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精华【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不同职业的专长引起兴趣。
(2)大胆推理和想象。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大石头》图画书,教学课件(PPT)、汉字“大石头”、装扮成大石头的饮水桶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发悬念
①出示第2~3面
一这是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忽然,有一块又大叉圆的东西轰隆隆地朝田鼠村庄滚了过来。哐当!这会是什么呢?
一原来是块大石头(出示汉字)。这块大石头的到来,让原本平静的田鼠村庄再也不能平静。
②出示第4~5面
一第二天一大早,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原来大石头躺进了准备造游泳池的大洞里。这可怎么办?
(2)情景体验:我来搬石头
一你觉得该请谁来搬这块石头?为什么?
一这就是那块大石头,怎么才能把它搬走?你们有好办法吗?请来试一试。
一出示装扮成大石头的饮水桶,幼儿个别或合作进行尝试。
小结:团结合作一起干,事情就能干得好。
(3)推理故事情节
①出示第6、8、10、12、14面
一大力士、科学家、矿工、魔术师、发明家他们都很神气地来了,你认为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
一他们想了什么办法准备搬走大石头?他们做了什么动作?你来学一学。
一除了他们,田鼠村里还会有哪些有特殊本领的人?(交流分享各种职业人的特点)
②出示第7、9、1 1、1 3、1 5面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结合故事情节逐一出示。(可以不按绘本图片顺序)
一他们是怎么搬大石头的?一起来帮忙,学学“嘿哟、嘿哟”喊号子。
一他们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讨论图片上田鼠们前后不同的表情)
③出示第16~17面
一这么多有特殊本领的田鼠都没有获得成功,怎么办?你想到什么好办法没有?看看田鼠村庄里究竟还有谁能想到好办法?
一田鼠宝宝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
④出示第18~19面
一田鼠宝宝想到了什么好办法?他对大家说了些什么呢?
一你认为这一回田鼠宝宝的办法会不会获得成功?为什么?
⑧出示第20~25面
一大石头搬走了没有?田鼠们在干什么?
一当大家发现一起搬起来的不是大石头,而是大面包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大石头》的故事讲完了,田鼠们一起搬走了“大石头”,享受着大面包的美味。
活动延伸:
一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哪些事情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呢?(可以指导幼儿做些记录)
活动反思:
故事围绕搬走大石头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有特殊本领的人。孩子在猜测推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职业的特别专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拥有特殊的本领,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头,从而凸显了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感受文学作品的趣味性。
2、通过观察比较故事画面,感知黄瓜和西瓜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的异同之处。
3、理解故事内容及“胖和瘦,又大又圆,又细又长”等字词的意思。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放大的幼儿用书)。
2、幻灯图片:西瓜、黄瓜。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一些什么瓜?它们长得什么样?谁能用一句完整地话说一说?
2、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听一篇有趣的故事《种瓜》。听完之后,告诉大家,故事里面有谁?他们在种什么东西?
3、通过看图阅读画面,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画面上的奶奶和爷爷长什么样子?他们拿了什么?
胖奶奶的瓜子发了芽,瘦爷爷的瓜子怎样了?(鼓励幼儿跟述)
(2)采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种子开花以及种子结果的情景。
(3)教师:这个故事里,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是一样的;胖奶奶和瘦爷爷,瓜藤往地上爬和往天上爬,又大又圆和又细又长是不一样的.。)
(4)“胖”和“瘦”是一对反义词,除了说“胖奶奶”和“瘦爷爷”之外,还可以说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5)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种子成长的特点,猜测瓜果的名称,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胖奶奶、瘦爷爷和瓜果之间的关系。
如:瓜儿长得圆又大,请你猜一猜,这是谁种的瓜?瓜儿长得细又长,请你猜一猜,这是谁种的瓜?瓜藤儿往地上爬,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瓜?等等。
4、教师结合课件,再次完整讲述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导幼儿跟述。
(2)教师:你觉得这个故事的什么地方比较有趣?
5、请幼儿两两结伴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最后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故事。
活动延伸:
1、继续引导幼儿玩“反义词”游戏,鼓励幼儿运用反义词组词,丰富幼儿对相反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2、音乐活动“胖奶奶和瘦爷爷”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王老先生》的乐曲,仿编《胖奶奶和瘦爷爷》
如:胖奶奶有块地,咿呀咿呀哟,她在地里种西瓜,咿呀咿呀哟……
3、鼓励幼儿在餐前活动中讲述这个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体会角色心理的变化。
2、通过绘本阅读,感受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美好。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绘本人手一本、电脑。
活动过程:
一、简笔画导入,引起兴趣。
师:孩子们,我要画画喽,仔细看,我画的是什么呀?
