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30 09:56:4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优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优选10篇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观察海带的外形特征。

  2、知道海带吃了有营养,能预防大脖子病。

  准备:多媒体课件,干湿海带各一根,凉拌海带80小结,一次性杯子40,牙签40。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干海带)提问:

  1、海带长的什么样子呀?长长的好像什么东西呀?(丝袜、皮带、尾巴蛇)

  2、这上面是什么呢?猜猜看?(指着白白的粉)

  3、闻闻看,什么味道?带点海腥味,来自海洋的味道。(这是海水中的盐)

  二、这条干干的东西,放到水里以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一看。

  1、(出示湿海带)这条和刚才那条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颜色深浅;光滑与粗糙;长短不一样;是有水分的')

  2、小结:这条干海带是长长的,有点像蛇,上面有点白白的盐,闻上去有点海洋的味道。放入水里以后海带颜色变绿了,摸上去滑滑的,有水分。

  三、中间部分:这到底是什么呢,它生活在哪里呢?我们来看看小电影。(看过后提问)(播放片段一)

  1、它是什么呀?(海带)它生活在哪里?

  2、为什么海水没有把海带冲走呢?

  3、渔民们在干什么呢?(晒海带)

  小结:对晒干后的海带就是这样的(指干海带)

  4、那么海带有什么营养?我们再接着往下看。(播放片段二)

  看过后提问:谁爱吃海带?为什么呢?

  5、海带除了吃了以后长的高以外,还有什么作用,我们来看图片(播放片段三)

  小结:吃海带预防大脖子病。

  四、结束部分:今天,老师特意提前做了一些凉拌海带让我们小

  朋友尝尝,老师分海带让幼儿品尝。

  五、延伸部分:继续观察干海带的变化。

  附:

  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带。这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叶子嫩嫩的,短短的。

  我们长在岩石上,看,这是我细细的根,这些细细的根就像钩子一样,钩在岩石上,防止我们被海水冲走。

  我们长啊长,越长越长,还有漂亮的花边呢。

  看,渔民叔叔们把我打捞起来,放在海滩边晒晒干呢。

  瞧,鱼妈妈游来了:“孩子们,快点来,这里有许多海带,快来吃。”“妈妈,为什么要吃海带呢?”“海带里面含有丰富的钙,多吃海带!你会长得更长,而且骨头会更硬。”“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们以后要多吃一些海带。”

  不但鱼类爱吃海带,人们也爱吃,大人吃能预防这些大脖子病呢。

中班教案 篇2

  主要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 分段阅读故事,理解太阳意外弄坏风筝、又意外被当做风筝的经历,感受故事中的快乐氛围,体验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是一种快乐的心情。2. 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信息,理解故事,并能恰当、连贯的表述阅读信息。

  主要形式:集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观察图片上的.细节,理解表达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大图书 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1. 出示太阳的图片和汉字,这是谁?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太阳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朋友,虽然太阳住在高高的天空里,但它其实和你们一样,是个爱玩又有点调皮的孩子。瞧,这一天,爱玩的太阳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早晨。

  二、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一)集体阅读大图书

  1.播放录音:嗯,今天的风真大呀!咦?怎么飞来了这么多奇怪的鸟?

  2.你听到了什么?

  3.阅读图一,这些奇怪的鸟是怎么回事儿?我们一起跟着太阳往下看看吧!

  4.阅读图二,太阳用了什么办法看个究竟?(观察动作)我们想看远处时也会用这些动作,谁来学学?

  5.播放录音:哎哟太远了,看不清啊!太阳为什么看不清?有什么办法呢?(离得近点儿看)

  6.阅读图书,那些奇怪的鸟儿到底是什么?(原来是孩子们在放风筝,出示“风筝”)

  (二)自主阅读小图书

  1.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当太阳遇到风筝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你看到了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3.太阳弄坏风筝的事情在哪一张图片上,找出来让大家一起看一看?

  4.太阳把小男孩的风筝弄坏了,它心情怎么样?(有些紧张,感到抱歉)

  5.后来太阳是怎么做的?

  6.太阳意外的当了一回风筝,现在它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 故事表演,感受迁移

  1.谁愿意表演一下这段故事?

  2.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放太阳,放太阳什么意思呢?

