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1 11:58:2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必备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必备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会用语言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中发生的趣事,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拓宽幼儿的思维。

  2、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的“废品调查表”。

  2、“奇妙的商店”的场景;大象、小猴、小猫、小猪、小狐狸、小鸡的图片及相关的礼物,各种废物自制的玩具等。

  3、幼儿收集的各种废品。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平时吃桃子、西瓜、葡萄时会将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如何处理?有位大象伯伯可能干了,它将这些废品变成一件件的礼物送给它的动物朋友,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请听故事“奇妙的商店”。

  (2)提问:小动物们用什么废品制作了哪些礼物?大象伯伯开的“奇妙的商店”有什么用?(利用废品,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2.幼儿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们生活中每天也有许多废品,前几天我们还做过“收集废品”的'调查,请与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收集了哪些废品,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也可以说一说。

  (2)请2-3位幼儿介绍调查表,说说收集中发生的趣事。

  3.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

  (1)你们看,这些纸箱里就是小朋友从家中收集来的废品,这么多摆放在一起很乱,有什么好方法让这些废品摆放整齐?

  幼儿说方法:如相同物品放一起.如瓶子一堆、盒子一堆等,幼儿动手摆放箱中

  的废品。你觉得还有哪些废品摆放得不合适?请1-2位幼儿检查摆放。

  (2)除了这样分,你还能想出其它更好的分法吗?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分法如:盒子分(糖盒、牙膏盒、鞋盒);瓶子(洗发瓶、药瓶、饮料瓶)等。

  (3)教师适时地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按废品材料进行分类。如幼儿说:可以把纸做的东西放一起。找找还有哪些是纸做的?看看还有的废品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说出金属类、玻璃类、塑料类等,并找找相关的废品有哪些?商讨分别放哪更合适?

  幼儿按材料再次对废品进行分类。师生共同检查分类情况,对摆放不合适的废品,请幼儿帮忙送到该类废品材料中。

  4.说说废品的利用。

  (1)提问:收集来的废品怎样利用?(有的废品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有的废品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2)废品的作用真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学着大象伯伯用废品做了很多有趣的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奇妙的商店”有哪些玩具?看看他们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礼物?

  5.活动延伸:

  (1)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动手、动脑试一试,把我们收集来的这些废品变成各种有用的东西送到大象伯伯的商店呢?

  (2)幼儿手工,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相交流制作中的经验、协商遇到的难题想办法解决。

  (3)互相欣赏作品,将幼儿作品展示在kt板上,互相交流,体验制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

  4多变的云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使幼儿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

  3、培养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天上的云※教师:请你们看看现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云的位置移动等变化)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教师: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如下雨前的乌云,阴天的云,傍晚时的云彩等等。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3、借助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认识云的多变性。

  ※教师:这幅图上的云像什么?你们见过吗?分别说说这些云像什么?

  4、讨论云会变成什么。“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变成的)

  5、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户外观察天上的云,分别说说天上的云块像什么?并把它画下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白纸人手若干张、书若干本、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书和纸

  1、老师:书和纸这对好朋友,今天发生了争执。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

  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

  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

  请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猜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你的好办法能不能帮助纸稳稳地站起来?

  2、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了许多纸,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你的办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出示记录纸)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4、集合幼儿,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小结:纸真神奇,大家通过折、卷等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使纸站了起来,纸开心极了,它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稳稳地站起来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可是,书又说了:"我不仅能站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纸也能托起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请幼儿再次实验。

  幼儿根据记录表讲述,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

  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实验。

  小结:教师统计托书最多的是哪一种形状的纸?