师:知道吗,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婷卡”,叫什么?
师:这儿,有个故事,就是关于她的,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集体阅读绘本前半部分,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
1、阅读画面一:
师:婷卡在哪里?她长得怎样?
师:是呀,只有一个纸杯蛋糕那么大,真小啊!
师:诶,羊的身上长着什么呀?羊毛纺成线以后,可以做成什么呢?(羊毛衫,羊毛毯,羊毛围巾,羊毛手套,羊绒衫……)
2、阅读画面二:
师:看看,这些毛线团,哪个是婷卡的,为什么?
师:为什么呢?
唉,这样一个小小的毛线团能做成什么呢?
只够给小老鼠织件小背心,或者给鸡蛋宝宝做件小外套。(点击课件画面)
3、阅读画面三:
师:为什么别的羊不让她一起睡呢?真的是怕压着她吗?
师:婷卡在农场里受欢迎吗?别的羊喜欢她吗?
师:这里有一些心情图,可以用哪张图片来表示婷卡现在的心情?谁来选一下?(个别幼儿操作)
4、阅读画面四:
师:谁来说说,小乌鸦是怎样逗婷卡开心的?
师:如果你是婷卡,有一个像小乌鸦这样的朋友,你的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呢?
这次谁来为婷卡选个心情图呢?
师:这儿呀,还有太阳和雪花的图片,你们觉得哪个图片可以用来表示小乌鸦的对婷卡态度?为什么?(太阳)
师:那,这个雪花图片,表示谁对婷卡的'态度呢?为什么?
5阅读画面五:
师:猜猜,山坡上像紫色蜘蛛一样的东西可能会是什么呢?
师:为什么羊儿们看到它就会兴高采烈呢?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呀?
师:婷卡非常想知道紫色蜘蛛是什么样的,可别的羊是怎么回答她的?谁来学一学,态度怎么样?谁来选一个图片表示。
师:唉,面对羊儿们冷冰冰的态度,婷卡的心情糟透了,谁也来给婷卡放上合适的心情图。
三、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后半部分,寻找“紫色大蜘蛛”的答案。
1、师:虽然,羊儿们不愿意告诉婷卡,紫色蜘蛛是什么样的,但是,婷卡真的很想去那里看一看,这是她最大的愿望。你们能不能帮帮她,有什么好办法呢?
2、提出自主阅读要求。
3、幼儿自主阅读。
4、自主阅读后交流讨论。
师:谁来说说,那片紫颜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近一点看看,原来是成千上万朵非常非常漂亮的紫色的花朵呀。成千上万是什么意思?
师:婷卡的愿望实现了吗?她有没有来到那片紫色的花朵呢?她用了什么好方法?谁来告诉大家?
师:谁来学学婷卡,我做小乌鸦吧,我们也试试飞去紫色花朵那里吧。(师幼表演)
5、阅读画面六:
师:婷卡成功了吗?那她现在的心情,用哪个图片来表示最合适呢?小乌鸦的热情帮助,用哪个图片合适呢?谁来选一选!
师:猜猜,别的羊知道婷卡实现了愿望,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他们对婷卡冷冰冰的态度,会不会改变了呢?为什么呢?
6、阅读画面七:
师:羊儿们的态度改变了吗?现在变得怎样?可以用哪个图片表示?
羊儿们的态度从开始的冷冰冰到最后也变得热情友好了。
四、完整欣赏,情感拓展
1、完整阅读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这本图画书吧!(教师配乐完整讲述故事)
2、情感拓展。
师:想一想,为什么大羊们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小小的婷卡却做到了呢?
师:生活中谁也是长得小小的,但是同样有能干的本领呢?
师:你们愿意做婷卡的好朋友吗?请你对婷卡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呢?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儿歌,能幼感情的朗诵儿歌。
2、知道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会儿歌,能幼感情的朗诵儿歌,知道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用书、引出活动
1、教师请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互相说说画面上有谁,他在做什么。
2、教师:书上画的是一首好听的儿歌的内容,儿歌的名字叫《我是谁》。
3、请幼儿重复一遍儿歌的名字。
二、继续阅读幼儿用书,欣赏儿歌。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念一遍儿歌。
2、老师提问: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讲了些什么?
