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4篇[热]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后,幼儿不仅乐于唱数,还喜欢各种比较数字大小的游戏,但是他们对于每个数字在整个数序中的位置和数字区间概念的认识仍不太清晰,如当玩游戏“猜数字”时,有幼儿猜10,我给出提示“太大了”,结果仍然有幼儿会继续猜11。显然该幼儿并不理解教师给出的提示和所要猜测的数字范围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例子在一日活动中很常见。当我请11~20号的幼儿去喝水时,仍有一些在这个学号范围内的幼儿没有去喝水,而是在同伴的提醒下才懵懵懂懂地跟随前往。一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思考之后便豁然开朗:即使大班幼儿可以唱数到100,甚至更多,但是他们对数字区间的概念还是模糊的,有的幼儿并不清楚17是包含在11~20的数字区间内的。
以上两个例子,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幼儿缺乏一个较为完整的心理数轴,以及对数序的理解。基于幼儿的需要,我试图将代表幼儿学号与数序的核心价值相结合进行活动设计,为幼儿呈现一条有趣的“会无限变长的线”,将抽象的心理数轴直观地展现给幼儿,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字与线段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线段与数序、数字大小等的关系,提高观察、推理能力。
2.对数字感兴趣,并感受生活中的数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自己和同伴的学号。
2.物质准备:自制带箭头的直线(箭头可以拉伸延长)、数字卡片(0、10、20、30、40)、学号小人卡片上面有幼儿的头像和学号)、箭头、小红旗、记号笔、空白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趣的线,寻找线上的数字秘密
1.今天我带来了一条有趣的线,你们发现这条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很多幼儿马上发现了线末端的箭头,“线上有个箭头!”)
2.你们平时在哪里见过箭头?箭头代表什么意思呢?
3.幼儿立即交流了很多有关箭头的经验。
(“我上次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见过箭头,告诉我们儿童乐园往哪儿走。”
“我在地铁车站也看到过箭头,告诉人们怎么换乘。”)
【设计意图:活动开场,教师就直接出示一条带箭头的线,引发幼儿对箭头的关注,并交流有关箭头的经验,为之后环节中理解箭头的意义作铺垫。】
4.箭头能表示方向,不过今天这条带箭头的线上还藏着许多看不见的数字。到底会有些什么数字呢(教师在线的起点和终点各贴上数字0和10)?猜猜这段线上0~10之间还会藏着哪些数字?
5.幼儿—下子说出了0~10之间的数字。“你们说的数字都比0大,比10小,所以都在0~10之间。”
6.如果从10再接着往后数,还会有什么数字呢?你们说的数字都比10大,都有可能在10的后面。那这条线好像不够长了。
(教师拉出箭头,将线拉到大约40左右的位置。)
7.(此时幼儿都觉得这条线很神奇,—下子很感兴趣。)
变长的线上还藏着许多数字,这些地方会是数字几呢?
(在20、30、40的位置贴上翻过来的数字卡片,待幼儿猜出再将卡片翻回来验证。)
8.有些幼儿猜到这些地方可能是什么数字。
“因为已经有10了,所以后面肯定是20、30、400"
(幼儿从线段的距离上估测出数字。)
9.如果再把这条线拉拉长,后面还会有数字几?如果神奇的线变得越来越长,上面的数字会越来越大。原来这些数字是从左往右、从小到大排队的。
【设计意图:教师先从1~10“出发刀,引导幼儿发现在一段数字中间还包含着许多其他数字。之后,教师通过会变长的`线,引发幼儿初步感知线上数字排列的规律(从小到大排列)。】
二、在线上找学号的家
1.说了那么多的数字,有没有数字可以代表我们自己(幼儿立即回答“学号”)?这条线上的数字是从小到大排队的,我们把学号也来排排队吧。
2.教师出示学号小人卡片,请幼儿
找到自己的学号卡片,把它放到线上合适的位置。
(幼儿看到贴有自己照片的学号小人,都觉得十分有趣,对“找找学号小人的家"跃跃欲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教师发现:幼儿摆放的学号小人之间的距离有些问题。如5并没有放在0和10的中间,或者几个相连的学号没有靠在一起,又或者11和13之间应该空开一点,却连在了一起。)
4.学号小人都排好队了,是从小到大排队的吗?有没有问题?为什么有些学号靠得近,有些寓得远?
5.幼儿对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表述了自己的理解,并能举一反三,发现其他学号摆放的问题。
“因为20后面就是21,当中没有其他人了,所以要靠得近呀。”
“我发现了问题!11和13应该分开一点,因为当中还有12!”
