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02 09:01:58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必备(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必备(5篇)

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1、学习欣赏绘画作品,愿意介绍自己喜欢的画面。

  2、初步养成集中注意力观察和欣赏绘画作品的习惯,有参加绘画活动的愿望。

  准备:

  1、有意识的选择大班幼儿绘画作品若干副,并布置成展板。

  2、桌面铺上大白纸,放一些蜡笔。

  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为了欢迎小朋友,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礼物,看看是什么?

  ——引导幼儿关注展板上的绘画作品。

  ——教师介绍绘画作品,让幼儿知道这些都是用不同工具和材料画成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画作品的内容。

  ——哥哥姐姐的话中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总结:哥哥姐姐的画中画了我们平时见过的东西:有房子、太阳、轮船、小动物……他们有的在锻炼,有的在游戏……另外,哥哥姐姐还画了我们平时没有见过的东西:未来的房子、海底世界、神秘的太空……

  3、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画作品的`色彩。

  ——哥哥姐姐的画里有许多漂亮的颜色,找一找你喜欢的颜色。

  ——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这些画里颜色真多,有红色的太阳、绿色的草坪、蓝色的海洋……画面的每个地方都涂上了美丽的颜色,这些画看上去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

  4、幼儿在自由绘画中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欣赏了哥哥姐姐的画,好看吗?现在,老师在你们桌上也摆上了纸和笔,请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上面画一画,一起布置美工角吧!

美术教案 篇2

  美术:小兔的花衣服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油画棒在规定的范围内作画;

  2、感受画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给小兔的衣服添画上颜色;

  活动难点:

  在指定的范围内画画。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幅;

  2、油画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画有小兔的图画,用小兔的口吻向幼儿问好:(小朋友,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

  提问:

  (1):你们看看小兔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呀?

  用小兔的口吻说:“你们看看我的衣服一点也不好看,我想穿一件花衣服,”教师:原来小兔是因为衣服不好看才不高兴的。

  (2):你们想一想怎么让小兔的`衣服的衣服变漂亮呢?

  2、教师示范。

  提问:你们在看看小兔高兴?

  3、幼儿作画;

  要求:

  (1)必须画在小兔的衣服轮廓线内;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幼儿作品。

  (1)刚才是老师给小兔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给小兔穿的衣服漂亮吗?请你们找出谁给小兔穿的衣服最漂亮。

  (2)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墙上供大家欣赏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日趋增浓,已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在前几次的活动中,幼儿对宣纸的吸水性强和易破的特性也有所了解。通过“帮熊猫伯伯做格子布”的宣纸玩色活动,让幼儿体会不同的工具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既可让幼儿学习有目的地控制动作的方向和力度,又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玩色的兴趣更浓。

  观察重点:

  1、幼儿调换工具所表现的积极性程度。

  2、幼儿选择颜色的情况。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示范讨论——创作绘画——活动评价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故事《熊猫百货店》。

  2、材料准备:格子布、底纹笔、棉鉴、各色颜料若干盆、废宣纸。

  3、环境布置:四周摆放了许多小动物(河马、长颈鹿、熊、猴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1、以故事的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1)谁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布店?(熊猫伯伯)

  2)(出示格子布)昨天熊猫伯伯刚从城里买来一些漂亮的格子布。

  2、观察格子布

  1)这块格子布是用什么线织成的?(平平线和直直线)

  2)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线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

  小结:它们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粗粗的,有的是细细的,真漂亮!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激发幼儿帮助动物的情感: 布卖完了怎么办呢?大家帮它想想办法。(幼儿讨论,激发关爱情感)

  2、观察示范格子布的线条,共同参与示范:

  1)按意愿选择棉签或底纹笔。(引导语:粗粗线用什么织?细细线用什么织?)

  2)示范画横线和竖线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尝试画,大家一同提醒起始的位置。

  三、创作绘画,培养习惯:

  1、引发创作绘画

  大家一起来帮帮熊猫伯伯的忙,做许多漂亮的格子布,好吗?

  教师观察指导:

  1) 鼓励幼儿大胆地调换颜色进行创作。

  2) 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绘画习惯的培养:

  1)选不同的工具织粗细不同的直线和竖线。

  2)笔和棉签宝宝按颜色送回家。

  3)轻轻地织,颜料蘸得少一点。

  四、活动评价,引发下次活动的兴趣:

  1、展示格子布:把幼儿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布置成熊猫伯伯的布店。

  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一块格子布?

