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6 10:14:41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大班科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合集】大班科学教案6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

  2、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试着总结出“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理论。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参与小组和同伴的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科学发现室、实验记录本、笔。

  活动建议:

  1、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想去探究的兴趣

  2、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

  1)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把组员观察发现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用图来表示。每个组的成员要积极的动脑筋找答案,配合组长。

  2)用验法来摸一摸、做一做、听一听、想一想,找一找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发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发现到的结果,找到的答案。

  小结: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其实啊,声音是物体通过震动而产生的,我们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体自己在那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也叫乐音;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很刺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叫做噪音。

  4、活动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将常见图形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2、能创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学习按一定规律数图形。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拼成的画。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放在袋子中,剪刀。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科学探索的时间到了,我们一起唱起来把。请幼儿欣赏歌曲《形状变变变》。

  (二)视频导入,巩固练习图形

  1、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2、在立体图上可以找到平面图形。

  3、巩固四种图形,智慧屋中做游戏。

  4、拓展幼儿的想象力,欣赏生活中的图形。

  (三)观察、思考图形宝宝的不同用处。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火箭、坦克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

  2、幼儿讨论。

  (1)如何记住自己的拼图方法?

  (2)怎样才能知道每个图形都用了多少个?

  3、教师出示统计表,请幼儿来做记录。

  (四)第二次尝试活动

  用折纸或剪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或剪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在中班已经对物体的沉浮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仍然对物体的沉浮实验非常感兴趣,因此,为了让幼儿进行深入探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指南》中“大班幼儿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要求,我设计了改变物体原有沉浮状态的科学实验活动。通过提供各种能够帮助幼儿成功完成实验的材料,引导幼儿与同伴互助合作、探索发现各种改变沉浮的方法,不断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逐渐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尝试改变物体原有沉浮状态

  2、合作探索改变物体原有沉浮状态的不同方法

  3、感受沉与浮实验中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改变物体原有沉浮状态

  难点:合作探索改变物体原有沉浮状态的不同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几种常见的不同材质的物体,已有在水中自由玩沉浮游戏的经验。

  2、物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铁制汤匙、积木、钥匙、纸船、泡沫板、石头、塑料蜻蜓、铁夹子、装满水的可乐瓶、橡皮泥、水盆、盘子、记录卡、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师: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做个科学小实验,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二、基本部分:

  (一)物体的沉浮状态分类、记录:

  1、师:老师想请你们给这些物品分个类,你们看看哪些会沉在水底的,哪些会浮在水面上?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快速准确地分类吗?

  2、幼儿操作分类并记录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把材料放入水中,结果出来后将浮在水面的物体放入盘中并记录分类结果。

  (二)合作探索改变物体原有的沉浮状态并记录

  1、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

  1)师:现在有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怎样能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它们?大家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商量一下好办法。

  2)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并介绍自己的方法:可以用泡沫板、纸杯、小船等帮助下沉的物体上浮。

  2、让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

  1)师:怎样能让浮在水面的物体沉在水底呢?(请大家合作探索)

  2)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并介绍自己的方法:可以用铁夹子、石头、绳子、装满水的可乐瓶等帮助上浮的物体下沉。

  3)小结:小朋友都是借助其他材料帮助,让上浮的物体沉在了水底,下沉的物体浮在了水面,那想一想不借助辅助材料能否改变物体原有的沉浮状态呢?

  3、不借助辅助物让下沉物体上浮

  1)师:沉在水底的橡皮泥不借助其他物体帮忙,有什么好办法让它浮在水面?

  2)想想其他下沉的物品不借助其他物品的帮助能否浮在水面?请小朋友试一试。

  3)展示记录结果并介绍:小朋友真聪明把橡皮泥变成了小船,使橡皮泥浮在了水面,装满水的瓶子倒掉后可以浮在水面,塑料卡片平放在水面,可以浮在水面

  4、不借助辅助物让上浮物体下沉

  1)师:想一想上浮的物体不借助辅助材料能否让它下沉?

