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08 11:31:09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汇编【9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课型造型表现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各种颜料,工具的性能,画法。

  3、运用综合手法使画面丰富,有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水墨画画法。

  2、难点:能将各种工具综合运用。

  四、教学准备

  1、师:国画颜料、水粉颜料、油画棒、笔、调色、盘、剪刀、胶水、范画。

  2、生:彩色水笔,调配颜色用的笔、盘、颜料、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

  (一)比较

  1、小朋友们,老师这有一些画要请小朋友们一起欣赏,仔细看,看完了告诉老师每幅画分别用了哪些颜色,用了什么方法画的?

  (比一比哪位同学看的'准又快)

  2、看一幅、贴一幅

  分别有:a水墨画b油画棒画c水粉画d版画e拼贴画

  (逐个讲解、分析,并标出各种图画的绘制方法)

  (二)尝试

  1、复习、巩固各种画的单一画法

  a、水墨画:采用国画颜料、水、墨注意:水份的控制

  b、油画棒:采用油画棒特点:不溶于水(示范)

  c、水粉画:采用水粉颜料、水特点:水粉不同,画出的效果不同

  2、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尝试各种方法。

  如:用油画棒画一画线条;用毛笔加些小点、小圈;用水粉颜料涂一涂色等。

  提示: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注意观察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效果。

  (三)欣赏

  1、综合绘制方法的范画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幅画,与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有何不同?相同在何处?这幅画把刚才我们看到的方法都用上了。

  分析:这幅画每个地方分别用了什么技法?(生讨论,生)

  讲解:将水墨、油画棒,水粉等结合起来会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画面更丰富。

  2、打开书Р6、7,在书上同学们还会看到很多有趣的画面,同学们同桌一起看一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

  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创意、材料。

  (四)启发、创新

  1、除了刚才老师讲的这些,你还能想出哪些好方法?

  A、指印法B、点点法C拓印法

  2、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示范给同学看,同学们可以补充不同的想法。

  (五)创作

  学生作业设计:用多种技法,以水墨为主画一张综合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指导重点:水份控制

  (六)

  1、优作讲评,不足作业提出修改方法

  2、金点子:同学们可以尝试用刚才画好、印好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如剪纸、

  改变成一把小伞、制作成一件小手工、回家后还可以各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在自己的白色T恤衫上画一画……。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的来源:

  春天来了,空气中总是飘着零星的小雨。一夜之间,校园里面的花、草、树、木都长出了新芽,孩子都觉得很奇怪。孩子有好奇,老师来帮助解决,所以就想出了这样一节课。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春天万物的变化,并启发帮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响亮的讲述。

  2、培养幼儿涂、点、圈,并利用画、贴等简单的'技巧组合美丽的画面。

  活动准备:

  画有美丽春天的大背景图、剪刀、浆糊、油画棒、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最近去过公园吗?你们在公园里面都看见了些什么呢?

  (桃花开了、柳树长出了叶子、种子发芽了……)

  师:那你们觉得天气怎么样啊?

  (变暖和了)

  师:还有呢?

  (下春雨)

  师:就是因为下了春雨,所以桃花开了、柳树长出了叶子、种子发芽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下春雨的时候,那些植物的芽是怎么发出来的,好吗?

  (播放视屏)

  师:那下雨的时候,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逐一出示图片)

  2、作画。

  师:哦,原来在下雨的时候,大地上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的啊。植物们都发出了新芽,小动物们在从冬眠中醒来了,在雨中嘻戏。那你们想把下春雨时发生的事情用图画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吗?

  (想)

  师:那你们想画些什么呢?

  (花儿、柳树、池塘边的青蛙……)

  师:那老师先来画一幅好吗?

  在教师作画时,可以帮助幼儿寻找出合适作画的方法,如:画花的时候可以用画圈的方法,草可以用点画……

  师:老师眼中的春天画好了,下面,轮到你们画出你们眼中的春天了,好吗?