  2、引发下次作画的兴趣

  格子布上没有漂亮的花纹,下次我们再来织一些花纹,好吗?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1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利用纸盒、纸筒、彩泥等多种原料制作小房子,并为它编一个童话故事,主要是使学生懂得分类收集材料并进行相应的艺术改造。

  教学目标:

  1、选用不同的材料,通过看、想、撕贴、泥塑、绘画等方法进行房子的造型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能为自己的小房子编一个相应的故事。

  教学重点:

  以多种材料、大胆想象,自由绘制不同的房子。

  教学难点:

  在材料基础上对房子的造型设计与色彩装饰。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纸盒、纸筒、瓶子等。带彩纸、彩泥、水彩笔、剪刀、双面胶。

  2、教师准备一些“童话里的小屋”的故事及录像资料,准备若干摆放学生作品的场景,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若干。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讲“白雪公主”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出示教师制作的各种小房子,并打开门、窗、让学生看到里面住的是谁、有什么摆设。

  2、请学生欣赏以“童话里的小屋”为主体的录像资料,然后请学生自由讨论:你最喜欢那种类型的房子?喜欢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门、窗?怎样的色彩?

  3、根据自己带的材料思考: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房子?屋顶什么样?怎么做?(加上或剪出)门、窗分别做在哪里?(能开吗?)

  二、发展阶段:

  1、如果屋顶是选择剪的'方式来制作,那你能够想出几种制作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找出多种改造方法。

  2、教师演示怎样将纸盒完整的拆开并反过来重新折好、粘牢。演示最难的一种改造房顶的方法以使学生举一反三。具体示范一下怎样做能打开的门、窗。

  3、请学生帮忙利用多种装饰手法进行“内、外装修”。

  三、设计制作、鼓励创新:

  小组合作、利用好自己准备的材料制作“童话里的小屋”。

  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能力,让学生自由选择撕贴、泥捏、绘画或各种手法相结合构思设计与众不同的房子,大胆创新。

  2、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依据每个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四、将制作好的作品摆放在老师制作的场景中,每一组上来讲讲自己的房子里有哪些人物,都有哪一些童话故事发生?

  五、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回家后请学生思考:除了小屋,纸盒还可以做什么?

  札记:

  小小的纸盒在学生的精心设计与制作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有的精致,有的大气,有的简洁,有的华丽……有一组的学生先编了一个故事,然后每人制作了一座反映故事情节的小房子,而且每座房子周围都画有树、操场、汽车等环境,每座房子都根据其用途作了精致的“里、外装修”,打开“医院”的门可以看到躺在床上的“病号”,小区门口还有“保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才能。我认为这种丰富的效果并不来源于技法的讲解与示范,而是由于在制作前师生间大量的“根据房子讲故事”和“根据故事选房子”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敢想、敢做,善于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合力解决问题,最后才展现出如此好的效果。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拎袋的用途,并能用多种纸张及多种设计方法,来制作漂亮的纸拎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添画或拼贴等方法来装饰纸拎袋,培养设计意识。

  3.培养学生细心和耐心的习惯,并激发对手工制作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添画或拼贴等多种设计方法来装饰纸拎袋。

  教学难点:

  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即时贴和各种装饰品。

  老师:示范作品若干,音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纸拎袋吗?(展示准备好的纸拎袋)

  2.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纸拎袋相互交换,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制作

  1.分析研究:

  ①研究纸拎袋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研究纸拎袋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②研究纸拎袋的色彩有什么特色?研究纸拎袋的装饰采用了哪些材料和哪些制作方法,你还有更好的设计想法吗?

  (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看一看黑板上挂着的纸拎袋是怎样做的,和同学们带来的制作方法一样吗?(通过欣赏,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①拿出自己带来的彩色纸,想一想,用你手中的彩色纸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纸拎袋。

  ②教师制作,重点提示封口和拎袋处的牢固性。

  ③出示装饰好的图案和花纹的拎袋给学生欣赏,并比较前后有什么不同,突出装饰拎袋的美观和工艺性。(提示:拎袋上加上图案和花纹就更漂亮了,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继续再创造提供空间。)

  三、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有特色的拎袋或实用性很强的拎袋。

  2.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四、展示表演

  1.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制作的纸拎袋有什么特色。

  2.播放音乐进行包包展示。

《美术教案必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9-12

美术的教案02-05

(精选)美术教案07-26

【精选】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7-22

美术教案【经典】08-03

美术教案[精选]09-19

美术教案(经典)09-27

(精选)美术教案08-30

美术教案必备(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必备(5篇)

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1、学习欣赏绘画作品,愿意介绍自己喜欢的画面。

  2、初步养成集中注意力观察和欣赏绘画作品的习惯,有参加绘画活动的愿望。

  准备:

  1、有意识的选择大班幼儿绘画作品若干副,并布置成展板。

  2、桌面铺上大白纸,放一些蜡笔。

  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为了欢迎小朋友,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礼物,看看是什么?

