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9 08:19:1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4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开展综合活动,学会赞美、亲近、了解和珍惜水。

  2、通过搜集赞美词,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和热爱珍惜水。

  3、通过对水的感情,学会珍惜水。

  4、培养学生能够与人沟通、善于交流,乐于戌人合作学习,并且在学习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课件欣赏:各种水的美景。

  三、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水的语句。

  1、古诗中的:如唯见长江天际流、秋水共长天一色

  2、诗歌中的:如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洪湖水浪打浪

  3、现代诗文的:如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徐志摩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划!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楚。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并引导学生欣赏感悟这些有关水的语句。

  五、谈谈在生活中你对水有喜欢。(如喜欢游泳的讲与水的感情;喜欢欣赏雨景的讲雨景之美妙)

  六、布置作业:

  1、了解我们用的自来水、井水是怎么来的`。

  2、调查河面漂浮物是什么,它们从哪来的。

  3、接水实验:看水龙头一小时能滴多少水,并将结果乘以24(每天24)小时,计算一天会滴多少水。

  第二课时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师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展开综合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水,懂得该怎么去珍惜水。

  二、引导交流,走进水的世界。

  1、汇报课后调查的结果。

  (1)我们用的自来水、井水是怎么来的。(着重讲过滤的过程)

  (2)河面漂浮物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有什么体会。(抓住水源污染展开)

  2、课堂小实验,说说你观察到什么,有什么体会。

  (1)接水实验:看水龙头一分钟能滴多少水,并将结果乘以60(每小时60分钟)再乘以24(每天24小时),看看一天会有多少水。

  (2)放大镜观察水,折射、沸腾、溶解糖等实验。

  三、指导习作。

  1、围绕珍惜水的话题,结合实际,谈谈平时对水的珍惜。

  (1)如何珍惜。

  (2)如何不珍惜。

  2、指导选材,提示启发:

  (1)以前曾往小河扔过脏东西、吐过痰,我想给小河写封道歉信。

  (2)我和同学们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写份倡议书。

  (3)想象作文:《假如所有的小河干涸了》、《停水一个月的日子》、《青蛙的眼泪》

  3、引发讨论,拓宽思维:你认为写些什么,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了也感兴趣?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水的诗句。

  2、说一个有关水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板书计划:

  送情报 ( )

  半截蜡烛 夫人快乐( )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

  课外:练习册中P58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设计理念:

  本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七、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八、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美丽的汉字王国里做客。(播放课件,路上有已经学过的“叫、叶、鸣、啦、听、吧”等字)你们看,通往汉字王国的路并不好走,有许多小花等着考考你们,我们只有读出花儿身上的汉字,才能顺利到达。

  师:祝贺你们顺利到达,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读过的汉字有什么特点?(都有“口”字)

  2、今天在汉字王国里接待我们的就是一些带“口”的汉字,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好吗?板题

  二、读儿歌,认识汉字。

  1、教师范读儿歌,要求听准字音。

  2、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反复读。

  把儿歌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4、指名读儿歌,纠正读音。

  5、小组比赛读。

  你有信心读好哪句儿歌?自由找伙伴,把它读给你的小伙伴听。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导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3、出示7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选喜欢的字助词说句。

  小结:让学生谈谈游汉字王国有什么收获。

  后记:

  1、通过学习本课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汉字的兴趣,他们利用熟字加偏旁去识字。学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熟读儿歌。并且能掌握本课的方法编出了很多添口歌。以后要多采取类似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这节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节课充满激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学习本课的生字,大部分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能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朗读课文,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1、看卡片认读生字。

  二、指导书写。

  1、自由说说字的结构、部首、笔画、笔顺规则等。

  2、学生观察教师范写。

  3、学生独立书写。

  4、检查书写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

  三、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tǔxiàchuìwèi

  ()泡泡()一跳()号()道好

  2、比一比,再组词。

  下()未()欠()

  吓()味()吹()

  几()合()土()

  叽(&

  nbsp;)哈()吐()

  你还认识哪些带“口”的字?写下来。

  3、按要求归类。

  未土笑森欠尖明众

  事哈笔品示汗舌晶

  左右结构的字:————————————

  上下结构的字:————————————

  独体字:———————————————

  品字形结构的字:————————————

  小结:这次游汉字王国,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3添口歌

  wèixiàqiànchuīhéwèitǚ

  未吓欠吹合味吐

  1:朱红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认识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书写时能按要求说出字的结构、部首、笔画、笔顺规则。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字形的方法,也就是用“口”加“下”字等方法来记忆字行。学生在田字格书写时也能把左右两边的字写匀称。但是,有的学生在组词写,以后在这方面多加指导。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好生字的音、形、义,能利用加部首的方法进行识字,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以后还要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活动导课,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你们踏入小学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中,你觉得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长胖了,懂事了,长高了)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师用手量一量他的身高,然后再请一位同学用手给他量一量,师:同样是一个人的身高,怎么量的结果不一样?

  :测量时要有一定的标准。你知道在测量长度时经常用什么工具吗?对,用尺子,用尺子测量,这样既准确又便于交流。

  二、观察探究,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呢?请你拿出来,仔细观察。

  生答,交流。课件出示尺子:数字(都有哪些数字?最小的是几?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般从0刻度开始)、刻度线(这些刻度线都一样长吗?哪一条最长?)、cm,cm表示的是长度单位厘米,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厘米。(板书课题)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感知1厘米:

  (1)1厘米有多长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1厘米的`长度,)师: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找出1厘米吗?

  :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同学们很聪明,从直尺上找到了厘米,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吗?

  (3)请同学们从学具中找一找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拿着这个学具比一比,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课下请小朋友们找一找,与小伙伴们交流一下。

  (4)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画下来?同学们先试着画一画,然后师演示画法。

  (5)看到同学们学习的这么带劲,有位小朋友不服气了,说是要考考我们,你们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请看大屏幕!这是几厘米?这又是几厘米?让生指着说一说怎么数的。

  三、估测,测量:

  1、老师想测测你的眼力,怎么样?请你估计这根小棒的长度。究竟是几厘米呢?请你测量一下。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测量,其他同学做老师,一会儿给他点评一下,好吗?

  2、老师的一扎有多长?实物投影。边量边讲解量的方法,(我在大拇指尖这个地方点上一个点,再在中指指尖这个地方点上一个点,然后用尺子连接这两个点,画出了一条线段,这条线短的长度就是我一扎得长度。)那怎样来测量这条线短的长度呢?用直尺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一个点,看另一个点指向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你的一扎有多长,想不想测量?同桌两人合作,量一量,看一看。生汇报测量方法。

  4、想不想测量每天陪伴我们的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本子等。

  先估一估,再测量,同时把估计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看你估计的准确程度如何。

  四、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一下这节课自己的表现。

  既然我们学会了测量,老师布置一个作业:回家后用尺子量一量你的身高,每年量一次,做好记录,装入自己的成长记录袋,观察自己的成长变化,好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3-22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18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教案11-16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09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0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