  2)展示记录结果并介绍:空瓶子装满水下沉;塑料卡片侧放可以下沉;橡皮泥小船捏成团可以下沉。

  活动总结

  三、结束部分

  原来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放入水中的方向,增加或减轻物体的重量等方式改变物体原来的沉浮状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位幼儿在生活中都会遇见的,但是幼儿一直不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明这个现象。例如:在班级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黄豆、绿豆,让幼儿观察这些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豆子用水泡过后,就变大了,幼儿看见后就说它们都鼓起来了,而不知道黄豆、绿豆是因为遇水产生了膨胀。另外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因从身边取材,这样就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以及新《纲要》的精神,选择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讨论的方式,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从而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几种不同材料的尝试探索,让幼儿了解有的物体遇水会膨胀,有的不会。会膨胀的物体膨胀速度是不同的。

  2、学习实证研究的方法,学会做实验记录。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来探索的多种材料:塑料雪花片,钥匙,紫菜,木耳————

  2、实验用的冷水、热水、盛水的玻璃缸。

  3、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讲述。

  1、教师一手拿一杯泡有胖大海的茶,另一手拿一颗胖大海,请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说出:胖大海“大了”“胀了”。

  3、教师归纳:对,放在水里的胖大海“膨胀”了。

  (评析:通过一个对比让幼儿自然地认知“膨胀”这个概念。)

  二、想象记录。

  教师呈现多种材料:塑料雪花片,钥匙,紫菜,木耳————请幼儿猜一猜:哪些材料放到水里能膨胀,哪些不能,在记录纸上作记录。

  (评析:幼儿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猜测会有对有错。在这个环节当中老师请幼儿作记录实际是将猜测变为“研究假设”。)

  三、操作探索。

  1、把材料投放在冷水里:

  请幼儿看几种材料放入水中后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在记录观察结果后再集体分享:让幼儿分清什么材料放在冷水里会膨胀,什么不能。)

  2、想象记录:

  师:你觉得木耳、紫菜等能膨胀的材料如果同时放在水中什么东西膨胀得快?什么东西膨胀得慢?

  3、幼儿操作:提醒幼儿注意材料要同时放入水中。

  4、让幼儿理解:不同的材料在冷水中膨胀的速度是不同的。

  (评析:这是一个证实或证伪的过程,它孕伏了科学研究的重要理念: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

  5、再次想象:出示木耳:你觉得它放在冷水里和热水里哪里膨胀得快?(引导幼儿经过假设后再一次实验,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同时,再次提醒幼儿注意材料要同时放在热水中,进一步认知同一种材料在冷水中或热水里膨胀的速度是不同的。

  (评析:通过一个个活动设计,一方面逐步引领幼儿深入探索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另一方面使幼儿从较规范的研究方法中学会观察、习得知识和研究方法。)

  四、讨论交流。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很多材料遇水会膨胀的问题,你们想想:还有哪些材料遇到什么情况也能膨胀?(遇热、遇潮、遇空气等。)

  (评析:这是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拓宽,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让幼儿认识、了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操作,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从严格掌控到逐步放开,幼儿探索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自主权逐渐扩大,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在做中学、试中学、想中学的主体性。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愿意创造“工具”,解决简单的移动问题。

  2、了解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准备:

  玩具小汽车、双面胶、夹子、垫板、滑轮车、扭扭棒、塑料纽扣、游戏棒、卡纸、塑料环扣、吸铁石、塑料棒子、塑料圆环、报纸、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关键提问:什么是移动?

  小结:物体从原来的位置改换到另一个位置,就是移动。

  2、游戏介绍:用桌面上的材料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3、操作交流: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汽车移动了?

  4、小结:相同的'办法,却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帮助小汽车移动。

  相同的材料,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使小汽车移动。

  几种材料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让小汽车移动的工具。

  二、第二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游戏介绍:用一张报纸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2、操作交流:你的作品是什么?像什么?

  3、小结:小小的游戏,你们却有大大的发明。在生活中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三、活动延伸:欣赏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云和风的关系,产生探究的兴趣。

  2、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云、风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雨是这样形成的。

  1、教师故作神秘的说:我听到笑话、小草、大江、小河、池塘、小鱼的`叹息声,他们都说太热了,要被晒干了。请大家帮他们想想办法。

  2、有个朋友是一定要来帮忙的,他就是云,你们知道他能帮上什么忙吗?

  3、原来会变。他把自己变成了什么?云能自己变吗?是谁帮助了他?怎么帮他?许多云聚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

  4、无数小小的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当谢谢水滴越聚越大,直到负荷太重、漂浮不动就会嘀嗒一声掉下来。那就是雨。

  二、游戏:云彩和风儿

  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风或扮演云彩。

  2、扮演风的幼儿站在周围一圈,用力吹起。当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时,发出哗啦啦的雨声。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风》科学教案04-19

大班科学教案12-1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2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