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1 10:01:14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6篇(合集)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6篇(合集)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水污染、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元的含义,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其防御措施

  3、了解水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其含义

  重点难点:水污染的类型、水体富营养化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的自净能力

  物理净化: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3、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源

  4、水污染的类型

  (1)化学性污染

  ①无机污染物质: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主要是污染使水体的PH之发生变化,阻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

  ②无机有毒物质:重金属中具有潜在长期危险的物质-汞、镉、铅、砷等元素

  ③有机有毒物质:化肥、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人工合成,很难被分解

  ④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但需要大量的氧。

  ⑤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磷物质。

  ⑥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是海洋采油和邮轮事故

  (2)物理性污染

  ①悬浮物质污染: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融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②热污染:来自工业的冷却水,没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毒性增加等现象。

  ③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使放射性废水、废物增加

  (3)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带入一些病原体生物,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5、世界水日: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6、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7、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指水中含有较多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氮和磷。植物主要是藻类等浮游水生植物,一旦氮磷达到一定的浓度,藻类就会疯长,他们聚集漂浮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华赤潮不仅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也发生在温带甚至寒带地区,尤其是封闭的港湾更有利。

  水生植物疯长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只是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就因缺氧而死亡。

  8、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

  (1)防止营养成分进入水体;

  (2)控制水体中的藻类繁殖

  ①实施“禁磷”

  ②控制农田污染

  ③污水处理采用蒸馏、电渗析、离子交换等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控制污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量

  ④人工水体净化⑤植物净水

  二、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防治的原则:预防、治理和管理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在进入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管理就是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2、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3、清洁生产的特点

  (1)清洁生产提倡的是以预防为主

  (2)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3)清洁生产体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基本方法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空气;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在动手实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

  教师用:1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学生用:材料1、透明的塑料袋,牙签。

  材料2、水槽,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教学流程

  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1)教师谈话

  (2)播放多媒体,教师解说。

  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美丽的地球,这神奇的太空,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提出问题

  教师指向地球的外沿。

  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裹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3、提示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了解空气。

  教师板书:了解空气

  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

  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

  (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看见空气的什么了?

  生:看不见!

  师:用手来摸一摸。

  生:摸不着!

  师:我们的周围是不是真有空气?

  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

  (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研究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办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师生讨论,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

  师:要研究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研究空气?

  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

  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

  (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

  教师演示

  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办法!

  师生讨论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

  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办法灵不灵?

  教师演示

  (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①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③学生做记录。

  ④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4)教师小结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

  (一)、实验一、纸的奇遇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1、教师谈话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高兴了!老师打算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

  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猜测

  (1)教师找一个小朋友当助手。

  (2)教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

  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

  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

  (3)教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实这的确是一张普通的旧报纸。

  教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教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教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

  紧接着,让学生猜测纸会湿吗?

  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

  学生猜测

  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2)小组动手实验、讨论、做记录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学生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

  师:水没有碰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

  学生回答

  教师边演示边小结: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

  师:纸放到水里,居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

  5、实验延伸

  师:如果让你接着做这个实验,你还会怎么做?

  生说一说

  (二)实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1)教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办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2、教师演示

  教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

  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第二个杯子,使第二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

  3、学生实验

  (1)老师提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讨论、做记录。

  (3)学生汇报

  (4)师生交流

  (5)教师小结

  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有趣了,对不对?

  四、总结

  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保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寻找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意识。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6、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整时、半时,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 整时、半时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活动准备

  1、《在钟表店里》音乐磁带。

  2、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情境。

  3、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闹钟。

  4、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播放音乐《在钟表店里》,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游戏进入活动室(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观察活动:

  1、 教师指导幼儿观察这些钟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字、格子、针).

  2、 这两根表针有什么特点?(一根粗一根细)

  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3、 你能指给大家看吗 ?(上台介绍时针、分针)

  4、 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师重点指导幼儿观察 3、6、9、12这几个数。

  三、尝试活动.

