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教学方法
依纲自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的老师?”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2.选下面的一个题目写一写。
《我看怀特森先生》 《由<我的老师>所想到的》
《假如我是怀特森先生的学生》 《怎样看待书本和》
板书设计
29 我的老师
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这样我
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尽信书不如无书
四、作业设计:
1、继续写作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一群光头男孩》是本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一群男孩儿为了使得脑瘤的布莱恩不成为学校里唯一的光头男孩儿,纷纷剪去了自己的头发,体现了同学间真挚的情感,让我们看清了美与丑的真正内涵。
设计理念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充分挖掘课文中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循序渐进地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升华,使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有文可依,切实地促进学生朗读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体会美不只表现在外表上,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印、镇、恩”等9个生字,学会偏旁“身”和“亠”,会写“药、治、漂”等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美不只表现在外表上,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质疑导入
1.比较图片,引出课题。
(1)出示两幅图片:“一个光头男孩儿”和“一群光头男孩儿”。
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①第1幅只有一个光头,第2幅有许多个光头。
②第2幅有一群光头。
③光头都很吓人。
④头都很丑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群、一个、丑。
(2)理解“一群”的意思并运用这个数量词说话。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强调“头”和“孩”的最后一笔是“、”。
2.齐读课题,引发质疑。
(1)齐读课题,强调并练习“孩儿”的儿化音读法。
(2)读了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①一个光头已经很丑,为什么会出现一群光头?
②他们为什么要变成光头?
③他们是怎样变成光头的?
他们为什么会变成光头男孩儿?正是本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通过读文来了解。
(课堂教学从整体入手,提炼出最能反映文本主线的两幅极富视觉震撼的图片,激发学生在自觉观察和比较中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3.边读边想:布莱恩和同学们为什么会变成光头男孩儿?
预设:①布莱恩生病了,做了化疗,头发是掉光的。
②为了不想让布莱恩成为学校里唯一的光头男孩儿,同学们就剃光了头陪他。
③同学们怕布莱恩难过就让父母帮自己剃了光头。
④同学们想让布莱恩回学校上学不感到自卑,所以都剃了光头。
把布莱恩和同学们为什么会变成光头男孩儿的原因完整地说出来,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根据学生回答锁定关键动词“掉”“剃”并板书。
(通过3次有梯度的读文,引领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整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实现有感情朗读夯实基础,为更好的感悟文本作好铺垫。)
三、细致研读,深化认知
(一)体会布莱恩的难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出示并指导朗读:“由于进行药物化疗,他漂亮的金发全部掉光了。”
读的时候要强调哪个词?读出布莱恩金发的“漂亮”。
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金发你的心情怎样呢?(预设:高兴、愉快、喜悦、兴奋……)
2.当布莱恩美丽的金发全部掉光,曾经的快乐、愉悦还会有吗?当布莱恩顶着一个丑陋的光头,他能承受得了吗?他的心情已经糟糕到什么程度,看第2自然段,把你找到的词句读一读?
生:布莱恩难过极了。
生:布莱恩特别自卑,他不愿意去上学。
生:布莱恩厌恶自己的光头,连最好的朋友也不愿意见。
你能“难过”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吗?
(1)自由练习读。
(2)指名读。对在关键词上放重音的学生,语气较沉重的学生,语速放慢的学生给予表扬,做到读中指导,以评促读,使朗读在于有层次,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3)竞赛读,比比谁是最难过的布莱恩。
(4)教师机动读:学生朗读效果不佳时教师可范读,群情振奋时教师可参与到赛读中。
(因为学生生活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这样的病人,所以要想使学生理解布莱恩的内心世界,必须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为了读出实效,用漂亮的金发掉光后变成丑陋的光头形成强烈的心里落差,使学生产生难过的心理体验,此时抓住时机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以布莱恩的身份,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在相机的评价指导中,渗透朗读技巧,不断提升个性化的理解,真正实现读有所感,以读促讲。)
(二)体会同学们的关爱。
1.你能“着急”地读一读吗?出示:“同学们都很着急”。
2.同学们不光是干着急,而是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布莱恩。同学们都做了什么?同学们把自己变丑的目的是什么?请你读一读3、4自然段。
生:同学们都剃了光头。
生:同学们把自己变丑的目的是让布莱恩不再是学校里唯一的光头男孩儿。
3.想象说。
(1)布莱恩不再是学校里唯一的光头男孩儿,布莱恩就不会,就会。
预设:①布莱恩就不会不愿意上学,就会主动上学。
②布莱恩就不会整天躲在家里,就会出来玩。
③布莱恩就不会连最好的朋友也不见,就会欢迎好朋友来家里做客。
(2)正因为同学们从心里替布莱恩着想,所以当学校里多一个光头男孩儿,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儿时,同学们会说。
预设:①我也要剃光头发,跟布莱恩作伴儿。
②我也要剃光头发,让布莱恩不再孤独。
③我也要剃光头发,让布莱恩知道我没有嫌弃他。
④我也要剃光头发,让布莱恩知道我对他还像从前一样。
正因为有这么多充满爱心的同学让布莱恩知道:他们依然爱着布莱恩,他们期待布莱恩回到他们中间……因此让我们激动而坚定的读(出示并齐读)“第三天,学校里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儿。”
(3)如果这样的事就发生在你们身边,你会想出别的办法使布莱恩高兴起来,恢复自信吗?
