼儿讨论:除了在医院里有“静”字的.提示,平常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需要我们去遵守的呢?那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这些规则呢?(比如,爱护花草,垃圾入筒,禁止吸烟等)

  4、教给幼儿遵守规则的技能:

  1)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说话的声音太大声了;

  2)真诚地说对不起;

  3)安慰或帮助小朋友。

  5、活动结束。

  6、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并遵守环境中的各种规则,做个文明人。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说出喜欢的词语。

  3、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散文中不同季节的树叶。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散文优美的意境。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散文中不同季节的树叶。

  活动准备:多媒体;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引发兴趣。

  1、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落叶》,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听散文的过程中,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这篇散文美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同时请小朋友再次欣赏散文。

  二、再次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落叶》。

  2、请小朋友说说春天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并试着用肢体语言表示春天的树叶。

  3、请小朋友说说夏天的小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请小朋友用肢体语言表示夏天的树叶。

  4、秋天到了,小树叶飘到哪里去了。

  5、谁能用身体表现出树叶飘落的样子?

  6、小树叶飘到屋顶上,为什么屋顶变得金黄?

  7、水面上飘着许多小船,说的是什么。

  8、地毯又指的是什么。

  三、认识散文中优美的词语。

  请小朋友说说你认为这篇散文里的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四、游戏:树叶。

  1、老师做大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老师朗诵散文诗,请幼儿依据不同季节用肢体语言表现不同季节的树叶。

  2、秋风吹来了,小树叶飘呀飘,小树叶除了飘到房顶上,小河里,草地上,大树妈妈脚下,还可以飘到哪里呢?

  3、谁愿意学着散文里好听的话也来说一说你飘到哪里,哪里变的怎么样?

  活动反思: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综合艺术,照顾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想象、讲述活动。用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把仿编的内容画出来,活动后便于幼儿再次交流。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

  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

  (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

  (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

  略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图书画面,尝试用清晰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在故事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母鸭美好的梦想和她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3、萌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憧憬。

  活动准备:

  1、视频转换仪,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

  2、幼儿对鸭子生蛋孵蛋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彩色的鸭子》,介绍图书的名称。

  1、观察封面并提问: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故事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彩色的鸭子》。你知道这本书为什么叫《彩色的鸭子》吗?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幼A:我看见它周围都是彩色的花朵,看上去很漂亮,所以叫它"彩色的鸭子"。

  幼B:我感觉是这只鸭子在花丛中,各种花的颜色染到了它的身上,就变成了一只彩色的鸭子。

  二、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彩色的鸭子》

  1、翻开图书第1页画面。

  (1)提示:这只鸭子在什么地方?她会是谁呢?在干什么?

  幼:这是鸭妈妈,它在窝里生蛋。

  师:母鸭妈妈蹲在鸭巢里生蛋,它的眼睛怎么样?为什么闭着眼睛呢?

  幼A:因为它要专心的生蛋,所以闭着眼睛。

  幼B:它闭着眼睛在想:我要快点把蛋宝宝生出来。

  师:母鸭妈妈还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看。

  (通过教师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阅读图书,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并鼓励他们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轻声讲述,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根据画面大胆想象,自主地构建语言。)

  2、幼儿自主阅读。

  (1)教师深入到幼儿中间,鼓励幼儿轻声交流,观察了解幼儿阅读的情况。

  (2)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请幼儿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既可以畅所欲言,也便于教师在下一环节中更好的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三、分析画面,理解故事的内容。

  1、利用视频转换仪放大幼儿图书,引导幼儿边看图书,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利用视频转换仪和幼儿一起阅读图书,帮助幼儿整理思路,调整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更好的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述积极性。)

  2、借助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母鸭的美好愿望。

  (1)母鸭有什么愿望?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幼A:它想生一些漂亮的彩色蛋。

  幼B:母鸭想生一些彩色的小鸭子,一起去游泳。

  师小结:母鸭在鸭巢里想着:如果我有一堆彩色的蛋,我就可以孵出一群彩色的鸭子,我就可以带着这群彩色的鸭子去旅游,这就是母鸭最大的愿望。

  (引导幼儿观察9页-11页的画面)

  (2)母鸭怎样才能生出一堆彩色的蛋,孵出彩色的鸭子,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幼A:它要吃许多彩色的花朵和果子。

  幼B:要天天和彩色的花汁做的饮料。

  幼C:要用彩色的水洗澡,睡在彩色的花床上。

  幼D:还要多看彩色的晚霞。

  (教师采用停顿和等待的方法鼓励幼儿学说第4页-第9页故事中优美的语句,如:只要我天天吃……只要我天天喝……只要我天天看……只要我天天用……只要我天天睡在……我就会……我就会……。)

  (3)母鸭到底有没有生出彩色的蛋,孵出彩色的鸭子来呢?她的愿望有没有实现?

