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7 12:22:17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大班科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操作,激发幼儿探索各种交通工具的兴趣。

  2、启发幼儿学会给交通工具分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了解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正确乘坐的方法,不做一些危险的动作。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

  2、操作图片、操作卡每组一套;??

  3、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等)的道具;??

  4、布置好的活动场景(如公路、大河等)、兔妈妈及小兔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心聚会:

  1、师运用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兔宝宝,今天老师收到邀请卡,请我们去很远的地方参加森林聚会,你们想去吗?可是森林聚会那么远,我们怎么去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办法,如乘船、坐飞机等。

  3、师:好,兔宝宝真聪明,有的想到了乘飞机、有的想到了坐轮船、有的想到了坐火车,真棒!那现在就请你们坐上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我们出发吧!

  4、幼儿自由选择道具,听音乐跟随兔妈妈一起出发。

  (二)交通工具可真多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大草地,幼儿自由坐下休息,教师提问:

  (1) 啊,大草原上可真漂亮,你们开心吗?告诉妈妈你是怎么来的,你请谁帮忙了?

  (2)你觉得你的交通工具方便吗?好在哪里?

  2、师幼共同讨论、讲述自己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有什么用?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讲述。

  3、请个别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交通工具,讲述自己的想法,其余幼儿共同分享。??

  4、师小结:汽车、轮船、火车、飞机都是用来运人和东西的,大家给他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交通工具,它们行驶的速度很快,给我们的外出带来了许多方便。

  5、你还认识哪些交通工具?

  6、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请大家欣赏。

  (三)交通工具大比拼

  1、教师运用投影仪出示交通工具(一)小汽车:你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它是在什么地方行驶?怎样行驶的?

  2、一一出示火车、飞机等,是水上、陆地、空中的交通工具。

  3、师:“交通工具可真开心,认识那么多喜欢它们的小朋友,可是今天它们遇到一个麻烦,它们家里的'成员越来越多,太挤了,希望小朋友帮帮它们,再给它们找一个舒服的家。”

  4、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商量进行多种分类。

  (1)按照交通工具的名称进行分类;

  (2)按照行驶地方进行分类;

  (3)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5、在投影仪上展示幼儿分类的结果,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鼓励幼儿同伴间互评。

  6、师小结:小兔宝宝,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些危险的动作,那么交通工具就会发火,会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坐自行车时脚要放在椅蹬上或把两腿分开,以免车轮夹住脚;坐摩托车时,要戴安全帽;坐公共汽车时,要抓好扶手,以免刹车时跌倒;坐轮船看海时,头、身体不能伸出窗或栏杆外,以免掉入水中;坐飞机时,要系好安全带。

  延伸活动:

  小小设计师。

  1、师:宝宝们,我们认识那么多的交通工具,现在也请你来设计吧,希望你设计的交通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舒服,让我们更安全。

  2、幼儿自由分组设计,教师进行指导。

  (1)运用废旧材料;

  (2)绘画创作。

  3、布置“交通工具展览会”让幼儿欣赏、讨论说说“心中的交通工具”。

  活动反思: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涉入我们的生活。孩子对各种车辆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让让孩子对交通工具进行大胆设计,进行大胆改造和想象,从而发展孩子的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名称:

  雨从哪里来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下雨前的现象以及雨与人们的关系。

  2、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3、培养幼儿大胆推测、操作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课件:小雨点旅行记、雨的形成

  雨点、浪花、冰雹、雪花、雾、雷、电、露珠、太阳和大风等图片4套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听听是什么声音……

  (放录音:打雷下雨的声音)

  2、讨论:你们喜欢下雨吗?下雨的时候,你喜欢做什么?谁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二)、故事欣赏《小雨点旅行记》(播放课件)注意故事中的修饰性词语

  讨论思考:

  1、小雨点住在哪里,是谁帮助小雨点去旅行的,又是谁帮助小雨点回家的?

  2、引导幼儿梳理小雨点的旅行过程,并根据故事内容对旅行过程排序。

  3、适当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中水的各种形态:小雨点在旅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亲戚?你知道它还有哪些亲戚?