(充分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因素,在合理想象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即凸显了语文的工具性也升华了语文的人文性,在二者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更好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三)体会布莱恩和同学们的高兴与激动。
1.大家都发自内心的用实际行动关爱着布莱恩,此时的.布莱恩还难过吗?自由读第5自然段。
2.带着高兴的语气读一读。
3.当布莱恩透过窗户看到一群光头男孩儿喊着他的名字时,他会激动地说什么?
预设:①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②我再也不会把自己关起来了!
③我以后要天天跟你们在一起!……
让我们带着这份无比的激动,高兴地齐读这一段。
4.现在你还还觉得这群光头男孩儿丑吗?(板书:美)丑的可以变成美的,难过的可以变成快乐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呢?(板书:爱)
5.让我们怀揣一颗爱心,在《爱的奉献》中再次体会这份激动,这份高兴。
教师和学生配乐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不断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不断提升自我鉴赏的能力,在层次分明的朗读中,在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听觉冲击下,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发挥想象,写写布莱恩和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会发生什么感人的事儿。
第2课时
一、考察会认字
1.把生字做成心形卡片,开心火车读并扩词。
2.同学互读互评。
3.指名读,读得完全正确全班跟读。
4.评价:获得爱心超过20颗的同学,评为一级识字大王。
(考虑到识字的趣味性,将每个会认的字都放在一颗红色心形的背景中,设计争夺爱心的游戏情景既结合了本课的实际,又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以读句收尾,目的是回归到语言环境中,让识字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相结合。)
二、学习新偏旁部首,指导写字
1.方法。
一看: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写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写:先跟老师一起书空,再自己练写3遍。
三回顾:写完后,整体确认自己的笔画和结构书写是否正确。
2.重点指导“躲、亮、丑”的书写。
筛选典型字、易错字重点指导,学习偏旁“身”“亠”。
“躲”:左右结构。“身”作为偏旁时,最后一笔撇不出头。左边写的要比右边窄一些。“朵”上的“几”没有钩。
“亮”:上下结构。第1笔的“点”要在竖中线上起笔,口下面的秃宝盖要写得稍宽。
“丑”:要注意笔顺,第2笔是竖。
(目的是使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实践活动
《一群光头男孩儿》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在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感人的故事,让爱继续传递,让心更加温暖……
板书设计
17一群光头男孩儿
掉光一个—→剃光一群
难过—→高兴
丑—→美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是月亮湾的小村民,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个美丽的村子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板书)美丽。
师:那么月亮湾究竟美在哪里?请小朋友轻读第二自然段,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想一想文章写了村前哪几处地方的美景?可以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哪几处美景的?
生:我找到了六处景色,分别是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师:找得真仔细呀!那么你喜欢哪一处的景色呢?
生:我喜欢小河。
师:出示“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为什么喜欢它呢?
生:因为小河像月牙一样弯弯的。
师:是呀!弯弯的小河如新月,多美呀,你能领着大家读好它吗?
生:读!
师:除了喜欢小河,还有喜欢什么的呢?
生:我最喜欢河里的景色。
师:把你喜欢的介绍给大家。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刚才他读得多好呀,在他读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把“缓缓地”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河水流得很慢很慢。
师:那我们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学着他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加上动作读。
师:还有喜欢其他地方的小朋友吗?
生;我喜欢河岸上的桃花,因为桃花很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桃花美呀?