  1、 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每人手里一只时针、分针都指向12的表)

  2、 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中表的分针拨一圈,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3、 教师小结: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也就是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

  1、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1点),教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2、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半、1点半) ,你又发现了什么?(分针都 指向6 )

  教师小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就是几时半。

  3、 游戏:我说你拨。

  (1)教师出示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图片(起床7:00 上学7:30 午饭12:00 午睡1:30),教师说幼儿拨。

  (2)幼儿互相说(整点、半点)。

  (3)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得又对又快。

  五、教师总结全课。

  六、理解钟表的功能 ,培养幼儿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教师问:小朋友,你家有钟表吗 ?你还在哪儿见过钟表?(启发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钟表的用途)

  2、教师总结: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它还可以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就可以做到按时起床, 按时入园了。钟表是我们的好朋友。

  七、活动延伸:尝试设计钟表。

  1、小朋友,这些钟表是那么漂亮,让我们也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己尝试设计各式各样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

  2、作品展示(教师幼儿进行评价,优秀作品予以奖励)。

  八、播放音乐《时间像小马车》结束课。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调精神的培养。

  小百科:钟表是一种计时的装置,也是计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 钟表通常是以内机的大小来区别的。按国际惯例,机心直径超过80毫米、厚度超过30毫米的为钟;直径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称为怀表;直径37毫米以下为手表;直径不大于20毫米或机心面积不大于314平方毫米的,称为女表。手表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小、最坚固、最精密的机械之一。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不同。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课件《有趣的声音》。

  2、图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1、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敏,你听!(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你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

  2、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叫醒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鸡会叫,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叫呢?会叫的`小动物有很多很多,不过这次妈妈只请了大公鸡来叫醒小宝宝。

  3、宝宝被叫醒了,你们听听,现在小宝宝在干什么?(播放洗手声音)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

  4、洗漱完,吃完早饭,宝宝准备坐上爸爸的大汽车去上幼儿园啦!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播放汽车的声音)马路上除了汽车发出声音声音之外,还有什么车也能发出声音?(摩托车,自行车)马路上的声音有很多很多,我们下次再去慢慢听。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1、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师小结:瓶子碰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师:我们在瓶子里装点豆子,瓶子能发出声音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提醒幼儿盖紧瓶盖)

  3、幼儿集体装黄豆

  4、表演大鼓和小鼓师: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来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师:大鼓的声音很大,它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气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气小)

  小结:原来,大鼓要用大一点的力气,小鼓要用小一点的力气。

  5、探究大小鼓的声音与装豆多少有关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瓶子宝宝,一个瓶子里面装了很少的豆子,我们来听听看像大鼓的声音还是小鼓的声音。另外一个里面装了很多的豆子,我们也来听听看。

  小结:原来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满,力气大一些就是大鼓的声音了。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了各种声音,我们也自己动手让瓶子宝宝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原来我们的小耳朵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声音,但是有小朋友不爱惜自己的小耳朵,让自己的耳朵很受伤。以后小朋友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耳朵,也不要大声的喊叫,这样我们的小耳朵就可以听到各种好听有趣的声音了。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圆形和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区分它们。

  2、能正确寻找周围生活中类似的圆形物和方形物。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凳子下摆放各种圆形和方形的物品。

  一、活动引入。

  1.我们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要吃什么啊?、

  2.出示课件圆形蛋糕和方形蛋糕。小狗今天也要过生日了,朋友们给他送来了两个蛋糕。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蛋糕吗?(圆蛋糕、方蛋糕)它们有什么不同?

  3.小结,一个是原形的蛋糕,一个是方形的蛋糕,小狗真开心,你们开不开心啊?

  4..咔嚓咔嚓,播放幻灯片小火车,朋友们真客气啊,还给小狗送来了火车呢!引导幼儿观察。汽车上哪儿是圆的,哪儿是方的?

  二、讨论

  为什么火车的车轮是圆的?而车厢是方的呢?

  三、操作

  1.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方的和一个圆的东西,你们的凳子下面也有几样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拿出来玩一玩吧!

  2.请幼儿玩一玩,说一说(为什么圆的可以滚动?方的不可以滚的呢?

  3.总结圆形的物体是没有边和角的,而方形的物体是有边有角的,所以圆的是会滚动的,而方的`是不可以滚的。

  四、找一找

  1.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是方的?

  2.我们自己的身上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是方的?

  3.结束,我们一起到外面找找看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是方的好不好?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夹子的仿生学原理和妙用。

  2、通过探索,了解夹子不同着力点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3、在了解夹子用途和使用的基础上尝试进行艺术化创作。

  二、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夹子(如碗夹、发夹、报夹、馒头夹、衣服夹、气筒等);被夹人手一个。

  2、拍摄夹子的非常规用途的录像、“夹子舞”音乐。

  3、卡纸的几何图形纸。

  三、活动过程:

  (一)夹子的仿生学原理:

  1、出示螃蟹,观察它的两只大手:看着螃蟹的大手,你会想到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什么东西?