教师小结:儿歌里讲了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的眼里是心肝宝贝,在护士的眼里是勇敢的小病人、在大毛的眼里是好朋友……说明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
三、学念儿歌
1、请幼儿跟老师一起轻声学念儿歌。
2、教师播放CD,幼儿学念儿歌。
四、尝试有感情地学念儿歌。
1、教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来念这首儿歌呢?
2、幼儿分组进行朗诵,教师评价。
3、教师:念这首儿歌时要注意节奏,声音要有轻幼重,如:"妈妈说"中的"妈妈"两个字可以念的轻一些,表现妈妈的温柔。
4、教师再次朗诵儿歌,注意节奏和语气。
5、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诵儿歌。
活动反思:
本学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主题《不一样的我》。主题活动的展开是为了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个体,形成独立意识,进而促使他们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并借助社会评价来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给孩子以启发和帮助,使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揭开身边的小秘密,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让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
因课程的安排,星期五上午我执教了一节社会活动课——《我是谁》。一开始我以为只要幼儿会念这首儿歌,课堂效果应该就会还好,但是在本次社会活动中,我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让幼儿了解“我”在别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因为我的这个不小的疏忽,所以课堂上幼儿的活跃度不太高,有些幼儿没有用心去念,这从他们困惑的眼神中我能觉察的到。
我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上的思路走,而是以我自己的方式、想法来上这堂课的。一开始的导入部分我就发现自己存在很大的缺点,显得很直白。我想导入时更应该让幼儿产生悬念,激发他们对这堂课的好奇心理,从而让幼儿产生一种我要学、我想学的求知心态。课堂上少数几个幼儿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我并没有直接去打断她们说悄悄话,而是用面部表情来告诉她们要好好听老师上课,这样才能学到本领。她们好像意识到了,小手自然而然地放在小腿上了。
通过总结、反思这次的社会活动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努力解读幼儿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同时还要反复琢磨教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像本次活动一样,平时我们往往较多的考虑怎样保持课堂纪律,怎样去教会幼儿,因此,虽然教学活动中的每句话,每个要求都交代的清楚准确,但幼儿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自然学习效率就有不高。而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感到宽松,自由,敢于积极发言,因此,教师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和限制,重要的是在幼儿求知探索的学习中,多观察,多给幼儿一些挑战和鼓励,并进行适时的点拨让幼儿真正理解语言课程的本质内容。
小百科:我,汉语常用字,读作wǒ,最早见于甲骨文,其甲骨文本义指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后由本义衍生出“手持大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会坚持梦想总会实现的美好,萌发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情感。
2.解读图像并乐意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表现。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故事PPT、音乐、录像
活动过程:
知道芭蕾舞
(出示芭蕾舞照片)这是谁?你知道的芭蕾舞是怎样的?
阅读故事
1、介绍小雅。这是小雅,和我们一样大。
2、看图听赏。
1)跟着小雅学舞蹈
2)看着图示学舞蹈
3)看图讲述:小苹果。
4)看图讲述动作比赛。
5)幼儿说老师做。
3、回归故事就这样,有一天,他们家要发生一件大好事,你看出来了吗?
看图听赏。
4、解读封面。
这就是小雅的故事。为这本书去个名字吧(出示书名)为书取个名字吧。为什么是这个名字呢?因为我想对爱跳舞的小雅说"跳舞吧,小雅"。
活动反思:
没有学过舞蹈的人都会认为,学跳舞是一件很轻松有趣的事,其实在台上跳出一曲优美的舞蹈,在台下就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要求对于成人来说都是很难的,何况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呢?
为了学好一个舞步,她们就得不断地重复这个简单而又枯燥的动作,而她们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她们的持久性是很差的(与成人相比),那又如何让她们在既不会对学习此舞步感到枯燥,又不会产生厌学情绪的情况下,引导她们比较高兴地不断重复练习呢?