  幼A:我看见她生出来的是十一个白白的蛋,但是被太阳的光一照,就变成了彩色的蛋。

  幼B:对,它的小鸭子在彩色的水里游泳,也变成了彩色的小鸭子。

  幼C:他们在天空中飞的时候,阳光照在身上,就变成了彩色的小鸭子。

  四、完整欣赏。

  师: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自己翻书,想一想母鸭的愿望为什么能实现呢?

  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翻阅大图书。

  (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后,进一步提出究因性问题:为什么母鸭的愿望能实现?能更好的激活幼儿思维,使幼儿由故事的浅表层理解进入到故事的深层次理解。)

  五、请幼儿提问、质疑,大家互相解答疑问。

  师:关于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在幼儿个别讲述后,再一起看图书阅读故事,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和不很连贯的语言表达进行归纳小结,让幼儿感受怎样表达更规范、更完整。)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小猴为何不满意新房

  1.观察新房的外部特征。出示图3—5, “小猴盖了一幢新房子,让我们一起参观一下,小猴盖了一幢怎样的新房?”

  2.猜测小猴不满新房的原因。 “小猴盖好了新房子,心里应该挺高兴,可是,当它走出家门,看看自己的房子周围后,又不太满意。请你们想一想,它为什么不满意?” (幼儿各抒己见)

  “小猴的新房四周有着许多空地,应该怎样利用呢?他想了好几天,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小猴离开家,到朋友家的新房去参观学习。”

  二、理解图片内容,感知各家新房设计的长处

  1.出示图3—6,观察小鹿房子的外围设计,明白好的原因。

  图3—5小猴盖了一幢新房子

  图3—6小鹿房子外铺了草坪

  ①小猴来到谁家?看到新房子周围有什么?

  ②小鹿为什么要铺草坪呢?小鹿会对小猴怎么说?

  ③小结。 (教师把幼儿说的话组织起来)

  2.出示图3—7、3—8,分组观察讲述图片的内容

  图3—7小免家周围种满了鲜花

  圈3—8小黄狗家外面盖了个运动场

  ①小猴又去了谁家?它们在新房周围的.设计又有什么长处呢?(幼儿互相讨论,评价各家之长)

  ②请三位幼儿讲述。教师小结。

  三、扩展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1.请幼儿帮小猴出主意。 “小猴觉得它们都设计得不错,该学谁呢?”

  2.幼儿在纸上为小猴设计,教师巡视。提示: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设计意图;

  4.幼儿集体讨论,辨析合适的实际方案,并讲清理由。

  (评价标准:设计符合环保要求;适合小猴的特征。)

  四、尝试将自己的设计结合前四幅图连贯起来讲述

  1.幼儿自找伙伴互相讲述;

  2.请2-3名幼儿向大家讲述。

  【延伸活动】

  想象和尝试为自己的住宅设计出最佳方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师生交流的形式而进行的,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了树木、草地、花朵给环境带来的美的感受,并了解了不同的动物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可以布置不同的东西。在此同时,幼儿通过看、讲,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帮助小猴布置新房子周围,满足了幼儿的创作的愿望。同时,激发了幼儿创造良好环境的愿望。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资料:

  我唱歌儿骑着马青青的草,红红的花,我唱歌儿骑着马。什么马?大马。什么大?天大。什么天?青天。什么青?山青。什么山?高山。什么高?塔高。什么塔?宝塔。什么宝?国宝。什么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的:

  理解高低层次((高)塔>山>树>马>人>草)理解句号,问号。学会顺口溜。理解回答语的意思。将儿歌背诵出来。

  准备:

  图片一张,教材里面;将儿歌抄写在黑板上,准备回答词的生字卡片。

  步骤:

  一、

  1、齐声朗读3遍。

  2、提示:看图画,把图画中的.东西一一说出来。

  3、按高低次序把事物讲出来。

  二、游戏:

  老师问,学生答。同时在学生答时将对应的生字卡片拿出来。学生问,我来答。可以闭着眼睛和小朋友玩。分组游戏,老师将首句有感情的朗读出来。2组孩子问,2组孩子答。然后反之,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问答方式。反复练习。

