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0-19 08:14:4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3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名称:数棒

  教具构成:红蓝相间的数棒10根

  教育目的:

  1、1-10数量的认识

  2、帮助孩子学习数的顺序

  操作步骤:

  展示1 : 数棒—1~10的顺序、数名与数量的联合

  1、将数棒摆在地毯的下半部分(散放)

  2、将“1”拿出,两指触摸并说“1”,然后将1放至左上角。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2~10的练习。每次都必须从1读起。

  展示2 : 数棒的三段式名称练习

  1、取下数棒,以前面的方法排列,从长至短(10~1)。

  2、取1触摸并说“1”,这是1。取2触摸说“1、2”这2。取3触摸说“1、2、3”这是3。

  3、“请拿1给我;请拿2给我;请拿3给我。”

  4、指棒1问幼儿:“这是几?”幼儿应回答:“这是1。”

  指棒2问幼儿:“这是几?”幼儿应回答:“这是2。”

  指棒3问幼儿:“这是几?”幼儿应回答:“这是3。”

  5、 4 5 6用一次展示,7 8 9 10用一次展示,并使用三段式名称练习。

  6、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

  变化和延伸:数物对应

  适合年龄:3岁以上

  兴趣点:教具颜色

  错误控制:教具颜色的区分

  注意事项:取棒时注意不能碰到别人

  活动名称:数棒与数字

  教具构成:红蓝相间的数棒10根

  教育目的:

  1、1-10数量与数字的对应

  2、帮助孩子学习数的'顺序

  操作步骤:

  展示: 数棒—1~10的顺序、数名与数量的联合

  1、将数棒摆在地毯的下半部分(散放)

  2、将“1”拿出,两指触摸并说“1”,然后将1放至左上角。

  3、将数字卡“1”放在数棒的旁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2~10的练习。每次都必须从1读起。

  4、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

  变化和延伸:按数取物

  适合年龄:3岁以上

  兴趣点:教具颜色

  错误控制:教具颜色的区分

  注意事项:取棒时注意不能碰到别人

  教具构成:三角组合(第一盒)长方形盒

  教育目的:

  1、依照黑线把相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认识几何图形名称

  操作步骤:

  1、引导小朋友,介绍构成三角形,并准备地毯.

  2、把第一盒拿到地毯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取出所有的三角形,盖上盒盖将盒子放在地毯右上角.

  5、老师说:“现在请把同样形状、同样颜色、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摆在一起(排成一对一对)”

  但是红色的钝角不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不等边三角形都只有一枚无法配对.这时老师说:“形状和大小虽然小同,因为都是红色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

  6、老师先拿一对绿色直角等腰三角形对小朋友说:“注意看怎么做.”将有引导线(黑色)的两边相对,同时说"像这样把黑线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正方形.

  7、以同样的方法做成几个四边形,第一盒全部共可做出7个.

  8、散放一枚一枚整齐地放进去.

  9、放回教具架上.

  变化和延伸:自由进行各种造型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兴趣点:颜色、形状、摸、放、拿的动作、配对、成功感

  错误控制:黑线

  注意事项:教具是否完整

  教具构成:三角组合(第二盒)

  教育目的:

  1、依照黑线把相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认识几何图形名称

  操作步骤:

  1、取出第2盒中的三角形,散置在地毯上.

  2、老师说:“前些天,我们曾用构成三角形做过各种四边形,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再用这些兰色,三角形作出相同的四边形

  3、老师先让小朋友将同样形状、大小的三角形配对.

  4、其次老师拿起一对三角形(例:直角不等边三角形)做成四边形.左手按住一枚固定不动.另一枚沿着各边移动绕行一周。(同样方法也可应用到等腰三角形2枚及正三角形2枚).

  5、把8块兰色三角形象第一盒那样作成七种四边形.

  直角等腰三角形2枚——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直角不等边三角形2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2个

  正三角形2枚——菱形

  直角不等边三角形和钝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

  6、再整理好放回原位,

  如果小朋友想不起第一盒的各种四边形,可以再进行一次第一盒的练习,或者将第一盒的四边形叠到第二盒的四边形上面.

