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8 10:17:3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经典(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经典(3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平衡现象感到好奇,有探索的欲望。

  2、尝试保持平衡的方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水彩笔,蝴蝶20只;每组回型针、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一、第一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蝴蝶想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引导幼儿观察手指抵在蝴蝶的什么部位,才能保持平衡,并在此位置上用笔作上标记。

  二、第二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不抵在这个部位,但能让蝴蝶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结论:将手指抵在加上重量的翅膀一侧。

  三、第三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在蝴蝶的一侧加上重量,蝴蝶还能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结论:在蝴蝶另一侧加上相同重量的物品。

  重心移动,将手指抵在加重的翅膀一侧。

  四、结束部分

  1、给蝴蝶涂上颜色。

  2、在音乐声中,蝴蝶停在幼儿手指尖上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刚看到《小兔逃跑》这一故事时,首先被这个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过之后才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活动中我与幼儿一起感受故事情境,对本次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忘说到:“小兔为什么要逃走,是因为不喜欢家和妈妈吗?”小朋友都觉得不是,有的说小兔想自己出去玩玩,妈妈不允许;有的认为小兔子是在跟妈妈玩捉迷藏。这样一来,兔妈妈和小兔的关系就不仅是你逃我追,而是兔妈妈对小兔独自外出不放心,想陪伴守护着它。所以,小兔变成鸟,妈妈就是鸟儿栖息的大树;小兔变成鱼,妈妈就是钓鱼人或是追逐鱼儿的浪花;小兔变成蝴蝶,妈妈就是最美最香的花朵,哪怕小兔变成一只小老鼠,妈妈也会变成大花猫脖子上的铃铛!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理解了小兔渴望证明自己长大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妈妈疼爱、保护孩子的心意。最终小兔放弃逃跑,是因为知道不管自己走到哪里,妈妈的心永远会追随着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开始出示封面图画,引导幼儿质疑,幼儿老是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跟画面单调的内容有关系,利用这幅图来引导幼儿质疑,似乎有点“为质疑而质疑”之嫌。再如,幼儿在创编对话时,个别幼儿还不能很好地体会兔妈妈那份浓浓的母爱之情,以至于当一个幼儿说“我要变成一棵大树”,另一个幼儿却说“我要变成一个砍树的人”。这说明前面几幅图讨论分析还不够透彻,幼儿对兔妈妈这一角色变化始终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这一点理解还不够深刻。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会继续深刻思考,争取用更有效的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知识,体会乐趣。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箩筐的多种玩法,积累玩箩筐的各种运动经验。

  2.在活动中,体验玩箩筐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音乐、箩筐、垫子、树苗、停车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队列训练:走大圆----走四个小圆----走小花----走大圆

  2.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操。

  二、玩箩筐

  看那边有好多的箩筐,平时我们用箩筐装东西,今天我们用它来玩游戏,看谁能有不同的玩法。

  T:你是怎么玩的?我们一起学一学。

  T:我们还可以几个人合作玩箩筐,想想可以怎么玩?

  教师引导幼儿把箩筐排成一队,幼儿在上面走“平衡木”。

  T:小朋友想想怎么把箩筐摆成一高一低,再走走看。

  三、运树苗

  T:箩筐可以做玩具,还可以当小车来运东西呢!今天是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用小车运树苗,然后把树苗种到前面的花盆里。

  四、放松运动

  T:小司机劳动了这么长时间,很累了,我们把车开到停车厂,按颜色停好车,回到垫子上休息休息(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总是期待着下一次的集体备课。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是恭维的场面话,漂亮、却违心。但是我却要反反复复地说明:那真是的真心话。起码,我个人觉得,每次参加集体备课,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而这一次的收获,却是格外的多。

  集体备课前夕,新授基本接近尾声,也正准备着手于整理与复习。可是数学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我,却陷入了困惑,这复习课该怎么上呢?是先整理知识再做题,还是边整理边练习?复习时该把重点放哪儿呢?单靠书本上那几页“整理与复习”的'内容显然不够,那么我该补充些什么样的题呢?那些成绩中上的学生面对毫无新意与刺激的复习课会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该怎样满足这些学生的求知欲……总之,问题一大堆。因此,可以说,我是带着更多的期待参加这次的集体备课的。期待这一次能从主讲老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那儿学到更多宝贵的经验与建议。

  果然,一个下午,我听得津津有味,兴奋一直冲溢着大脑。因为之前的困惑几乎全部解决了,至少让我知道了一个基本的方向与复习教学的思路。

  回到自己学校后,我便根据主讲老师的建议,采用边梳理边练习的方法进行复习,复习整理时,注意让学生凭借练习获得的经验和已获得的方法自己去整理、提炼,教师只作及时的补充与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目前看来,学习效果还可以。

  在练习中,我注意对练习的内容作精心的筛选。比如精选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易混淆的知识;比如补充一些平时漏缺的知识;再比如自编一些书本上,《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上学生易错题的同类题,作些强化训练。而复习的重点则放在知识的灵活运用上,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由此产生多种解题思路,通过多解并比较,找到最佳思路,达到优化解题思路,这样,成绩中上的学生也就不会再有乏味感了。

  在梳理过程中,我又注意各环节、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力求纵向串成线,横向联成片,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大班教案 篇3

  大班前识字活动:有趣的部首

  活动目标:

  1.在动一动、说一说、找一找中感知“扌”的汉字。

  2.发现部首与汉字的关系,锻炼观察、分析、归类的能力。

  3.感受汉字部首的丰富性,萌发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幻灯片、花形卡片、操作图片与表格、一块黑板、16本图书和椅子书套。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感知手部动作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游戏吧!玩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用手做了哪些动作?

  刚刚我们用手做了哪些动作?幼儿说说演演。

  二、在动动、说说、找找中感知提手旁

  1.感知提手旁

  老师带来了这些动作的汉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手除了可以做“抱、拍、握”的动作,还可以做哪些动作?(幼儿说,教师记录)

  是不是所有和手有关的汉字都有提手旁呢?

  老师来读一读汉字,你们做出相应的动作好吗?

  2.寻找提手旁

  幼儿找书里带有“扌”的汉字,并圈出来。

  看一看大家找的对不对,有没有不一样的?

  三、猜测、操作,感受部首的丰富性

  1.看动作猜测。

  教师演示动作,幼儿猜测动作特点以及汉字的共同点。(带有“足”的汉字可能和脚有关。)

  2.图片分类,发现规律。

  请小朋友把这些打乱的图片分成三类,想想你按什么理由分的?

  看看他们的汉字,发现了什么?(和嘴巴有关的三个字,都有“口”;和水有关的三个字有“氵”;和树木有关的三个字都带有“木”。)

  四、观看视频,萌发对文字符号的兴趣老师这里还有部首儿歌呢,一起欣赏一下!

  汉字的秘密还有很多,下次我们再一起去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