6.有些学号中间没有其他学号了,所以靠得近;而有些学号中间还有其他学号,所以分得开。刚才你们说有些学号中间还有其他学号,所以要分开一点,那现在请你们把这些学号小人也放到线上吧。
(幼儿将剩下的学号小人也摆放到线上合适的位置。)
7.现在我们的学号都从小到大排好队了。你们知道吗?学号的顺序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知道某某为什么是1号吗?因为她的年龄是我们班最小的,所以她排在最前面。原来我们的学号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来排队的。这条线除了可以表示数字的大小,还可以表示我们出生的顺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教师提供了贴有幼儿头像的学号小人,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体验中,将自己和同伴的学号小人摆放在线上合适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体会自己学号与同伴学号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步呈现出一条完整的数轴,并验证了之前学号摆放的方法。在分享与纠错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不同学号在这条线上距离存在差异的原因,了解不同数字在排列过程中的规律与特点,并感受数序与线段的关系。】
三、游戏:猜学号
1.引导幼儿分成两队玩“猜学号”的游戏。
教师说明规则:
(1)两队轮流“猜学号”,教师提示猜的数字是大了还是小了。
(2)谁猜中了,那一队即赢,获得一面小红旗。
2.第一次玩游戏。教师先在空白卡片上写下心中想的学号。提问:猜猜我心里想的学号是几号?
3.幼儿猜出一个学号,教师就给出提示,如11太小了。这时教师要追问:我说的1 1太小了是什么意思?11比谁小?那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去猜?
4.让我们用一个小箭头来帮帮忙吧,请箭头来帮我们指明接下来应该往哪个方向猜。这个箭头可以怎么放?指向哪一边?现在有几个箭头?两个箭头是什么意思?我心里想的学号肯定在几和几的中间?
5.第二次玩游戏。请一位幼儿来选一个学号,教师将线上的学号卡片都拿走,再来玩一玩猜学号的游戏。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以竞赛的形式玩猜学号的游戏(在数轴上显现数字过渡到隐藏数字)。幼儿根据“大了”或“小了”的提示来猜测他人手中所藏的学号。此环节的设计中教师运用箭头来表示猜测的方向,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提示并显现猜测的范围(数字区间)。】
四、讨论与延伸
1.今天玩的游戏都和数字排排队有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数字是排好队的?数字排好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2.幼儿分享生活中数序的经验。
“电影院里有数字,座位是从小到大排好的。”
“马路上的红绿灯上也有数字。”
3.教师根据幼儿的经验进一步梳
理:电影院里座位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
好队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座位。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幼儿在数序认知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此环节在与幼儿的有效讨论中,引发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数序,而这些生活中的数序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本案例荣获:20xx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学前教育)一等奖。
点评
简洁而不失智慧 内秀而更显专业——观摩闸北区安庆幼儿园卢世轶老师的“学号小人”有感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黄琼
20xx年3月25日,全市教研员和示范园园长集聚闸北区安庆幼儿园,观摩在20xx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卢世轶老师的大班集体学习活动“学号小人”。又一次走近卢世轶老师,再次收获着无比的惊喜与感动,卢老师为我们全方位展示了她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下面,以“学号小人’为例,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与思考。
第一,价值的最大化
今天,幼儿园的数学教学要什么?其对幼儿发展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卢老师的这个集体学习活动为我们生动诠释了数学教学的价值。首先,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寻找线上数字的秘密"“猜猜这段线上0一10之间还会藏着哪些数字”,以及“猜学号”游戏中,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也许,这份被激活的兴趣,会点燃幼儿未来对数学学习的探索愿望。其次,数学智慧的发展。借助于“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卢老师把丰富的数学元素予以充分组合:线段与数序、数字大小的关系:线段上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自己学号与同伴学号之间的大小、位置关系等。在这个过程中,别具一格地体现了对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的发展价值。幼儿在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地发现与学习,自主地建构着初步的、隐形的“心理数轴”,并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数学智慧。
第二,设计的有效性
这个集体学习活动设计的特色在于:一是简洁。整个活动主要的教具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制的“带箭头的直线”。教具极其简单,却在上面创造性地演绎了丰富的数学教育元素。这样简洁而不失智慧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比起那些“豪华版”的教具,也更有利于推广、复制。二是融合。以往的数学活动,常常是“单打一”的设计,或者“数数”教学,或者“相邻数”教学,或者“加减运算"教学,再或者“几何形体”教学等。而卢老师把许多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数字大小的比较、数数、认数、数序、相邻数,以及线段与数字的各种关系等。这样整合性的数学教学,反映了执教者以及安庆幼儿园的团队对数学教育的驾驭能力和创造性设计的能力。三是挑战。整个活动,不仅挑战着幼儿方方面面的数学知识,更挑战着幼儿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数学经验的语言能力。幼儿乐在其中,也成长在其中。
第三,互动的现场智慧