  变化和延伸:自由进行各种造型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兴趣点:颜色、形状、摸、放、拿的动作、配对、成功感

  错误控制:黑线

  注意事项:教具是否完整

  活动名称:三角组合(第三盒)

  教具构成:三角组合(第三盒)

  教育目的:

  1、把不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认识几何图形名称

  操作步骤:

  1、 取出第3盒中的三角形,散置在地毯上.

  2、师:“把形状、颜色、大小都相同的三角形放在一起.

  3、其次指着灰色的正三角形(大)说:"请作出和这个相同的三角形."

  4、在组成的三角形上面叠上灰色的正三角形.(建立相等的概念) 直角不等边三角形2枚 以上年都可以作出和灰色大钝角等腰三角形2牧 三角形同样的三角形 正三角形4枚

  5、散放一枚一枚整齐地放进去.

  变化和延伸:自由进行各种造型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兴趣点:颜色、形状、摸、放、拿的动作、配对、成功感

  错误控制:黑线

  注意事项:教具是否完整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季节交替时,孩子们发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宛丛惊喜地说:“郁金香开了,可漂亮了!”;一杨兴奋地说:“新滨公园的柳树长出叶子了,小草也变绿了”;雨彤神秘地说:“我发现桃树上有粉色的小花苞,桃花快要开了”;家旭也急切地说:“小路两旁都变成绿色的了,绿油油的一片”……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惊喜于他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周围环境的留意。

  《小草醒来了》是一篇充满童趣、拟人化的循环式结构的叙事散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重复的对话比较多,非常适合幼儿学习和理解。散文中通过对春风、春雨、小草的描绘,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亲近花草、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的温馨、美好,体验表演的快乐。

  2.模仿小草睡醒的样子,能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3.理解散文内容,尝试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不同的语气来表演散文。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打雷的声音和画面 PPT 背景音乐《夜的钢琴曲》 雷公公、小草、春雨、春风、太阳的头饰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的内容,尝试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不同的语气来表演散文。

  活动难点

  表演散文时注意语气、语调的不同变化。

  活动过程

  一、利用“声音渲染”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一声雷会把谁惊醒呢?

  二、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模仿小草被惊醒的样子,发散幼儿思维

  师:我们睡觉醒来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草的样子。小草醒来后会看到谁呢?为什么?

  三、快乐聆听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温馨和美好

  师:谁和小草打招呼了?它们是怎样说的?小草是怎样回答的?

  四、完整欣赏散文,进一步理解散文

  师:1.为什么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2.为什么春风“轻轻抚摸”着小草?3.为什么太阳“笑眯眯”的看着小草?谁穿上了嫩绿的衣服?

  五、利用道具表演 ,巩固对散文的理解,体验游戏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要评选“小小表演家”,请小朋友自选小草、雷公公、春雨和春风的头饰,一起来表演散文。注意表演的`时候要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比如雷公公的声音比较低沉;小草的声音比较温柔;春雨的声音比较清脆;春风的声音比较舒缓;太阳的声音比较响亮,看一看谁能得到“小小表演家”这个好听的称号。

  活动延伸

  根据散文的句式结构尝试仿编散文。

  附:

  小草醒来了

  轰隆隆,轰隆隆,一声声响雷惊醒了小草甜甜的梦。

  小草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来了。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春雨。”

  春风轻轻抚摸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春风!”

  太阳笑眯眯看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太阳!”

  小草睁大好奇地眼睛,东看看,西瞅瞅,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穿上了嫩绿的衣服,多美啊!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特别的声音、形象的画面,这种视听觉的刺激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雷的声音”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入了散文的意境中,在倾听中幼儿对雨声、雷声和风声有了进一步的辨别和区分,同时孩子们还用上了“呼呼”、“哗哗”、“轰隆隆”等拟声词,丰富了词汇。同时在倾听雷声中也进一步体验到了小草被惊醒的心理感受:害怕、着急、心烦、惊喜等等,为后面进一步表演散文积累了经验。

  中班的幼儿对于睡醒起床的经验已经比较丰富,对于生活经验的讲述也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在运用“肢体语言”环节,孩子们积极模仿小草睡醒的样子,不仅说出了小草“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来了,而且还做出了相应的动作。这说明孩子们已能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筛选、提炼并清楚的表达出来。有了模仿的经验、有了动作的提示,为后面表演散文做了准备。

