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9篇(热)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读准“树干、埋没、重重”等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正确复述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3、通过学习,体会科学家推测的严密合理,语言的生动准确。
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正确复述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2、通过学习,体会科学家推测的严密合理,语言的生动准确。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出示树脂图片)知道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吗?这种从树枝上渗透出的黏性液体,我们称为(板书:树脂)古代松树脂在地壳变化后,被长期掩埋在泥沙里,一万年后就形成松脂化石,也叫作琥珀。(板书:琥珀)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与琥珀有关。不过文中介绍的可不是一般的琥珀,而是一块奇异的琥珀。(补全课题)谁来读课题?谁能读好课题?
二、感受奇异,大胆推测
1、文中有一段这块琥珀近距离的描写,就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块琥珀究竟奇异在哪?(板书:苍蝇、蜘蛛)
2、琥珀的种类很多,有蜜珀、花珀、血珀等。其中包裹昆虫的琥珀称为虫珀,也叫灵珀。灵珀是琥珀中最珍贵的,像这种包裹两个完好昆虫的更是绝无仅有,珍贵之极。那这两个小家伙是如何跑进琥珀里的呢?德国科学家柏吉尔就是根据这块琥珀推测了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板书:推测)谁能说说推测是什么意思?(推测就是根据已知的事物进行想象。)
3、就请同学们也来根据这已知的事物想象一下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想象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
预设生: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一天,一只苍蝇在树林里飞累了,停在一棵松树上。一只蜘蛛看见了,想把苍蝇当作美餐,于是它慢慢爬过去。正当蜘蛛扑过去的时候,一滴松脂落下来,把两个小东西一齐包在了里头。
注: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4、 对于他的推测有什么不同意见?
根据你们的推测,我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发生在蜘蛛、苍蝇间的一件事。那么你们的推测与作者有何不同呢?就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文中哪几节写了这个故事。
三、学习1-8节,正确复述故事
1、文中有些词在读时要注意,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媒体出示:飒飒、掸掸、拂拭、黏稠
2、这些词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读准多音字)
媒体出示:树干、重重包裹、当作
3、刚才同学们轻声地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文中哪几小节写了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
4、就请学号是1——8号的同学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刚才你们推测的故事,在不同之处作上记号,等会儿进行交流,比一比谁听得最仔细,找的不同之处最多。
5、你们推测的和作者推测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交流不同之处)
6、你觉得这些地方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写呢?
如:一万年前和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 大松树和松树 一个夏天和一个夏天的晌午 一大滴松脂和一滴松脂
师:看来作者用词很准确,写得也很生动。
7、那么还有哪些内容是你们没想到,作者却写到的呢?就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读课文找一找,找到后,也请作上记号。(交流没有推测到的内容)
8、你觉得这些内容是不是一定要写?
如:松脂继续滴 太阳火辣辣 远处有海等
师:可见作者推测得合情合理而且十分严密,使得这个科学小故事引人入胜,让我们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这也是科普文章的一个特点。
9、就请同学们根据板书提示,再来说说这个故事,尽量做到推测严密合理,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小声准备。
课后小结
四、小结复习
1、齐读全文
2、按下列词语的先后顺序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看见 想象 推测 知道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认读生词。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炮吗?知道大炮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卡卡王国的城堡上有三尊大炮。一天国王突然下令将三尊大炮掉头面向城堡的广场,卡卡国王要干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进入卡卡王国的城堡,探个究竟。(板书课题:城堡上的大炮)
二、自读自悟,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堡(bao)隆(long)震(zhen)聋(long)召(zhoo)臣(chen)
授(shbu)糖(tang)降(jiong)铅(qion)橡(xiong)凡(fan)
(2)理解词语。
风调雨顺和睦喜气洋洋
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的.层次。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①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②梳理文章的内容。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①文章讲述了卡卡国王在新年钟声敲响时,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的故事。告诉我们和平年代,百姓是么幸福、快乐,应热爱和平,珍惜和平。
②文章的内容及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卡卡王国城堡上有三尊大炮及现状。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孩子们了解三尊大炮的来历及威力。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结尾):卡卡国王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
(4)指导朗读。
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说是花,不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白花花。
2、对,是雪花。老师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生答:雪孩子。师随即板书课题。
二、自读识字:
1、同桌互读生字,齐读课文。
2、教师范读 课文生字。
3、学生看课件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生字,读通课文。
4、识记生字。
三、合作交流:
1、教师指导读好易读破的句子,如: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顺课文,读给小组内的.成员听。
3、朗读棒的学生上台朗读,请学生当评委打分,评选最佳选手。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认读生字“瓜、衣”。
2、同学们数一数,它们各有几笔?