这既是一个预设的,又蕴涵着诸多生成因素和大量不确定内容的集体学习活动。卢老师机智而沉稳地面对来自幼儿的信息,予以适切的回应。如,当幼儿把自己的学号插到箭头上以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卢老师冷静地回应,“没有关系,让我们先解决‘靠在一起的数字’问题。”于是,幼儿插学号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又如,当两队幼儿做“猜学号”游戏,一队输了,有个幼儿不由自主地说,“要输得起!”卢老师立即“接球”,回应道,“是啊,输得起,才能赢得更多!”现场师幼互动的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卢老师沉稳、机智又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个性特点,同时,更折射出了卢老师心中装着本次活动目标和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眼里看着幼儿当前的现状与发展水平,进行着有效的师幼互动。当然,在互动方面,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有的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如,当教师总结幼儿在箭头上数数“小朋友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十个十个数”的时候,有幼儿“插嘴”道,“我会五个五个数”“我还会两个两个数”。然而,教师没有“接球”,未对幼儿不同的数数方法、经验和学习积极性予以及时的首肯。但无论如何,卢老师沉稳而富有逻辑思维特质的互动,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最后,还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是,卢老师在“评优”活动中,不仅把一个活动上得别具特色,她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也组织得有滋有味。另外,在“评优”的答辩与“全市展示”的互动环节中,她对主题活动开展效果的评价、对数学与主题关系的见解、对个别学习活动中结构化问题的理解,以及对集体学习活动难易问题的处理等,都很有个人独立见解和专业底气。这充分反映了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位本科生、有八年一线实践积累的教师比较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实践能力。
总之,卢老师是一位简洁而不失智慧,内秀而更显专业的青年教师。我由衷地期待着卢老师把“评优”作为新的发展起点,今后能不断积极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在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中,走得更远、更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体验物体沉浮现象。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能够根据沉浮现象将物体进行分类。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副美丽的图画,(出示图画)叙述,在蔚蓝的大海里生活着好多各种各样漂亮的鱼,有些鱼在大海里游得多开心呀!可是有一天,这些小鱼都伤心地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一些游客来游玩,把好多废旧垃圾丢到了水里。这些垃圾严重污染了水里的环境,使小鱼生命受到了威胁。
2、"你们想知道人们扔到水里的都是些什么吗?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你们认识这些都是什么物品吗?(展示桌子上的物品,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
3、师:环境遭到破坏,小鱼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小朋友你们想帮助这些小鱼吗?那我们今天就赶紧组织一批打捞队,去帮助小鱼把水里的垃圾打捞上来好吗?
4、可是,这些垃圾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入到了水底,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打捞队分成两队才行,一队去打捞浮在水面的垃圾,一队去打捞水底的垃圾。你们说好吗?
5、猜测活动,师:小朋友,那你们知道哪些物品会沉到水底,哪些物品又会浮到水面上来吗?(教师操作演示,引导幼儿观察)
6、操作活动师: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样?(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请小朋友对照自己的猜测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
7、师:小朋友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听?(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让幼儿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和物体大小没有关系。)
8、师:对,它们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来,真有趣!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真棒!
9、分类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帮小鱼把垃圾打捞上来之后,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把它们装进垃圾箱里好不好?(出示两个带有上浮、下沉符号的纸箱。)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指导幼儿认识沉浮标志,然后把下沉和上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箱子里,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10、小朋友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能当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了,现在让我们动起手来帮小鱼把水里的垃圾打捞上来吧!大家要记得一定要把打捞上来的垃圾分别放在不同的两个垃圾箱里。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始行动吧!
活动反思:
应该注意到幼儿的这个学习特点,课前让幼儿能在平面的图上分清上下,那么就不会出现分不清这种情况了。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玩各种电动玩具,能探索发现其共同的特征。
2、知道电池在电动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如有条件,请幼儿从家里带一个电动玩具到幼儿园。
2、 电池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的玩具。
教师:今天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请你说说你带的是什么玩具?
请几位幼儿演示自己的玩具给大家看,激发大家的兴趣。
2、 确立小组名称。
教师:请你们自己都来玩一玩自己的电动玩具,看一看他们会不会动?
