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13 08:45:3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锦集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征、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强调“团”“迎”字的书写。

  3.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课前准备:小牛贴图课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呢?有一头小牛,它也很想找个朋友,于是,它就写了一份《征友启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示。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瞧,小牛要来考考你们呢?

  3.瞧,小牛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呢!(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再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写小牛第一次贴出征友启事找朋友。

  (三)细读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3自然段)

  1.请学生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xxx”)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相机指导: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4.教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学习第3自然段。

  1.师:那么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看课件说话。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

  5.师:谁能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试试吧!指名读,齐读。

  师: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了呢?看小动物失望离开的课件,说话。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能带着动作来读读吗?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此时,A、(戴上头饰)请问,你是小山羊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为什么还要摇头呢?B、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

  一二组读兴奋的句子,三四组读失望的句子,读出对比来。

  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来为这句话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写:小牛————(失望、伤心、苦恼、奇怪)极了,跑到。

  (生加上补充心情的词语读第四自然段“诉苦“部分)

  师评价:我听出了你的失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么伤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齐读四段。

  10.是啊小牛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11.教师小结。

  学习5、6自然段。

  师:听了小牛的怨言后,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让他出了第二份征友启示。(课件出示)

  1、谁来读读?

  ①.那这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比着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②学生找不同。

  ③师:学生边说,老师边点出不同的地方。多了这些词,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征友启示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

  ⑤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读出两则征友启事的不同来。

  5.对比着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贴出后的热闹场面。

  ①师:第二张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8自然段?

  ②师:是啊,多热闹哇!怎样围才是“团团围住”呢?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动作。

  ③老师来当小牛,请五位同学来当小动物,表演下“团团围住”这个动作。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请位同学读一读他们的话。

  ②在这四句话里,分别都有一个字,它们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同、跟、陪、和)

  请学生用四个字分别说一句话。

  ④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

  来,我们分组来读读山羊、猎狗、花猫和马驹的话。

  ⑤学生齐读。你们听,小牛找到了许多朋友,它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我们也一起唱唱吧!(放儿歌:找朋友)

  (四)拓展想象。

  师:小牛这时候可高兴了,他唱完歌,又兴高采烈地又跑去见老牛,猜猜看小牛会对老牛说什么。(礼貌;名理)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五)练习说话:

  你想有更多的好朋友吗?

  想不想写个征友启示,那你会怎么写?

  下课!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第一次无,考虑自己,想到别人,第二次许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演讲稿中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诚挚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片,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

  介绍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

  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四、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表现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种抑郁,就会使她的外貌严肃,甚至使人误解。这并不影响她走自己的路。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

  朗读第三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五、学习第三部分

  明确:

  结尾这段文字,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探究活动

  1、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那么,本文是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呢?试根据课文作出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品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力量:一旦她认识到某一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热忱: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意义: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2、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⑴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采用“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表示让步关系。在偏句里用“即使”“哪怕”引出一层说话人认为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的情况作为让步的条件,来强调和突出正句的意思。与“即使”“哪怕”相呼应的关联词有“也、都、总、还”等。这样的句式先退一步,再进两步,强化了肯定的语气,充分突出了优秀品质的意义。

  第一句,强调和突出了“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偏句中的后者指的是“单纯的才智成就”,连才智方面的成就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品格,这还不表明优秀品格的意义吗?这句中的“即使”后面引出的是已经出现或存在的实际情况,这种让步不带假设性。

  第二句退一步讲“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被继承很少很少(一小部分),也对欧洲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充分表明优秀品德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因素。这句中的“哪怕”后面引出的是尚未出现的情况。这种让步带有假设性、预见性。

  二、小结

  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1弊⒅厝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即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预习、阅读、感悟、交流,课后拓展探究,把三维目标很好地整合在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2弊⒅靥逑肿杂商骄俊⒆杂筛形虻睦砟睢H醚生在自读中感受川江夜航的夜景美,在研读中品析课文的语言美,在拓展中感悟诗句的意境美。通过读、思、议、品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从而理解课文,感同身受,达到从感性到理性把握课文主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痹擞醚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3毕胂蠼面美丽的夜景,了解航标灯的作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美。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搜集江上夜景、航标灯、江上夜航的图片等有关资料。

  学生:有条件的可观察夜航船在江面上行驶的情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绷奶煲入:我们都是生活在长江边的人,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江上景色吗?

  2弊柿弦入:师生互相交流所搜集的资料,初步感受江上夜航的静谧之美,揭示课题。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毖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笔ι互助、生生互助读准课文。

  可采用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小老师教读、师生共读等形式读通顺、读正确课文。

  3毖生自主识记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并进行组词、扩词练习。

  如:“航”、“影”、“梦”是后鼻韵,“落”是边音,“澡”是平舌音,“盏”是翘舌音。

  比较“漂”与“飘”、“澡”与“操”、“静”与“净”。

  4毖习写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及书写难点,学生练习写字。

  引导学生注意“洗”、“浪”、“澡”,这3个左右结构的字应写得左窄右宽;“黑”共12画,第6画是横,第7画是竖。

  5毙∽楹献餮习。小组内自主读文,互相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讨论解决。

  三、研读课文,感悟体会

  可运用“边读边想,讨论学习”和“读、思、议、品”等多种方法,合作研读。

  1倍粒嚎刹捎米杂尚∩读、默读等方式反复通读全文,勾出课文描写的景物及特点,并试着体会体会。

  2彼迹貉生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重点研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你从中读懂了些什么?该怎样读?

