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6 09:05:1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汇总(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语文教案-和时间赛跑。

  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初步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4. 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重点、难点 “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成功的。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休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

  4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一、谈话式引入 你们都参加过什么体育活动?(跳绳、踢毽、跳远、跳高、投掷、赛跑……)

  其中赛跑我们班谁最快?(请这位同学起立)

  大家都说你跑得最快,老师想请你跑回昨天,你行么?(不行!)

  为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和时间赛跑》。

  板书课题:3 和时间赛跑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 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理解生字词。

  提示:查找工具书、跟同学讨论、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

  3、 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 、不漏字、不读破句。

  三、 检查自学。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学习借物写人的表达方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父亲对孩子讲述的那段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

  幻灯片或挂图一幅、朗读录音。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板书:白杨)

  2、导语。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抓中心)

  (1)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讨论明确: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杨引起了议论的`事。

  4、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划:边读课文边划生字、生词及易错的熟字。

  (2)查: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

  (3)讲: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音、形、义各有侧重,教师作重点指导)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抚:注意读准字音,在字典中取准“抚”的义项,理解“抚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举出反义词(清晰—模糊),近义词 (清晰—清楚,分明)。

  浑黄一体:全是黄色,分不清界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

  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对于生字新词的处理,还要在讲读时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5、学生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抓思路)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教师可提示: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的。)

  (2)讨论明确: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 (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第二段 (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第三段 (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写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

  6、作业: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清晰软弱动摇

  (2)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解词析句,完成课后习题,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1、板书课题。

  2、导言。

  3、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从整体入手)

  (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

  〔讲读第一段〕(从整体到部分)

  1、看图、听读、思考: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2、默读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划出主要词句)

  3、读后讨论。(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

  (1)课文中怎样写大戈壁?请你结合画面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戈壁什么样?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2)课文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讲?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教师小结。

  〔讲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思考:父亲和孩子们是如何议论白杨树的?

  2、读后讨论交流。

  (1)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这里的“卫士”指什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呢?

  (2)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谁说的话是主要的?兄妹对白杨有什么看法?爸爸是如何介绍白杨树的?

  (3)教师读父亲的话后提问:“表白”怎么讲?为什么说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3、划出句中的关联词语,并按要求造句。

  4、教师小结。

  〔讲读第三段〕

  1、教师引读后,提问:此时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

  3、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又回到整体)师生借助板书共同总结。

语文教案 篇3

  I.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2.指导写简单的读后感。

  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指导写简单的读后感。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词语听写。

  2.指导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1)复习。

  前面学的两课文,我们是怎样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

  (在课题前后添加时、地、人,起因,经过,结果。)

  (2)这个添加内容的思路适合于记事类文章(或写入的文章),这是一介绍人物的文章,写的事比较多,怎样借助课题添加内容?可以依据课题中心词,联系课文内容提几个问题。

  围绕中心词“了不起”试提问--综合归纳板书:

  谁了不起?怎样了不起?在什么活动中谁因为什么表彰她了不起?怎么表彰她了不起?

  (3)逐项回答提出的问题。

  (4)综合语言完整归纳主要内容。(李欢身患绝症,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学习上的困难,成绩优秀。1992年5月应邀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国际慈善活动。临行前,她用无力的小手剪了一幅象征儿童热爱世界和平的剪纸送给活动组织者。组织者命令在儿童村升起国旗表彰李欢。)

  (5)完成作业本第5题,课堂交流并语言综合。

  3.。写简短的读后感。

  (1)说说你从李欢身上学到了什么?

  (2),指导写读后感。

  李欢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归根结底是她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写读后感就要紧扣这一点,简要引用课文一二个事实,展开议沦,赞美、颂扬新少年儿童的风貌。也可以联系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实际,寻找差距。(防止写成检讨。)

  (3)课堂一交流、。

  4作业。

  (1)联系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c

  ①妈妈铁着心没上前扶她一把。()

  ②被邀请者必须是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儿童。()

  ①老亨利无法相信这件精巧的礼物,竟然一位几乎瘫痪的儿童之手。

  ()()

  (2)缩句。

  ①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儿童村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五十多个孩子。

  ②这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孩送给他的礼物。

  ③儿童村的工作人员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孩子都赞叹不已。

  (3)选择作业。

  照样子写词。例:出神入化(一对反义词夹在其中。)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小标题的含义。学习课文用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组织众多资料的方法。

  2、品读文章用优美准确的语言生动地表示了维吾尔族的特点,表达作者对维吾尔民族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标题的内涵和特点,学习用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组织众多资料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维吾尔风情的图片和维吾尔民歌(如:文中提到的《达坂城的姑娘》)

  2、同学观看和倾听之后,感受维吾尔民族的特点。

  3、用自身的语言说说你眼中的维吾尔民族和人名的特点。

  4、对于一个不曾接触过的少数民族,播放介绍该民族风情的图片和民歌,能够真切而又具体的感受他们的民族风情。这样做能让同学有更为感性的认识。

  二、初步感知

  要求同学分成四组展开对课文的学习,并考虑:

  1、课文每一局部内容分别介绍了维吾尔族的哪些特点。

  2、你是从课文中那些地方很快发现这些特点的。

  3、能否用维吾尔族的特点直接替代原文的小标题:

  同学分组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交流发言。

  整体掌握课文。让同学关注到小标题及其所起的作用,理解小标题的内涵及其含蓄之美。

  三、研读课文

  要求同学再读课文,考虑:文中哪写地方的描写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同学默读课文。自由交流发言。

