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精华(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在幼儿对固定搭配有了充分经验后,引导幼儿去发现探究颜色深浅与量的多少有关。
2、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3、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重点:通过操作实验探究颜色深浅与两色间的多少有关:黄多蓝少变出的颜色浅;蓝多黄少变出的颜色深。
难点:调配出深绿与浅绿。
活动准备:1、一棵大树(前一变色活动中,幼儿用黄色与蓝色混色涂出的树叶,张贴在树枝上);两棵供幼儿涂色用的大树。
2、每组操作材料:玩具针筒、透明杯每人两份;黄、蓝颜料水及标签若干份;抹布。
活动过程 | 设计意图 |
一、发现现象,质疑猜测。 1、 教师出示张贴的大树,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绿叶有深有浅。 2、 教师提出疑问:你们都是用黄色与蓝色变出来的,怎么绿叶会有的深有的浅,你们猜猜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呢? 3、 幼儿猜测。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测在表格上做记录。 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1、 获得实验方法。 (1) 了解实验材料 (2) 幼儿猜实验的方法 (3) 教师边引边演 (4) 归纳实验步骤 2、 亲身操作实验。 3、 呈现实验结果。 4、 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三、给大树妈妈装扮春装和夏装。 鼓励幼儿用调配出来的深绿去装扮夏装,浅绿色去装扮春装。 | 激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颜色的'固定搭配有深浅现象。 教师提出疑问,引发幼儿猜测其中的原因。 以表格来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即呈现实验的目标。 从材料出发,鼓励幼儿猜想实验可以怎么做?一方面可以发散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敢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精神:敢想、敢尝试。 运用观察、比较法,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提升知识经验。 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名称:
我的鞋子
二、预设目标:
1、能用语言、歌曲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所获得的不同感受。
2、通过创编歌曲,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三、材料准备及环境创设:
1、幼儿会唱歌曲《大鞋小鞋》,并改编过一段歌词。2、教师布置场地:地毯、报纸、海洋球、稻草、石子
四、重难点:
重点:能表达自己的感受难点:创编歌曲
五、活动流程:
幼儿自由体验 创编歌曲
六、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体验: (1)、师:今天,我们要带鞋宝宝去玩玩,你们看有哪些地方?(幼儿自由说) 我们带鞋宝宝去踩一踩,看看鞋宝宝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在不同的地方走走,体验不同的感受)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区别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较形象的象声词表现出来。 (2)、互相交流: 如:我踩在海洋球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教师可以让个别幼儿再去踩踩,其它幼儿倾听,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可以用不同的象声词表达鞋子踩在某一地方的声音,如:踩在石子上,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踩在石子上,听到唰唰唰的声音。 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感受两种对比较明显的声音,如:地毯上的声音较轻,可以用较轻的声音表达,海洋球的声音较响,可以用响的声音表达。2、创编歌曲: (1)、幼儿演唱歌曲《大鞋小鞋》 摘句:的笃的笃的`的的的笃 唱的时候可以轻一点
(2)、演唱改编的一段歌词
我穿自己的鞋呀,真呀真舒服,踩在地板上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3)、幼儿创编歌曲:
a、幼儿自由结伴,选择场地进行创编,教师随机指导。
如:我穿自己的鞋呀,真呀真舒服,踩在海洋球上,哗啦哗啦哗啦啦啦啦啦,哗啦哗啦哗啦啦啦啦啦。
b、创编的时候要注意跟上节拍,注意声音的运用。
c、能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
可以采用多种演唱方式,如领唱、齐唱、重唱等。
如:踩在海洋球上听到哗啦啦、噼噼啪啪的声音,就可以采用重唱的方法演唱。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知道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2、 学习用对角折的方式沿线折出小被子。
3、能在折纸的内层添画人物形象,用简单花纹装饰小被子。
活动准备:
1、 幼儿睡眠时的图片三张。
2、 正方形彩纸、彩笔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3、折纸的步骤图。范画。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睡觉的时候你喜欢怎么睡?幼儿自由发言。