生:因为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师:出示句子“河岸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生:喜欢的小朋友一起齐读。
师:小朋友们,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桃花的美,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桃花的多。我从开满这个词看出的。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细细品味。
生:我还喜欢绿油油的农田,我觉得农田很美很美!
师:出示:“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和“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我觉得前面一句加上了绿油油使我感觉到了麦田的.美!后一句没有了“绿油油”我就感受不到这农田是怎样的了。
师:说的真棒!谁来仿照桃花说的更美些?
生: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
师:真会模仿!
师:学到这儿,老师相信村前的美景一定引在小朋友的脑海中了吧。谁来做回小导游呢?
生: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月亮湾的村前,看这是月牙一样的小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清清的河水倒影着绿树、青山、小桥。河岸上种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桥那边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反思]《月亮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月亮湾秀丽可爱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新农村一派生机蓬勃的动人景象。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按一定的次序介绍了月亮湾村前的美景。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清这一次序,学生在再次阅读的基础上较快地看出了村前的景色是按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顺序来写。在学习每一处景色时,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处景色?为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或充分地说着自己喜欢的理由,有的感情投入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此时我分侧重点进行点拨,比如“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当学生说出因为桃花美丽而喜欢时,我便出示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了桃花的美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把桃花比作灿烂的朝霞?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了深一层次的思考,原来桃花除了美还很多呢,正因为桃花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红彤彤的,所以像灿烂的朝霞。在处理“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时,我并没多讲,而是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这“绿油油”一词的鲜明,此时再拓展,让学生模仿写桃花的句式,让学生说说这绿油油的农田就像什么呢?学生展开了想象,有的说像绿色的地毯,有的说像绿色的海洋,似乎在不经意之间进行了句式的训练。在这一自然段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扮了一回小导游,不过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基本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勉强完成,这也是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最大的遗憾。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新华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理解词语:图腾、万能之兽、万能之神等;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2、学会通过中心句的理解来阅读、感悟段落的内容。
3、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4、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理解和感悟“龙”的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
了解“中华第一龙”的特征,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学习重点:
体会龙作为图腾这一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象征意义。
学习时间:
1课时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展示龙的图片,感知龙的艺术形象。
2、过渡:刚才我们听了歌曲,看了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龙的一篇课文——《中华第一龙》。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交代阅读提示:
(1)、借助字典,读准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的读音。
濮阳 粗犷 蜥蜴 游弋 房椽 举世瞩目
(2)、“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什么特点?
(3)、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
(4)、用“词语”或“短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10分钟。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交流读准字音的学习情况:
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
补充:砌成、鹰爪、抒发、发掘、连绵、惊涛骇浪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并且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交流问题:
(1)、“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首先解释“图腾”,然后交流体会。)
四、深入学习,探究精髓
(一)、导读第4自然段,深挖细究
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排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语句]
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儿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向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探讨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这样想象。
2、探究两个问题,模仿句式说话。
问题:(1)、省略号什么意思?
(2)、什么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句式训练:
选用“骆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说说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这样想象。
3、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二)、品读第5自然段,深入体会
1、指名朗读,思考问题: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2、汇报交流:
议点:装饰(吉祥、神圣)、舞龙(喜庆、力量)、“龙”词(赞颂、祝福)、歌词(抒情、讴歌)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 提炼“龙”的精神是什么?
2、 把课文中带龙的词语抄下来,再写几个带龙的词语。
《中华第一龙》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华第一龙》时,我通过课内感受龙形象,挖掘出学生内心潜在有龙形象。在让学生对“龙文化”有兴趣之后,再将这个与龙有关的主题抛给学生,以“了解龙的起源,走进龙文化,感受龙艺术,弘扬龙精神”为主题线索,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领学生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从而让学生更为关注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摒弃其有悖于现代文明的隋性成分,从而秉赋和焕发龙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积极地为弘扬龙的精神而奋发努力。可以说,这节课只是龙文化研究的一个开端。第一题,借助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这一题,既是为了读准一些生字的字音,更是为了复习。对不认识的字,要用部首查字法来查,而《养花》一文要查的都是认识的字,可用音序查字法。这就复习了的两种主要方法。 “濮”“犷”“蜥”“椽”“瞩”要查的部首很明显,读音分别是pú、guǎng、xī、chuán、zhǔ。“弋”是独体字,查“弋”部,读音是yì。第二题,“中华第一龙马精神马精神”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哪些特点? “中华第一龙马精神马精神”指的是河南濮阳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那条龙。这条龙的特点是:用贝壳砌成,造型粗犷,样子像蜥蜴。第三题,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怎样形成的?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龙这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文章的第4自然段具体讲了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一艺术形象的过程。学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龙这一艺术形象,可以体会到我们祖先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体会到我们祖先的理想和希望,体会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学生可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体会。第四题,抄写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再写出几个带“龙”字的词语。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巨龙腾飞。带“龙”字的词语还有很多,如,盘龙卧虎、虎踞龙盘、龙潭虎穴、龙马精神、车水马龙、龙飞凤舞、画龙点晴。通过个人思考,再互相交流,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6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恰当的运用工具书。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看孔雀开屏图,揭示课题
1.点击课本:孔雀图。
2.说一说在哪儿见过?
