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常用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内容,丰富各游戏,鼓励幼儿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其他教案-中班角色游戏。
2、培养幼儿坚守岗位,以及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巩固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各角色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以及替代品。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上周下午开展的各角色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
2、以谈话形式增强角色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
3、分配角色:按幼儿意愿,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医院,以身份提醒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幼儿教案《其他教案-中班角色游戏》。
(2)鼓励各角色、各主题间的交往。
(3)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
5、游戏结束
(1)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玩具。
(2)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角色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钻过70 厘米高的障碍物,发展钻的能力。
2、喜爱参加体育游戏活动,感受与伙伴游戏的快乐。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幼儿已会小鸡走、小鸭走的动作;会唱“小鸡小鸭”的歌曲。
活动过程:
1.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鸡、小鸭,随音乐作准备活动,边唱“小鸡小鸭”歌曲边做动作。
2.教师在场地中间,幼儿围在四周,以游戏口吻边示范动作边介绍游戏的方法:“小鸡小鸭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里,听到妈妈的喊声,马上钻出自己的'家,来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游戏,从家里钻出来的时候,一定要低头,不要碰到家门,看谁是个乖宝宝”。
3.教师请幼儿分别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准备,听到指令后从家里钻出来,到草地中间跟随录音做游戏。
4.教师观察幼儿钻的动作,音乐游戏后进行简单的评价,请动作协调的幼儿示范,指导低头弯腰的动作要领。
5.请幼儿钻回家中蹲好,听指令继续游戏。
6.鼓励幼儿游戏中大胆与伙伴共同愉快地游戏。
7.游戏结束时,教师带幼儿作简单模仿动作,轻轻放松整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尤其在竞赛过程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秩序较好。但在动作讲解过程中有点乱,有点急于求成。整个活动的运动量较少,应该多给孩子运动,增加锻炼身体的热情。还可以准备些歌曲旋律,配合着进行教学。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令人舒畅的感受。
2、将生理反应的笑与愉悦的情绪体验建立起联系来。
【活动重难点】
体验“痒”的生理反应,并将其与愉悦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
【解决策略】
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体验“痒”唤起的笑,宣泄不良情绪,体验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红布头一块,弹力絮若干,绒毛围巾一条,请一名表演能力强的.幼儿穿上红衣服来园扮演红布头。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趣。
1、师讲故事:“猪妈妈要给小猪做一件棉袄,她找来一块红布头,这块红布头很怕痒,一碰,它就会痒得笑起来。用这样一块红布头做棉袄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幼儿先自己猜猜说说)
2、教师请一名穿红衣服的幼儿当“红布头”与教师配合,边表演边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开头讲到红布头痒得哈哈大笑为止)。
3、师提问:“猪妈妈用红布头做棉袄红布头笑了几次?为什么?怎么样笑的?”
4、请幼儿找个好朋友,两人一组表演故事第一部分,体验故事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以及发泄郁闷的心理感受。
二、理解故事。
1、师:“小猪穿上红布头做的棉袄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小猪穿上……到结尾”)。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得怎么样?