  五、总结。

  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在这个活动中,还有好多科学知识呢,我们以后再去慢慢探索。

  六、拓展生活经验。

  1、在生活中有好多东西也使用这种方法使它们的力气大起来的。

  2、教师举例讲述。

  七、延伸活动。

  请幼儿找找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活动反思:

  我一走进教室,学生眼睛一亮,大声拍掌欢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分别两个月的第一次见面,学生让我很感动。教室里刚安静下来,立刻又有学生站起来说,“高老师,你不在的时候,老师都不让我们到外面去观察!”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们解释。是不是他们把科学课理解成了游戏。

  纸张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不陌生,他们一口气说出了纸的很多特点:很滑、有点硬、有点软、很白、什么颜色都可以。

  我让他们把我提供给他们的'实验纸揉成一团,然后再展开,观察有什么变化,他们又说出一大堆来;我让他们将纸撕开一个边,观察边缘有什么特点,他们惊喜地跳了起来:“有毛毛!”其他孩子立刻也撕开看毛毛,有的孩子不断地揉纸,然后惊喜地举手告诉我,不用撕开,只要使劲地揉,纸也会“生毛毛”的。教室里立刻出现了“嚓嚓嚓”的揉纸声,立刻又出现了一大片的惊叹:“真的有毛啊!”“老师,‘纸毛’是从哪来的?”“从树上来的,因为纸是树做的,对吧,老师?”“哎呀,好多灰啊,不要搓啦。”。

  我无奈而又欣喜地看着这群调皮蛋,心里好开心。教室里的声音很吵,我注意到在我的提醒下,一部分孩子已经开始将纸的特点向科学本上记录了。这个习惯,是我最想他们培养的:及时记录,及时思考。

  下课了,一个孩子突然跑上前来,搂着我的脖子,附在我耳边说,“老师,我知道一个秘密,明天,有一个人要送你礼物。”说完,他飞似地跑回座位。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关注天气的变化,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录天气变化。

  2、了解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服。

  【活动准备】

  1、提醒幼儿观看电视及其它媒体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相关经验。

  2、每人一份纸和笔,幼儿用书第2册第10页

  3、自制气温统计表如下: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气温天气(符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们天天看天气预报吗?那么你们是怎样来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哦,有的通过看电视,有的.通过看报纸,还有的通过听收音机,还有的浏览爸爸妈妈的手机上短消息……看来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今天我们都来当天气预报员。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播报天气,说出天气预报的作用。

  (1)下边去请一位小朋友当小小播报员,报一报今天的天气情况。教师纠正不恰当的地方。

  (2)教师:小朋友能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天气预报吗?

  幼儿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原因:天气预报关系到农民伯伯的粮食的种、收、存放;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到人们的旅游、出行;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安排,;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及对疾病的预防;穿衣服的多少。

  (3)、那么天气不同,温度不同,我们应该怎么样根据天气预报来准备每天穿的衣服呢?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2、让幼儿设计天气预报表,尝试用数字符号表示各种天气情况。

  (1)、请小朋友讨论一下你设计的天气预报表的内容,说说风向,温度等分别应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教师:大家注意观察我写的符号°C,我们通常用它来表示气温。

  (2)、下边请小朋友设计天气预报表,记录今天天气情况。注意,要将今天的风向、温度等气象元素设计齐全。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小朋友看我做的气温统计表,看我记录的气象元素。小朋友要象我这样,每天观察天气情况,做好一个周的记录。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到外边(阳台上)观察今天的天气情况,学习怎样用气温表测量气温。

  幼儿在幼儿用书第二册第10页进行记录。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自制小茶壶

  二、活动目标

  通过自制小茶壶,发现茶壶的壶嘴高度要比壶身略高一些,但不能过高;通过操作,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和科技小制作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塑料瓶、吸管、橡皮泥、透明胶带、锥子、蚊香、牙签、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做个小茶壶?