3.孔雀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
4.今天我们学习与孔雀有关的课文——《骄傲的孔雀》。板书课题。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点击课本,一幅一幅地看图。
2.学生自己先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同学们互说图意。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l.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发给各小组生字词卡片,组内互相认读。
3.指名分别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
(二)看图,讲故事
1.将四幅图—一出示,学生看图自由讲故事。
要求: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小组内互讲,并选出一人参加全班的比赛。
3.全班举行讲故事比赛。
(要加上动作,用上文中的精彩语句,看谁讲得生动。)
4.教师相机点拨。
5.其他同学当评委,并向讲故事的同学随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反疑问难
1.孔雀为什么看到自己的影子,非常生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有关文字来谈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理解。
3.理解花喜鹊的话是什么意思?
(1)小组内讨论。
(2)全班交流。
4.想象:孔雀听了花喜鹊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
(批评了孔雀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借助书上的彩图和教师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
2.体会孔雀在与自己的影子比美过程中,不同的心情。
3.同桌互谈,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读出孔雀爱攀比的心理。
(五)扩展练习
收集有关于谦虚的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办一期专题板报。
(六)教学生字
1.学生当老师讲怎样记住生字。
2.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按要求用四个词语合成句子,再根据句子的内容编故事。要求故事要完整而有趣。
过程与方法根据平时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抽签选词选句
教学难点:根据组合的句子编一个小故事
教具:两同类佳作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读、议、写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课前:同学们,你们会编故事吗?今天老师要教同学们编写简单的`故事。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解题
三、习作构思
1、学生再次读题目,进一步明确目标。
2、读完后想一想:由花你会联想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哪些景物联想最合情合理?
3、从这些景物中选取出你最熟悉的、最喜欢的一种,进行思维加工。
4、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入手来写,师指导。
四、资料共享
1、先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再分小组交流讨论
2、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材料,并对小组内同学的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其。
五、习作方法
1、联想要丰富而合理,语言要流畅,过渡要自然。
2、感受要真实自然,不能做作、捏造。
3、语言要生动、流畅,可适当采用拟人的方法,增加习作的可读性。
六、佳作赏析
重点关注:1、别人是如何展开想象的?2、别人的感受是否真实、发自内心的?
七、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鉴赏、教师的点拨,着手写想象部分的精彩片断。
八、交流探究
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的片断。
2、小组推荐写得好的学生在全班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抽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5)抽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哪个字最难记?
(6)用多种方法读生字。同桌互相抽认生字条,不认识的作上记号。并教会同桌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画脚:说话的时候手脚都在动。
逗人:惹人喜欢。
招儿:办法。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老师相机点拨。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横写在横中线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写得太大,最后一笔竖 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注意介绍病字旁及其写法。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2、读句子,将“可爱的”“高兴地”作比较:“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四、拓展训练。
课文中树叶里的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3、4两段,知道各段并列地写了哪些内容,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第4段中的两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加深理解内容,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3、进一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3
一、复习导入
1、练习:西沙群岛是。
2、课文哪句话概括了它的特点?齐读总起句。
二、学习课文3、4两段
(一)整体感知
1、看录像。
2、看后问: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同学们先来美美地读第3自然段。
2、这一段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说后上来板书
3、理解内容
(1)珊瑚
珊瑚哪些地方吸引你?(美丽、可爱、形状多、颜色多)
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珊瑚的美丽与你的喜欢。
(2)海参
海参什么地方吸引你?
“蠕动”什么意思?哪些动物是蠕动的?(蚯蚓、小虫等)
海参怎样地蠕动?
“懒洋洋”什么意思?(没有力气、没有精神、无精打采)
我们什么时候懒洋洋的?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海参的怎么样?哪里看出多?(到处都是)
指导有感情朗读。
(3)大龙虾
大龙虾为什么吸引你?