  游戏表演也是孩子们学习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在“快乐表演”中,小朋友自选头饰合作游戏,表演中不仅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还注意了自己的语气,比如雷公公的声音比较深沉;小草的声音比较温柔;春雨的声音比较清脆;春风的声音比较舒缓;太阳的声音比较响亮等,在散文表演中,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学习后,幼儿的兴趣浓厚,在早读活动和户外活动时自发地仿编起了散文……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礼仪宣传单"中的图片,尝试用完整而连贯的语言,讲述出礼仪宣传知识。

  2。具有环保意识,并体验做礼仪宣传员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知道些礼仪相关的知识。

  教学具准备:宣传员绶带一条;礼仪宣传单若干;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了解什么是"礼仪宣传员"

  导语:看看,今天老师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知道"礼仪宣传员"是干什么的?

  小结:原来,礼仪宣传员就是向周围的人宣传一些礼仪知识,呼吁大家共同来讲文明、懂礼仪的。宣传的.时候要注意礼貌用语哦!(“您好!打扰一下,我是幼儿园的小小礼仪宣传员,能耽搁您一点时间吗?”)

  二、自由表述,唤醒原有礼仪经验。

  提问:你们都发现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这些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呢?我们该如何做呢?

  三、结合宣传单图片,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宣传"的内容。

  1。集体看图,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1)提问:这是一张关于什么的宣传单?

  如果浪费水,会带来什么危害?(幼儿讲述,教师记录)

  谁能结合图一句完整地话来说说危害?

  (鼓励孩子用如果就的句式讲述)

  (2)提问: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呢?

  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3)提问:珍惜水资源,我们生活就会变得怎样?

  (4)提问:谁能把这张宣传单上的内容完整地说出来呢?

  2。分组讲述,尝试用完整而连贯地语言表述

  提出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宣传话题;

  在"危害"和"行动"一栏,贴上你想宣传的内容。

  谁说的完整而连贯,就可以带上小绶带成为一名"礼仪宣传员"。

  (1)幼儿分组自由讲述。

  (2)集体交流分享

  四、延伸内容,结束活动

  结束语: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到哪里去进行宣传呢?

  就让我们从家人、亲朋好友等身边的人开始,呼吁他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04-03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家》教案03-04

大班语言叶子教案03-16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3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名称:数棒

  教具构成:红蓝相间的数棒10根

  教育目的:

  1、1-10数量的认识

  2、帮助孩子学习数的顺序

  操作步骤:

  展示1 : 数棒—1~10的顺序、数名与数量的联合

  1、将数棒摆在地毯的下半部分(散放)

  2、将“1”拿出,两指触摸并说“1”,然后将1放至左上角。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2~10的练习。每次都必须从1读起。

  展示2 : 数棒的三段式名称练习

  1、取下数棒,以前面的方法排列,从长至短(10~1)。

  2、取1触摸并说“1”,这是1。取2触摸说“1、2”这2。取3触摸说“1、2、3”这是3。

  3、“请拿1给我;请拿2给我;请拿3给我。”

  4、指棒1问幼儿:“这是几?”幼儿应回答:“这是1。”

  指棒2问幼儿:“这是几?”幼儿应回答:“这是2。”

  指棒3问幼儿:“这是几?”幼儿应回答:“这是3。”

  5、 4 5 6用一次展示,7 8 9 10用一次展示,并使用三段式名称练习。

  6、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

  变化和延伸:数物对应

  适合年龄:3岁以上

  兴趣点:教具颜色

  错误控制:教具颜色的区分

  注意事项:取棒时注意不能碰到别人

  活动名称:数棒与数字

  教具构成:红蓝相间的数棒10根

  教育目的:

  1、1-10数量与数字的对应

  2、帮助孩子学习数的'顺序

  操作步骤:

  展示: 数棒—1~10的顺序、数名与数量的联合

  1、将数棒摆在地毯的下半部分(散放)

  2、将“1”拿出,两指触摸并说“1”,然后将1放至左上角。

  3、将数字卡“1”放在数棒的旁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2~10的练习。每次都必须从1读起。

  4、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

  变化和延伸:按数取物

  适合年龄:3岁以上

  兴趣点:教具颜色

  错误控制:教具颜色的区分

  注意事项:取棒时注意不能碰到别人

  教具构成:三角组合(第一盒)长方形盒

  教育目的:

  1、依照黑线把相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认识几何图形名称

  操作步骤:

  1、引导小朋友,介绍构成三角形,并准备地毯.

