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实用(10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两个两个 的数数
难点:10—20之间两个两个的数数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基本环节
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 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
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习,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结束环节
收回插板。
活动延伸
户外体育活动的'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对两个两个数数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彻,个别幼儿还不能独立数数,教师应该在设计几个游戏环节,训练幼儿掌握两个两个数数的技能。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类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2.能较清楚地讲述自己的猜测,进一步理解“还剩”的意义。
3.通过猜测,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答问题。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场景:幼儿自选一种商品,将所有商品贴上1~4元的价格标签,并在“超市”的货架上摆放整齐。
2.1~4价格标签,幼儿人手一个购物篮,1张5元人民币,1元、2元人民币若干(可用数卡代替)。
3.纸、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幼儿观察超市场景。
2.游戏“猜猜买了啥”,在猜测中复习5的减法。
(1)教师出示1张5元和1张1元的人民币,向幼儿介绍活动的要求。
教师:用5元钱去“超市”里买一样商品,交完后还剩下1元钱,你们猜猜老师买了啥?
(2)请两名幼儿在集体中讲述自己的猜测。
(3)请幼儿用算式记录同伴猜测教师购物的过程:用5元钱买了4元钱的饼干,还剩下1元钱。
(4)引导幼儿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要求幼儿一边用手指着数字和符号,一边讲述:老师用5元钱去“超市”买了4元钱的饼干,还剩下1元钱……
(5)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的猜测,进一步理解“还剩”的意义。
(6)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所列的算式表示的意义。
3.集体去“超市”购物,在实践中学习5的减法。
教师提出购物要求。
教师:每个小朋友每次用5元钱买一样东西,买好后自己算一算还剩下多少钱,请在旁边的篓子里拿出所找的零钱,买好后说说你的5元钱是怎么用的,并在购物单上用算式记录自己的购物情况。
鼓励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边购物边讲述。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商品猜测活动,学习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1)教师出示一个幼儿的购物清单,引发幼儿猜测。如:他用5元钱,买了一样商品,还剩下3元钱,猜猜他买的是什么。
(2)师幼讨论:对不对,为什么?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乐于观察和比较,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木偶,图示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幼儿复习以自我为中心区分左右
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当我说左手你们就伸出你们的左手,当我说右耳朵的时候你们就用手指着你们的右耳朵
(二)幼儿初步了解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出示木偶(背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这是一排木偶,这里有小狗,小兔子,小乌龟……
师这是小狗,它的左边是什么?
2出示木偶(正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现在小朋友来看下小狗的左边是什么呀
3幼儿认识到正对着他们的事物的左右和他们是相反的
师:当失误和我们是面对面的,它的左边就是我们的右边
(三)通过游戏,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教师出示图示,幼儿观察并判断
师:这是一幅有很多事物的图,他们和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他们的左右和我们的是相反的
2几个幼儿排成一排,与他们面对面的其他幼儿判断其左右的幼儿是谁。
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天老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 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 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 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大班数学活动:保龄球馆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大班数学: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
老鼠(背后有式题)、小猫头饰、拱形门、海洋球(球上贴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数字为1-10)、算式题(幼儿、老师都有)、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铃鼓一只、雪花片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猫宝宝
师: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来,坐上火车,出发啦!(火车音乐)
进场后转一圈
2.无意发现鼠迹
师:呀,这里真漂亮,你们找个朋友玩一会儿吧!
宝宝,你们快来看哪,这里怎么乱七八糟,是谁干的呀?瞧,这里还有老鼠脚印呢!
幼:老鼠
师:喔。原来是老鼠干的坏事情呀,我们来收拾一下(带领幼儿将垃圾捡干净)
师:宝宝,来,我们坐下来想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好吗?
幼儿坐好后
师:宝宝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一些捉老鼠的本领,好吗?
3.老师教本领
A.看谁脑筋动得快(看算式说答案)
师:妈妈现在就来看看哪个宝宝的脑筋动得最快,好吗?
出算式,幼儿说答案
B.对暗号(复习对数游戏)
师:刚才,宝宝们的脑筋动得真快,现在妈妈还要来考考你们,待会儿抓老鼠时,妈妈和你们会有联络暗号,我们的暗号是看妈妈小旗上的数字,听妈妈跺脚,你们接下去跺,让妈妈跺脚的次数和你们跺脚的次数合起来是小旗上的数,好吗?
C.看谁耳朵灵(听得数出算式)
师:现在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的听力,看谁的听力最棒,好吗?请你们从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妈妈拍铃鼓,你们听是几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妈妈铃鼓声一样,那就站起来,好吗?
D.打靶(综合练习)
师:现在妈妈来请你们玩个游戏,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来,好吗?