  (幼儿作画)

  3、点评。

  请幼儿把自己的图画拿到上面来展示。

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如果说史书兵马俑用文字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文物兵马俑则以物质存在向我们展示出先辈的智慧、创造和成就。

  本课兵马俑充分利用学生对考古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物的欣赏评述活动中来。从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的秦兵马俑进入学习活动。教材兵马俑主图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秦俑兵阵,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兵阵庞大的气势。挖掘整理的情景以及挖掘现场环境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通过这几幅兵马俑图片让学生对考古的一般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教材的右下角有彩绘铜车马刚出土时伞盖碎成三百余片的情景和修复后光彩照人的形象,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考古工作者劳动的艰辛。教材上角图片为一尊“将军俑”,双手互握,稳健风雅。秦俑艺术手法细致、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泥塑艺术的顶峰,它给世界艺术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本活动要求学生在了解考古过程的同时,对秦兵俑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欣赏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了解其造型特点,尝试用泥仿造陶俑的形状捏制一个泥人。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幻灯片,泥块等。

  板书设计:

  7.兵马俑

  艺术成就:(1)表情:千人千面

  (2)服装和动作:铠甲和布衣

  制作步骤和要点: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

  (4)头与躯体黏结。

  (5)黏结上肢,调整姿势,添加、刻画、装饰细部。制作要点:先做大体形状,再做细部修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问: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哪些属于世界奇迹吗?

  (万里长城、秦兵马俑?)

  2、你知道秦始皇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3月,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

  3、板书课题:兵马俑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二、民主导学

  (一)欣赏、分析

  1、了解三个俑坑。

  (1)一号坑。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

  (2)二号坑。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

  (3)三号坑。三号坑最小,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兵俑和马俑共计8000件!

  *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2、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参观。

  欣赏《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一号》

  3、同学们通过欣赏、了解,能说说自己想了些什么吗?

  (规模大;数量多;雕塑精美)(考古任务艰巨)??

  排列有序“高超艺术”。

  (二)体会感知

  1、选择部分陶俑、陶马,让学生体会感知,并说说其精美的艺术特点。

  (1)将军俑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燕尾长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身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2)军吏俑

  (军吏俑,头戴双版长冠,或穿战袍,或披铠甲,手执兵器,目光炯炯,神情严峻,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格。)

  (3)武士俑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头发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4)跪射俑

  (5)骑兵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统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6)一号铜车马

  (一号铜车马,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

  2、讨论: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兵马俑雕塑艺术上的精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以陶俑为例,从“表情”与“服装和动作”两方面欣赏其艺术上的精美。

  (1)表情。可谓是千人千面。他们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表情各异。(点名说一说)

  (2)服装和动作。服装不同,铠甲和布衣。动作不同。

  这些兵马俑是完全模仿真人真马制作的。生动逼真的动作表情,都给人强烈的真实感,显示了秦代高超的写实技艺,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三)尝试制作

  1、欣赏了这么多艺术品,请试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2、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自己尝试了,别着急呀,能试着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吗?

  (学生自由发言)

  3、那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按照大家说的步骤尝试制作一个俑人,要抓紧时间哦,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4、完成了,谁能帮老师发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

  5、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步骤和要点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再做细部的修饰。

  5、下面就请大家赶快动手尝试做一个陶俑吧。

  三、检测导结

  现在老师看到大家都完成了作品,请把他们放到老师准备好的俑坑里来吧,要仿照秦兵马俑给他们排好队哦,请把军吏放到前边的位置。

  1、请小作者说说你做的是哪类型俑人,并简单介绍.

  2、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表情、动作、服饰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件作品评价。

  兵马俑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今天对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只是着重地欣赏了陶俑,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力量之美,是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精神。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教学准备

  1、PPT图片:菊花图片。

  2、图画纸黑色卡纸、铅笔、胶棒若干。

  3、音乐《童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师:菊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你看见过菊花吗?你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

  师:这些菊花漂亮吗?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花朵里面是什么?(花心)

  师:长在花心周围的叫什么?(花瓣)

  花瓣长得什么样子?像什么?(妈妈的卷发、面条、烟花)

  花瓣长得都一样长吗?(里面的短,外面的长)

  花朵的下面还长着什么?(花茎,花茎上还长着叶子。)

  三、引导幼儿探索用铅笔卷菊花瓣的过程,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师:公园里要开一个菊花展览会,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些漂亮的菊花,你愿意帮忙吗?

