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袜子的不同特征和用途,大胆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经验。
2在、游戏中逐步形成“双”的概念,尝试自己整理袜子。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袜子、袜子收纳盒、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猜说说,感受袜子的不同特征和用途。
1、教师和孩子们围在一起。教师出示纸盒子,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幼儿随意回答)。
2、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感受袜子的不同特征和用途。
3、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袜子,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袜子。
4、提问:你还看见过什么样的袜子?
(引导幼儿回答,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可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圣诞袜、足球袜、五指袜。)
5、教师小结。
二、观察比较,形成一双袜子的概念。
通过教师只穿一只袜子这一环节,使幼儿自主地发现问题:“老师少穿了一只袜子”,帮助幼儿轻松地理解、形成“一双”袜子的`概念:长短一样、大小一样、花纹一样的两只袜子就是一双袜子。
三、操作活动:帮袜宝宝收拾家。
1、给袜宝宝找朋友。
2、送袜宝宝回家。
四、结束活动。
和袜宝宝回班玩捉迷藏的游戏。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活动《毛衣畅想曲》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日幼儿晨锻后,那天,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运动的缘故,小朋友们纷纷脱衣,他们把脱下的毛衣有的当成纸张折来折去,有的则把毛衣团成一团扔来扔去,在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的同时,我更欣喜地捕捉到了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信息——小小的毛衣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可以保暖的衣服,还可能是一件新鲜的“玩具”,而对于教师来说更可能是一件容易让人忽略的好教具,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挈机,于是我发动幼儿收集穿不下的干净旧毛衣,并设计了此活动,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毛衣”层层展开——“变魔术”、“做游戏”、“跳舞”,并进行跳、爬等动作技能训练,让幼儿玩的高兴,学地轻松。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根据毛衣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习尝试多种玩法,进行跳、爬等动作技能训练。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与同伴友好合作,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件毛衣2、磁带一盘
3、场地要求在地毯或草地上。
(三)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一个谜语:有毛不是羊,有手不会动,摸一摸,软绵绵,穿一穿,暖洋洋,天冷不离身,天热躺衣柜,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
幼儿a:衣服
幼儿b:毛衣。
(评析:以谜语的形式自然呈现活动的主角——毛衣,可以一开始就紧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二、毛衣——变、变、变
(1)、师:“毛衣在平时有什么用?”
幼儿a:可以穿
幼儿b:可以使自己变的好看。
幼儿c:可以保暖。
(评析:引发幼儿按常规思考,为教师以后的“特别事件”埋好“伏笔”。)
(2)、师:“今天,老师要用毛衣来做件特别的事——变魔术,你信吗?来,让我变一个给大家看看!!(请你仔细听好魔语)——毛衣、毛衣,变变变,变根骨头,啃啃啃。(我变的棒不棒,给点掌声表扬我一下)恩,我再来变一个,你们来帮我念魔语:毛衣、毛衣,变变变,变只小鸟,飞呀飞。你们会让毛衣变魔术吗?自己赶快试试吧!”
幼儿:我们也想变魔术。
(评析:教师变“魔术”,引领幼儿展开想象的“双翼”。)
(3)师:“谁来变给大家看一看!”
幼儿a:毛衣、毛衣,变变变,变只飞机,飞呀飞
幼儿b:毛衣、毛衣,变变变,变只小船,开呀开
幼儿c:毛衣、毛衣,变变变,变块饼干,啃一啃
幼儿d:毛衣、毛衣,变变变,变张报纸,看呀看……
(评析:鼓励幼儿自己“变魔术”,并进行同伴间的交流,初步体验“变魔术”的乐趣。)
三、毛衣——做游戏
(站成两排,比一比哪个队想的方法多)
1、师:“小朋友们变的可真棒!可老师我呀,不但可以让毛衣变魔术,还可以让它做游戏,你们可要仔细看好了。”(伞——学小矮人走路)(放音乐)“诶,毛衣还可以变成什么?你想怎样玩?自己赶快试试吧!”