  ——引导幼儿关注展板上的绘画作品。

  ——教师介绍绘画作品,让幼儿知道这些都是用不同工具和材料画成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画作品的内容。

  ——哥哥姐姐的话中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总结:哥哥姐姐的画中画了我们平时见过的东西:有房子、太阳、轮船、小动物……他们有的在锻炼,有的在游戏……另外,哥哥姐姐还画了我们平时没有见过的东西:未来的房子、海底世界、神秘的太空……

  3、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画作品的`色彩。

  ——哥哥姐姐的画里有许多漂亮的颜色,找一找你喜欢的颜色。

  ——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这些画里颜色真多,有红色的太阳、绿色的草坪、蓝色的海洋……画面的每个地方都涂上了美丽的颜色,这些画看上去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

  4、幼儿在自由绘画中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欣赏了哥哥姐姐的画,好看吗?现在,老师在你们桌上也摆上了纸和笔,请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上面画一画,一起布置美工角吧!

美术教案 篇2

  美术:小兔的花衣服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油画棒在规定的范围内作画;

  2、感受画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给小兔的衣服添画上颜色;

  活动难点:

  在指定的范围内画画。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幅;

  2、油画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画有小兔的图画,用小兔的口吻向幼儿问好:(小朋友,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

  提问:

  (1):你们看看小兔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呀?

  用小兔的口吻说:“你们看看我的衣服一点也不好看,我想穿一件花衣服,”教师:原来小兔是因为衣服不好看才不高兴的。

  (2):你们想一想怎么让小兔的`衣服的衣服变漂亮呢?

  2、教师示范。

  提问:你们在看看小兔高兴?

  3、幼儿作画;

  要求:

  (1)必须画在小兔的衣服轮廓线内;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幼儿作品。

  (1)刚才是老师给小兔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给小兔穿的衣服漂亮吗?请你们找出谁给小兔穿的衣服最漂亮。

  (2)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墙上供大家欣赏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日趋增浓,已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在前几次的活动中,幼儿对宣纸的吸水性强和易破的特性也有所了解。通过“帮熊猫伯伯做格子布”的宣纸玩色活动,让幼儿体会不同的工具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既可让幼儿学习有目的地控制动作的方向和力度,又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玩色的兴趣更浓。

  观察重点:

  1、幼儿调换工具所表现的积极性程度。

  2、幼儿选择颜色的情况。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示范讨论——创作绘画——活动评价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故事《熊猫百货店》。

  2、材料准备:格子布、底纹笔、棉鉴、各色颜料若干盆、废宣纸。

  3、环境布置:四周摆放了许多小动物(河马、长颈鹿、熊、猴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1、以故事的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1)谁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布店?(熊猫伯伯)

  2)(出示格子布)昨天熊猫伯伯刚从城里买来一些漂亮的格子布。

  2、观察格子布

  1)这块格子布是用什么线织成的?(平平线和直直线)

  2)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线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

  小结:它们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粗粗的,有的是细细的,真漂亮!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激发幼儿帮助动物的情感: 布卖完了怎么办呢?大家帮它想想办法。(幼儿讨论,激发关爱情感)

  2、观察示范格子布的线条,共同参与示范:

  1)按意愿选择棉签或底纹笔。(引导语:粗粗线用什么织?细细线用什么织?)

  2)示范画横线和竖线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尝试画,大家一同提醒起始的位置。

  三、创作绘画,培养习惯:

  1、引发创作绘画

  大家一起来帮帮熊猫伯伯的忙,做许多漂亮的格子布,好吗?

  教师观察指导:

  1) 鼓励幼儿大胆地调换颜色进行创作。

  2) 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绘画习惯的培养:

  1)选不同的工具织粗细不同的直线和竖线。

  2)笔和棉签宝宝按颜色送回家。

  3)轻轻地织,颜料蘸得少一点。

  四、活动评价,引发下次活动的兴趣:

  1、展示格子布:把幼儿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布置成熊猫伯伯的布店。

  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一块格子布?

