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15 13:03:1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7篇(精华)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7篇(精华)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2.能用线与形的方法装扮袜子,运用装饰材料进行表现

  3.知道袜子的结构特点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初步了解圣诞节

  2.材料准备:各式袜子、各样袜子课件、圣诞袜纸样人手一份、棉花、双面胶、色彩笔、银光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

  1)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啊?你们喜欢过圣诞节吗?为什么?

  2)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爷爷会来给小朋友送圣诞礼物,你们开心吗?

  3)你们猜猜圣诞老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放在哪里的?

  4)看看这样的圣诞袜能放礼物吗?为什么?

  2.观察,引导发现

  1)出示圣诞袜,探索造型

  看看是这袜子打扮得漂亮吗?它是什么样的形状呢?

  它都有什么颜色?这是用什么打扮自己的?

  2)观察自己的袜子

  有谁觉得自己的袜子很漂亮呀?上面有些什么图案呀?

  3)观察各式各样的袜子

  大家猜猜姚老师包包里有什么秘密?谁想来摸摸?

  看看这些袜子,都有什么样子的啊?给袜子配对

  4) 看PPT展示袜子

  3.创作表现

  1)小朋友想不想有一个更漂亮的圣诞袜让圣诞爷爷放礼物进去?

  2)教师重点指导

  A.粘棉花时,要一小块一小块粘

  B.画花纹时,要画得大些,鼓励幼儿创造想象不同的花纹

  C.先画花纹再装扮

  D.颜色和材料的运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4.展示交流

  幼儿带着自己做的一面圣诞袜去找好朋友,介绍袜子的外貌。

  幼儿作品照片:

  家长反馈:

  孩子通过这次美术教学活动,展示了他们的彩色世界,每一支袜子都有他们自己的思想,从中我感觉到他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

  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的课程来源于儿童生活,课程的组织形式也必须符合儿童的生活。"

  随着节日的临近,我们幼儿园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充满了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幼儿对节日的来临充满了期待,虽然圣诞节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但是中外文化的融合,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圣诞树、圣诞花对幼儿来说都是熟悉的事物。我发现我们中班幼儿的一些特点,比如他们很愿意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制作和绘画,有初步的创新能力,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袜子上的秘密",让幼儿尝试用排序的方法装扮袜子,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表现,并且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谈话导入主题,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自由的交流喜欢过圣诞节的理由,再把话题导入我今天要操作的袜子上。第二环节是幼儿观察各式各样的袜子,从袜子的花纹上,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新,想出不同的花纹,幼儿的观察和发现是为了幼儿自己操作作准备的。第三环节就是幼儿的创作表现,幼儿在创作之时,教师要对重点进行一定的指导,并激励幼儿创作表现的兴趣。活动的最后是幼儿的展示交流,寻找"好朋友",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和同伴共同分享快乐。高潮部分是"圣诞老爷爷"送礼物,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3、让幼儿学会装饰石子。

  活动准备:

  1、区角活动中的各种石子。

  2、彩笔、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听故事《五彩石》,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1、与幼儿交谈:“小朋友,故事听完了,故事中有美丽的五彩石,你们愿不愿意拥有这样美丽的五彩石,”(愿意),引起幼儿兴趣“现在老师给你们画石子,自己做一个《五彩石》”,好不好?(好)

  2、现在先请小朋友们拿起你面前的小石子,看一看,它们长什么样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它们像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装饰这些小石子呢?好,请看老师这里。

  3、老师教幼儿画石子的步骤:

  (1)选一颗石子,先观察外形,如:心形的可画桃子、草莓、胡萝卜等,椭圆形的可画小鸡头、小猫头、小孩头等,有角有棱的石子可画,小草、大树、小房子等。

  (2)观察好之后,可作画,用左手拿好石子,右手拿彩笔开始作画,作画时,必须把石子的全身都画满,不要只画一画,这样不美观。

  (3)画完后,要放在桌上晾干,不要把颜色给抹了。

  4、幼儿独立作画,老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能力差的幼儿,老师要重复指导。

  5、老师结合当前季节,设计一个《美丽的夏天》的`主题,分别让幼儿作画,分工有序,如,有画炎热的太阳的,有画夏天的水果的,有画水中的荷花的,有画大树、小草、小花的,有画小动物的等。

  6、展示幼儿作品。

  三、活动延伸:把幼儿的独立作品,放到区角中,用主题画来装饰自己的教室。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带了很多东西来,我们看看都有哪些?

  二、 观察实验:

  1 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看不见了)

  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大豆,让幼儿观察大豆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还能看见 )

  3得出结论:

  (1)一些物质放进水中会不见了的,这种现象叫溶解。

  (2)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三、 幼儿猜测并操作实验

  1、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

  教师介绍今天带来的各种材料,请幼儿猜猜谁会溶解,谁有不会溶解?

  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幼儿操作实验

  让每个幼儿到自己的桌子前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注意:每次实验时只能放进去一种材料,在选择第二种材料时一定要换一杯干净的水。)

  四、 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五、活动延伸: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放风筝的基本方法,乐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乐于与朋友合作放风筝。

  活动准备:

  教师确定放飞的地点,时间、通知各小组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风筝、带上修补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纸,绳子等

  活动过程:

  1、确定地点要开阔和安全。

  2、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放飞风筝,确定风向风力。

  3、每小组幼儿互相协作放飞风筝、、若有某小组幼儿的风筝不能起飞,组织大家讨论风筝不能起飞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对称,尾巴轻等问题)。

  4、鼓励幼儿探索解决的办法,并对风筝进行改进。

  5、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夸奖幼儿的表现。

  活动评析:

  幼儿们争先恐后的去抓风筝线,放风筝的热情很高。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现在我们班上有很多幼儿吃饭都有挑食这个习惯,明明说了不可以浪费粮食,不可以挑食,但是幼儿还是会将菜中的蔬菜挑出来,挑食偏食这种情况在我们班的幼儿中比较严重,为了使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简单认识、了解常见蔬菜

  2、引导幼儿不挑食、偏食

  3、引导幼儿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青菜、大蒜、西红柿

  教学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1、通过谈话导入蔬菜、引起幼儿兴趣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蔬菜,让幼儿认识蔬菜

  2、提问幼儿爱吃和不爱吃哪些蔬菜、为什么?