幼儿a:蜗牛壳——爬着走
幼儿b:马尾巴——学小马跳
幼儿c:牛角——学斗牛……)
(评析:在“变魔术”的基础又进行单件毛衣边变魔术边做游戏,让幼儿尝试多种玩法。)
2、师:“和你对面的小朋友一起合作让两件毛衣紧紧的拉起手来,看看现在毛衣又变成了什么,可以怎么玩?”
幼儿:可以玩转陀螺、双脚跳、单脚跳……
鼓励两队幼儿相互竞争。
(评析:适当增加难度,玩双件毛衣,并进行小的`竞赛,培养同伴间的合作精神。)
3、师:“现在我们把所有的毛衣系起来,看看可以变成什么?你想怎么玩?”
幼儿a:长绳——跳长绳〈适当增加难度〉
幼儿b:山洞——钻山洞……)
(评析:玩多件毛衣,活动进入高潮部分,幼儿通过钻、爬、跳等活动,充分感受活动的魅力所在。)
四、毛衣放松操(放音乐)
师:“玩了那么久游戏,我们身上都有些臭哄哄了,来,我们一起洗个澡吧!”
(评析:前几个环节具有一定的运动量,所以安排幼儿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做一段毛衣放松操,自然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启发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开展有趣、有益的活动。
(评析:让幼儿学做有心人,学做“小发明家”,使活动健康延伸下去。)
三、活动评价
1、新颖的选材是本活动的一大亮点,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毛衣”层层展开,活动中教师始终牢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快乐与发展,通过“猜谜语”、“变魔术”、“做游戏”等活动,吸引幼儿快乐、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让他们勤思索、乐动手,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在体验合作快乐的同时,更尝到了竞争的喜悦。
2、在活动中,教师还注意整合各种教育因素:如在“变魔术”环节中,注重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在“毛衣做游戏”的环节中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培养,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一起克服困难,养成勇敢好学的好品质,另外,还通过优美的音乐,启发幼儿做优美的韵律动作……
3、整个活动还始终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开始是“一件毛衣变魔术”、而后是“两件毛衣变魔术做游戏”、最后是多件毛衣变魔术做游戏,如单件毛衣主要是进行普通的跳、爬技能训练,而双件时是要求毛衣放在地上平跳、多件时则为变化高度纵跳……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孩子们在体验快乐刺激的同时,顺利参与活动。
小班教案 篇3
小班活动:找朋友
一、设计思路:
“找朋友”是主题活动“好朋友”下的一个集体数学活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许多的生活用品,其中很多的生活用品在一起才有用,如牙膏要和牙刷一起才可以刷牙,它们是一对分不开的朋友,桌子和椅子也是。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来自生活的内容作为本次活动的素材,用集体教学的形式来引导幼儿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有关联的,并尝试为它们找一找朋友,配配对。
二、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两个物体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通过连线配对,感知匹配的概念,培养幼儿分析判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蜡笔、纸、信封、邮筒、花朵、衣服、桌子等图片、蜡笔、牙刷、小椅子、碗、幼儿操作纸。
四、活动过程:
一、 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师:今天老师想画一幅画寄给我的`好朋友。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画画的时候需要哪些东西吗?
总结:对拉,画画的时候需要蜡笔和纸,笔和纸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画画了,所以呀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2、师:老师已经把画装进了信封里,准备寄给我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寄信的时候应该把信放进什么里面吗?
总结:寄信的时候把信放进邮筒里,那信和邮筒你们觉得它们是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
二、做游戏,找朋友(继续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在你们的桌子上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它的好朋友?(若是幼儿找不到,教师适当提示。一共出示三件物品。)
2、教师继续出示第二样物品。
3、教师出示第三样物品。
总结:你们真是太厉害拉,一点都没有难倒你们,都找到了它们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重点提问:这些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我看到了XX
重点提问:找找看,你觉的XX的好朋友是谁?
总结:对对对,XX的朋友是XX(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用一个好办法让两个好朋友手牵手,用一条线把它们连起来。
2、重点提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XX)
重点提问:XX的好朋友是谁?
总结:XX的朋友是XX(幼儿再次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也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3、师:还有谁没有找到好朋友?(XX)
重点提问:XX的好朋友是谁?