  2、介绍夹子的来历:人们就是看到了螃蟹等动物的大手会夹东西,就发明了夹子,使我们做一些事情变得很方便。

  (二)夹子的用途:

  1、提问:你认识这些夹子吗,是干什么用的?(幼儿讨论后回答。)

  2、看录像,了解夹子的非常规用途。

  (如下雨天用夹子夹住雨披,可以防止被风吹飘:开袋的`饼干用夹子夹住,可以防止受潮:骑车时裤管太大,用夹子夹住,可以防止卷进车子里等。)

  3、听快板儿歌,小结夹子的用途。(儿歌附后)

  “夹子的本领真大。老师把小朋友讲的夹子的用途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老师还用这被夹来打节奏呢!”

  (三)夹子的杠杆原理:

  1、幼儿第一次尝试探索:“小朋友用过夹子吗?今天我们来使用被夹。”(把夹子比喻成“鱼”,让“鱼”咬在自己的身上。)

  2、幼儿第二次尝试探索:“夹子还有一个小秘密,请你比一比:在‘鱼’的尾巴处按和在‘鱼’的身体上按,手的感觉怎样?”(让幼儿用一只手和两只手分别按来感受。)

  3、教师小结夹子的秘密。

  (四)夹子的艺术化创作:

  1、介绍材料,提出创作建议。“刚才大家都学会了省力使用夹子,也知道了夹子还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用各种各样的夹子和图形宝宝(把卡纸裁成各种几何图形)来做成你喜欢的东西。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和帮助。

  3、幼儿自己在黑板上展览作品,请幼儿来做自我介绍。

  (五)夹子王国开“舞会”。

  1、讨论:我们现在变成一个夹子,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成夹子一开一合的样子?

  2、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附儿歌:夹子本领大

  夹子种类真不少,它的本领更不小,夹衣服、夹报纸,夹头发、夹被子,夹饼干,夹菜碗、紧急情况更有用,大家不要小看它,有了它,我们的生活真方便,有了它,我们的生活真正美,真正美!(——缪敏燕)

《科学教案6篇(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9-11

(精选)科学教案09-18

科学教案(经典)09-25

科学教案【精选】10-13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经典】08-16

(经典)科学教案08-20

(精选)科学教案08-20

科学教案(经典)08-2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科学教案6篇(合集)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6篇(合集)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水污染、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元的含义,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其防御措施

  3、了解水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其含义

  重点难点:水污染的类型、水体富营养化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的自净能力

  物理净化: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3、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源

  4、水污染的类型

  (1)化学性污染

  ①无机污染物质: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主要是污染使水体的PH之发生变化,阻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

  ②无机有毒物质:重金属中具有潜在长期危险的物质-汞、镉、铅、砷等元素

  ③有机有毒物质:化肥、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人工合成,很难被分解

  ④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但需要大量的氧。

  ⑤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磷物质。

  ⑥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是海洋采油和邮轮事故

  (2)物理性污染

  ①悬浮物质污染: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融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②热污染:来自工业的冷却水,没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毒性增加等现象。

  ③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使放射性废水、废物增加

  (3)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带入一些病原体生物,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5、世界水日: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6、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7、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指水中含有较多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氮和磷。植物主要是藻类等浮游水生植物,一旦氮磷达到一定的浓度,藻类就会疯长,他们聚集漂浮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华赤潮不仅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也发生在温带甚至寒带地区,尤其是封闭的港湾更有利。

  水生植物疯长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只是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就因缺氧而死亡。

  8、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

  (1)防止营养成分进入水体;

  (2)控制水体中的藻类繁殖

  ①实施“禁磷”

  ②控制农田污染

  ③污水处理采用蒸馏、电渗析、离子交换等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控制污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量

  ④人工水体净化⑤植物净水

  二、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防治的原则:预防、治理和管理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在进入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管理就是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2、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3、清洁生产的特点

  (1)清洁生产提倡的是以预防为主

  (2)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3)清洁生产体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基本方法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空气;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在动手实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

  教师用:1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学生用:材料1、透明的塑料袋,牙签。

  材料2、水槽,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教学流程

  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1)教师谈话

  (2)播放多媒体,教师解说。

  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美丽的地球,这神奇的太空,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提出问题

  教师指向地球的外沿。

  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裹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3、提示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了解空气。

  教师板书:了解空气

  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

  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

  (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看见空气的什么了?