  师:看,老师帮你准备了一些材料。圆形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种颜色的纸条可以做什么?(花瓣)

  师: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长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这个有什么用呢?(用铅笔把纸条卷一下,就变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这样就更像了!)

  师:卷好的菊花瓣贴在哪里呢?(花心周围,先贴里面的短花瓣再贴外面的长花瓣)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播放轻音乐《童年》)。

  五、作品展示、评价。

美术教案 篇5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2.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学准备:

  教具: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克立作品《奔流》毕加索《牛头》其他图片

  学具:收集各种质地、造型的线材。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线。

  教学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

  教师播放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克立作品《奔流》毕加索《牛头》其他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学习教材文字部分。

  教师与学生用游戏的形式,一起来说说直线和曲线。如:只显像爸爸,曲线像妈妈;直线像高山,曲线像流水;直线像松柏、曲线像杨柳;直线像老鹰、曲线像小鸟……一方面加深对直线与曲线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下一阶段的作业打下思路。

  二、发展阶段:

  小组成员检视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区分一下直线与曲线,一起商量一下:用它们做什么,怎样做,然后交流。

  欣赏书上学生作品,教师出示范作,讲解制作过程,开拓学生思路。

  学生讨论,修正刚才的设计,再次交流。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作业可以单独选用直线或者曲线一种线形,也可表现二者对比。学生作业最好以小组为单位,一边作业,一边讨论、交流,有些材料可以共享。

  四、展示作业,收拾与整理:

  展示作业,重点对学生是否能够巧妙地利用收集到的.线材进行设计、作业进行评价。

  课后拓展:指导学生用线材制作简单的立体构成。

  札记:

  有个学生平时不太爱动脑筋,但今天他把一张长方形纸的一端剪成一条一条的,把另一头折成三角形,在纸的中间位置画上五官,一个活脱脱的圣诞老人的头就出现了,而且作品中有曲又有直,真是太可爱了!我及时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他羞涩的低下了头。要不怎么说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呢,看这个孩子,平时不怎么样,灵光显现的时候多么出色呀!千万不能把平时不出色的学生一棍子打死!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说出5-10件左右对称的物体。

  2、能够用印的方法表现2-3幅作品。

  3、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对称图形的特点。

  2、如何正确使用水彩颜料。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对称的实物、水粉颜料、调色盘、笔、水罐、抹布、作业纸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阶段

  1、让同学议一议、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对称的,对称就是以一条中心线为准、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对角对称,出示准备的实物、结合教材范例让学生看一看、议一议对称的美(平衡、均衡、整齐、稳定)。

  2、组织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制作过程:把作业纸对折,在对称轴的一边画、合起来,印一印,打开看象什么?让大家来试一试制作一幅对称图,再谈谈制作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对称的颜色不明、画面糊了)。讨论怎样才印的清晰(颜料浓淡要适当)。

  3、小组讨论:哪些物体适合用对称方法表现。构图(一半图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

  三、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

  (1)构思要印什么,先想好,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边,画出一半的内容。

  (2)调色(注意颜料少调些水,色彩要鲜艳,不要几种颜色混在一起,弄脏了画面。

  (3)对印,展开,根据印出来的图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东西像什么?

  (4)添画,对构图缺陷的可添画补救、形象不清用添画使其具体清晰,色彩不丰富的可添画装饰美化。

  2、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手脏了不要用抹布擦干净。引导小组同学互相学习。

  四、收拾与整理

  将毛笔、调色盘、水罐清洗干净,用抹布将桌子擦干净。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上节课知识:什么是对称?举例生活中的对称物体。

  2、检查学生作业,指出优点和不足。

  3、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作品

  1、小组进行评议,让同学谈谈其他同学的作品,你看了会什么感受,个别同学对全班小结。

  2、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他评。

  四、总结

  大家设计巧妙,看出来同学们都是非常爱动脑筋的,希望大家今后能将自己的.设计运用到生活中去,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

  五、课后拓展

  将作品制成卡片送给朋友或师长。

  教学后记:

  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本节课主要目的。构思要印什么,先想好,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边,画出一半的内容对印,展开根据印出来的图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东西像什么?添画对构图缺陷的可添画补救、形象不清用添画使其具体清晰,色彩不丰富的可添画装饰美化,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教案 篇7

  教材:小学美术第七册第10课《下雨啰》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

  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10课《下雨啰》一课(课件),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

  一.教材分析(课件)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下雨啰》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里面的内容。本节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用自己熟悉的美术语言表现出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因为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思想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知识目标: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能力目标: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学法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激趣导入

  2、欣赏感知

  3、引导探究

  4、自主创作

  5、评价与拓展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课一开始,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让我们先来听听它的声音好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雨”的美术字,并继续引导,雨是我们的朋友,它的出现使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干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下雨啰》引出本课题目:下雨啰。

  设计的意图是:我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

  感到轻松愉快、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激发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第二个环节:欣赏感知

  (一)进行对号入座,让学生对雨有初步感知。

  (二)欣赏雨的图片,(大雨、小雨、雷阵雨、太阳雨等)引导学生总结雨的特征,板书:大雨:线多、粗而且密。小雨:细、少而且疏。

  设计理念:美术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了解和传承美术文化。通过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下雨时各种物体形态的变化,加深学生对雨的感受。另外,大屏幕展示的精美图片和视频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引导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三)观察雨中人物动态,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

  (四)学生表演雨中人物。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第三个环节:引导探究

  (一)欣赏评述儿童作品

  (二)说出自己想画的雨景

  (三)教师范画

  设计意图:这里使用的教法是启发引导法,示范法。学法是尝试发现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知的获得没有遵循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先行尝试,学生在有挑战性的任务面前,跃跃欲试,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加。运用范品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种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的示范引导是不可少的,再辅以清晰的大屏幕步骤图,这样做主要针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均衡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自主探究折制XX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种表”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X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

  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第四环节:自主创作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自主创作”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先提出作业要求,并对学生强调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雨的疏密变化。在学生创作的同时,播放欢快的音乐,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本环节是教学难点,我采用分步教学法,降低坡度,化解难点。还采用的是比较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个朴素的生活道理,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而且非常直观有效。学法是使用的是尝试法,讨论法,让学生板演,张扬个性,尝试创造,及时反馈矫正,学生讨论修改,为下一步动手绘制,设置了一个阶梯,提高了作品的成功率。从图片欣赏中总结装饰方法,从同龄人作品中激发出比试比试的创作欲望。通过以上环节,创作就水到渠成了。

  第五环节:拓展与评价

  互相欣赏评价:

  1、自我介绍。品品自己的作品的优劣,说说自己的创作经验与感受。

  2、你是这次舞会的邀请人,你会邀请哪个六面怪脸来参加?为什么?并说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拓展:除了今天我们使用的这些材料外,它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创作吗?课下制作继续完善或制作一个怪脸,把它挂在我们的家里,就是一件很有审美价值的家居装饰品。

  设计意图:

  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美术创造的乐趣,并让化妆舞会的情境有始有终,在欢舞中就可以自发地相互欣赏与评价。为后面的评价活动打下基础。评价环节突出了学生是主体,采用自评、互评以及过程性评价,增加说创作经验与感受环节。通过评价的引导语,让评价更具有鼓励性、发展性。使学生获得成功和自信。拓展环节是让学生会用自己的作品装点生活,增强作品的实用性。

  (五)展示欣赏评价XX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

  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扩展延伸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XX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美术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仍然延续了全套教材的电脑美术课程追求明确特色、简单有效的思路。和前五个年级比较,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侧重特色和实用。本册电脑美术追求的是“特色”——用电脑创作版画效果的作品。要想出色地完成本课的目标,了解版画并理解“刀味”是关键。在电脑中表现出“刀味”可以利用“反色处理”,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教材中已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很明显,教材中呈现的方式方法只是工具,最终检验的还是自己的创作。

  二、教学思路

  采用“感知—体验—探究—实践”的教学策略,即: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

  感知仿版画效果的电脑美术作品。体验电脑“画图”中画图工具和反色处理功能结合使用后,所描绘出仿版画效果的作品。鼓励学生探究,用电脑“画图”表现出具有版画韵味、有趣又富有创意的电脑美术作品,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建议