总结:XX的朋友是XX(幼儿再次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4、师:现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些东西,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和老师一样,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让两个好朋友手牵手,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5、幼儿完成操作,教师适当点评
总结:今天我们帮那么多的物品找到了好朋友,真是太开心拉,我们下次在一起找好吗?
五、活动自我反思: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入,以我说要寄信给好朋友引出笔和纸,信和邮箱是好朋友,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个环节是游戏部分,在第一个环节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到了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做游戏的时候大部分的幼儿都找对了朋友,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的幼儿找错了朋友,这个游戏中我只准备了三个好朋友,觉得幼儿没有玩的尽兴,可以在增加一到两个朋友。第三个环节是幼儿操作,也是重点部分。我首先出示了自己准备好的范例图,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他们的已有经验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然后请幼儿来为这些物品找朋友,在这个环节中,我请的幼儿有点少,应该多请几个幼儿上来说一说找一找,之后就是让幼儿操作。操作下来,幼儿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的物品,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为物品找朋友”这一形式,感知生活中许多物品是要在一起才有用的,同时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对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关联关系,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最后让幼儿来说一说你为谁找到了朋友,我只请了2个幼儿,应该也再多请1到2个,让幼儿说的多点。
不足之处:
1、在第三个环节中展示范例图的时候应该把范例图上的物品一一介绍,让幼儿们认识了以后在开始让他们找朋友,不然有的幼儿虽然知道谁是谁的朋友,但是叫不出这个物品的名字。
2、幼儿操作包可以不必剪开,让幼儿提升经验。
3、最后讲解的时候应该让幼儿全部停下来后在讲解,不然有的幼儿都没有听见。整个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说的再多一点,老师说的少一点。
六、活动点评:
看的出来整个活动是靠游戏来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因此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在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蔡老师鼓励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参加活动,并且能正确的完成操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孩子的积极性都很高,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多动脑筋,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带动气氛让幼儿开心的随着老师的引导能正确的区分谁和谁是好朋友。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了解漩涡的特性,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大小、高低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三、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在哪儿见过漩涡?它是什么样的?幼儿可拿照片或资料介绍自己看到的“漩涡”并讲述相关知识。
1、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
2、水池放水的时候。
3、漩涡中间有个洞。
4、因为水下有洞,所以才有漩涡。
5、我爱的“十万个为什么”CD盘上说漩涡是水底有暗洞。
(二)做一做:操作表现,进一步观察漩涡。
1、你观察到漩涡是什么样的?
(1)漩涡象蜗牛的壳。
(2)漩涡象龙卷风。
(3)漩涡象漏斗。
2、操作一:手工做漩涡
组织幼儿用各种材料直观的表现出自己看到的漩涡,幼儿有的画出了螺旋线,有的用毛线摆出了螺旋线,还有的用手工纸剪出了螺旋线。
其它:(1)把橡皮泥搓成长条,然后把长橡皮泥条摆成螺旋线。
(2)在手工纸上画出一个密密麻麻的螺旋线,然后拿剪刀顺着螺旋线剪,剪出一个漂亮的漩涡。
3、操作二:水中做漩涡
1)教师提问:你会在水中制造漩涡么?
2)请幼儿讨论自己将采用什么方法。
用手搅、用嘴吹一吹、用筷子搅水等。
3)教师提供材料,请幼儿尝试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4)幼儿进行操作,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小结:长而细的`搅拌器皿在大又深的容器中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三)设计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学过的“漩涡”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1、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
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样把它们捞出来?
用手、用勺子,都不容易,幼儿无意中会发现,当把水搅出漩涡时,沙子会向盆中间聚,水不转的时候,沙子就聚成了小山头。
2、小鱼集合吃食
有了上次搅沙子的经验,孩子们很快就知道怎么做了,他们有的用筷子搅,有的用勺子搅,有的用手搅,都搅出了好看的漩涡,小鱼也随着水转到了水底。
四、建议: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把透明的容器抬高,让幼儿从底部看漩涡形成的洞。
小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思路:
小班的幼儿对数的敏感性比较弱,他们从一个刚入园哇哇啼哭的孩子到现在能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老师讲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幼儿园室外活动时,幼儿上下楼梯要排队……在排队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能尝试着用第一、第二来表达自己的位置。用图形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二、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形状分类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图形宝宝、操作材料
四、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引导语:今天来了许多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图形宝宝来我们小二班了,好吗?