你见过哪些“威武”的动物或人?(将军、老虎、狮子、螃蟹等)
大龙虾怎么威武?找出有关词语。
指导有感情朗读。
(4)鱼
说说鱼哪些地方吸引你?
哪些地方说明鱼的美丽与可爱?读有关句子。
哪些句子说明鱼的多?朗读有关句子。
齐读写鱼的几个句子,说说这是按什么方法写的。(总分总)
4、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哪些地方吸引你。
2、学生回答并板书(贝壳、海龟)
3、学习写贝壳的内容
(1)读写贝壳的句子,想想句子后藏着什么字?(多、美)
(2)哪些方面多与美?(大小、颜色、形状)
(3)哪一个词最能写出贝壳的多?(无所不有)
你能用另一个词来换吗?
(4)有感情朗读写贝壳的句子。
4、学习写海龟的内容
(1)读第2-4句
(2)写海龟写了一个什么词?(有趣)
你觉得文哪里最能说明海龟的有趣?
理解“四脚朝天”,想象海龟的滑稽样子。
理解“寸步难移”,一寸有多少?(就是一点也不能动。)
(3)课文还写了海龟的什么?(多、成群)
(4)有感情朗读写海龟的句子。
5、理解与巩固并列段落的写法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有什么方法写的.。
(2)回忆并列段落的学习方法
(3)练习:
课文第4段先写海滩上的,再写海滩上的,
中间用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
6、拓展练习
(1)课文第3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2)练习:
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颜色的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廘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着。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三)齐读第3、4两段,看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既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先学后教
1.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我会读”,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1.配乐、配图朗读,整体感知。
2.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3.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披文入情,品读体验
1.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2.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3.出示重点段落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槐乡的孩子,( )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 )槐树,( )海边的娃娃( )大海,山上的孩子( )石头。
勤劳的槐乡的孩子是不会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 )来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槐乡孩子的勤劳懂事。板书:勤劳懂事
4.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读句子,交流感受,体会槐乡孩子的吃苦耐劳。(出示重点段落美读: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知了(指导学生读出天气的炎热);槐乡的孩子不怕热……就已经爬到小山了。)使学生感受到:天气这么热,可孩子们却不怕热,上山采摘槐米。可见他们能够吃苦耐劳。板书:吃苦耐劳
指名读,评价,再读。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体会采摘槐米的快乐。(出示重点句、段来理解:1、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2、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板书:以苦为乐
6.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槐乡孩子们的快乐。师出示课件,练习用“槐乡孩子的篮子里满载着________________,满载着________________满载着________________”说话。
7.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四、总结拓展
1.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出示课件:配背景音乐欣赏诗歌《一片槐树叶》,愉悦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五、作业超市:
1.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或活动),它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和快乐?
2.回顾自己在学校或家里参加某项劳动的经过再把它写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学习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品读句子,从文中优美的语句中感悟琴声的美妙。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
2、 学生齐读题目,教师强调“琴”字书写。
3、 导入: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她弹出的琴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能读作“juàn”。
3、 学生再读生字新词,读中巩固、积累。
4、 指名反馈:文中反复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小姑娘弹出的琴声?
(学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 指名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凑读一读这一词语。
6、 师:对于作者来说,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7、 找出相关词语。教师出示:( )的琴声
8、 集体反馈,教师填词,并指导学生读一读。(好听)的琴声(悠扬、像夜莺般、……)
9、 教师小结:是呀,多么美好的琴声啊!对作者来说它悠扬而熟悉,还有甜味儿,像夜莺、流水般,让人觉得安慰、亲切、优美、轻松。
10、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围绕弹琴姑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三、想像画面,感悟琴声
1、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用波浪线画出那一幅幅将琴声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段。
生:“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在……”,用排比句式将春雨和琴声描写融为一体,雨声与琴声交织出美妙的音乐。谁再来读?
生:“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仍然不断的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像边钦佩这弹琴人。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恬静呢?
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读出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生:“冬天的寒夜,…………”
师: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教师小结: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品一品。
3、指名反馈:读了这些语句,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有感情地读一读。
5、教师总结: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就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6、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一谈本节课学习的感悟。
2、教师小结:同学,这节课的学习真是美的享受,我们读到了许多生动、优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优美的景色,仿佛听到了弹琴姑娘手下飞出来的悠扬的琴声。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0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1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2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0-0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07
小学语文教案11-16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9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6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