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语言教案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每幅图的主要内容。
2、看图说出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3、体验讲述和创编故事情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单幅秋天的大背景图。
2、小鱼、小虫、小燕子、树叶图片各1张。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秋天的背景图。
(1)教师:秋天到了,小树叶落在了地上,它碰到了一条小虫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师:小树叶落在了哪里?它又碰到了谁?小鱼会说什么呢?
(3)教师:最后,小树叶落在了哪里?小燕子会对小树叶说什么呢?
二、教师配乐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图片里的'小树叶碰到了谁?它和小树叶说了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图片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讲述一遍。
(2)幼儿集体讲述一遍。
四、幼儿创编故事情节。
(1)教师:小树叶还会碰见谁呢?他会对小树叶说什么呢?
(2)教师做小树叶,幼儿做小动物,巩固学习对话。
五、结束活动。
放歌曲《秋天》的音乐,幼儿做小树叶律动"飞"出教室。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能够用表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欣赏诗歌的快乐感受。
3、能够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舒缓的音乐磁带,《快乐的小屋》诗歌磁带。
2、教师绘画一幅大森林的背景图,并将诗歌中的角色:小朋友、小屋、萤火虫、小蜘蛛、小麻雀、纺织娘、蛐蛐和小蚂蚁制作成可以粘贴的卡片。
3、小朋友、萤火虫、小蚂蚁的头饰各一个,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随音乐“郊游”将幼儿带进活动室。(活动室四周布置柳条,桃花、地上洒满鹅卵石等)
1、教师:孩子们,今天天气这么好,春天这么美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屏幕上出现大森林图片)孩子们你们看我们到大森林了,大森林真美啊,我们就在这休息会吧。
2、室幼共同坐在垫子上,师:小朋友你们看大森林美吗?你们喜欢大森林吗?大森林里会有什么?
3、教师做突然发现状:孩子们你们看这里还有很多鹅卵石呢,真漂亮,你们说鹅卵石可以用来干什么呢?(铺小路、搭建小屋、放到鱼缸里、鹅卵石艺术等)
4、放课件:快乐的小屋。教师:用鹅卵石搭建的小屋虽然漂亮,可我觉得还不够完美,看,屋子里黑黑的,窗子上光光的,周围也没有花草,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装饰这间小屋?这间小屋也吸引了一些小动物们,它们也想来装饰这间小花屋,咱们来看看都有谁好吗?(出示图片:蜘蛛,小蜘蛛会怎么装饰小花屋,它有什么本领?)逐一出示小麻雀、纺织娘,蛐蛐、小蚂蚁图片。(完整欣赏课件)这些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了小花屋,大家都感到很快乐,很高兴。我们把这些小动物做的事编成一首诗歌好不好?
5、播放背景音乐,师朗诵诗歌。
提问:
(1)这首诗歌美不美?你们想学吗?(教师教授诗歌)
(2)师幼一起有感情朗诵诗歌。
(3)给诗歌起名字。
(4)师:在这首诗歌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快乐)对,大家帮助了小花屋,把小花屋装扮的更漂亮了,大家都觉得很快乐,小花屋也觉得很快乐。那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什么是最快乐的?你做什么事情时会觉得很快乐?(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快乐的事情,对,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了,别人再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刚才小动物们装扮了一间快乐的小屋,那我们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装扮一间属于自己的快乐的小屋,我相信用我们的双手装扮的小屋,小朋友们会更快乐。
6、出示准备好的立体小屋,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装扮。(背景音乐)
7、幼儿装扮完毕。提问:你把小屋装扮的这么漂亮,你的心情怎样?你想邀请谁来小屋做客?