  3、 有哪些小动物爱吃青菜?

  三、输入新知识

  1、教师讲解多吃蔬菜的`好处

  2、介绍讲解挑食偏食的坏处

  四、结束课堂

  1、挑选个别幼儿拿蔬菜让幼儿说出名字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让幼儿 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中班健康多吃蔬菜教案,挑食偏食是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种很不好的饮食习惯,教师们应该要努力让幼儿认识到多吃蔬菜的好处,将幼儿挑食的毛病纠正过来。

中班教案 篇6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我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锯木头、擦汗、洗澡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游戏情境的营造和幼儿想象能力的激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用一小块彩色纱巾巧妙地帮助幼儿搭建起想象与表现的平台,丰富了幼儿表达、表现的'手段。

  音乐的审美感受力是需要通过对音乐元素的感知、理解来获得的。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是这首乐曲中一个非常鲜明的音乐元素,于是所有活动环节就围绕这最具感染力的乐句而展开。首先,我通过引导幼儿充分地倾听,让幼儿主动地寻找乐句、听辨乐句。接着,我通过演示图谱,将动态的音乐转变成静态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乐曲的结构,发现乐句出现的规律。最后,我引导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进一步表现固定乐句和音乐节奏。

  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表达和示范自己的音乐感受的能力。在呈现作品的过程中,我努力通过生动的演绎来展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幼儿带入充满感染力的音乐氛围中。其中包括饶有兴趣的倾听、清晰准确的哼唱、情绪饱满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表现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

  不足的是在节奏的表现方面再强化一些,运用的手段、方法再多样一些。如,用拍手、跺脚、唱歌词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地体验、感受,多样化地表达、表现,这样也许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了解一些蔬菜的颜色特征。

  2、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进行大胆仿编,自主表达。

  【活动准备】

  四头奶牛(身上有变化过程),蔬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它们是谁?(奶牛)有几头奶牛?(4头)现在我们到了奶牛场,我是这里的挤奶师,挤奶师是干什么的?(挤奶)是啊!香香的牛奶就是我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

  2、我的这四头奶牛可喜欢吃蔬菜了,而且他们都有神奇的本领呢,神奇在哪儿呢?

  二、猜猜讲讲形式感受神奇的奶牛:

  (一)以第一头奶牛了解神奇在哪?

  1、小白兔喂奶牛吃了?(胡萝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出示后两幅图)看看这两幅图,想想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自由讲述)

  2、原来小白兔喂奶牛吃了黄黄的胡萝卜,就挤出黄黄的牛奶,小白兔喝了变成了一只小黄兔,现在你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小白兔怎么变小黄兔的?(幼儿)原来神奇在这儿,小动物喂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奶牛就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动物喝了就变成了什么颜色,真神奇呀!

  (二)猜猜讲讲其他奶牛的变化。

  1、真的是这样吗?森林里的小花鹿、灰狐狸、小黑猫(出示)听说了这件事,也想来试一试,结果会怎么样呢?他们变了没有(出示变化后的动物)

  (1)小黑猫变成了什么样?谁想上来看看?(幼打开)变成了?(小绿猫)

  (2)这只灰狐狸会不会变呢?(幼打开)变成了?(红狐狸)

  (3)那小花鹿变了吗?(师打开)一起说说看(小紫鹿)

  2、他们是怎么变的?

  (1)牛奶——吃了什么蔬菜会挤出绿色的牛奶?(猜测相关蔬菜)——出示验证:如绿绿的青菜

  (2)灰狐狸喝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变成了红狐狸?(红红的牛奶),奶牛怎么会挤出红红的牛奶,可能吃了?(猜测红色蔬菜)——(验证:红红的西红柿)

  (3)看到小紫鹿,你想到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和蔬菜(紫紫的)——出示紫紫的牛奶是因为奶牛吃了紫紫的什么蔬菜呢?(猜测)——揭示

  三、欣赏故事:彩色牛奶。

  1、这么多神奇的事情就发生在“彩色牛奶”的故事里,我们一起听一听,也可以跟我一起说说。

  2、欣赏故事。

  四、编编神奇的故事。

  1、你们想不想喂奶牛吃蔬菜,编编有趣的故事?(出示蔬菜图)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蔬菜你们认识吗?

  2、个别幼儿说说:如红红的西红柿等,并及时给他:红红的西红柿给你。

  3、认识个别不熟悉的蔬菜:如紫甘蓝:紫紫的紫甘蓝。

  4、幼儿挑选蔬菜:看看你拿了什么蔬菜?和爸爸妈妈编个神奇的故事吧。

  5、幼儿自由编故事。

  6、交流:谁愿意来喂喂奶牛。

  你拿了什么蔬菜?(绿绿的菠菜)绿绿的菠菜喂给哪头奶牛吃(贴上)。

  【活动结束】

  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到这儿来看看这些神奇的奶牛,让自己也变一变,以后等其他的小动物来了,我们再来编一编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