  3. 太阳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它为孩子带来了快乐;能够做一次会飞的风筝很高兴等)

  4. 你是不是也愿意让朋友们快乐呢?你愿意做些什么来让朋友感到快乐呢?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大胆的探索出新年树的剪法,并尝试立体的新年树制作。

  2、提前感受新年的到来,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掌握剪出一个物体的对折方法及剪法。

  2、物质准备:笔、纸、装饰用品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新年就快到了。你们在商场门口、大街上看到了什么?今天请你们也为我们的教室做些漂亮的新年树好吗?

  二、探索出不同的剪法

  1、我这里有一棵树,你们把树对折会发现什么?我们怎么样才可以让树的叶子两边都一样呢?(对折、剪)

  2、幼儿尝试

  小结:我们把纸朝着一个方向折两下,并且在闭口的地方剪下去,就可以剪出两棵树来了。

  三、尝试立体制作

  1、瞧,这里有一棵小朋友的爸爸做的树,它可以站起来哦,你们的树能站起来吗?(幼儿操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树站起来?(幼儿自由回答)

  2、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两棵树,你们有什么办法?

  3、观察立体的树,这棵树为什么可以站起来?两棵树都剪了吗?它们剪的是同一个地方吗?那我来剪剪看(两次错误示范),这样行吗?那到底要剪到什么地方才可以呢?(都剪到中间)怎么才能知道是中间了呢?

  小结:把树轻轻的对折,折出一条痕迹来,可以用笔做个记号,然后再剪到有记号的地方,最后把两棵树插起来,就可以了。

  四、幼儿操作

  1、想不想让你们的`新年树也站起来?那快去试试吧。

  2、你为新年树挂上什么礼物了?

  活动反思:

  1、活动围绕着现在的主题进行,并且结合圣诞的节日,让孩子们在迎接节日的气氛中,去动动、做做圣诞树。同时,也更贴切孩子们的兴趣来源。

  2、在目标的达成上,我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孩子们可以探索出三种不同的折法,并通过尝试,孩子们也得到了最终的答案。活动中,也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

  3、活动层次明显,层层递进,一环扣着一环进行。

  4、老师提供的范例和纸都是比较大,但幼儿在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孩子画圣诞树画的非常的小,以至于到最后浪费了很多的纸。老师可以在孩子们画的时候,用语言去提醒孩子们,画一棵大树,这样就可以挂上很多的礼物了等等来提示幼儿。

  5、从材料的准备来看,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在材料的准备上,老师应该需要有个明确的摆放位置及规则。从活动来看,满桌子的剪刀、铅笔和纸,从外观来看就显得很不雅观。老师可以准备笔筒放铅笔,还可准备一些篮子,分别放上纸、剪刀等工具。这样不仅看上去更整洁,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们收整的习惯。

  6、因为是已节美工课,所以老师还要准备一些垃圾桶,方便孩子们把剪下来的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去。虽然老师在活动有提醒幼儿把东西扔进垃圾桶,但因为垃圾桶比较远,孩子们操作起来还是不太的方便。所以可以多准备几个垃圾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每桌放一个。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感知7以内的数。

  2、能进行数物匹配,并根据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3、增强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5、6、7)人手一份。水果图片若干。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多媒体,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小猴)秋天到了,小猴要摘果子送给小朋友们。”(出示多媒体:三棵果树,梨5个,苹果7个,柿子6个。)

  提问:“你们看见了什么?”

  “小猴也看见了。猴摘了几只梨?几只苹果?几只柿子?”

  2、数量配对

  (1)“请小朋友帮小猴摘的果子找一个数字朋友。找到后把数字高高的举起来。”(放多媒体证实幼儿的答案)

  (2)“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装一种果子,装的果子的数量要和

  小猴装的一样多。”幼儿自由选择水果,进行操作。

  提问:“你装了几个什么水果?”

  3、按顺序给水果排队

  “小猴说呀要请小朋友来帮个忙,给这些水果按从少到多,数字从小到大的的'顺序来排队。谁该排在第一呢?”