3、师提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棉袄后,痒的怎样?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
4、小结:“我们一痒痒就会忍不住嘻嘻哈哈地笑起来,让我们感觉很舒服、很痛快。”
三、游戏活动。
1、请一名幼儿扮演小猪,并蒙上眼睛,老师扮演猪妈妈,悄悄地把红布头放到某个幼儿的领子里,放好后,大家一起说:“小猪你来猜一猜,”然后一起装作痒痒的样子,“嘻嘻哈哈”地笑,小猪张开眼睛猜红布头究竟在谁那里。
2、如果猜中,被猜中的小朋友做下一轮游戏的小猪,如果没猜中,被藏有红布头的幼儿呵一次痒痒。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火警演习要注意的事项。
2.辨认应急路线,学习在危急的情况下安全逃生的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火警警报声。
2.让幼儿搜集防火和火灾逃生的`图片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播放火灾警报声,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并说说它的作用。
(警报声表示可能有火灾发生,提醒人们要尽快逃离现场。)
2.请幼儿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资料,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1)平时应该怎样防火?(不要玩火、电器使用后要关掉。)
(2)发生火灾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要保持镇定、用湿毛巾掩住口鼻、立刻离开火警现场、不要乘坐电梯。)
3.引导幼儿认识幼儿园里的应急逃生路线及要注意的事项。
4.与幼儿进行火警演习。火灾警报声响起,请幼儿跟着老师,有秩序地沿着应急路线,到达安全的地方集合。
5.火警演习结束后,请幼儿分享刚才的心情。
教学反思:
增强幼儿防火意识、提高幼儿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幼儿防火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活动,幼儿知道发生火灾时应注意的事项。另外,幼儿在活动中玩火警演习游戏,能够较快的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路线,较好的完成教学难点。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通过扮演角色及看图谱节奏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准备:
PPT课件,音乐,猫叫录音,歌曲伴奏录音。
过程:
1、谈话交流:
--"今天吴老师呀,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PPT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的家?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呀?"(小老鼠打电话)"打电话找谁?找朋友来干什么?"(找个朋友过家家)"打电话需要知道什么呢?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么拨号码的呢?"(电话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2、学看图谱节奏:
--"老师们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听一听有哪些内容?"播放PPT课件图谱节奏:
(1)教师边播放图片边引导幼儿熟悉歌曲中的对话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并带领幼儿根据图谱做节奏动作。
3、角色扮演游戏:
--"现在请你们来扮演小老鼠和猫,好吗?"--"那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可以怎样做不让猫发现呢?"(引导幼儿"蹲下",反映较慢的小老鼠会被猫捉走)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游戏。
(2)男女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后互换角色。
4、延伸: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小结:真是一只粗心的老鼠,差点丢了性命,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老鼠这么粗心,做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和仔细。
活动反思: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对于新歌的教学,幼儿对歌曲的结构和歌曲的内容会出现困难。在活动过程中,我和配班老师,先以情境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制作了图谱,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对不易理解的歌曲内容也迎刃而解了,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看图谱边唱,轻松地记忆歌词。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蕴含的快乐情趣。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尝试创编散文诗中间部分。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谈,引出活动内容。
提问:你们喜欢游戏吗?你最喜欢什么游戏?
二、欣赏散文诗。
1、提问:小雨点也喜欢玩游戏,你知道它喜欢玩什么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引出散文。
2、教师完整朗诵散文诗《滑吧滑吧,小雨点》
3、散文诗里的小雨点在做什么游戏?
4、小雨点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老师再次朗诵散文诗。
5、游戏:小雨点。
6、师:小雨点把什么当做滑滑梯?
朗诵散文诗的重点部分,感受散文诗的句式特点。
7、你最喜欢散文诗中的哪一句?
8、师幼合作朗诵散文诗。
三、畅想、表达,进行仿编。
小雨点还会跳到哪里?又会把什么当做滑滑梯?(幼儿尝试仿编。)
四、感受小雨点的快乐。
1、小雨点从天空跳下来玩了这么多有趣的滑梯,你觉得小雨点的心情怎么样呢?
2、看PPT:小雨点是快乐的,它还把快乐传递给我们。
附散文:滑吧滑吧,小雨点
“滴答滴答……”小雨点唱着歌、排着队,从天上跳下来玩耍。
小雨点跳呀跳,跳到屋顶上,跳到树叶上,跳到我的`雨伞上。
啊呀,小雨点把屋顶当做了滑滑梯,把树叶当做了滑滑梯,把我的雨伞也当做了滑梯,一个个争着往下滑。
“滴答滴答……”滑吧,滑吧,快乐的小雨点。
你知道小雨点还跳到了哪,把什么当成了滑滑梯?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教案 篇7
目标:
1、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蜗牛,并用形象的词语概括蜗牛的形状和特征。
2、初步感知不同的姿态的蜗牛的画法,并大胆地表现出来。
3、初步学会欣赏作品。
准备:活蜗牛一只,欣赏作品画6幅,每人一本绘画册,彩笔等。
过程:
一、观察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并用词语概括蜗牛的形状和特征.
老师:蜗牛的身上有什么?
幼儿:蜗牛的身上有圆圆的房子。
老师:这是什么?