出示幼儿睡眠时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睡眠姿势。讨论:哪种睡眠姿势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睡觉的时候要安静的入睡,姿势要正确,睡觉的时候最好要右侧身体微屈或脸向上平躺。不要蒙头睡觉,睡时不要把手放在胸口,把手放在肚子上。请几名幼儿示范一下。(让幼儿用手捂着鼻、口体验一下蒙头睡觉时的感觉,了解它的坏处)。
二、出示范例,讨论折叠方法。
1) 教师出示范例。老师把小朋友睡觉的样子用折纸的方式表现出来了,你们看一看是怎样折成的,幼儿观察。你想不想给宝宝折小被子?(想)在折小被子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种折纸符号(出示黑板画,让幼儿了解:----实线,表示要折的线,......虚线,表示中心线,→箭头表示要折的.方向)
2) 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观察理解折叠符号。请三名小朋友到前面试着折一折。
3) 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4)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按照折叠步骤,认清折叠符号,自己试一试。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作品,老师重点指导观看步骤图有困难的幼儿。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都折的非常好,就是颜色太单调了,我们来把它装饰的漂亮一点好吗?(好)
1)教师示范作画,先添画上头像,再装饰小被子。边画边重点讲解对称和色彩的搭配,幼儿仔细观察。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运用简单的花纹、图案,尽量做到对称有创意,要正确运用色彩)。
四、讲评作品,布置作品展。
1)教师选几幅有特点的作品,从颜色搭配、图案、对称等方面进行点评。(通过讲解提高幼儿的欣赏水平,丰富幼儿装饰方面的知识)
2)师生共同布置作品展“宝宝睡着了”,请幼儿相互欣赏,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
五、活动结束:幼儿整理学具。
六、活动延伸:
1、午睡时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睡觉姿势。
2、在美工区投放相应的材料供幼儿随时操作。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在拼图游戏(识别并预测拼接)中复习认识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简单的变换组合关系,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
分析、比较图形和底板的联系,探索并初步感知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之间简单的变换组合关系。
难点:
三角形的组合关系。
活动准备:
1、 小组合作材料:自制小船底板,上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镂空图形。
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拼版若干。
3、ppt。
活动过程:
一、饼干拼拼乐
(一)第一次做饼干
1、大家来做饼干师傅啦
操作要求:运用饼干模型和几何图形材料,幼儿尝试用两块小图形拼成饼干。
如:两个半圆形拼成一个圆形,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2、个别操作:鼓励幼儿尝试做各种图形饼干,边操作边将做好的饼干分类展示。
教师观察要点:幼儿操作中的难点和分类情况。
(二)交流分享:
重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出示ppt)原来,**形状可以用两块小图形拼成的。
第二次操作(完成没有做完的饼干)
二、小船拼拼乐
(一)小船漏啦:出示有镂空图形的小船,引出补小船游戏。
操作要求:尝试用1-4块小图形拼成相关几何图形
(二)幼儿分组合作。
教师观察要点:能否运用不同形状的材料组合相同的图形,及三角形的组合情况。
(三)交流分享:
1、找找还有什么形状的洞没有拼好?(重点探讨三角形的组合方法)
2、交流相同图形的不同组合方法。
:(出示ppt)相同的图形可以用不同的组合方法。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水桶、毛巾、水粉笔、桌布、蜡笔等。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
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出示魔术笔。
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教师示范。(同时出示各种小鱼的图片。)
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魔术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魔术笔的颜料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评价作品。
7、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鱼游的音乐做小鱼游上、游下、吐泡泡的模仿动作。