第一次上舞蹈课时我非常的盲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更没有自信,生怕自己教不好。反复思量之后,选了几首简单的.音乐和舞蹈律动,让孩子初步感受舞蹈课的乐趣。课后发现孩子们的音乐节奏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但是在动作模仿和协调发面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第二堂课时,我根据她们的年龄特点:从自身的兴趣出发,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她们进行想象联想,并在这样的情境中不断的愉快的重复练习某些基本动作,直到她们练到比较到位比较完美。比如:在练习踵趾小跑步这一个基本动作时,我就创设了“背书包上学去”的情景,“去果园摘苹果”。开始时,用踵趾小跑步去摘苹果,到了果后,放上音乐,最后又以踵趾小跑步的动作回幼儿园。在此情境中幼儿即开心愉快地重复练习着单纯的脚步动作,又很自然地复习了以前学过地舞蹈。每个幼儿的学习兴趣都很高,一节活动下来,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又为下次学习其他的动作打下了良好地情绪基础。这使幼儿进入了一种良好的学习循环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放上一段音乐重复练习基本动作,幼儿可能会感觉很累,不仅是身体而且在精神上也会感到一种疲劳,并会产生一种厌学的不良情绪,如果不进行较好的引导,甚至会使原本爱学舞的孩子,对学跳舞感到害怕、厌烦。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词语:急急忙忙、慢悠悠、丢三落四。
2、比较鹌鹑蛋、鸭蛋、鹅蛋、乌龟蛋等不同的特征。
3、不能养成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做事一定要用脑子,要细心。
4、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幻灯机、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3、若干种蛋。
活动过程:
1、理解故事情节。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b、出示幻灯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交流、讨论:
a、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她第一次当妈妈,把蛋生在草丛里了。
b、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蛇蛋小小的,白白的。
c、 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鹌鹑蛋比鸭蛋小,蛋壳上有许多斑点。
d、 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乌龟蛋要比鸭蛋小得多。
e、 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什么样的?鹅蛋比鸭蛋还要大。
f、 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鸭蛋是不大不小的,淡青色,椭圆形的.。
g、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h、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游戏操作活动:“帮动物妈妈找蛋”。
为幼儿提供几种动物的蛋,让幼儿把蛋放到贴有动物卡片的箩筐里,回忆已知的卵生动物的名称。
3、搜集和进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动物。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会生蛋的动物?回去找一找,明天来和小伙伴们交流,好吗?
附《鸭妈妈找蛋》故事内容:
小黑鸭是第一次当妈妈,她要生宝宝了。她在草丛里生了一个蛋,刚生完蛋,她就急急忙忙找朋友玩去了。
天黑的时候,鸭妈妈才想起要把她的蛋宝宝带回家。她在草丛里找呀找,看一堆白白的、小小的蛋,她高兴地说:“啊,总算找到我的蛋了。”鸭妈妈刚想把蛋拿走,没想到旁边旁边游过来一条蛇,说:“是谁在动我的蛋?”鸭妈妈吓了一大跳,只好丢下蛋急急忙忙逃走了。
鸭妈妈来到鹌鹑妈妈的家,看到窝里躺着许多蛋宝宝,鸭妈妈说:“哎呀,我的宝宝,总算找到你们了。”鹌鹑妈妈说:“这不是你的蛋,这是我生的,你看,我的蛋比你的蛋小,蛋壳上有许多的斑点。”
鸭妈妈来到沙滩边,看到乌龟妈妈用沙把一些圆圆的、小小的蛋盖起来,鸭妈妈急忙叫道:“喂,你这是干什么?为什么要把我的蛋藏起来?”乌龟妈妈笑了,她慢悠悠地说:“这是我生的蛋宝宝呀,我的蛋比你的蛋要小得多。”
鸭妈妈走呀走,看到白鹅妈妈拿着一个大大白白的蛋走过来,她高兴地迎上前说:“白鹅大姐,谢谢你帮我找回了蛋。”白鹅妈妈说;“我可没帮你找蛋,这是我刚刚生的,你看。它是很大的,摸上午还暖暖的。”说着,高兴地捧着蛋回家去了。
鸭妈妈找不到蛋,伤心地回到家里,刚进家门,她就看见桌上放着一个蛋。鸭爸爸走了出来,说:“你看你,丢三落四,幸亏猫妹妹在草丛里玩,帮我们把蛋送回了家。”鸭妈妈赶紧拿起自己的蛋,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说;“哦!原来我生的蛋是不大不小的、淡青色、椭圆形的呀。”
活动反思:
动物世界里充满了神秘感,在幼儿平时的出游活动中,接触小动物的机会比较少,对于动物宝宝具体是是怎么来的?孩子们都是模凌两可的。动物宝宝都是妈妈直接生出来的吗?这些问题引导着幼儿去探索,去深思。《鸭妈妈找蛋》利用故事、图片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胎生、卵生现象。本次活动利用故事的引出,图片的欣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胎生、卵生现象,幼儿在活动中有兴趣的学,参与性也比较高。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对汉字的来源产生兴趣,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汉字,尝试进行图画、象形字、汉字的对应匹配。
3.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汉字产生的规律并对相似性原理进行运用和迁移。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CD《仓颉造字》。
2.汉字演变过程示意图;象形文字、图卡和汉字卡若干套(山、火、水、月、日);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汉字宝宝(山、火、水、月、日)让幼儿认读,导入活动。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汉字吗?汉字有什么用?