  (三)、加深理解雨的形成

  1、听了故事,小朋友现在知道雨是从哪里来的吗?我们来看《雨的形成》

  (播放课件——雨的'形成)

  2、动手操作:排一排

  请幼儿按自己的理解,把用图片把雨的形成过程排出来,并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表述

  小结:水遇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升上天-----遇冷----形成细小的云滴----小云滴相互碰撞凝结成大水滴-----当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就从云中落到地面,就形成了我们看见的雨

  (四)、活动延伸:下雨前的现象

  1、思考:引导幼儿说说下雨前的有哪些现象

  小朋友现在知道为什么会下雨了,那你们怎么才能提前知道要下雨了呢?(下雨前的征兆)

  2、放课件——下雨前

  3、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燕子低飞要下雨,青蛙高唱要下雨

  鱼游水面要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等

  小结:生活中小朋友要注意多动脑筋,多思考,多观察,一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五)、结束部分:欣赏歌曲《雪花和雨滴》。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

  2、锻炼幼儿用嗅觉、味觉、视觉等感官对事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3、使幼儿学会简单的使用方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和提高生活技能。

  活动准备

  1、白糖、味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蒜泥等调料分类放好。

  2、黄瓜、西红柿、豆腐皮、葱、胡萝卜、火腿、白萝卜等切好分盘。

  3、筷子、透明口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先请小朋友参观一下宝贝厨房的调料大世界。

  带领幼儿进入宝贝厨房参观已准备的各种调料,提醒幼儿用各种方法感知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味道,

  注意参观时的秩序和卫生。

  二、幼儿参观探究各种调料的名称和特点及用途

  1、提问: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是哪些调料?

  (白糖、鸡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

  2、请幼儿说出是如何知道这些调料的.

  引导幼儿分别从嗅觉和味觉、视觉的感受说出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

  (例如糖甜、盐和酱油咸、味精鲜美、醋酸、油香等。)

  3、教师总结各种调料的味道和作用:

  人们使用调料是为了做菜时使菜的味道更好吃。

  醋可以用来www.chinajiaoan.cn杀菌消毒;盐可以加水稀释用于伤口或皮肤消毒;

  如果有烧伤和烫伤可以用酱油涂抹,减轻伤痛;

  涂抹香油可以减轻婴幼儿口疮等痛苦。

  三、利用调料制作简单的凉菜。

  1、出示一盘调好的菜,请幼儿品尝并说出菜中用到的调料。

  2、出示各种切好的菜类

  请幼儿讨论说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这些菜的吃法,调制凉菜。

  3、教师:今天,我们用这些调料和蔬菜自己来做凉拌菜好吗?

  4、幼儿分四组进行活动。

  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调料和蔬菜到桌子旁,在注意卫生方法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

  将各种菜加入调料用筷子进行搅拌,教师进行指导,提醒幼儿味道搭配合理,甜和辣的冲突,

  每一个菜有其突出的特点,四组小朋友的菜尽量不重复。搅拌完毕之后幼儿试尝,

  然后根据不足进行补充加料。如淡的加盐,咸的加点鸡精或醋等。

  教师提醒幼儿不要将调料撒到外边,如果有用抹布随时清理。

  5、请幼儿将调好的菜装盘,为菜起名并做简单介绍。

  介绍的语言形式为:我们的菜名是(什么)?用的主料是(什么)调料。

  西红柿拌白糖、凉拌豆腐皮、黄瓜火腿、糖醋萝卜丝等。

  四、相互品尝,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 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 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 物质准备: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 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1)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

  (2)做好实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3)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马上回到位子上。

  3. 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成功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 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小兔家刚安好的电线被老鼠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红布条、绿毛线、白色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 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这些材料的一头与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接在一起后,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做实验;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全部实验结束后,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贴在板上。

  4. 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缠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 两两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 师幼共同小结

  铁、铜等金属的东西能导电,塑料、布和毛线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

  (教育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1. 接电线使灯泡亮起来。

  2.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实验的愿望。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试一试。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不断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隐藏、压力等,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2、鼓励幼儿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水,纸杯,塑料袋,瓶子,罐子,海绵,蜡烛,吸管,肥皂水。

  活动过程:

  1、集中讨论:空气在哪里?你看见了吗?

  出示塑料袋,里面有什么?游戏:找空气(空气存在实验)

  交流发现,老师总结: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2、空气到处都有,空气还有很多秘密,一起来找找。

  (请幼儿可以先观察一下桌面上提供的实验材料,以满足其好奇心)

  u空气占有实验(集体做):

  实验一:将空杯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纸团塞在杯底,在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引导幼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交流分享:空气会占有空间(动力)。

  再试一下,实验三:将塑料袋套在瓶口,瓶底弄穿,放入水中,观察。进一步理解。

  u空气隐藏实验(分组做)

  实验一:不吹自灭。请一个幼儿做,其他幼儿记录。

  实验二:将塑料袋,海绵,方糖等放入水中,观察结果?泡泡代表什么?