幼儿摆好椅子后
师:宝宝,瞧,这里有什么,知道怎样玩吗?谁来说一说
老师交代要求,幼儿练习投掷,玩后,老师检查对与错。
4.执行任务
师:宝宝,你们的本领练得真棒,现在我们就出发去抓老鼠啦!来跟在妈妈后面
放音乐,走一圈,停下
师:宝宝们,现在妈妈先去试探一下,待会儿我们用暗号联络,好吗?
老师悄悄走过去,用小旗挥挥,跺暗号,幼儿回答。
A.先派一名幼儿抓
师:瞧,老鼠真狡猾,还有问题让幼儿回答对了才能真正抓住。宝宝把题目算出来,抓住一只就到妈妈这里来领奖。
幼儿计算后到老师那里那雪花片(老师看幼儿题目是否正确,如正确才给予雪花片)
老师小结:今天开心吗?谁抓的老鼠最多?
5、结束部分
带幼儿开火车回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由此设计了这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物质准备: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3=5)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9=17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教师总结: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一个数和它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根据已有条件寻找不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
3、 学习正确书写数字1-4,养成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6只兔子卡片(1只白2只灰3只黑)活动过程;
1、 集体活动:
(1)、学说顺倒数师: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玩个小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玩顺倒数的游戏。
要求:我说倒数,小朋友们就说顺数。
例:
教师:1、2、3、4、5 幼儿:5、4、3、2、1或者请一名幼儿任意说一个数,其他的幼儿说顺数和倒数。
(2)学习6以内的相邻数。
教师出示6只兔子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朋友们在黑板上看到有什么呀?他们有什么不同,谁会把相同的兔子放在一起 ,并按顺序排好?
请一个幼儿操作,提问: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时候是怎么想的?)(1只兔子排在前面,2只兔子排在1只的后面,3只兔子排在2只的后面……)为什么这么排?请幼儿上来在兔子下面贴上相应的数字,在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2只兔子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鼓励幼儿说一说。
小结:1比2少,排在2的前面,3比2多,排在2的后面……大家集体说一说
2、 操作活动:
(1)、给小鱼涂色教师出示未涂色的小鱼图片,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有几条鱼呢?
小鱼说“今天我是来找好朋友的,请小朋友们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吧!”引导幼儿给这5条鱼找好朋友,想一想,上面应该涂几条鱼,下面应该涂几条鱼。
我们在涂色的时候要边涂色边说:4比5少、6比5多,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2)学习学数字1、2、3、4、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找朋友”的填空组的活动,请幼儿说一说,他是如何进行活动的,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好的小朋友。
(2)表扬能够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大头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教学过程:
一看骰子---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过?
---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看骰子应该看最上面)---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叁游戏:掷骰抱团---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智能AB猜试题。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剥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
2.你们想不想剥花生呢?今天我们一边剥花生还要一边记录,怎么记呢?(出示记录表)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一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你会不会玩?你能不能一边剥一边吃?
好,现在开始吧!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能,请个别幼儿介绍)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
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数数看)把它记在哪里(一颗花生仁的地方),2颗花生仁的剥到了几次?怎么记呢?3、4颗有几次?记在哪里?
B、小结:好现在我已经把我剥的花生统计出来了。(老师指着记录表说一遍)C、小朋友会不会把自己的记录结果也统计一下呢?(会)请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你统计下来,那种花生仁的最多?
D、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E、交流:你统计的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几颗花生仁的最多?(幼儿讲述)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记录表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告诉他,你的是哪种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三、了解花生的用处。
1.小朋友真棒,通过统计,发现了2颗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幼儿自己说)!出自:屈老.师!
2.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壳和衣有没有用呢?让我们来听听花生自己是怎么说的吧!(另一位老师来扮演花生讲述)3.原来花生的'本领这么大,它浑身都是宝,你们记住了吗?
四、游戏:智能AB猜
1、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关于花生秘密的游戏,叫智能AB猜。
2、我说一句话,如果你觉得A的答案对,你就站在A这一边,如果你觉得B的答案对,你就站在B这一边。选对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笑脸花,所以,你一定要听清楚了以后再选,看看谁能全部答对?听明白了吗?好,游戏现在开始。
1.花生的种子在
A 、在泥土上面 B、在泥土下面
2.发霉的花生
A 、可以吃 B、不可以吃
3.花生能榨油
A 、能 B、不能
4.花生只能吃
A 、是的 B、不是
5.所有的花生都只有2颗花生仁
A、是的 B、不是
6.花生的壳
A 、有用 B、没用
评价:游戏结束了,看看你得到了几朵笑脸花?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谁得到了6朵笑脸花的?这些小朋友就是我们这次游戏的冠军,其他小朋友也不要难过,我们下次继续努力,争取夺冠军。
五、分享活动。
今天我们和花生玩游戏,还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花生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我们亲手剥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
孩子分享花生。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饭盒、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游戏,感知搭配活动中的规律性和次序性。
学习看懂图意,,根据图示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过程
一、"丁丁旅行"引出课题
提问1:孩子们,什么叫一套衣服?