8、师幼围着小屋跳舞,感受快乐。
9、结束:师:让我们把这间快乐的小屋带回去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感受我们的快乐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陈述理由并能说明其原因。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图片。
活动过程
1.物品分类
请幼儿将混放在一起的各种玩具分类放好,并说明理由。
引导幼儿可以使用“因为……,所以……”句式。
一个幼儿说完后,其他幼儿评议,看他分得、说得对不对。
例如:
(1)小碗、筷子、小勺放在一起
因为它们都是吃饭用的,所以放在一起。
(2)汽车、轮船、飞机、宇宙飞船放在一起
因为它们都是交通工具,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
2.找相关图
请幼儿找出有关系的.两张图放在一起,并说明理由,其他幼儿进行评议。
例如:
(1)因为她是女孩子,所以穿花裙子。
(2)因为小羊、小白兔都爱吃青草,所以我们把它们摆在一起。
3.说一件生活中的事(情景)
请幼儿用“因为……,所以……”,或“……所以……”,说一说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一件事,或一种情景。
例如:
(1)因为秋天到了,所以有的树叶变黄了。
(2)因为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所以我要送给妈妈一朵小红花。
(3)因为抢玩具谁都玩不成了,所以应该轮流玩。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美妙的意境。
2、初步尝试自己仿编儿歌。
3、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一盒。
2、落叶的大幅背景图。
3、透明胶、彩笔、蜡笔、白纸。
4、活动室布置:地板上铺落叶、主题墙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感受秋天的意境。
教师与幼儿到秋天的公园里散步,感受秋天的意境。语言导入:今天天气真凉爽,有些小朋友们
都穿上了长袖的衣服,什么季节来到了?秋天来了,那好吧!我们一起到公园里去看看公园里都有什么变化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啊?秋天美不美?秋天的景色很美,秋天的儿歌也很美,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秋娃娃写信》。
二、欣赏儿歌
1、欣赏儿歌《秋娃娃写信》。
2、提问:
(1)秋娃娃在干什么呢?。(写信)。
(2)都写给谁?写了些什么啊?
3、引导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
三、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1、鼓励、引导幼儿大胆仿编;
2、与幼儿共同整理仿编儿歌
四、延伸活动。
(1) 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2)帮助秋娃娃给小动物写信。
(3)将自己写的信贴在背景图上,共同欣赏图画,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反思:
通过孩子们对秋天的景色,各种各样、五颜六色落叶的'喜爱,我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了一节语言活动课《秋娃娃写信》。欣赏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美妙的意境,初步尝试自己仿编儿歌,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
“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四、简要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本次活动由儿歌导入,引出主题,然后通过挂图,老师讲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最后通过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达到了预期目的。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去解释,但可以借助图画、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幼儿找到共鸣,找到切入点。在这一片断中,抓住了诗眼“辛苦”字,通过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看图想象,转换角色,层层深入,激起幼儿情感的涟漪,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突破了体味诗意的难点。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的细节,能大胆表达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2感受图片的'意境,乐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朋友之间的关爱,体会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4幅。
活动过程
一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大树。你们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二、一图
1、小男孩在干什么?
2、大树有什么变化?
三、二图
1、大叔和小男孩认识以后会做些什么?
2、那我来看一看他们到底都干什么了?
3、玩捉迷藏
四、三图
1、小男孩是怎么休息的?
2、大树有什么变化?
3、大树为什么要给小男孩遮阳?
4、大树给小男孩遮阳,小男孩会睡得怎么样?
五、四图
1、小男孩怎么感谢大树的?
2、你和好朋友之间怎么表达关心的?
六、完整欣赏故事。
七,故事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名称:小雨沙沙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尝试按节奏创编歌词,并初步能用符号等表达与表现创编内容。
2、有初步的任务意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要下雨了》多媒体课件。
2、汉字卡、小图片、旋律谱、
3、已会唱歌曲《小雨沙沙》。
4、对动物与气候变化的现象有些零星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语言节奏游戏:说天气
二、演唱歌曲:春雨沙沙
二、创设情景,观看动画。
讨论:
—你看见些什么有趣的现象
—除此以外,你还有发现吗?
二、实践操作,合作创编歌词。
1、幼儿讨论创编歌词的方法,教师小结。
2、幼儿讨论怎样表达表现,教师小结。
3、幼儿协商合作,分组创编歌词,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展示
1、小组轮流进行展示。
2、学习分享他人成果
四、体验快乐
幼儿一起表演《小雨伞》作完成任务的快乐。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指导语: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这首古诗中说了些什么?哪些地方你听得懂了,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A、生生互动
幼儿之间互相解决,由理解的幼儿讲解给未明白的幼儿听。
B、 师生互动
幼儿之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解释给幼儿理解。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诵古诗。
教师首先让幼儿要感受到音乐和古诗之间的相似处,从而从内心体会春天的美景。
A、欣赏音乐
B、 随音乐朗诵古诗
五、欣赏歌曲《春晓》,激发学习兴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相关阅读:大班讲述活动??心情预报((同课异构)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猴子学样》
语言活动分析:啤酒桶,咕噜噜学前班写字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