  (一)出示作品,引入课题

  1. 图片导入:出示一幅版画作品,让有经验的学生简单说一说版画的`制作过程。

  2. 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有版画效果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就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3. 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

  (二)欣赏体验,初步感知

  1. 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

  你喜欢哪些作品?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结:仿纸版画作品画面色调是以黑白灰为主,仿套色版画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2. 体验电脑“画图”中,画图工具和反色功能如何制作版画。

  (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反色处理功能。

  打开画图工具,点击画图工具中的“图像”找到“反色”。

  (2)介绍“画图”工具。

  ● 橡皮的大小

  ● 笔刷的大小

  ● 喷点的大小

  (3)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反色处理功能来处理勾画的草图。

  (三)探究技法,深入感知

  1. 欣赏教师准备的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反色处理功能的尝试,想

  一想应该用什么画图工具?怎样完成?

  2. 教师示范讲解。

  3. 欣赏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自己打算怎么使用这些工具?

  4.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小结拓展

  1. 展示讲评

  自评:向同学说说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画面效果。

  互评:欣赏同学作品,说说你的看法。

  2. 总结

  在制作仿纸版画的作品时尝试把黑白灰的画面变成彩色画面,也别有一番韵味。

  3. 拓展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中“画图”的界面有所改变,工具也增加了不少,有兴趣的同

  学可以多尝试。

  四、评价建议

  1. 能否用电脑画图的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2. 创意和造型能否做到与众不同。

美术教案 篇9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 表述

  教材简析:

  这是本学期唯一的一节欣赏*表述课。通过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怎样正确、完整的进行表述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设计上我打算第一节先由教师搜集要欣赏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用简单的话来表述;第二节由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以向同学介绍的形式进行欣赏、表述。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与纹样。

  2、引导学生感受动、植物的颜色与纹样的美。

  3、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感受美好的事物并正确的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漂亮的动、植物的图片,制成电子幻灯片。准备基辅艺术家表现动、植物的写实的、色彩鲜艳的作品。

  2、学生收集有着漂亮颜色或纹样的动、植物图片资料、事物或标本。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一、引导阶段:

  教师放幻灯片展示多姿多彩的动植物世界。

  在大自然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的颜色和纹样真漂亮,你看出来了吗?

  二、发展阶段:

  1、植物主题的欣赏:

  先展示不同的花的幻灯片,这些美丽的花朵都有什么形状的?具有哪些漂亮的色彩?针对你最喜欢的一种说一说。

  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尽量的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完全。

  2、动物专题的欣赏:

  教师展示动物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花纹、颜色等特征,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并根据自己对这种动物的看法与喜爱程度进行谈论。

  3、表现动、植物的绘画作品的欣赏:

  电脑展示卢梭的表现热带雨林动、植物的绘画作品,请学生欣赏。用学生能接受的话语简介卢梭及其代表作及作品风格。

  画家卢梭在他的画中画了什么?你喜欢他的画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4、写一写:

  用拼音将自己这节课欣赏的感受写下来,回家请家长写上意见。

  布置回家收集有着漂亮花纹或纹样的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或实物、标本。

  第二部分

  一、引导阶段:

  学生分小组共同欣赏每人带来的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实物或标本,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颜色和纹样,并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二、发展阶段:

  学生以向大家作介绍的形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欣赏作品的感受。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鼓励学生描述、解释作品,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评价。

  教师评价时重点看学生是否在课前收集了资料,并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和纹样。在课堂上能否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用拼音写一写,并加上画:

  自己或同组同学带来的资料是什么样子的?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课后拓展:

  1、留意身边的动物、植物,欣赏它们的颜色及纹样。

  2、欣赏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的艺术家的作品,想一想,这些艺术家为什么要表现动物或植物呢?

  3、用绘画与拼贴等方法表现漂亮的动物与植物,大胆加入自己的想象。

  教学札记:

  欣赏课在旧课本里有很多,但在新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通过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怎样正确、完整的进行表述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新教材更重视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及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观念来设计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