教师:你打开开关的时候,你的玩具会怎样?(玩具汽车向前跑、玩具母鸡生蛋了。)
教师: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玩具里有电池)
3、教师帮助幼儿了解电池的作用。
教师:老师请大家把电池拿掉,看看玩具还会不会动?(不会动、不会转、不会亮。)
教师:我这还有两个玩具,他们为什么安上了电池还不能动呢?(将电池装反了)
教师:请你们也来试一试,在你的玩具中装上电池,看他会不会动?个别指导幼儿装电池,教师示范装电池。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并发现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按一定的规律 物体排序。
2、懂得根据需要拿取材料,用一个拿一个。
3、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春天的花环》是一节根据春天季节特征:春天来了,春姐姐从南方飞回来了,美丽的花都开了,而设计的数学活动。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材的设计,较多地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等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创设情境(春姐姐),给幼儿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完成任务(做花环)。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很自然地掌握了排序规律。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准备:
1、背景画面:春姐姐
2、材料准备:1、贴有红、黄两种颜色(两朵黄花,两朵红花,两朵黄花,两朵红花)的长条形纸一张(上面粘有一层双面胶)。
2、用黄花、红花排列成一一规律的花环一个。
3、长条型纸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每张纸上贴有一一、一二、二二的规律,至少两个循环。
重点:发现花环排序的规律。
难点:粘贴花环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春姑娘从南方飞回来了
1、激题,引趣。
师:(出示画有春姐姐的背景图)宝宝们,美丽的春姐姐飞进来了我们小(1)班教室,看这是春姐姐送给我们的礼物——花环。 师:好看吗? 幼儿观察
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红、黄)
2、引导幼儿发现花的排序。
师:这些漂亮的小花是怎么排队的呢?
二、春姐姐送花环
1、学习一、一排序的.规律。
师:春姐姐要送我们漂亮的花环,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花环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第一个一、一排序的规律花环,花环上有些什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师幼一起读读花的排序(一朵黄花、一朵红花、一朵黄花、一朵红花……)。
师:谁来帮帮春姐姐按照一朵黄花、一朵红花、一朵黄花、一朵红花的规律,接着贴下去呢?
教师示范粘贴花环的方法(撕下双面胶,拿一朵要贴的花轻轻地粘在双面胶上,不能离前面的花太远,也不能挤在一起,然后再粘贴下面的一朵),一边粘贴一边读(一朵黄花、一朵红花……)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分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花环的排序规律,然后和幼儿一起把花环的规律读出来,让幼儿加深理解,为下面的一二、二二规律做好铺垫。再让幼儿操作时自己说出来)。
2、学习一、二排序的规律。
师:(出示粘有两组规律的花环长条,让幼儿观察理明)春姐姐的这个花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①让幼儿自己读,然后自己发现规律,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②教师和幼儿一起读③请个别幼儿示范帖,鼓励幼儿边贴边说,贴完它后帮其做成一个花环,戴在他胸前 。
(分析:幼儿虽然会自己读出花环的规律,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而且会直接按照规律往下粘贴,但出示的规律不完整。如: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小朋友不接着前面的看,仍然从红花开始粘贴,要重点提示。)
3、学习二、二排序的规律。
师:春姐姐还想送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一个漂亮的花环,可她没来得及做完,我们一起来把花环做完好吗?
师:(出示二、二排序规律的花环)这个花环和前面的两个花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找出规律
出示二、二排序规律不完整的花环,红花、红花、黄花、黄花,红花、红花、黄花、黄花
师:小朋友可要看仔细了,把前面的粘完整了,再接着贴下面的一个规律。(重点引导)
三、、我做的花环
1、幼儿每人取一条做花环的纸条,先读一读上面已贴的花的规律,然后取相应的花进行粘贴。
2、教师观察幼儿读花环的情况,帮助每位幼儿正确地了解自己要用什么颜色的花贴什么样的规律,用一个拿一个。
四、我们真美丽。
1、幼儿粘贴好之后,教师帮助幼儿将纸条做成环型,让幼儿戴在胸前,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欣赏、交流花环的规律。2、和春姐姐合影。师:春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带上花环,真漂亮,它想和我们一起照个像呢!(组织幼儿拍照)
2、教师播放轻快地音乐,师幼一起戴着花环随音乐跳舞。
反思:
第一、创设情境: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如何用一种他们习惯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很重要,活动中我通过创设春姐姐要送一个美丽的花环给我们小朋友,和春姐姐合个影等做游戏情节,既形象又生动,不仅能使小朋友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而且又能够帮助幼儿很快明理掌握排序的规律。
第二、层层递进:新授过程中循序渐进,先是一、一排序,教师引导幼儿发展并理解掌握,然后是加深难度一二、二二的排序,让幼儿自己发现,找出规律,最后引出“春姐姐要送小朋友每人一个花环”,不断添加难得,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第三、在难点的处理上不是很到位。只是老师在操作的时候说了一遍,没有让小朋友上来尝试一下,所以小朋友在黏贴的时候出现了很开或重叠的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8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