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5篇(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
2.教幼儿学会种植大蒜的劳动技能,巩固认识大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种植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大蒜的知识。
2.环境准备:种植前一天组织幼儿观察教师整地、松土、浇水等劳动,准备好种植园地。
3.材料准备:下载整理有关大蒜的资料;每位幼儿两到三粒大蒜头;小铲子、小耙子、水壶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种植好的大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宝贝,你们瞧瞧。(出示花盆)这是什么啊?我的宝贝就种在这个里面的呢教师讲述如何种宝贝,无形中交代如何种植大蒜。
2.观察、讨论大蒜头。
(1)出示大蒜头,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蒜头的样子。
(2)将大蒜头掰开,让幼儿观察大蒜籽,并自由讨论大蒜籽长的什么样子。
(3)教师小结:大蒜有一头尖尖的,那是它的头,有一头圆圆的,那是它的屁股,我们种大蒜的时候,一定要把大蒜的'头朝上,让它的屁股坐在洞里,这样它才能长出来。
3.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什么地方有大蒜。
4.查看资料,了解大蒜的作用。
(1) 幼儿自由讨论,大蒜的作用。
(2) 教师引导幼儿看资料:看大蒜的医用;看大蒜做成的成品。
(3)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越来越喜欢大蒜了,他们用大蒜做出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呢,你们瞧:美国的大蒜冰淇淋、日本的大蒜葡萄酒等等。
(4) 教育幼儿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5.激发幼儿种植大蒜的兴趣,大家一起种植大蒜。
(1) 教师向幼儿交代如何种大蒜。
(2) 带领幼儿一起种植大蒜。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会正确种植并关注、照料小麦的生长过程。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麦、种植园、小锄头、小铲子、洒水壶等。
【活动建议】
种植适合月份:11月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小麦的外形及特征。
师:小朋友多见过小麦吗?它长的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2、提出种植任务:种小麦。讨论:怎样种?
3、幼儿种小麦:松土用小锄头、小铲子把大块的土弄碎,将小麦撒到土里,用小铲子敲几下泥土,整平土地。浇水将周围的土淋湿。
4、记录种植时间,并每周定期为小麦浇水,记录观察到的小麦生长状况,将情况记录在小麦生长日记中。小麦生长日记每页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小麦生长状况等基本情况(配图)。
5、一个生长周期后,引导幼儿整理、装订“小麦生长日记”,做成一本自己的“书”(附幼儿进行小麦种植步骤活动照片,及幼儿做成的一本小麦生长日记书)。
形式:个别操作。
评价:正确种植小麦持之以恒照料小麦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认识小麦时,先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小结:水会流动。
(2)溶解实验
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的无根塑料管,带有空心的珠子一颗。
2.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4-35页。
活动过程
1.游戏“穿珠子”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不同。
(1)幼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穿不进去,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
(2)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两根小棒粗细不同,所以粗的穿不进去。
2.观察三根小棒,进行两两比较,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1)教师根据需要提出问题:
这三根小棒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最粗的是哪一个?最细的呢?
A小棒和B小棒哪个粗?哪个细?B和C哪个粗哪个细?为什么B小棒我们一会说它粗一会说它细呢?
(2)小结:原来物体的粗细是比较出来的,要看他们和谁比,才能知道是粗还是细。
3.游戏:排排队。
(1)请幼儿按照物体的粗细顺序排排队,说说是怎么排的。
(2)小结:从粗到细排一个比一个细;从细到粗排一个比一个粗。
4.寻找粗细,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能力。
(1)引导幼儿从自身找出可以比较粗细的物体。
(2)从周围环境中寻找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树干和树枝比,
5.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4~35页,进一步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
活动延伸: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幼儿园内物体,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粗细的树,并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两栖动物的特点,并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
2.依据动物的居住地、生活习性为动物找家。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二、活动准备
1.天空、草地、小河背景图、动物图片、贴纸等
2. 乌龟、青蛙等两栖动物生活习性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动物名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幼儿看动物名片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二、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
1.刚才小朋友都说到了,有的小动物会游泳,有的小动物会飞,有的小动物会走、会跑。
2.介绍背景图:小动物的'家(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图,图上有什么?
(2)教师介绍:这是小动物们生活的地方,你知道小动物都生活在哪里吗?请将小动物们送回自己的家。
3.幼儿分类、操作。
4.认识乌龟和青蛙。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呢?幼儿讨论并说理由。
观看有关视屏,区分乌龟、青蛙等两栖动物,并了解两栖动物生活习性和特点。
四.教师总结:
每个小动物也都有自己的家,有的小动物生活的地方就是它的家,有的小动物不是,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有新的发现再来告诉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9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11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03-11
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科学教案02-2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15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