  三、完成以后老师带读一遍。

  预期效果达到,基本孩子能背读这首儿歌。要求在家巩固联系家庭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做游戏,爸爸妈妈问,我来答,我来问,爸爸妈妈答。回答语中的生字1个抄2遍。加强儿歌的记忆。认识的生字指出来,并把拼音写上去。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故事,了解书的内容。

  2、通过读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感知故事中小猪如何使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不害怕、不紧张、开动脑筋,想出对策。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图文对照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家都知道狐狸吧?谁愿意说一说狐狸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

  2、小猪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谁愿意说一说小猪又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3、小猪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幸运一天》这个故事。

  二、共读故事猜一猜

  1、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

  2、理解“幸运”的意思。

  读一读

  师生共看故事,读故事。读中交流、思索。

  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在他修爪子的时候,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嗨,小兔子!”有人在门外喊:“你在家吗?”

  兔子?狐狸想,如果这儿有什么兔子的话,我早就把他当午餐了。狐狸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只小肥猪。“哎呀,我找错门了!”小猪尖叫起来。“啊,没错,”狐狸喊着,“你找的正是地方!”他一把夹住小猪,使劲地把他拖了进来。“这真是我的幸运的一天!”狐狸大声叫道,“什么时候午餐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对不起,小子,”狐狸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午餐呐,这是一顿烤猪肉——我的美味大餐!现在,就请你到烤锅里去吧!”看到这里,你觉得是谁幸运的一天?小猪被狐狸吃了吗?

  (自由发言)

  那究竟会怎么样呢?我们接着来看故事。挣扎也没有用了。“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我有一件事情要说。”“什么事?”狐狸吼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猪,而是猪是非常脏的。难道你就不想给我洗洗澡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是很脏。”

  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捡树枝,他生火,他拎水。

  然后,他给小猪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

  “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家伙。”小猪说。

  狐狸说:“现在你是全村最干净的小猪了。给我安静地呆着!”小猪想出了好办法,可洗干净后,是不是他就要被吃掉呢?还是想出了其他的办法?我们继续往下看。

  “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

  “可是什么?”狐狸吼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非常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喂饱我,让自己吃得更过瘾一点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确实小了点。”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摘西红柿,他做通心粉,他烤小甜饼。然后,他给小猪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厨师!”小猪说。“好了,”狐狸说,“你现在是全村最肥的小猪了。给我进烤锅吧!”

  “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可是······”“可是,可是,可是什么?”狐狸叫道。“恩,你知道,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嗯,”狐狸自言自语道,“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啦!”于是,狐狸又开始忙起来,他先推推这儿,又拉拉那儿。他把小猪从头到尾捏了又敲。“这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小猪说。

  “不过,”小猪接着说,“这些日子我确实工作得很辛苦,我的'背都僵硬了。你能再用点力气吗,狐狸先生?再多用一点点力气就好了。哦,可以了,可以了。现在请往左边用点力气。”小猪又想出了什么办法?(说一说)这些办法的效果会怎么样呢?

  我们再往下看故事。

  “狐狸先生,你在哪儿?”可是,狐狸先生再也听不见了——他累昏过去了。连抬抬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说烤猪肉啦!狐狸为什么会晕过去?说明小猪怎么样?

  “可怜的狐狸先生,”小猪叹口气,“他忙了整整一天!”然后,村里最干净、最肥、最嫩的小猪,拿着剩下来的小甜饼飞快地跑回家去。“多么舒服的澡!多么丰盛的午餐!多么惬意的按摩!”小猪叫起来,“这真是我最幸运的一天!”

  故事结束了,你觉得最后是谁幸运的一天?

  为什么狐狸幸运的一天会变成小猪幸运的一天?

  三、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这只小猪,你会怎样来救自己?(思考后发言)

  2、如果是你们遇到困难,你们将会怎么做?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整个流程结束时间有点超时,课后我觉得导入部分要改动,导入应该简单明朗,直接点题,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识汉字的能力,可让孩子读题《我的幸运一天》,就题目幸运提问:什么是幸运,你有过幸运吗?看故事的封面,谁幸运?谁又不幸运?幼儿大胆想象、推测,这样就不显得复杂,而且也节约了时间。

  讲到小猪误闯进狐狸家时,狐狸说:这是我的幸运的一天。我让个别幼儿表演幸运时你会怎样?让大家都来表演,孩子们有用语言,有用肢体,让静的语言课变得活了起来。还有个地方我觉得可尝试,狐狸给小猪按摩,让幼儿来扮演角色,感受按摩师的劳累,被按摩着的舒适、快活但真正上这节课时,我担心孩子会兴奋,控制不好没敢做。最后回到生活中,迁移生活经验这点很好,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不要害怕、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语言描述小兔、小猴、大象的特征。