幼儿:房子上有像旋涡一样的花纹。
老师:小蜗牛还有什么?
幼儿:有长长的脖子,有一张小嘴巴,两个小触角。
老师:蜗牛的小眼睛在什么地方?
幼儿:找不着。
老师:蜗牛的小眼睛在它的触角上。
二、边讲故事边教幼儿画
1、天在一片绿草地上,小白兔看到了一个圆圆的房子。
2、圆圆的房子上有像绕线的先线团一样的花纹,非常漂亮。
3、小白兔蹲在那静静的看着,看着看着,咦!从像线团地房子里伸出了长长的脖子圆圆的头,头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张小小的`嘴巴。
4、头上还有两只长长的触角,哦,原来是一只小蜗牛哇。
三、启发幼儿想象蜗牛一家
老师:小朋友,你的家里都有哪些人?
幼儿:有爸爸、妈妈、宝宝、奶奶、爷爷……
老师:那你们再想想,小蜗牛的家里会有谁呢?
幼儿:有蜗牛爸爸,蜗牛妈妈,蜗牛宝宝等。
老师:小蜗牛的一家是怎么做游戏的呢?
幼儿:它们到草地上捉迷藏,爬树比赛等。
四、教学分析与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幼儿很感兴趣的一项活动,绘画的主人公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小动物,我们一起饲养,一起观察,还利用下雨天到户外寻找小蜗牛,在活动中还利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故事的形式进行活动,幼儿观察的很仔细,故幼儿画的比较好。不足,教师在线条上引导的还不够,幼儿画的较单一,不过色彩画的还比较丰富。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乐于参加探索活动。
2.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发条)、遥控玩具、声控玩具、录音玩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玩具
A、今天,小朋友带来了许许多多好玩的玩具,想不想来玩一玩?(幼儿自由玩自己的玩具)。
B、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自己的玩法)
二、交换玩玩具,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A、刚才小朋友们都玩了自己的玩具,而且告诉大家怎么玩的,现在老师请大家找一个好朋友交换玩一玩,看一看好朋友的玩具和你的有什么不一样?
B、(幼儿再次玩)请幼儿说说你玩了谁的玩具,是怎么玩的?和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
三、引导幼儿深入探讨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式。
A、(师出示打开发条的玩具)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
师展示一件发条玩具讲解(里面有不同的齿轮和轴承拧动后带动玩具动起来)。
B、(出示打开的电动玩具)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幼儿讨论)电动玩具里装了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区分一般电动玩具和遥控玩具的不同)。
C、: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轻轻一推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
四、了解较先进的玩具
A、了解声控玩具
(出示声控玩具)这个玩具怎么玩呢?
请幼儿猜一猜后教师演示玩法。
B、会录音的玩具供幼儿观察,让幼儿对玩具说话并观察反应,
让幼儿知道玩具身后有个小录音机,所以它会说出跟幼儿相同的话。
五、结束
这些玩具真有趣,它们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了让小朋友玩得开心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们发现了其它好玩的玩具,再来介绍好吗?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背景
纲要中提倡鼓励幼儿运用正在发展的数学观念和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使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我班幼儿已经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物体,对10以内物体的总数有了概念,但对于解决游戏和生活中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能力。本班的来园签到墙饰是一列有四节车厢的小火车,每节车厢坐10名小朋友。幼儿对“来园乘车”环节非常感兴趣,因此,我想由此入手来培养幼儿用10以内数学经验解决生活、游戏中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会总和10以内的两数相加的方法,会说出结果。