  2、把第一盒拿到地毯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取出所有的三角形,盖上盒盖将盒子放在地毯右上角.

  5、老师说:“现在请把同样形状、同样颜色、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摆在一起(排成一对一对)”

  但是红色的钝角不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不等边三角形都只有一枚无法配对.这时老师说:“形状和大小虽然小同,因为都是红色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

  6、老师先拿一对绿色直角等腰三角形对小朋友说:“注意看怎么做.”将有引导线(黑色)的两边相对,同时说"像这样把黑线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正方形.

  7、以同样的方法做成几个四边形,第一盒全部共可做出7个.

  8、散放一枚一枚整齐地放进去.

  9、放回教具架上.

  变化和延伸:自由进行各种造型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兴趣点:颜色、形状、摸、放、拿的动作、配对、成功感

  错误控制:黑线

  注意事项:教具是否完整

  教具构成:三角组合(第二盒)

  教育目的:

  1、依照黑线把相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认识几何图形名称

  操作步骤:

  1、取出第2盒中的三角形,散置在地毯上.

  2、老师说:“前些天,我们曾用构成三角形做过各种四边形,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再用这些兰色,三角形作出相同的四边形

  3、老师先让小朋友将同样形状、大小的三角形配对.

  4、其次老师拿起一对三角形(例:直角不等边三角形)做成四边形.左手按住一枚固定不动.另一枚沿着各边移动绕行一周。(同样方法也可应用到等腰三角形2枚及正三角形2枚).

  5、把8块兰色三角形象第一盒那样作成七种四边形.

  直角等腰三角形2枚——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直角不等边三角形2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2个

  正三角形2枚——菱形

  直角不等边三角形和钝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

  6、再整理好放回原位,

  如果小朋友想不起第一盒的各种四边形,可以再进行一次第一盒的练习,或者将第一盒的四边形叠到第二盒的四边形上面.

  变化和延伸:自由进行各种造型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兴趣点:颜色、形状、摸、放、拿的动作、配对、成功感

  错误控制:黑线

  注意事项:教具是否完整

  活动名称:三角组合(第三盒)

  教具构成:三角组合(第三盒)

  教育目的:

  1、把不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认识几何图形名称

  操作步骤:

  1、 取出第3盒中的三角形,散置在地毯上.

  2、师:“把形状、颜色、大小都相同的三角形放在一起.

  3、其次指着灰色的正三角形(大)说:"请作出和这个相同的三角形."

  4、在组成的三角形上面叠上灰色的正三角形.(建立相等的概念) 直角不等边三角形2枚 以上年都可以作出和灰色大钝角等腰三角形2牧 三角形同样的三角形 正三角形4枚

  5、散放一枚一枚整齐地放进去.

  变化和延伸:自由进行各种造型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兴趣点:颜色、形状、摸、放、拿的动作、配对、成功感

  错误控制:黑线

  注意事项:教具是否完整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季节交替时,孩子们发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宛丛惊喜地说:“郁金香开了,可漂亮了!”;一杨兴奋地说:“新滨公园的柳树长出叶子了,小草也变绿了”;雨彤神秘地说:“我发现桃树上有粉色的小花苞,桃花快要开了”;家旭也急切地说:“小路两旁都变成绿色的了,绿油油的一片”……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惊喜于他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周围环境的留意。

  《小草醒来了》是一篇充满童趣、拟人化的循环式结构的叙事散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重复的对话比较多,非常适合幼儿学习和理解。散文中通过对春风、春雨、小草的描绘,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亲近花草、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的温馨、美好,体验表演的快乐。

  2.模仿小草睡醒的样子,能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3.理解散文内容,尝试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不同的语气来表演散文。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打雷的声音和画面 PPT 背景音乐《夜的钢琴曲》 雷公公、小草、春雨、春风、太阳的头饰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的内容,尝试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不同的语气来表演散文。

  活动难点

  表演散文时注意语气、语调的不同变化。

  活动过程

  一、利用“声音渲染”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一声雷会把谁惊醒呢?

  二、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模仿小草被惊醒的样子,发散幼儿思维

  师:我们睡觉醒来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草的样子。小草醒来后会看到谁呢?为什么?