  4、小猴要把它的果子送给它的好朋友小兔、小猫和小狗,一样多的水果送给一样多的朋友。

  5、分组活动

  “小猴出了几道题目要考考我们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信心做?”教师讲解题目要求(点卡接龙、添去点子)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练习。

  6、评价幼儿作业。

  “你做了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活动反思:

  《小猴摘果子》 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中班教案 篇5

  猴子运桃

  活动目标:

  1、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

  2、帮助孩子掌握钻山洞和走平衡木的能力,通过游戏熟悉障碍跑。

  3、感受竞赛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山洞、平衡木、矿泉水瓶子、准备运动和放松运动的录音

  活动步骤:

  一、小猴子下山了。

  1、教师指导语:今天猴王妈妈要带她的小猴子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搬运桃子,路上要经过许多木桥和山洞,路很不好走。

  2、“猴儿们和猴王妈妈一起做运动。”幼儿跟老师一起站在场地上随音乐做操。

  二、小猴子练武艺。

  1、“在运桃子之前我们要练练武艺,练好了本领才能把猴子运回来。”

  2、分两队练习走平衡木、钻山洞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队,一队走平衡木,一队钻山洞,让配合的小朋友进行示范走平衡木和钻山洞。练习完后两组交换。

  三、小猴子运桃子。

  1、将幼儿分为两组,各组第一个幼儿走过平衡木钻过山洞之后从筐内取一个“桃子”(矿泉水瓶)往回跑。将桃子放入起点的框子里然后拍拍下个幼儿的肩膀,走到队伍的`末尾,第2名小朋友同时开始走平衡木钻山洞,依次类推。

  2、比赛采用限时赛,规定时间内取到最多桃子的队伍获胜。

  四、小猴子回山了。

  1、放轻柔的音乐猴王妈妈带领小猴子做放松运动,之后随着音乐回教室。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画、剪等方法制作妈妈爱心卡,并尝试画爱心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2、制作中大胆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妈妈爱心卡。

  活动准备:

  1、幼儿又正反折纸的经验。

  2、教师制作妈妈爱心卡范例。

  3、油画棒、剪刀、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1、小朋友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明天就是三月八日,妇女节是你们妈妈、姑姑、奶奶、和外婆等妇女们的节日。妈妈过节了,你们打算给妈妈送什么样的礼物给妈妈呢?(请小朋友说说)

  2、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

  3、刚刚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妈妈,都说要给妈妈送礼物,老师也要给妈妈送礼物,还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呢?我们一看吧!

  二、教师出示妈妈爱心卡范例,让幼儿欣赏。

  1、这是老师自己动手制作的妈妈爱心卡,你们看漂亮吗?那你们猜猜它是怎么样做出来的.?

  2、教师将范例给每组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你们看出来了,这张妈妈爱心卡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一开始怎么做?然后干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索妈妈爱心卡的制作方法,并示范。

  教师:先拿好一张长方形的纸,向后、向前连续折。折完看看是这样的,像扇子一样,再用油画棒画个心形轮廓线。然后用剪刀沿画出的轮廓线剪下来。

  3、这就是老师制作的妈妈爱心卡,小朋友也想自己制作妈妈爱心卡送给自己的妈妈吗?小朋友要认真仔细的听哦。

  4、拿好了一张长方形的纸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折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对边要整齐,先向前折,再向后折。

  5、画爱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画的时候要注意心形的上面大,下面小,只花心形的一边。

  6、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剪的时候要注意弧线的边缘不能剪透。

  7、最后在你的妈妈爱心卡上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幼儿大胆制作妈妈爱心卡,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1、老师给每给小朋友都准备了长方形纸,请小组长拿好剪刀、和油画棒,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漂亮的妈妈爱心卡吧!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并说一句好听的话送给妈妈。

  谁来说说自己制作的妈妈爱心卡,并说一句好的话送给妈妈。

  活动延伸:

  把自己的妈妈爱心卡带回家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话。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发现孩子们的物品到处乱放,水彩笔和书还有孩子们带的帽子、围巾、手套的都堆在一个柜子里,拿的时候很乱。因此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用途分类,并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2、学习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重点)并尝试设计标记(难点)

  活动准备

  1、事物、玩具、服饰三大类物品的图片若干

  2、三个颜色不一样的盒子;幼儿人手一张白纸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豆豆家里的东西可真多,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

  各种物品的图片,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

  豆豆不会整理,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该怎么整理呢?

  二、物品分类

  整理就是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哪些属于是同一类的.?

  幼儿将图片根据用处分成3类

  说说这些物品有什么用处,属于什么类别?

  幼儿把将整理好的物品图片摆放到3个盒子里。

  三、给物品作标记

  今天,我们帮豆豆家里吃的、玩的、穿的都整理好了,那怎样让

  豆豆知道盒子里装着什么呢?