活动反思: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的一个过程。因为前段时间朱老师向家长开放日时上了一节《小精灵的魔法汤》小朋友们对这个魔法都很感兴趣,从此爱上了变魔术,只要是与魔法有关的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所以在活动的一开始部分我就以魔术的形式引出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班小朋友也学画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鱼,所以我设计了《鱼儿、变变变》这一堂课,中班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尝试各种绘画的方法,所以在这一次活动中我就采用油水分离这种绘画技巧,感受油水分离带来的这一种神奇的画法与效果、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所以要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的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设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设“小鱼不见了”的问题情境勾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及创作的欲望。并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工具,通过用蜡笔和水粉间的常用又独特的组合方式来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及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让幼儿尽情地表现,画出他自己喜欢的、富有创造性、个性的鱼,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直观教学和幼儿操作法相结合。
中班教案 篇6
跑步走→立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跑步走的正确姿势,提高跑步走的能力和自控能力。
2、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和时空感与观察力。
3、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协同一致动作的集体意识与观念,培养良好的意志与品质。
教学重点:
在跑步练习中,要求学生注意保持前后距离,提高观察力和自控能力。
教学难点:
在跑步练习中,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内容:
跑步走→立定
教与学步骤:
一、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2、队列练习,立正、稍息、向左、向右、向后转。 准备活动:绕操场跑一圈。
(一)导学提纲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做示范。
2、跑步走、立定动作的分解练习。
“立定”口令必须落在右脚上,口令是“立定”。当听到口令时,继续跑两步,左脚向前迈大半步右脚迅速向左脚靠拢,同时两手迅速放下,成立正姿势。
(二)导入设计:首先讲述国庆阅兵的整齐步伐,为什么这么整齐?因为他们都是练出来的。
二、基本部分
自学导纲
采用曲臂前后摆动,做原地踏步动作,当听到“立定”口令后,原地做“立定”动作。
曲臂前后摆动跑步,当听到“立定”口令后,学生呼“1、2、3、4”口令,并作出立定的.分解动作。
合作互动
采用原地跑步开始的练习。即在原地跑时,听到“立定”口令,随即向前做出的立定动作。
横队排列或做二路纵队沿大圆圈站队,连续做小步慢跑的立定练习,并让学生自己边喊口令边做立定动作。
(三)导学训练
按正常节奏进行跑步、立定
练习。
立定动作还可以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习和整体练习。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
2、教师小节
3、宣布下课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和韵律美。
2、积极参与故事情节讨论,愿意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的美好心情。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在交流中感受快乐能相互传递。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 听音乐引题。
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二、结合PPT,理解故事内容
1、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位动物客人,瞧,小兔波力的心情怎么样?
2、小兔快乐的时候会做什么事情?
3、结合PPT,讲述小兔快乐时候的表现。
4、猜测小兔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5、想办法化解不开心。
6、分享快乐。
三、 完整欣赏故事。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四、在音乐的互动声中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常吃零食会影响正餐进食量,妨碍身体吸收全部的营养,影响成长。
2.进一步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重点难点:
让幼儿懂得吃零食会影响身体成长和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录像带,幼儿操作材料"我不吃零食"(一)、(二)。
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录像,回答问题。
1.文文在家里喜欢吃什么?(零食:xx虾条、xx饼、xx圈)
2.文文到了吃饭时间想不想吃饭?为什么?(肚子不饿、不想吃;零食吃得太多)
3.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文文怎么了?(饿了,但过了吃饭的时间,只好有吃零食)
4.文文长得高不高?结不结实?(不高、不结实)
5.医生要文文多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多吃饭和菜,不要吃零食)
二、让幼儿看操作材料,连贯地讲述2-3遍。
三、对幼儿的回答和讲述进行总结。
有些孩子喜欢吃零食,到了吃饭的时候,肚子却不饿,有营养的`饭和菜吃不下去。等过了吃饭的时间,肚子幼儿饿了,只好再吃零食。经常这样,身体就不能很好的吸收营养,长不高,长不结实,还很容易生病。