重点提问:1、有哪些图形宝宝?
2、它们哪里不一样?
小结:你们都很棒,今天来了好多的图形宝宝,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它们有的是绿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还有的是天蓝色。你们也找出了图形宝宝不一样的地方:它们颜色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
过渡语:恩,你们呀,真聪明,都认识了这些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开心,你们瞧,它们都在笑呢,可是呀,它们还觉得它们住的太挤了,它们想找一个舒服点的地方,于是,赵老师给它们找了三个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新房子吧!
(二)、分分摆摆
重点提问:1、这些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谁能给这些图形宝宝分分家,让它们可以住的舒服些?说说为什么?(请个别幼儿操作)
小结:这三幢房子分别是大三角形、大正方形、大圆形。我们可以将小三角形都放在大三角形里面,小正方形都放在大正方形里面,同样的,小圆形我们放在大圆形里,我们把形状一样的图形宝宝放在了一起。
过渡语:这些图形宝宝在我们的帮助下都住得好舒服呀,它们要对你们说:谢谢你们帮他们找到了家!现在,你们的旁边也放着一些图形宝宝,你们也来帮它们找找家吧,好吗?
(三)、幼儿操作
观察要点:
1、幼儿能够将固体胶水盖子拔掉之后归还到盒子里,用完整理。
2、基本做到独立完成操作纸,个别幼儿教师指导。
操作后,教师做简要点评。
(四)、延伸
教师出示一张以颜色分类的操作纸,简要概括以颜色特征分类的方法。
五、活动自我反思:
这个活动是根据数学新编上进行修改而来的.,在这个活动中,孩子能够根据老师的指导一步步地进行活动,在材料准备上,考虑到黑板问题,但是还是选用了一块黑板进行活动,有些欠缺考虑。
在第二环节分家家的过程中,孩子也能将正确的图形宝宝根据形状进行分类,但是我在总结归纳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将“图形——形状”这一名词称谓解释清楚,只用了“样子一样”代替,虽然在结果上幼儿都能按照要求把图形宝宝找到家,但是只能说清楚大小和颜色,对于形状这一新特征掌握得还不是很充分。
在最后一个延伸环节上,孩子们在之前及部分的环节中把图形宝宝都按照形状进行了分类,当我拿着事先以颜色进行分类的操作纸时,稍作解释后,当有孩子能够回答是根据颜色这一特征进行分类的结果之后,我就草草的结束了这一活动,可以再多延伸一些。
六、活动点评:
活动共有三个环节。环节一,教师变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引导幼儿感知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为下一个环节——分类做准备;环节二,集体操作“送图形宝宝回家”,既教师引导幼儿对图形分别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环节三,幼儿分组操作“送图形宝宝回家”。整个活动中,孩子在老师趣味性的游戏语言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中,教师始终用趣味性的语言组织教学,紧紧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活动开始,教师以魔术形式变出图形宝宝,并以一句“图形宝宝玩累了,想回家睡觉了”,自然过度到第二个环节,以送图形宝宝回家的形式对图形进行分类,以“挂窗帘”的形式给不同图形帖上不同标记。这一系列的语言为孩子营造了游戏情景,深深吸引了幼儿。这符合幼儿“泛灵论”的心理特点,符合“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活动组织原则。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登封的特产烧饼,尝试运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烧饼。
2、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初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登封的特产烧饼,尝试运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烧饼。
活动难点:初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制作烧饼的录像;单面烧饼双面烧饼各五个;橡皮泥每幼儿一桶;牙签若干;小盘十个;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登封的特产烧饼,激发兴趣
出示神秘礼物,请小朋友闻一闻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神秘礼物“烧饼”,引导烧饼是登封的特产,初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观察了解烧饼的特征
提问:香香的烧饼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分组观察、品尝。
小结:烧饼像车轮子一样圆圆的、厚厚的、扁扁的,它的表面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芝麻,吃起来香香的。
三、了解烧饼的制作过程
观看烧饼制作的录像
幼儿讨论烧饼的'制作步骤
小结:烧饼的制作过程。
