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30 07:04:3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汇总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汇总4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跳跳糖“跳”时的愉快情绪,尝试合拍的跳。

  2、初步感受声音力度的变化,

  3、能用身体动作、声音进行表现。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在品尝区增添跳跳糖和小勺子。

  2、在场地上面画个大嘴巴图案、大鼓1个

  3、幼儿唱过歌曲《棉花糖》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主题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

  跳跳糖吃到嘴巴里面会怎么样呢?

  1)请2-3位幼儿示范跳

  师:看,前面有一个大嘴巴。哪粒“跳跳糖”愿意到嘴巴里来跳跳?

  跳跳糖跳起来真开心呀!

  2)请全体幼儿到“大嘴巴”里跳一跳

  师:我们一起到大嘴巴里来跳跳,看谁跳得最开心!

  2、游戏:鼓上的跳跳糖,感受力度的变化。

  师:跳跳糖要和小鼓做游戏了。

  1)小鼓唱歌:师击鼓,感受力度的轻、重。

  2)师分别用力敲鼓,轻轻敲鼓,引导幼儿观察“跳跳糖”

  师:小鼓唱的响,跳跳糖怎么跳?小鼓唱的轻,跳跳糖怎么跳?

  师生总结:小鼓敲得响,跳跳糖跳得高;小鼓敲得轻,跳跳糖跳得低。

  3)游戏:鼓上的.跳跳糖

  师:我们一起来做跳跳糖,和小鼓玩游戏好吗?(请幼儿到大嘴巴里听着鼓声跳)

  3、游戏:会听音乐的跳跳糖

  师:跳跳糖不仅会听小鼓的声音,而且它还会听着音乐跳呢。

  1)倾听音乐,感受力度的变化

  师:这两段音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音乐声音响,跳跳糖怎么跳?轻呢?

  2)幼儿在大嘴巴里听着音乐跳:跳跳跳,我们跳得高;跳跳跳,我们跳得低。

  3)师引导并范唱歌曲:跳跳糖,跳跳糖,我是一颗跳跳糖。跳跳跳,跳跳跳,我们跳得高(低)。

  4)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

  5)游戏,到大嘴里边唱边跳。

  4、结束:师:我们来听一段开心的音乐,请跳跳糖在大嘴巴里开心的跳。

  活动反思

  活动我是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吃”入手,以跳跳糖为主要内容,创设了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激发了幼儿大胆想像。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对活动充满浓厚的兴趣,每个孩子都是那样的积极参与,他们学得轻松而快乐。这点让我认为,我们在活动中就是要这样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很好地把握机会和孩子积极互动,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更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培养想和省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是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自觉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小棒、皮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听说你们数数的本领特别强,是这样吗?那我们来一次数数比赛好不好!(请同学们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师:同学们,你们数数的本领真的很强。但是,我们学习认数,不但要掌握数数的本领,而且还要学会有关数的很多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主题图教学

  师: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

  课件显示:(1)

  哎,这是什么地方?

  谁知道,马路上这一条条的白线是什么标志?

  学生自由回答。

  师:说得对。它提醒人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师:你们看,这位老师正带着几个小学生过马路,他们多么遵守交通规则啊!请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过马路的有多少人?(10人)

  再看一看周围还有些干什么的人?(略)

  让我们一起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师指屏幕示意:先数马路这边的,再数马路那边的'。)

  问: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19人再添上一个人是多少人?

  谁知道多少添上1是20?

  学生回答。(19个人再添上一个人是20个人。)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图上还有什么?(树、汽车、自行车)师:赶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自行车呢?有几辆汽车?

  师:刚才我们一齐数了图中所有的人和物,大家数得非常准确。小精灵听说你们数得这么好,也想和你们一块儿学数数,看一看它要和我们数什么呢?

  2.教学例1

  出示课件3

  (全体学生随着课件显示过程,一根一根地数小棒。)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问:一捆小棒有几根?它表示几个十?

  学生回答。

  小结:一捆小棒有10根,它表示1个十。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4-7

  (全体学生接着“10”后面继续数,数到“20”。)

  问:图中有几捆小棒?这是几个十?