商店里卖的那些小包装食品,价钱很贵,但不一定有营养。小朋友们正在长身体,最需要的是由营养的饭和菜。如果我们每顿都能好好吃,一定长得结实,变得聪明、少生病,所以最后不要吃零食。
四、幼儿讨论
如果爸爸妈妈还没做好饭菜,小朋友肚子饿了,怎么办?(可先吃一两块饼干,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允许下先吃某一样菜;或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抹桌子、端饭菜、理筷子)。
教后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都深有体会:大胆地说自己吃零食过多的危害。陈薇羽还说吃零食她把牙齿给吃坏了;王鑫说吃了零食他饭都不想吃了;刘欣愉说他吃了零食晚上肚子痛;还有的孩子也大胆地说了一下自己吃零食带来的危害。因此,活动下来,孩子们对吃零食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多吃零食对健康有害,影响身体成长,而且不能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3、体会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花片、图画纸,水彩笔
开始部分:引出课题
(1)教师带幼儿玩"请你照我这样做"的模仿游戏,最后把双手放在背后。
(2)启发诱导,你们把什么放在背后去啦?告诉幼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
基本部分:
一、观察手的外形特征:
①数手指及手指的名称。
②比较手指的长短及粗细。
③观察手指上长着什么?(指甲)并教育幼儿指甲长了要剪,进行卫生教育。
④引导幼儿再观察,每只手除了有手指外,还有什么?(手心、手背),手心、手背合起来就是手掌。
教育幼儿手脏了要洗干净,洗手时,要把手心、手背、手指都要洗干净。
⑤巩固练习:发给每人一个花片,教师分别说用手指把花先拿起来,把花片放在手心、手背上。
二、认识手的功能:
我们都有一双手,手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你的小手会做什么?(让幼儿自己说)你用小手都做了什么?
教师小结: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用自己的小手做了很多的事情,以后,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吃饭、穿衣服、穿鞋袜、洗脸、刷牙还要帮助别人做事情,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画手的图形画:老师把手放在纸上花出手的轮廓。幼儿也画出自己的手的`轮廓画。?
结束部分:小朋友的画和老师的比一比看看谁的手大?谁的手小?
活动延伸: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手花变成其他的东西,看老师的把它变成了手套·······小朋友可以自己想象变化自己的画,可以添画可以加画。
活动反思:
《认识手》是幼儿园中班的认识内容,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思维是直观形象,而且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幼儿能够通过伸出自己的双手来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从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好习惯。又结合教育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认识手》人人都有一双手,幼儿能通过从自身的认识,幼儿对自己的手既熟悉,又直观形象,幼儿容易接受。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里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知道超市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2、尝试购物,并尝试解决在购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教师事先与附近的超市取得联系,商量好参观购物事宜。
2、幼儿用书:《超市真方便》。
3、把摆放整齐的物品以及各类别标志拍成照片。
4、每个幼儿准备2~5元零钱。
活动过程:
一、引出超市。
师:我要买一袋盐,可以去哪里买?
你去过哪些超市,它们叫什么名字?超市里有些什么?
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超市真方便》。
二、了解商品的分类。
师:怎样在超市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教师(出示照片):看这里的照片,商品是怎样分类的?有哪些记号?
引导幼儿讨论相应的区可以放哪些物品,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知道这样摆放是为了方便人们查找物品,为人们的购物节省时间、提供方便。
三、了解超市购物的程序。
组织幼儿交谈,了解购物的环节。
师:你去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人们是如何买东西的?
师幼共同总结。
四、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
交代购物的要求。
引导幼儿认识超市的标志,向超市的营业员问好。
幼儿观察其他顾客在超市购物的'程序。
幼儿自由购买2~5元的物品,了解购物的过程以及超市营业员的工作。
围绕“我去购物”谈话,共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刚才你在购物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师:在超市购物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的教案04-06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精选)08-02
【经典】中班教案08-19
中班教案【经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