2、通过操作和游戏体会到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健康快车”操作墙,羊羊插片若干,计数用水彩笔若干、玩具插片若干。
2、幼儿已经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物体,对10以内物体的点数有了概念。
重难点分析
把两数用两种不同的'物体(事物)表示,数出总和。解决措施:用不同层次的代表两种事物的计数物反复进行实际练习,把两种不同的“羊羊”插片用实际男女幼儿来排排站,体现出总人数,使幼儿接受,认同两种不同的事物数在一起得出总数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孩子们来园时插羊羊了吗?提问:第一车厢的男孩儿来了几个?请举手,让我们数一数:1、2、3,一共来了三个男孩儿。第一车厢的女孩儿谁来了让我们数一数:1、2、3、4、5、6,一共来了六个女孩。请问:第一车厢一共来了多少人?8个、9个、10个幼儿猜着说。我们的答案不一样,怎么办?老师有一个好办法。
二、基本部分: 1、情景再现:
(1)请第一车厢实际幼儿手拿“羊羊”插片,男孩女孩各站一排。
重难点:先各站一排各数出总数,然后合成一排,再数出总数。
2、操作羊羊卡片,算出总数。
(1)喜羊羊和美羊羊各代表男孩儿、女孩儿;
(2)教师用羊羊插片在黑板上演示过程。
(3)老师出题,幼儿操作。
例:第二车厢来了两名男孩儿、四名女孩儿,请幼儿先点数排列出两张喜羊羊卡片,再点数出四张美羊羊卡片,然后合成一排点数出总数。
3、分组操作练习:
(1)分组:喜羊羊、美羊羊卡片计数组、水彩笔计数组、玩具插片计数组、男孩、女孩列车组。
(2)讲清规则和操作方法:用同一种颜色的水彩笔可以代表男孩儿,换一种同样的颜色可以代表女孩儿;同一形状的玩具可以代表男孩,另一种形状的玩具可以代表女孩儿。老师说请几名女孩儿几名男孩儿上火车,你们就从自己的材料中相应地摆出几个,然后再合成一排数出总数。
(3)自由选组。
(4)教师出题,幼儿分别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或本身来算出总数。
三、结束部分。 游戏:我们的火车开动了
老师当火车头,走到哪一桌,那一桌的小朋友就依次上火车。在教室里开上一会儿。
活动反思 我班幼儿上过托班,比一般中班的孩子有了更多一些的数学经验和年龄上的优势,一半幼儿已经过了5岁了,他们对加法已经有了一些兴趣,例如在平时有的幼儿会在一起提问,几加几等于几的问题,也是家庭的教育的影响,也许是CPM课程的影响,幼儿的表现是猜总数,不明白怎么得出总数,我想如果教给幼儿方法,把代表两数的实物放在一起数出总数反复这样操作、游戏,对幼儿慢慢理解两数相加的实际意义有帮助。但只能停留在用实物帮助下,初步理解的层面上,不能深入地去做抽象的数学题,那样还需要一个不断渗透,反复大量操作和更多的生活体验过程。
“活动目标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定的有些大,不易操作和衡量,于是改成了“通过操作和游戏体会到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中,我设计的物质准备是有层次性的,难易程度不同:用羊羊卡片的方式来代表自己,用红、蓝卡片计数和三角形、方形计数是分别在颜色和形状上增加了难度。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这些准备还是有问题,它们都是纸质的卡片,不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且还需要教师一一去剪裁准备,于是我从活动区中寻找到了两种替代物。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代替红蓝纸片用不同形状的玩具插片代替三角形和方形纸片,既增强了数数时的乐趣,又能减少多余的劳动。
我改变了设计中导入部分的提问方式,直接把幼儿带入问题中,思考中,经过课前试机,电脑上的照片在电视上不显示,看电脑的小屏幕不清楚,美羊羊和喜羊羊的区别不明显,于是就临时改成了直接请某车厢的男女孩分别举手,请幼儿分别点数的形式了,效果良好。
分组操作时,玩具插片计数组并没有按不同的形状来按数取物,而是将同一种形状玩具按颜色不同计数,与老师投放材料的方式有关系,但是我没有去纠正,主要考虑让幼儿获得成功,充满自信更重要。
不足: 在导入部分当幼儿的答案不统一,出现问题时,我没有请幼儿充分地去思考,讨论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就直接说老师有一个好方法,然后引出下面的教学活动,限制了幼儿的思考和发挥想象。
最后的游戏环节,只体现了趣味性,缺少对“我的车厢有几个人”的认识和点数,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设四节车厢和四个列车员,请列车员点数乘客上自己的车厢会更好。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精选)08-02
【经典】中班教案08-19
中班教案(精选)08-25
中班教案【经典】08-23
中班教案【精选】08-04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10
中班教案(经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