  三、快乐聆听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温馨和美好

  师:谁和小草打招呼了?它们是怎样说的?小草是怎样回答的?

  四、完整欣赏散文,进一步理解散文

  师:1.为什么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2.为什么春风“轻轻抚摸”着小草?3.为什么太阳“笑眯眯”的看着小草?谁穿上了嫩绿的衣服?

  五、利用道具表演 ,巩固对散文的理解,体验游戏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要评选“小小表演家”,请小朋友自选小草、雷公公、春雨和春风的头饰,一起来表演散文。注意表演的`时候要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比如雷公公的声音比较低沉;小草的声音比较温柔;春雨的声音比较清脆;春风的声音比较舒缓;太阳的声音比较响亮,看一看谁能得到“小小表演家”这个好听的称号。

  活动延伸

  根据散文的句式结构尝试仿编散文。

  附:

  小草醒来了

  轰隆隆,轰隆隆,一声声响雷惊醒了小草甜甜的梦。

  小草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来了。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春雨。”

  春风轻轻抚摸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春风!”

  太阳笑眯眯看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说:“你好,太阳!”

  小草睁大好奇地眼睛,东看看,西瞅瞅,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穿上了嫩绿的衣服,多美啊!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特别的声音、形象的画面,这种视听觉的刺激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雷的声音”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入了散文的意境中,在倾听中幼儿对雨声、雷声和风声有了进一步的辨别和区分,同时孩子们还用上了“呼呼”、“哗哗”、“轰隆隆”等拟声词,丰富了词汇。同时在倾听雷声中也进一步体验到了小草被惊醒的心理感受:害怕、着急、心烦、惊喜等等,为后面进一步表演散文积累了经验。

  中班的幼儿对于睡醒起床的经验已经比较丰富,对于生活经验的讲述也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在运用“肢体语言”环节,孩子们积极模仿小草睡醒的样子,不仅说出了小草“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来了,而且还做出了相应的动作。这说明孩子们已能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筛选、提炼并清楚的表达出来。有了模仿的经验、有了动作的提示,为后面表演散文做了准备。

  游戏表演也是孩子们学习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在“快乐表演”中,小朋友自选头饰合作游戏,表演中不仅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还注意了自己的语气,比如雷公公的声音比较深沉;小草的声音比较温柔;春雨的声音比较清脆;春风的声音比较舒缓;太阳的声音比较响亮等,在散文表演中,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学习后,幼儿的兴趣浓厚,在早读活动和户外活动时自发地仿编起了散文……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礼仪宣传单"中的图片,尝试用完整而连贯的语言,讲述出礼仪宣传知识。

  2。具有环保意识,并体验做礼仪宣传员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知道些礼仪相关的知识。

  教学具准备:宣传员绶带一条;礼仪宣传单若干;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了解什么是"礼仪宣传员"

  导语:看看,今天老师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知道"礼仪宣传员"是干什么的?

  小结:原来,礼仪宣传员就是向周围的人宣传一些礼仪知识,呼吁大家共同来讲文明、懂礼仪的。宣传的.时候要注意礼貌用语哦!(“您好!打扰一下,我是幼儿园的小小礼仪宣传员,能耽搁您一点时间吗?”)

  二、自由表述,唤醒原有礼仪经验。

  提问:你们都发现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这些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呢?我们该如何做呢?

  三、结合宣传单图片,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宣传"的内容。

  1。集体看图,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1)提问:这是一张关于什么的宣传单?

  如果浪费水,会带来什么危害?(幼儿讲述,教师记录)

  谁能结合图一句完整地话来说说危害?

  (鼓励孩子用如果就的句式讲述)

  (2)提问: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呢?

  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3)提问:珍惜水资源,我们生活就会变得怎样?

  (4)提问:谁能把这张宣传单上的内容完整地说出来呢?

  2。分组讲述,尝试用完整而连贯地语言表述

  提出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宣传话题;

  在"危害"和"行动"一栏,贴上你想宣传的内容。

  谁说的完整而连贯,就可以带上小绶带成为一名"礼仪宣传员"。

  (1)幼儿分组自由讲述。

  (2)集体交流分享

  四、延伸内容,结束活动

  结束语: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到哪里去进行宣传呢?

  就让我们从家人、亲朋好友等身边的人开始,呼吁他们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