  让同学沉溺到文本中。读一读,品一品,感受语言的美,更进一步的体会维吾尔族的`特点。

  四、深化课文

  你认为维吾尔族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同学交流发言。

  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走出来,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文中的关键句,再次深入掌握课文,理解作者对维吾尔民族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课内拓展

  1、回顾曾看过的课外阅读《我爱相声》,结合课后知识点“行文中的小标题”,让同学对小标题这种形式的认识更为深刻。

  2、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同学对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交流自身的看法。

  3、通过对比交流,同学能试着去尝试写作,运用小标题的形式。

  六、课外拓展

  1、作业安排:

  ()的新赵巷,我爱()。

  2、课外交流:

  第一题以身边的生活为例,可以采用横式结构。第二题可采用纵式结构,并可以仿写。

语文教案 篇5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

  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设计说明:本组课文的教学力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座右铭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积累字词。

  能力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德育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体会人物形象刻画的技巧;

  2、体会课文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1.诵读法;2.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过了《水浒传》,想必大家对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以下的人物的绰号,各指代的是谁?

  行者:武松

  黑旋风:李逵

  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刚才所提到的,无一例外都是男性。那么,《水浒传》有没有女性呢?

  母大虫:顾大嫂

  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蒲柳人家》,里面有个女性绰号和以上所提到的三位女性

  当中的一位是一样的。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来看看她是谁?

  二、字词积累

  投影:

  擀gǎn嘬zuō剜wān檎qín荣膺yīng

  腌臜āzā捯气dáo隐匿nì呼哨hūshāo

  断壁残垣yuán如坐针毡zhān妙手回春望眼欲穿

  影影绰绰chuò一气呵hē成芒刺在背天伦之乐

  学习效果检查:《导学导练》生字词部分选择题

  三、整体感知

  1、请你给课文的第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2、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明确:“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四、深入研讨

  (一)析人物

  1、速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能突出一丈青大娘性格特点的句子,并概括其性格特点,用以下格式作答:

  一丈青大娘是一个_____的人,我从_____可以看出。

  ⑴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明确:身强力壮、泼辣、豪爽

  ⑵“站住!”“都给我穿上裤子!”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抢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明确:泼辣、大胆、豪爽、爱打抱不平

  ⑶“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

  明确:身强力壮、泼辣、大胆、豪爽

  ⑷“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痛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明确:勤劳、善良、热心助人

  ⑸“给何满子缝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百日那天,给何满子穿上,抱出来见客,博得一片彩声。”“到一周岁生日,还打造了一个分量不小的包铜镀金长命锁。”“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妆,阎王爷老眼昏花地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明确:溺爱孙子

  ▲小结:一丈青大娘是一个泼辣、豪爽、爱打抱不平、勤劳能干、溺爱孙子的人。

  ▲这就叫做栩栩如生,我们通过阅读课文的文字,就能想象得到人物的容貌的,这就叫做刻画人物的活灵活现。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是因为课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独特性,也得益于本文独具特色的乡土气息的语言。

  (二)品语言

  1、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文语言特点的句子。

  明确:

  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⑵“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

  2、品读下列两组句子,看看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一丈青大娘的脸色瞬间阴云密布,只见她轻舒猿臂,手起掌落,可怜那年轻的纤夫像被击中的鸟,一头倒在沙滩上,痛苦的呻吟着。

  明确:动词用得生动传神。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在一丈青大娘的心中,何满子就是唯一的无价之宝。

  明确:用了口语和俗语,突出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

  3、总结小说的语言特点

  ⑴一方面,作者采用民间口语和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⑵另一方面,作者遣词造句文白相间,讲究押韵和对偶,读起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同时也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的色彩。

  五、延伸拓展

  寻找身边同学的个性化语言。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七、布置作业

  用个性化语言及适当的人物描写方法,描述班级中的一位同学,力求传神、有文采。

  高一语文蒲柳人家评价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这也是一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小说。它就像一幅幅风俗画,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还是一丈青大娘专门为他准备的大红兜肚、长命锁;无论洗三、百家衣,还是何大学问的走西口,都别具魅力,强烈地吸引着读者的兴趣。可以说,大量的乡土风俗已经成为这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增加了作品的民族气息,构成了刘绍棠作品独特的魅力。

  高一语文蒲柳人家主要内容

  《蒲柳人家》是当今文坛颇具特色的乡土小说。它用散文化的笔法,把几户普通人家的故事展示在读者面前,把京东北运河沿岸农村的独特地域风貌民俗风情浓彩重墨地渲染了出来。故事很简单,但它留给人们的视觉、听觉和内心深处的难以言表的审美享受却令人留连忘返,兴味盎然。

  串联故事的是一个叫做何满子的六岁男孩,这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可爱男孩的独特视角为全文带来了乐观活泼的喜剧色彩。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完全是古典小说的笔法: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起外号、类型化、漫画化,等等,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你看,奶奶一丈青大娘大个儿大脚,身强体壮,种地、撑船、打渔、扎针、接生,样样是行家;性格豪爽,心直口快,爱憎分明,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柔中有刚。爷爷何大学问也是人高马大的北方汉子,但是在奶奶的雄霸一方的巾帼豪气的衬托下,爷爷的活动舞台不得已转移到了“外边”。他是个赶马跑生意的能人。他的侠肝义胆,仗义疏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性格特征,我们不难从古典侠义小说、英雄传奇、历史演义等文学样式找到它的“族谱”。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9-06

(经典)语文教案09-07

语文教案[精选]08-20

语文教案[经典]08-21

语文教案(精选)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