3、它们的笔顺又是怎么样呢?(指名说,一起书空)
4、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要写好这两个字该注意什么呢?
5.交流怎样能写好这两个字。
6.师范写指导。
瓜:观察两撇有什么区别,捺在哪儿起笔。
衣:观察竖提从哪儿起笔,短撇的起笔和方向。
7. 练习书写。请注意书写的姿势。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寻找、发现中的快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读中释疑,以读促思,以思促读,从而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作者寻找幸运花瓣这一过程的快乐。
(2)引导学生懂得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懂得从生活中的寻觅中感受快乐。
重难点、关键
1.体会“发现”的快乐。
2.感悟生活的真谛在于懂得热爱、珍惜生活,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合作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一起读课题。
2.指名说说“幸运”的意思。(称心如意;运气好)
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1)这幸运花瓣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要寻找幸运花瓣?
(3)怎么寻找幸运花瓣?
(4)找到幸运花瓣了吗?
4.教师导入:是呀,世界真是太神奇了,还有幸运花瓣。作者能找到吗?是怎么找到的?请同学们发挥小组的力量,一起读课文,共同解答刚才提出来的问题。
(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答疑难)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思考刚才提出的四个问题。
(3)读一读课文,体会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过程。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进行再强调。
字音:“诧”是卷舌音;“瓣”是前鼻音;“茫”是后鼻音;“若”的声母是“r”.
字形:“瓣”是左中右结构,注意与“辩”“辨”“辫”区别;“茫”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十足。
悻悻:失落的样子。
诧异:惊异,惊奇。表示非常的出乎意料。
专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4)指名用这些词语造句,在造句中积累词语,并学会正确地运用词语。
2.指名反馈: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幸运花瓣具体指的是什么?(五瓣儿的丁香)
3.教师追问:为什么把五瓣儿的丁香称为幸运花瓣呢?(指名反馈:因为文中的“你”说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4.教师小结:也正是因为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作者开始在生活中寻找这五个花瓣的丁香。作者找到了吗?(找到了)然而要找出这五个花瓣的丁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作者在寻找幸运花瓣的这一过程中情感不断地发生变化,谁能说一说。、
失落→怀疑→兴奋→惊喜→茫然→快乐
5.引导学生用上面的感情线索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读中探究解答。在初步集体反馈中,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为深入地探究文本奠定基础)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还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作者寻找幸运花瓣的原因和结果。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作者寻找幸运花瓣的征程,看作者除了找到了幸运花瓣,还找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照课文的感情线索,说说“我”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
4.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寻找花瓣的句子,体验这一过程,感悟其中收获的快乐,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道理。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珍、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喜欢的句子。
教具准备
灿烂的丁香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灿烂的丁香花图片,指名用话形容这一丛的丁香花。
2.教师导入:同学们,丁香花很常见,但很多人和作者一样,很少去认真观察它的花瓣,以至于丁香花有几个花瓣都不知道。现在,你们知道丁香花有几个花瓣了吗?(四个)
3.教师:不,确切地说,丁香花大多数有四个花瓣,有时也会有五个花瓣。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这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文中的老师找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文中的“我”也找到了。他是怎么找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寻找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过程。
二、品读句子,体验快乐。
1.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寻找五瓣丁香花的语句。
2.指名反馈,教师适当地引导体会,并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
(2)“我必须直视着张开的花瓣,这样才能看清。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3)“我不理会他,只管专心致志地寻找。”
3.引导学生反馈: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寻找幸运花瓣很认真、很仔细、很专注、很用心……)
4.教师导:是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这五个花瓣的`丁香花。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我”当时的表现吗?(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演一演)
5.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我”的惊喜。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花?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6.教师:同学们,“我”找到了丁香花,得到了幸运了吗?如果得到了,你觉得他的幸运是什么?(得到了,他所得到的幸运就是他在寻找丁香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
7.教师小结:是呀,作者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寻找,又回味着找到的时候的惊喜,这些都是他从未体验过的快乐。快乐源于一个发现。你们有过这种快乐经历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寻找的认真和专注,从中体验作者找寻过程中的快乐。同时在体验快乐的过程中,感悟出认真、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总会有收获的人生道理。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源自发现的快乐经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三、总结全文,拓展感悟
1.教师:同学们,作者在找寻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那就是发现以及找寻的这一过程。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你有过快乐的感受?(学生自由说一说)
2.教师小结: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关键是你要时刻拥有一颗感悟生活、体验快乐的心。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老师希望你们能够用心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集市与超市,或组织学生参观集市与超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经常生活中的贸易行为;增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集市与超市,或组织学生参观集市与超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你去过集市或超市吗?那里是什么样的?