  3币椋貉生自由讨论交流自主研读的体会。

  如第一小节,从“黑”、“睡”等词体会“静悄悄”,从而体会江面景物的静谧之美。

  第二小节,抓住“一条条”、“小星星”分析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体会航标灯的多。

  第三小节,引导学生想象。讨论:航标灯“招手”是在做什么?“汽笛声声报平安”说的是什么?两岸的高山为什么会在“梦里笑”?

  4逼罚

  (1)教师配乐诵读课文,学生闭目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进一步感悟诗语言的美。

  (2)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美。

  (3)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或诗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加深理解,品味赏析。

  (4)鼓励学生选背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积累语言。

  四、拓展探究,升华认识

  1苯涣髯约毫私獾降拇舶和航海知识。

  2笨瓮馑鸭、阅读有关描写江上夜景的好词佳句、片段、诗歌、文章等与同学交流、赏析。

  附:板书设计

  川江夜航江水静悄悄

  航标灯都亮了

  夜航船开来了静、美

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方法读懂课文,在自读中明理悟情,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吠、裸、鲫、撩、襟”等五个会认字,理解并积累“千丝万缕”“一言不发”“青山绿水”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深入体会姐弟俩勤劳、纯朴而诚实的高贵品质。

  3.从小女孩的神态、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女主人公纯朴、诚实的美好心灵。

  2.指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作用。

  【教具准备】

  1.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时间】

  1课时

  【设计流程】

  一、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当你买东西发现售货员多找钱给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月下桨声》中的小女孩也许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2.读课题,提问:读了文章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合作探究,重点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准“吠、裸、鲫、撩、襟”。

  2.默读课文,思考:

  ①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小组交流。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互动交流自读所得。教师巡视点拨。

  4.全班交流。教师尽可能提问更多的'学生,让学生通过运用在前几课中获得的方法深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优秀品质。

  三、自读课文,感悟写法。

  1.画一画。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把文中描写小女孩性格特点的句子画出来。

  2.说一说。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女孩的什么性格特点,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3.读一读。指导朗读描写小女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语句,深入体会小女孩诚实、淳朴的品质。

  四、巩固积累。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吠、裸、鲫、撩、襟”,并让学生说说哪个生字最难记,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词语采集。抄写“千丝万缕 一言不发 青山绿水”等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同步练习】

  一、照例子,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例:一(面)红旗

  一( )小船 一( )上衣 一( )鱼 一( )钱

  一( )钞票 一( )葱 一( )发夹 一( )圆月

  二、读一读,联系课文体会下面句子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

  1.女孩儿在船边小心翼翼地放网。船头上,一个更小的男孩儿在划桨。他们各忙各的,一言不发。

  2.“对不起,刚才错了……”她大声说。

  3.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又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间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三、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喜欢的词语:

  喜欢的句子:

语文教案 篇5

  习作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例文,启发学生根据例文做法,去搜集反映寒假生活的资料,并和大家交流。

  2.借鉴课文的写法,以“漫话寒假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3.引导学生注意做好生活积累。

  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弄清例文写的是什么,写了些什么,反映了什么。

  2.借鉴例文的写法,写自己的寒假生活。

  3.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丰富多采、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教前准备:让学生准备能反映自己寒假生活的照片、录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

  要点:1.简要说说春节的由来。

  2.描述城乡人们过春节时的情景。

  二、板书习作文题:漫话寒假生活

  三、审题

  1.看了习作题目,有什么问题没有?

  引导学生弄清:

  什么是寒假生活?(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什么是漫话?(不拘形式、随便谈0

  2.小结:漫话寒假生活,就是要写我们在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只要是你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都可以写。

  四、阅读例文

  1.教师谈话:书上有一篇同学写的《漫话寒假生活》,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一想,这位同学都说了些什么。

  2.读后讨论。

  这篇《漫话寒假生活》说了写什么?

  你觉得哪些内容有情趣?怎么有趣?

  3.让学生再读一遍例文。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作以下归纳板书:

  谈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小品,京剧)

  有意思

  说阅读书报的收获

  有收获

  讲什么的都有

  不嫌烦

  4.小结:这些内容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漫话。

  五、组织“寒假生活漫话会”

  可以指定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让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可以用电教设备展示相关的照片,播放录象。

  六、指导学生选择材料

  让学生简要地说说自己准备写些什么。

  讨论:哪些内容可以写进本次习作,哪些内容不可以?为什么?

  七、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作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习作要求

  二、学生读习作,师生评点

  三、修改习作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教案[精选]08-20

语文教案[经典]08-21

语文教案(精选)08-22

[精选]语文教案08-24

(经典)语文教案08-12

(精选)语文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