  2、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

  活动准备

  1、课件-小鸡的一家

  2、美工用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静,引起兴趣。

  1、教师: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上面有小鸡的照片)出示小鸡,相互打招呼。

  2、教师:今天对小鸡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你们知道什么日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桌子上有蛋糕)

  今天是小鸡的生日,它请了几个好朋友一起来庆祝。

  二、幼儿根据动物的一种特征进行辨别,并表述。

  1、描述小兔的特征,并学说礼貌用语。

  (1)“丁冬”门铃响了,你们猜猜是谁来了?

  (2)我们一起来问问:你是谁呀?

  (课件提示:是我,我有两个长长的耳朵)

  (3)提问:是谁呀?小兔身上还有什么?小兔喜欢吃什么?

  (出示小兔,引导幼儿观察。)

  (4)小兔手上拿着什么?它会怎么对小鸡说呢?我们听听小兔是怎么说的.。

  (小鸡,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帽子。)

  幼儿学说礼貌用语。

  2、逐一出示大象和小猴,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两个动物的明显特征,并学说礼貌用语。

  三、幼儿操作,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欢。

  1、教师:你喜欢小鸡吗?如果我们也给小鸡送一份礼物,你会送什么?

  2、教师:我为你们准备各种各样的礼物,有的是我们以前就剪好的,有些你们可以直接剪下来的,还有有些需要你们打扮一下的,你可以自己去选,选好了就把礼物送给小鸡,别忘了说一句好听的话。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说“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能用语言大胆的描述。

  2.知道什么样的嗯嗯对人体最有益,教育幼儿大小便要入厕。

  3.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

  活动难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不同的嗯嗯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回顾学习过的动物的习性

  二、展开部分:

  1.出示鼹鼠图片

  请幼儿说出他的`名字,并提问:小鼹鼠的头上是什么?

  2.分段欣赏故事《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1)播放幻灯片

  教师提问: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小鼹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并请幼儿讨论,是谁嗯嗯在小鼹鼠的头上?

  (2)播放幻灯片

  教师编键鼠边提问:小鼹鼠分别找到了谁?它的嗯嗯是什么样的?并学学小鼹鼠与它们的对话。

  (3)故事结束

  幼儿寻找答案到底是谁嗯嗯在它的头上。

  3.游戏:《嗯嗯配对》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请个别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其余幼儿手拿嗯嗯站到相应的小动物后面,然后讲给喜欢的客人老师听:我们是某某动物,我们的嗯嗯时什么样的。

  4.教师提问:小鼹鼠是怎样找到大狗的,大狗为什么会嗯嗯在小鼹鼠的头上?并请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故事。

  5.教师小结:动物和认识不一样的会随地大小便,这样是不对的,不仅环境造成污染,也会给别人带来不方面,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引出嗯嗯时要男女分厕。

  6.游戏:寻找最舒服的嗯嗯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嗯嗯是什么样的,并请幼儿讨论什么样的嗯嗯对小朋友最好。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

  四、活动延伸:

  将故事中的图片摆放在语言区,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故事内容。

大班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意图:

  我班孩子非常喜欢猜谜语的活动,往往一猜就不可收拾,猜中的人兴高采烈,没猜中的人非常羡慕,跃跃欲试。在猜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发现了很多问题。在一次猜谜过程中,一位孩子问道:“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总是能猜对,我就不大猜得出”?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幼儿,便设计了此次的活动。

  孩子们对实验活动渐渐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也有很大的成功感。通过实验活动能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秘密,感受获得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是实验的方法。又结合了现代多媒体技术,观看课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获得知识。

  活动目标:

  l能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

  l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

  1、喜欢猜谜2、三张不同颜色的纸、笔、画写板等。

  活动过程:

  l自编故事:《小猪找朋友》引出课题

  1、请幼儿猜测:你认为三只小猪分别找到了谁做自己的朋友?为什么?

  2、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纸,用简单的画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推断。

  重点:要求幼儿能根据故事所提供的四条线索进行合理的推断猜测。

  l教师说出动物朋友的三个特征,请幼儿猜是什么动物?

  l幼儿用画写板画出自己的动物好朋友,再编出三个特征。请其他幼儿猜猜它是谁?

  要求:幼儿不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能说出好朋友三个最明显的特征。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04-03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01-2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