  幼儿讨论:用盒子做茶壶的身体,用吸管做茶壶的壶嘴。

  做一做:小茶壶。

  戳洞:可提供蚊香、剪刀,引导幼儿用蚊香烫洞,用剪刀调节洞的大小。也可以用牙签、锥子等工具戳洞;安装壶嘴(用吸管作壶嘴);用橡皮泥(或透明胶带)封住洞口。

  试一试。

  (1)壶嘴口的高度没有壶身高。

  (2)吸管在纸杯的上部,壶嘴口太高。

  (3)吸管在纸杯的下部,壶嘴口和纸杯口一样高。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还没装满水时水就从壶嘴里出来了。

  (2)水没有从壶嘴里流出来,壶嘴口太高了。

  (3)倒水时,水正好从壶嘴里流出来。

  六、注意事项

  1.引导小朋友给塑料瓶戳洞时,要注意安全,可以让孩子用蚊香烫。

  2.中班幼儿操作该活动,教师可事先在塑料瓶上戳好洞。

  七、拓展思路

  科学文艺:茶壶―一音乐律动(大班幼儿)

  情节介绍:

  几个小朋友看见一只大茶壶觉得很好玩,一不小心打烂了。大家一起来做小茶壶,小茶壶做好了,倒上水试一试。呀!糟糕!茶壶漏水了,快来想办法。经过大伙儿反复试验,茶壶终于做得既好看又适用,大家唱着歌为客人倒水喝……

  动作说明:

  前奏时,六个小朋友手拉手小跑步上场,发现大茶壶,大家惊奇地指一指茶壶。

  第一遍音乐,大家围成圈抱起茶壶,你争我夺,一个小朋友摔倒在地,茶壶摔烂了。

  第二遍音乐,大家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对他摇两次手,劝他别哭了,指一指小茶壶,拍一拍胸脯。

  第三遍音乐,大家站成一排扮作小茶壶,前两小节左手叉腰两次,作壶把。右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向上翘,身体随之左右微微摇摆两次。后两小节左手叉腰,右手屈伸两次,摆成小茶壶形状(壶嘴低一些)。

  第四遍音乐,一个小朋友为茶壶加水,前4小节扮作茶壶的小朋友把手中的银纸屑随音乐节奏撒出,作壶嘴漏水状。后4小节大家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抬高,身体随之夸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调得过高)。

  第五遍音乐,小茶壶向两边倾斜,作倒水状。前4小节小朋友把银纸屑从肩膀处摔出两次,作壶口漏水状。后5小节大家再次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降低些,身体随之夸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位置调得正好)。

  第六遍音乐,前5小节大家边唱歌互相欣赏自己扮作的小茶壶。后5小节,随着音乐,向舞台四个方向随音乐作倒水请喝茶状下场。

  附:音乐见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大班艺术)p22l

  八、背景资料

  连通器原理:将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用橡皮管连通,物理学中把这种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这就是连通器原理。

  活动点评

  小茶壶方案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巧妙地设计了小茶壶的活动。从内容的选择上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目标确定恰当,活动过程以幼儿探究壶嘴位置为线索,不断改进茶壶的制作程序,最后完成成品的制作。整个活动注重了幼儿主体作用,开发了幼儿的原创力。

  在制作的基础上,教师在拓展方案中引导幼儿用舞蹈语言表现制作小茶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式新颖,是以艺术的形式体现科技产品功能的一种尝试和创新。

  下面就活动程序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活动总目标要围绕培养幼儿的设计思路、制作能力为主体目标。

  2.活动过程:

  (1)引入:幼儿和教师共同搜集小茶壶实物、图片,并讨论小茶壶的特点。

  (2)要制作的物品――小茶壶。

  (3)幼儿设计小茶壶的方案。

  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小茶壶功能目标:①壶嘴位置;②外观符合小茶壶的特点,组织幼儿讨论、设计,确定自己的方案。

  (4)幼儿制作。教师提前准备做茶壶的各种材料,包括工具,由幼儿自由选择并制作。

  (5)记录、制作过程(可用图示或记号表示自己的制作过程)。

  (6)表述: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说明其制作过程。

  (7)参观:小茶壶展览会。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成品摆放出来作为“产品”让大家参观。参加制作的小朋友可讲述自己制作的小茶壶的功能及制作方法,让幼儿体验从成品→“产品”→商品的过程。

  3.拓展:茶壶――音乐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