  生:看不见!

  师:用手来摸一摸。

  生:摸不着!

  师:我们的周围是不是真有空气?

  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

  (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研究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办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师生讨论,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

  师:要研究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研究空气?

  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

  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

  (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

  教师演示

  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办法!

  师生讨论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

  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办法灵不灵?

  教师演示

  (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①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③学生做记录。

  ④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4)教师小结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

  (一)、实验一、纸的奇遇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1、教师谈话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高兴了!老师打算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

  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猜测

  (1)教师找一个小朋友当助手。

  (2)教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

  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

  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

  (3)教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实这的确是一张普通的旧报纸。

  教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教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教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

  紧接着,让学生猜测纸会湿吗?

  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

  学生猜测

  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2)小组动手实验、讨论、做记录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学生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

  师:水没有碰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

  学生回答

  教师边演示边小结: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

  师:纸放到水里,居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

  5、实验延伸

  师:如果让你接着做这个实验,你还会怎么做?

  生说一说

  (二)实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1)教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办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2、教师演示

  教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

  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第二个杯子,使第二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

  3、学生实验

  (1)老师提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讨论、做记录。

  (3)学生汇报

  (4)师生交流

  (5)教师小结

  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有趣了,对不对?

  四、总结

  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保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寻找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意识。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6、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整时、半时,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 整时、半时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活动准备

  1、《在钟表店里》音乐磁带。

  2、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情境。

  3、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闹钟。

  4、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播放音乐《在钟表店里》,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游戏进入活动室(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观察活动:

  1、 教师指导幼儿观察这些钟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字、格子、针).

  2、 这两根表针有什么特点?(一根粗一根细)

  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3、 你能指给大家看吗 ?(上台介绍时针、分针)

  4、 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师重点指导幼儿观察 3、6、9、12这几个数。

  三、尝试活动.

  1、 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每人手里一只时针、分针都指向12的表)

  2、 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中表的分针拨一圈,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3、 教师小结: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也就是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

  1、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1点),教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2、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半、1点半) ,你又发现了什么?(分针都 指向6 )

  教师小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就是几时半。

  3、 游戏:我说你拨。

  (1)教师出示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图片(起床7:00 上学7:30 午饭12:00 午睡1:30),教师说幼儿拨。

  (2)幼儿互相说(整点、半点)。

  (3)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得又对又快。

  五、教师总结全课。

  六、理解钟表的功能 ,培养幼儿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教师问:小朋友,你家有钟表吗 ?你还在哪儿见过钟表?(启发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钟表的用途)

  2、教师总结: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它还可以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就可以做到按时起床, 按时入园了。钟表是我们的好朋友。

  七、活动延伸:尝试设计钟表。

  1、小朋友,这些钟表是那么漂亮,让我们也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己尝试设计各式各样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

  2、作品展示(教师幼儿进行评价,优秀作品予以奖励)。

  八、播放音乐《时间像小马车》结束课。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调精神的培养。

  小百科:钟表是一种计时的装置,也是计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 钟表通常是以内机的大小来区别的。按国际惯例,机心直径超过80毫米、厚度超过30毫米的为钟;直径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称为怀表;直径37毫米以下为手表;直径不大于20毫米或机心面积不大于314平方毫米的,称为女表。手表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小、最坚固、最精密的机械之一。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不同。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课件《有趣的声音》。

  2、图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1、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敏,你听!(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你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

  2、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叫醒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鸡会叫,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叫呢?会叫的`小动物有很多很多,不过这次妈妈只请了大公鸡来叫醒小宝宝。

  3、宝宝被叫醒了,你们听听,现在小宝宝在干什么?(播放洗手声音)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

  4、洗漱完,吃完早饭,宝宝准备坐上爸爸的大汽车去上幼儿园啦!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播放汽车的声音)马路上除了汽车发出声音声音之外,还有什么车也能发出声音?(摩托车,自行车)马路上的声音有很多很多,我们下次再去慢慢听。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1、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师小结:瓶子碰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师:我们在瓶子里装点豆子,瓶子能发出声音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提醒幼儿盖紧瓶盖)

  3、幼儿集体装黄豆

  4、表演大鼓和小鼓师: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来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师:大鼓的声音很大,它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气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气小)

  小结:原来,大鼓要用大一点的力气,小鼓要用小一点的力气。

  5、探究大小鼓的声音与装豆多少有关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瓶子宝宝,一个瓶子里面装了很少的豆子,我们来听听看像大鼓的声音还是小鼓的声音。另外一个里面装了很多的豆子,我们也来听听看。