  如果盒子里装着吃的东西,可以画什么标记?

  都是玩的怎么画标记?

  有什么标记一看就知道是穿的东西?

  请幼儿自选一种物品,发挥创造想象,画出标记图,并把标记贴到相应的盒子上。

  四、幼儿标记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同伴设计的标记,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选材上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游戏的状态,很兴奋,因此上课时我事先设计了情境帮豆豆整理家。我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幼儿动手操作。通过小朋友亲自参与整理,让他们体验到有效整理物品,感受有序地进行整理的成功感和快乐感。通过活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发面我要都笑功夫。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在幼儿的生活中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此开展了《小猫钓鱼》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构建连续、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育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帮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广泛的基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内容:

  1、家长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条"。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问幼儿: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游戏指导:

  1、幼儿钓鱼时,家长要鼓励幼儿不慌不忙的钓鱼,锻炼耐心。对于钓不到鱼的幼儿,家长可以手把手的帮助。

  2、幼儿在达到游戏目标时,若有兴趣,把鱼放在里面重新进行。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及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活动关键在于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数学活动“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数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幼儿有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中班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能理解歌曲内容,感受、表现歌曲前、后半段情绪的变化。

  2.体验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玩具娃娃、音乐《小娃娃跌倒了》、播放器。

  三、活动过程

  (一)利用小娃娃跌倒的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瞧,小娃娃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帮助她呢?引导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欣赏,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就叫《小娃娃跌倒了》。小朋友认真听看歌曲里唱了什么?

  (三)边表演边唱歌,表演后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1.提问:路边的.小娃娃怎么了?哇啦哇啦哭着喊谁呀?"我"跑过去抱起小娃娃后怎么做的呢?

  (四)播放音乐,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学唱歌曲。

  1.通过齐唱、对唱、声势练习,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容。

  2.启发幼儿感受小娃娃跌倒时难过的心情及小朋友有帮助她后的快乐心情,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的前半段和后半段。

  3.将幼儿分成两组练习对唱,一组唱前两句,一组唱后两句,然后两组交换歌词再次练习对唱。启发幼儿边唱边拍手、跺脚等声势练习。

  (五)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一个伙伴,边唱边表演歌曲。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轻松、愉快、有趣。首先,选材非常好,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利用“哭声”设置悬念,然后根据歌曲内容自由表演,其次,这个活动设计层次非常清晰,时间安排合理,过渡非常自然,动静交替,教师教学技巧掌握得非常恰当。第三、教师早各个环节的设计非常用心。如:活动开始部分,设计悬念,由哭声引入主题,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初步理解歌词意思,使活动有了悬念,激发幼儿去想、去思维,活动结束部分,一般教师的结束语比较格式化,而这个活动中,教师却用了“你们说一说当你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做?”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这与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用材恰当,真正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及教师的教学技巧是分不开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冬天和夏天不同的感受,并以绘画的形式表明自己喜欢的理由。

  2、动脑筋设想解决冬天和夏天给人们带来的不方便之处。

  3、积极参与谈话活动,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冬天和夏天的图片。

  2、绘画纸、笔。

  活动过程:

  1、出示冬天和夏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冬天和夏天的主要特征。

  教师用语:图片上是什么季节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冬天和夏天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2、启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喜欢冬天和夏天的理由表现出来,并在集体面前说一说。

  教师用语:你喜欢冬天还是夏天呢?为什么?

  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笔和纸,请小朋友把你们喜欢的理由画下来,并和你大家说一说。

  3、教师将幼儿不喜欢冬天或夏天的理由记录在海报上,引导幼儿动脑筋解决。

  教师用语:刚才大家都说了自己喜欢冬天或夏天的理由,那你们能说说不喜欢冬天和夏天的理由吗?

  这些不方便的地方,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活动延伸:

  家长和孩子共同填写亲子单,解决冬天和夏天给人们带来的不方便之处。

  活动反思:

  通过运用场景和图片等直观教具,采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让幼儿区别冬天与夏天,通过谈话,讨论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对冬天和夏天这两个季节的认识,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不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季节遇到的问题?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两个季节特点的认识,这节课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很高涨,能够在我的引导下与我积极配合。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经典)09-03

[精选]中班教案09-04

中班教案(精选)08-25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精选)08-02

【经典】中班教案08-19

中班教案【经典】08-23

中班教案【精选】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