能说说你第一次去集市或超市的经历与感受吗?
二、观察图画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集市怎样?超市怎样?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凌乱的.认识注意引导学生从所在地、商品、买卖双方进行有序整理。
三、弄清集市和超市的区别。
从市场所在地、商品及其摆放形式、购物形式、销售形式等方面进行区别。
四、联系实际
1、说说你走访的集市或超市的情景。
2、谈谈自己走访的感受和收获。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认识新笔画“弯构”。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和学校生活的快乐。学生能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声音响亮,比较自然。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和学校生活的快乐。使学生体会到学校的美。
教学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和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到学校的美,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和学校生活的`快乐。朗读课文,做到声音响亮,比较自然。初步认识生字。
教学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和识字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到学校的美,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认识课文
认识课次“1”;课文的题目“我们的学校”;认识课文内容部分;认识课后练习部分。
二、正确读课文
1、投影打出课文内容,师边指文边范读,学生听
2、教师范读,学生看插图,教师读到那学生指到哪
3、教师读,学生看文字,认识音节与汉字的关系
4、学生利用拼音读准不认识的字,读好含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5、逐句订正,指导读正确
三、分析课文
1、出示课件:这是哪里?你从哪看出来的?
2、学校的附近有什么?(山、小河……)
想象一下山上还有什么?小河怎么样?
3、这里的景色怎么样?你能读出美的语气吗?
试读、范读、体会读、指名读、
你知道这所美丽的学校在什么地方吗?(理解郊区)
全文
为什么大山听我们读书,小河跟我们唱歌?
理解带着语气读全文
展示性读全文
结合课文中学校的描写,说一说:我们的学校什么样?
四、练习朗读。
教学反思: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难。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知道停顿,但是不能做到有感情的读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认识新笔画“弯钩”。
教学重点: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
教学过程:
一、语气的朗读课文
二、认读文中字、词语(利用音节)
三、观察这些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样子和名字?
1、汇报记字方法:象形、会意……
2、利用方法认读生字
3、读字,利用笔顺跟随自学,认识新笔画“弯钩”
4、书空仿写,记笔顺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字的主笔、次主笔的位置,笔画的起笔收笔位置,占格结构
笔画的高矮长短……
2、记住范字的写法,位置,描写两个
3、仿写生字,写后比较,认读
4、教师巡视指导
五、朗读并背诵课文;生字书写练习
板书
1、我们的学校
大山的怀抱听
美丽的野花美丽
清清的河水唱歌
教学反思: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难。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知道停顿,但是不能做到有感情的读文。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培养谦虚好学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学会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可以简介作者来导人,也可引用名言导人,如:—一切都是谜,一个谜的答案是另一个谜——爱默生。他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一篇文章——《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l。)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2、文章用了一个事实论据,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
3、第一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优点是值得你学习的?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分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读准下列字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啁啾(zhōujiū)喈喈(jiē)翌日(yì)彗星(huì)
宽宥(yu)弥补(mí)臆度(yì)窒息(zhì)
(先指同学读,有错误的让其他同学纠正。)
要求:记住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文章用了一个事实论据,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这个事例好处是: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
3、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第二段是记叙,第三段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优点是值得你学习的?
明确:(开放性题目,说出一点即可。)
5、研读赏析“另外有一次……铁簧片”这一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①选段中写了哪些乐音?发声原理有何变化?