小结:很多地方都有汉字,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的汉字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有了汉字,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交流,知道更多的东西。
2.欣赏教学CD《仓颉造字》,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
(1)教师:汉字是谁发明的,你们知道吗?
(2)播放故事后提问:是谁发明了汉字啊?他是怎么发明的?(可视情追问:没有发明文字时,仓颉想了哪些办法记录他管理的工作?这些办法好吗?他后来又想了什么办法?)(3)幼儿发言后教师小结: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工作,仓颉根据事物的外形发明了象形字,后来的人们把这些象形字慢慢地进一步简化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用的汉字。
3.大胆想象与匹配,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1)教师出示"人"的外形,引导幼儿猜想:看到这张图片后你们会发明什么字?(可视情追问:为什么或根据什么发明"人"字呢?还有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肯定幼儿的想法,演示"人"字的演变过程:你们的想法可真棒!我们来看看仓颉根据人的外形发明的象形字"人",和后来人们把它变成的简单的"人"。古代的人记录下来的字就像一幅图画,使人们一看就知道。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又把古代的字慢慢改简单,变成现在的汉字,我们祖祖辈辈的中国人真了不起。
(2)逐一出示火、月、水、日、山的象形字的图片,提问幼儿,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字呢?
(3)引导幼儿发现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小结: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汉字。汉字是最优秀的文字,日本、朝鲜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汉字创造的。现在有很多的人从不同的国家来中国学习汉字。作为中国的孩子,我们要努力学习汉字,长大后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的汉字,喜欢中国!
4.游戏:找个朋友变变变。巩固对汉字演变过程的了解。
(1)游戏:找朋友。放背景音乐,幼儿每人选择一张卡片(事物的外形卡、象形文字卡、汉字卡),玩"找朋友"游戏(3人一组)。找到的幼儿坐到座位上,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检查是否找对,将结果展示在白板上,展示时引导幼儿说:我是图片……我是象形字……我是汉字……句式。
(2)游戏:变变变。教师出示目的字:口、大、小、人等,鼓励幼儿和朋友一起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字形,及时发现并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合作行为。
5.拓展讨论,迁移经验。
提问:仓颉根据事物的外形创造了字宝宝,还有一些科学家找到事物相似的地方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猜猜,科学家看到小鸟在天空飞发明了什么?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发明的?解放军在森林里战斗为什么要穿上迷彩服?它是根据哪种小动物的本领发明的?
活动提示
1.本活动的重点是对汉字的来源产生兴趣,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汉字是对中国人发明的文字;难点是了解汉字产生的规律并对相似性原理进行运用和迁移。
2.汉字的演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可以制作动画,变抽象为具体。游戏环节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尽情表现,充分体验与汉字互动的乐趣;迁移经验环节可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进行取舍。
3.在语言区提供操作卡《象形文字》,引导幼儿观察、猜想和对比,进一步了解文字从象形文字到汉字的演变过程。
4.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更多不同的象形字,一起探讨汉字的演变,感受汉字的奇妙与魅力。
附录仓颉造字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多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活动反思
本课结束时学生都热血沸腾。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他们能与枯燥的汉字历史、大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依托的是兴趣。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之初的目标——激发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为什么要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呢?翻开生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孩子们最熟知的“新华书店”、“肯德基”的牌匾到名胜古迹的楹联,从喜结良缘的“双喜字”到祝寿时的“寿”字,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它很有用。汉字从生活中来,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小孩儿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那就让故事的内容集中到汉字上吧!
从汉字起源的“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到“仓颉说”,从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的故事到程邈在监狱里造出隶书的故事,把枯燥的学术知识一下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乐在其中。当然,历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传说、故事所不能替代的。
在这节课上,不仅让学生们立足世界,了解了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我们中国的文字,还让他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一直发展演变下来。在感受这份奇迹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小百科:演变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yǎn biàn,意思是变化发展。卫生学已经演变为预防医学。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04-03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9-06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