  小结:原来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满,力气大一些就是大鼓的声音了。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了各种声音,我们也自己动手让瓶子宝宝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原来我们的小耳朵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声音,但是有小朋友不爱惜自己的小耳朵,让自己的耳朵很受伤。以后小朋友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耳朵,也不要大声的喊叫,这样我们的小耳朵就可以听到各种好听有趣的声音了。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圆形和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区分它们。

  2、能正确寻找周围生活中类似的圆形物和方形物。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凳子下摆放各种圆形和方形的物品。

  一、活动引入。

  1.我们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要吃什么啊?、

  2.出示课件圆形蛋糕和方形蛋糕。小狗今天也要过生日了,朋友们给他送来了两个蛋糕。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蛋糕吗?(圆蛋糕、方蛋糕)它们有什么不同?

  3.小结,一个是原形的蛋糕,一个是方形的蛋糕,小狗真开心,你们开不开心啊?

  4..咔嚓咔嚓,播放幻灯片小火车,朋友们真客气啊,还给小狗送来了火车呢!引导幼儿观察。汽车上哪儿是圆的,哪儿是方的?

  二、讨论

  为什么火车的车轮是圆的?而车厢是方的呢?

  三、操作

  1.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方的和一个圆的东西,你们的凳子下面也有几样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拿出来玩一玩吧!

  2.请幼儿玩一玩,说一说(为什么圆的可以滚动?方的不可以滚的呢?

  3.总结圆形的物体是没有边和角的,而方形的物体是有边有角的,所以圆的是会滚动的,而方的`是不可以滚的。

  四、找一找

  1.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是方的?

  2.我们自己的身上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是方的?

  3.结束,我们一起到外面找找看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是方的好不好?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夹子的仿生学原理和妙用。

  2、通过探索,了解夹子不同着力点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3、在了解夹子用途和使用的基础上尝试进行艺术化创作。

  二、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夹子(如碗夹、发夹、报夹、馒头夹、衣服夹、气筒等);被夹人手一个。

  2、拍摄夹子的非常规用途的录像、“夹子舞”音乐。

  3、卡纸的几何图形纸。

  三、活动过程:

  (一)夹子的仿生学原理:

  1、出示螃蟹,观察它的两只大手:看着螃蟹的大手,你会想到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什么东西?

  2、介绍夹子的来历:人们就是看到了螃蟹等动物的大手会夹东西,就发明了夹子,使我们做一些事情变得很方便。

  (二)夹子的用途:

  1、提问:你认识这些夹子吗,是干什么用的?(幼儿讨论后回答。)

  2、看录像,了解夹子的非常规用途。

  (如下雨天用夹子夹住雨披,可以防止被风吹飘:开袋的`饼干用夹子夹住,可以防止受潮:骑车时裤管太大,用夹子夹住,可以防止卷进车子里等。)

  3、听快板儿歌,小结夹子的用途。(儿歌附后)

  “夹子的本领真大。老师把小朋友讲的夹子的用途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老师还用这被夹来打节奏呢!”

  (三)夹子的杠杆原理:

  1、幼儿第一次尝试探索:“小朋友用过夹子吗?今天我们来使用被夹。”(把夹子比喻成“鱼”,让“鱼”咬在自己的身上。)

  2、幼儿第二次尝试探索:“夹子还有一个小秘密,请你比一比:在‘鱼’的尾巴处按和在‘鱼’的身体上按,手的感觉怎样?”(让幼儿用一只手和两只手分别按来感受。)

  3、教师小结夹子的秘密。

  (四)夹子的艺术化创作:

  1、介绍材料,提出创作建议。“刚才大家都学会了省力使用夹子,也知道了夹子还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用各种各样的夹子和图形宝宝(把卡纸裁成各种几何图形)来做成你喜欢的东西。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和帮助。

  3、幼儿自己在黑板上展览作品,请幼儿来做自我介绍。

  (五)夹子王国开“舞会”。

  1、讨论:我们现在变成一个夹子,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成夹子一开一合的样子?

  2、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附儿歌:夹子本领大

  夹子种类真不少,它的本领更不小,夹衣服、夹报纸,夹头发、夹被子,夹饼干,夹菜碗、紧急情况更有用,大家不要小看它,有了它,我们的生活真方便,有了它,我们的生活真正美,真正美!(——缪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