②文中的“这个人”知道的发声方法越多,他对声音的认识高度就越高,但他为什么遇见新问题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
③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发声方法?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指尖敲杯子的杯口。黄蜂、蚊子、苍蝇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声,蟋蟀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声,风琴、喇叭、笛子、弦乐器、含在嘴里吹奏的铁簧片。
靠气息发声,靠翅膀快速振动发声到以口腔作为共鸣体,以气息作为声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
②人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③吹口哨、吹树叶。)(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迁移延伸”部分。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
这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写的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对四个作家都进行了肖像描写,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语言描写方面,四位作家的具体谈话内容,都没有具体铺开来写,只是由作者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对他们谈话的声调仪态,作了不少描绘;对他们的口才,也作了一些评论。在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福楼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对他的动作的描写,当然详细一些;左拉的坐相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的笔墨描写;对屠格涅夫的动作描写,只有一句。写四位作家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又往往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二、课文的顺序
文章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先写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再写都德。“接着来的是左拉”,再写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下边重点写福楼拜。“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都是语言标志,阅读中要格外注意。
三、抒情和议论的作用
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阅读方法
方法:学生自行阅读,边读边把答案填写在笔记本上。建议:
①基础差的同学只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在课本上.课后再补写在笔记本上。
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作个别辅导。也允许同学间小声讨论。
③本课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提及的,学生可在阅读过程中查字典完成,也可由教师直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参考。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能捕捉人物的主要特点。
2.培养阅读、思维、口头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文中提到的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感受到他们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2.体会作者准确优美的词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中提到几位欧洲著名的大文豪的详细介绍。
2.编列表格,概括地填写课文中描写的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性格特点等内容。
3.指导讨论,体会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难点
体会用词的准确。
(三)疑点
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既无情节,又无深远的主题思想,因此,本文可以说是一篇比较“单纯”的文章,文章较细致地描写了四个人物,行文是不是重复繁琐?因此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也值得探索,在讨论与对比中来解决这一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编列人物一览表。
2.教师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完成学习“重点”与“难点”。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2.体会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上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福楼拜是欧洲文坛著名的大文豪,他博学、睿智而又宽厚,擅长交际,因此他家的星期天经常是许多文人聚会的时候,作为他的弟子莫泊桑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笔墨,通过一次聚会,刻画了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由介绍欧洲文坛大文豪福楼拜着手引入介绍莫泊桑,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2.释题,引入阅读。
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课题既交代了地点—福楼拜家,又交代了时间—星期天。但事件是什么呢?人物有哪些?让人思考,引人入胜。
3.初读课文,弄清学习目的。
(1)速读课文,辨析下列字词,出示投影:
①不约而同:(成语)没有经过商量和约定,彼此的行动、言论却完全一致。近义词:不谋而合。
②“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两者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区别在于: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的“合”多指计划、理解相同,决不能指不同人的相同行动。“不约而同”的“同”多指不同人的行动相同,也可形容心理活动。
③“琐事”中“琐”偏旁“王”,不能写作“钅”或“口”。名词,指细小零碎的事情。
④“捋”lǚ,此处不能读作“luō”,动词,用手顺着抹过去。
⑤“忘乎所以”又作“忘其所以”,成语,指得意忘形到了极点。
③“义愤填膺”中“膺”读作“yīng”,成语,指对坏人坏事的愤恨充满心胸。
(2)分析课文结构。
①第1段写了什么?抓住他家什么来写?表现了什么?
②第2段交代的时间是哪一天?这一段叙述中可以读出哪些要点?
③来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的写了哪几位?这几位是不是一起到的?
④文章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漫谈引入,激趣导入
1、同学们,假期就要到了,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相机理解“毫不犹豫”的意思,朗读体会。 (“毫不犹豫”的意思是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朗读体会“我”对书的痴爱。) 3、这个“我”是谁?(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o艾肯。)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 《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指生认读,小组读。
2、熟读词语,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指生解释词语。
三、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2.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
3. 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你的体会。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读文交流,体会情感
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之一是?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
1、听听作者是怎么解释这句话的,自由读第五段。
2、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之二是?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⑴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你是怎么知道的:前面讲读书总能发现新东西,后面接着就告诉我们从书中发现新东西的方法。(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与一遍又一遍地读相对应)
⑵ “一遍又一遍”地怎么读?
⑶ 揣摩段尾的“,,,,”说说自己的读书经验。
3、齐读:
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之三是?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⑴ 谈谈自己对后半句话的.理解。
⑵ 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四、回归整体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仔细品位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呢?和大家谈一谈。
总结学习收获
1、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2、读书名言:
“书是营养面包”;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书,有时是一次秘密的旅行;读书,就是自由的梦;读书,是精神上的补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阅读教案03-03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江南》教案12-10
语文基础教案12-12
语文天地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