  总结:空气会隐身。

  3、找出记录较好的,让幼儿总结空气的秘密:空气存在着,到处都有,看不见,摸不着,有压力,动力。

  延伸:空气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时圆时缺,了解新月至满月的变化过程。

  2、学习简单的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3、萌发对月相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月亮图片一幅。《月亮姑娘做衣裳》故事课件。

  2、提前发放“月亮观察表”,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月亮形态、记录。

  3、月亮观察记录表一张,请家长带着孩子每天认真观察并记录。10月11日带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回忆表达月亮的特征。说说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并观察月亮图片,了解圆月、弯月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

  3、引导幼儿交流月亮变化记录结果,进一步了解月相变化规律。

  (1)幼儿自由交流记录结果。

  (2)教师出示月相记录表展板,幼儿对照简述。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幼儿观察中秋节的月亮。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及其生活习性。

  2、学习从多角度搜索有关鲸鱼的信息。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环境与材料

  1、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鲸鱼的信息。

  2、教学挂图《鲸鱼》。

  3、《科学》下P.22~23。

  一次备课

  一、引导讨论

  1、观看教学挂图《鲸鱼》,教师问幼儿: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2、你了解到有关鲸鱼的哪些信息?

  3、小结:蓝鲸是鲸鱼中最大的一种,它的身长达30多米,体重约1700吨,一张嘴能容纳10个成年人自由进入。它运动的时速为27公里,主要食物是小虾、水母、硅藻等浮游动物。他的力气很大,大约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的力气。由于长时间待在水中,每次浮上海面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15米的水柱。

  二、看画册《大鲸鱼》

  1、发现鲸鱼的全身都是宝,知道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绘画:可爱的鲸鱼。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目标突出,在活动中,孩子的表达积极性也很高,尤其是在讨论小动物们如何帮助大鲸鱼回到海边的方法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再次涨潮时大鲸鱼就能自己回去了;有的说可以先用水倒在大鲸鱼身上,让它不会觉得口渴等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孩子的互动较多,大班下学期了可以尝试让孩子自主阅读,增加挑战。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

  2、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

  3、萌发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记录用纸、笔;镜子若干;教师记录纸(大张)

  活动过程:

  一、比较镜子和勺子。

  1、引导幼儿观察勺子与镜子。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镜子和勺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幼儿用摸、看的方法发现勺子与镜子成像的不同之处。师:为什么镜子和勺子照出来的人不一样呢?幼儿大胆猜测,讲述。教师可引导:我们一起来摸摸看,再仔细的看一看勺子是什么样的!镜子呢?幼儿再次交流。

  4、教师小结:镜子的面是平的,而勺子一面是凹进去的(丰富凹面),一面是凸出来的(丰富凸面)那凸出来的`那一面叫什么呢?用勺子玩“照镜子”的游戏,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现象。

  (1)引导幼儿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来照照自己,有什么发现?记录在纸上。师:现在就用勺子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看看用凹面照,人是什么样子的,用凸面呢?用勺柄呢?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提醒幼儿多照几次)

  (2)幼儿交流观察记录的结果。

  (3)教师小结: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头在下面,身体在上面;用凸面照出来的人,头在上面,身体在下面;用勺柄照出来的人又细又长。

  二、迁移经验: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1、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讲讲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也有个哈哈镜,其实凹面镜与凸面镜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处呢!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

  2、幼儿交流。

  3、教师补充。

  凸面镜:老花镜、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镜头、汽车(摩托车)后视镜、路况反射镜(交叉路口及山路转弯处设的凸面鏡)、商店墙角顶端装设的监视镜。

  凹面镜:近视镜、散热镜、手电筒,探照灯,自行车尾灯,汽车灯、手电筒、车前灯。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索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

  3.学习用统计表记录两种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活动准备:

  1.轻重对比明显的两种物品(人手以份)。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铁板、布块和积塑玩具等

  2.大小相同的纸每人两张

  3.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铁、牛奶瓶、饮料瓶、薯片盒等

  4.大统计表三张,分别代表三种物品下落现象。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现象。

  1.出示沙包和泡沫

  请幼儿猜一猜:“如果这两种物品往下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实验沙包与泡沫下落现象

  提问:“这两种物品下落时,你发现了什麽现象?为什么?”(轻的快,重的慢)

  3.幼儿自由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品

  要求:(1)两样物品放在同样的高度上。

  (2)跟朋友交换两种物品玩

  4.归纳结论并统计(小结,重的物品落得快轻的物品落得慢)

  教师拿出大统计表帮助幼儿理解怎么记录

  5.幼儿自己统计结论,并小结统计情况、展示统计表。

  (二)、探索质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两张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把其中一张揉成一团

  请幼儿猜一猜:谁落得快?

  2.幼儿动手试一试

  3.小结,外形小的落得快。并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三)、探索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铁。

  (1)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相同点(质量、形状)与不同点(大小)

  (2)猜一猜:它们谁会先落地?还是有别的情况出现?

  2.实验。结论是:同时落地。

  3.验证,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

  4.将结论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5.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像这样同时落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