  学生回答:有2捆小棒,这是2个十。

  问:2个十是多少呢?(指名4人回答)

  学生回答:2个十是20。

  师:请同学们学着小精灵的样子,迅速地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数10根也捆成一捆。(生动手操作)

  3.教学例2

  课件出示8

  生动手操作,照样子数小棒。

  问:1捆小棒表示几个几?1根呢?(让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一捆小棒表示1个十,1根表示1个一。

  问:这些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根小棒?(告诉你的小伙伴)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生齐读“11”)

  问: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答略)课件出示9

  师:同桌互相说说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课件出示10:数字卡片13.15

  教师: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

  教师: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学生回答: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

  课件出示11:数字卡片:20

  师:谁会读这个数?20是几个十组成的?几个十是20?

  师:下面请大家先读数再摆小棒,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课件12依次显示各数:18、12、14

  (同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摆)

  4.教学例3

  电脑显示课件13:

  问:图上的数字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齐读:0——20、20——0。

  问:10的后面是多少?(悄悄地告诉同桌小朋友)

  问:谁知道,排在15和17中间的是哪个数?

  学生回答。

  师:你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么大家知道20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19)

  三巩固练习

  1.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课件出示14的数字卡片。同桌位之间可以合作。

  2.猜数游戏。课件依次出示15-20.

  注意:第二十张课件让学生仔细看有什么错误?

  3.从1到20,按顺序把点连起来。

  课件订正:第87页练习十四第2小题

  4.翻书游戏。课件出示21.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分组交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蓝色所带来的宁静感觉。

  2、能用手撕纸做成蓝色作品。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PPT(蓝色事物图片若干)2、蓝色卡纸,幼儿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蓝色的日子展示PPT图片师:孩子们,谁能告诉我这些是什么?

  (幼儿举手回答,依次指出)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呀?

  (蓝色)对,它们都是蓝色的,那孩子们再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东西也是蓝色的?

  (某些小朋友的衣服,板凳……)今天是蓝色的日子,蓝色的节日,我们身边有许多蓝色的东西,在蓝色的日子里,你看到的蓝色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有的浅,有的深)师:对,有的.蓝色向大海一样深,有的蓝色像湖水一样浅浅的,有的像天空一样的颜色。

  二、蓝色的感觉师:你们喜欢蓝色吗?蓝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喜欢:安静:漂亮)蓝色让我们感到很安静,很舒服。

  三、蓝色变变变今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蓝色的东西,我们来撕一撕,把蓝色的纸变成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发放蓝色纸,幼儿人手一张,教师适当指导。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请求,能唱准附点音符、休止符处的歌词。

  2、能力目标: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大胆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与同伴共同表现、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老鼠、小花猫的头饰;CD《小老鼠打电话》;图谱一幅;电话机一部。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

  (1)引导语:小朋友,你们打过电话吗?怎么样打电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打电话的经验,比如要翻电话号码等。

  (2)练习有节奏地打电话和接电话。

  (3)引导语:小朋友会打电话,那你知道小老鼠会不会打电话呢,今天啊,有一只老鼠自己在家,感觉好无聊啊,他也想打电话邀他的朋友到家里玩,它会请谁来到它家呢?小朋友们猜猜看。(幼儿猜想)下面,认真听老师唱首歌你们就知道了。

  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幼儿跟念)

  2、学习唱歌。

  (1)老师边弹边有感情地唱歌。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谁打电话?小老鼠请了的朋友是谁?你们说小老鼠本来是像邀请猫吗?为什么它会把猫叫来呢?

  (2)帮幼儿理解"电话本"、"过家家"等。

  (3)幼儿再次听一遍音乐,边看着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问:①小老鼠为什么会打错电话?它打的`是什么号码?

  ②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它眼睛看哪儿?小老鼠打电话时是怎么样的心情?

  ③当它看到来的朋友是猫时,小老鼠又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吧。

  ④小朋友帮小老鼠想想:怎么样打电话才能叫来自己的朋友?

  (4)教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重点念好对白部分。

  引导幼儿唱好小老鼠和猫的音色的不同。增强趣味性。

  (5)教幼儿唱一遍歌曲。

  (6)看着图谱念歌词。

  (7)放CD,让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来唱歌,在唱歌时,注意用诙谐的声音来唱,并唱好角色的对话。

  3、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有节奏地演唱,并在演唱时要有适当的语气、表情。

  4、品德教育: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活动延伸:

  下次音乐活动玩《小老鼠打电话》的音乐游戏。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9-03

[精选]中班教案09-04

(精选)中班教案09-06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精选)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