  2、引发下次作画的兴趣

  格子布上没有漂亮的花纹,下次我们再来织一些花纹,好吗?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1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利用纸盒、纸筒、彩泥等多种原料制作小房子,并为它编一个童话故事,主要是使学生懂得分类收集材料并进行相应的艺术改造。

  教学目标:

  1、选用不同的材料,通过看、想、撕贴、泥塑、绘画等方法进行房子的造型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能为自己的小房子编一个相应的故事。

  教学重点:

  以多种材料、大胆想象,自由绘制不同的房子。

  教学难点:

  在材料基础上对房子的造型设计与色彩装饰。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纸盒、纸筒、瓶子等。带彩纸、彩泥、水彩笔、剪刀、双面胶。

  2、教师准备一些“童话里的小屋”的故事及录像资料,准备若干摆放学生作品的场景,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若干。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讲“白雪公主”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出示教师制作的各种小房子,并打开门、窗、让学生看到里面住的是谁、有什么摆设。

  2、请学生欣赏以“童话里的小屋”为主体的录像资料,然后请学生自由讨论:你最喜欢那种类型的房子?喜欢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门、窗?怎样的色彩?

  3、根据自己带的材料思考: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房子?屋顶什么样?怎么做?(加上或剪出)门、窗分别做在哪里?(能开吗?)

  二、发展阶段:

  1、如果屋顶是选择剪的'方式来制作,那你能够想出几种制作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找出多种改造方法。

  2、教师演示怎样将纸盒完整的拆开并反过来重新折好、粘牢。演示最难的一种改造房顶的方法以使学生举一反三。具体示范一下怎样做能打开的门、窗。

  3、请学生帮忙利用多种装饰手法进行“内、外装修”。

  三、设计制作、鼓励创新:

  小组合作、利用好自己准备的材料制作“童话里的小屋”。

  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能力,让学生自由选择撕贴、泥捏、绘画或各种手法相结合构思设计与众不同的房子,大胆创新。

  2、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依据每个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四、将制作好的作品摆放在老师制作的场景中,每一组上来讲讲自己的房子里有哪些人物,都有哪一些童话故事发生?

  五、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回家后请学生思考:除了小屋,纸盒还可以做什么?

  札记:

  小小的纸盒在学生的精心设计与制作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有的精致,有的大气,有的简洁,有的华丽……有一组的学生先编了一个故事,然后每人制作了一座反映故事情节的小房子,而且每座房子周围都画有树、操场、汽车等环境,每座房子都根据其用途作了精致的“里、外装修”,打开“医院”的门可以看到躺在床上的“病号”,小区门口还有“保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才能。我认为这种丰富的效果并不来源于技法的讲解与示范,而是由于在制作前师生间大量的“根据房子讲故事”和“根据故事选房子”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敢想、敢做,善于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合力解决问题,最后才展现出如此好的效果。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拎袋的用途,并能用多种纸张及多种设计方法,来制作漂亮的纸拎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添画或拼贴等方法来装饰纸拎袋,培养设计意识。

  3.培养学生细心和耐心的习惯,并激发对手工制作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添画或拼贴等多种设计方法来装饰纸拎袋。

  教学难点:

  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即时贴和各种装饰品。

  老师:示范作品若干,音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纸拎袋吗?(展示准备好的纸拎袋)

  2.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纸拎袋相互交换,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制作

  1.分析研究:

  ①研究纸拎袋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研究纸拎袋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②研究纸拎袋的色彩有什么特色?研究纸拎袋的装饰采用了哪些材料和哪些制作方法,你还有更好的设计想法吗?

  (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看一看黑板上挂着的纸拎袋是怎样做的,和同学们带来的制作方法一样吗?(通过欣赏,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①拿出自己带来的彩色纸,想一想,用你手中的彩色纸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纸拎袋。

  ②教师制作,重点提示封口和拎袋处的牢固性。

  ③出示装饰好的图案和花纹的拎袋给学生欣赏,并比较前后有什么不同,突出装饰拎袋的美观和工艺性。(提示:拎袋上加上图案和花纹就更漂亮了,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继续再创造提供空间。)

  三、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有特色的拎袋或实用性很强的拎袋。

  2.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四、展示表演

  1.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制作的纸拎袋有什么特色。

  2.播放音乐进行包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