提问2: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的衣柜里有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
二、幼儿操作图片,教师运用课件验证
(一)幼儿操作
1、提供给幼儿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搭配,要求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师用课件进行演示。
3、教师小结: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二)比一比
要求是
1、要搭配4套衣服
2、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3、比比谁最快搭配好
(三)交流方法
三、巩固练习
提问:这些菜你们吃过吗?它们哪些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呢?
请你看看今天的菜谱,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幼儿每人一个饭盒,自由走动搭配荤菜和素菜。
2、教师利用课件验证。
四、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和发现图形中的公共边,并在图形拼搭过程中尝试运用。
2、乐于参与游戏,感受图形拼搭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形卡、小筐、小棒、经验准备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图卡教师提问
师: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知道图形的名称还知道图形的特点。
二、介绍操作材料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棒、小框)
三、拼一拼
师:(1)一根小棒当成三角形的一条边,谁能拼出一个三角形?(请一个幼儿拼)
(2)刚才小朋友拼一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三根)
(3)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要拼成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们请你们在想一想能不能再少一点,用5根小棒拼两个三角形?行不行?我们来试一试。幼儿使用小棒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探索实践结束后,请成功的幼儿分享成功经验。
先拼成一个三角形,再加上两根小棒,三角形有三条边为什么只用两根小棒呢?(已经有一根小棒),那这条边是谁的边呢?(是两个三角形的边)。这个小棒是这两个三角形共同的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公共边。幼儿操作,用不同颜色的.小棒将公共边替换。
四、拼撘大挑战教师介绍材料
小棒、 不同颜色的记录牌分组进行拼撘 拼两个正方形,使用小棒最少的获胜。拼好后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们都用了几条边,几根小棒?(7)咦?好奇怪,一个正方形4条边,两个正方形应该有8条边,要用8根小棒,怎么你们都只用了7根小棒?(因为用了公共边)请幼儿找到自己拼撘图形的公共边,用不同颜色的小棒替换公共边。老师将正方形的其它边设置成公共边,请幼儿想一想可不可以。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师:经过小朋友的操作,你们都发现什么小秘密啦?(每条边都可以做公共边)挑战升级每一组拼5个正方形,哪一组用的小棒数量最少,哪一组就算赢。拼好了请记录在你们的记录牌上。15根小棒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藏起来的正方形(田字格)再次请幼儿想一想怎么办?(减掉一个小正方形)。那减掉了几根小棒(3根)现在我们拼5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12根)五、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用8根或10根小棒可以拼成几个正方形。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交集分类。初步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图形,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图形的特征。
2、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复习10以内数的圆圈减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媒体教具一套、录音机、磁带、两个山洞圈(图上有大标记和红标记)
2、学具:人手一套磁性操作材料(两个贴有标记的空心圈及几个图形)五角星胸饰,小组材料四份,复习材料(算式接龙,看图编应用题,写算式。)
活动过程:
一、看表演导入活动:(出示多媒体)让幼儿看表演《花儿找家》发现问题。
情节:两个空心圈,一个是大花的家,一个是蓝花的家,四朵花根据标记回了家,而一朵既是大的,又是蓝的花说:“别吵了,别吵了,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了,小朋友你能告诉我吗?”
二、学习交集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花的特征,知道大的蓝花同时具有两个家的特征。
2、小组讨论,共同操作一份小组材料,为大的蓝花找自己的家。
3、演示教具,将大花的家和蓝花的家相交重叠一部分并配上音乐,使幼儿知道这个重叠部分是两个家公共的地方,并能运用,加深理解。
4、把大的蓝花送进重叠部分,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5、演示教具分别拿掉相交相重叠部分大花家的'弧线和蓝花家的弧线,帮助幼儿验证,同时具有两个特征的花朵才能住在两个家相交重叠的部分。
6、请幼儿共同完成小组操作材料,并选派一位幼儿把材料送上来,让大家检查。
三、小组活动:
演示教具:以小花瓣跟着音乐迎风飞舞,变成了各种形状的形式,激发幼儿运用经验的兴趣。
1、让幼儿从桌子上小黑板的反面找出操作材料,并讲一讲你的操作板上有哪些材料。
2、交待活动要求:
(1)边讲边操作。
(2)请幼儿相互检查作业,如果做好了,请从篓子里拿一个五角星夹在胸前,表示对自己的奖励。
(3)新游戏做完了,可以去做复习作业(算式接龙、看图编应用题、写算式。)
四组分别按大标记和绿色标记、小标记和三角形标记、蓝色标记和梯形标记、黄色标记和正方形标记进行交集分类。
四、活动评价——出示幼儿作业,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按标记给图形找家的。
五、游戏——看标记钻山洞
幼儿拿着奖品五角星,看山洞上的标记,跟着音乐进行钻山洞的游戏,老师重点检查两个重叠部分幼儿的游戏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数的守恒_大班数学教案07-05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3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9-0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03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7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15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6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2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