四、幼儿自制烧饼,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五、作品欣赏,结束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是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语言组教师集体教研本节活动并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商讨出最终活动方案,然后开始开展活动,等第一位教师开展完活动之后,根据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次研讨,然后在进行活动,争取活动的有效开展。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本节活动我们依据纲要的精神,结合我们登封的本土资源和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们创设了动脑思考、用心观察、积极讨论、动手制作的氛围和环境,使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体现。活动中当我看到孩子们观看视频时专心致志的模样和自己制作烧饼时的专注,我被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感动了,这也许是兴趣所致,因我们了解孩子所思所想从孩子的觉度出发设计了此活动,所以孩子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3、本节活动对目标的完成非常好,但不足之处在于让幼儿制作小小的芝麻似乎在制作的过程中演变成了该活动的难点。
4、改进方法:应该在活动之前先渗透芝麻的制作方法,然后在开展此次活动。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在游戏中知道小猫是晚上出来抓老鼠的,并能模仿老鼠和小猫的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2、丰富词语:静悄悄、东瞧瞧西望望。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重点:
知道白天与黑夜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
能模仿猫和老鼠的动作做游戏
活动过程:
一、小猫的本领
·师:出示手偶小猫,小猫有什么本领?小猫白天为什么睡觉?
我们小朋友什么时候睡觉?白天怎样呢?
·让幼儿学习做学校;了老鼠的动作和小猫的动作。
二、游戏与老鼠
1、老师示范唱歌曲小猫与老鼠。
提问:·这个歌曲唱的是什么时间的事情?
·夜晚是怎样的(歌曲里怎样唱的)歌曲中都有谁?
·小老鼠出来是怎样的?(请个别幼儿模仿,集体学做)
·小猫怎样走出来抓老鼠的?
2、幼儿跟老师学唱歌曲。
3、边唱边做游戏。
小班教案 篇8
目标:
1、在教师引领下游兴趣地一页一页翻看图书。
2、在看书中进行感知和表达,学会说“这是xx的肚脐眼”。
3、喜欢阅读,萌发阅读的兴趣。
准备:
图书若干、PPT、电子书
过程:
一、认识封面,在摸摸、玩玩中喜欢上“肚脐眼”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好吗?(字、有个洞洞)
教师总结:字是这本书的名字《是谁的肚脐眼》,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还有一个洞洞,洞洞里藏着谁的肚脐眼呢?
2、谁来摸一摸、猜一猜到底是谁的肚脐眼?
3、打开封面:呀!是谁的肚脐眼呀?(是小宝宝的肚脐眼)在哪里?(这里)
4、你的肚脐眼在哪里呀?请你找一找,看看你的肚脐眼是什么样的?(圆圆的、有的凸起来、有的凹进去)
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的肚脐眼是凸起来的,有的`是凹进去的,都是圆圆的。赶紧藏起来吧,不然会着凉生病的。
二、幼儿自主看书,理解图书内容,学说“这是xx的肚脐眼”
过渡语:我们小朋友都有肚脐眼,还有谁也有肚脐眼呢?让我们一起书里去找一找吧!找到后不要告诉别人啊!
1、幼儿第一次自主阅读
——你找到了谁的肚脐眼?(如:西瓜)PPT出示:西瓜的肚脐眼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绿色的,凸起来的)
——谁会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是西瓜的肚脐眼)
——还有谁也找到了不一样的肚脐眼?(方法同上)
2、幼儿第二次自主阅读
——刚才小朋友找到了4种肚脐眼,那书上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肚脐眼呢?让我们再来看看。
——请幼儿说一说、讲一讲
三、完整讲述
小朋友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的肚脐眼,现在让我们再跟着老师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网鱼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艺术教案:等汽车 _小班艺术教案07-15
小班教案:怪汽车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 | 小班英语教案:Thislittlepigwenttothemar03-20
小班的教案11-06
小班教案[经典]07-22
【精选】小班教案09-10
(经典)小班教案08-29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精选】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