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十以内的加法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以内的加法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十以内的加法的教案1
一、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材第14页例3)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在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口算。
20+10= 50-30= 13+32=
65+27=45-24=71-53=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到同学们对已学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都掌握得很不错。今天,我们就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14页例3。
(1)创设学习情境。
师:同学们参观世博园,来到一个纪念品商店,老板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只要能正确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就能以优惠的价格购买“海宝”。你准备好了吗?来听听这两个问题,商店上午能卖出380个“海宝”,下午能卖出550个“海宝”,那么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3)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能给出上面两个问题的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师:求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也就是求380和550的和,因此列式为380+550,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就是求550和380的差,列式为550-380。
师:我们前面学过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那么,两个式子能不能转化成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运算呢?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老师板书)
学生给出转化思路一:380看作38个十,550看作55个十,38+55=93,一共有93个十,所以380+550=930;55-38=17,一共有17个十,所以550-380=170。
学生给出转化思路二:把两个加数0前面的部分相加,38+55=93,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是930;把被减数和减数0前面的部分相减,55-38=17,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是170。
师:我们在学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减法时,回顾了列竖式计算,大家还记得怎么做的吗?你会用列竖式求这两个数的和吗?(点名学生上台板演)
(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笔算方法。
①加法竖式中,为什么百位上的数字不是8?(点名学生回答)
②减法竖式中,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点名学生回答)
③列竖式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从个位算起好还是从百位算起好?(点名学生回答)
④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小组讨论汇报,老师点评总结)
3、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检查)
660490710600120920
190650
4、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例3:
(1)38+55=93 (2)55-38=17
380+550=930(个)550-380=170(个)
教学反思
1.教学中重视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能掌握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运用,不能只会简单照搬。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像380+550这类题目,但将题目改为100+550,就会出现100+550=560的错误情况。将新知识转换成旧知识来学习是好的,需要让学生注意的是两个加数要统一,如果前面加数有两个0不看,那么后面加数也得有两个0不看,若其中一个加数只有一个0,那么我们只能少看一个0,减法也是一样的。
3.重视对笔算算理和法则的讲解。
学生虽然能较容易地将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迁移过来,但是在算理上有些糊涂。有的学生会把“从百位上退1,是100”说成了“退1当十”,教师应该对学生讲清楚笔算法则。
十以内的加法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 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灵活解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1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6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 1+3+4 7+2+10
10-5-2 6-2-3 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7题,
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吗?
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教学反思:
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要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对比较容易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就可以适当减少练的次数。注意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练习,减少盲目性,讲究练习效果。
【十以内的加法的教案】相关文章:
《5以内的加法》教案03-08
5以内的加法教案06-20
20以内的加法大班教案12-04
20以内进位加法教案03-18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4-15
《5以内的加法》教案(精选18篇)10-2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8-2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03-08
大班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