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共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语文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推进,极大地解放了教师与学生被束缚的教学热情、智慧和欲待迸发的创造力。虽然,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想化表述与课改实践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落差,虽然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导致其课改的某些不平衡,虽然如此,包括语文在内的课程改革的宏观态势是令人鼓舞的,这确实是百年以来语文教育的一次伟大新生。因此,即使对语文课改中问题的冷峻审视和反思,也是为了将课改的负面因素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促进语文课程与教学更健康、更和谐、更有力度地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刷新:观念与方式
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范式的转型。所谓课程范式(curriculum paradigm),是指一个课程共同体所普遍拥有的课程哲学观和相应的具体课程主张的统一,换言之,在某个课程共同体中,各门学科课程尽管内容不同,但都建立在同一教育哲学观和课程观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计划实施直到课程终端评价,具有若干共性的特征,从而适应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语文课程从过度预制、封闭和垄断的指令型课程转向生成、创新和个性化的新课程,这是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强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刷新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刷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
刷新之一: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实验区语文课上,那种教师独演主角、学生作冷漠看客的现象少见了,那种贯穿课堂、滔滔不绝的“讲风”显著地减弱了,语文教师们普遍认同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这标志着语文教师已经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言语实践及其内心体验。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文本与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的“传声筒”,而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网络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这种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使语文教师对课程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真切“感觉”——从课程外在于“我”到课程同化于“我”,从课程“役”我到我“驭”课程。这就引发教师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出现了革命性变化,正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那样。正因如此,在指令型语文课程中曾几乎无处容身、被视作“异端”的王泽钊,而今被青岛及其以外许多实验区教师尊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先驱”。《中国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都对他作为课程主体的教学存在,做了客观和理性的报道。
刷新之二:语文教师的教研观念和方式。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课例的探讨,努力克服“教”与“研”相分离的`“非校本教研”倾向,这已在语文教师中逐步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自觉地意识到:教师即研究者。而且,这种所谓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方针与口号的简单阐释,也不仅仅是对西方教育理论的横向迁移,更主要的是对自己正置身其中的教学事件、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的自觉审视,是对日常的学校生活和课堂实践的有效反思。这种朴素而有意味的研究及其教育叙事、教学札记等具体方法,日益受到教师们的普遍欢迎和应用,愈来愈呈现出作为“校本教研”的鲜活生命力。特别是江苏、浙江、上海等文化先进的实验区学校,依托本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课堂为自己的实验室,以改善学生学习效率为根本目的,正在形成开放、民主和有效的规模化“校本教研”局面。
刷新之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所谓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认知和行为取向,它高于课堂学习中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者的选择。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偏重于学生单向对知识的接受,价值重心置于客体的学科知识体系上;新课程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有意义、积极的自主性和发现性学习,其价值重心落在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之上,虽然,接受性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迅速地掌握较多信息,突出了课堂作为简约性认识过程的特点,但在语文指令型课程和教学中由于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而被滥用,其单一性、封闭性和机械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致热情和能动精神丧失殆尽而又不得不在考试的沉重压力下被迫接受听说读写的机械训练,这样,人啊,人的灵性、才气和激情这些生命的珍贵“内存”因无法得到有效释放而被压抑着,本应美趣无穷的人性化的学习必然异化为枯燥的电脑式“输入”,故语文接受性学习方式只是造成个体生命的知识数量的积累和增长,而没有促进生命质量的健康发育和全面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导向的新学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认识二十四种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吧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写下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出示课件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应表达的语气。
3、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全班交流后归纳: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4、组内读句子的,比比谁读得好。
5、拓展。
◎游戏强化标点用途:同桌选择自己喜欢的标点,各说一句话,互相表演,表达自己扮演的标点所表达的语气。
如:生1:吃饭啦!
生2:吃饭啦?
◎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4)游戏巩固生字。
2、我会连
①生读一读,连一连。
②交流
③拓展练习
打开( ) 茂密的( )( )的乌云
辨别( ) 满天的( )( )的空气
寻找( ) 清新的( )( )的枝叶
3、读读背背
(1)自读节气歌。
(2)说说自己已知道的节气。
(3)再读读后面的24节气的名称。
(4)对比说说儿歌每一行都讲了哪些节气。
(5)看挂历,具体的了解24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第 二 课 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感知动物的奇妙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交流互动
(1) 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知道的有哪些动物?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组内交际,生生互动
(1) 当解说员。
选定自己最喜欢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讲时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如:我是小白兔,非常可爱、活泼。……
(2)派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四、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学生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旁边写上几句话。
五、赠送作品,互相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
第 三 课 时
一、展示台
1、生说说自己课前都搜集到了哪些自然知识。比如:风景图片,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采集、制作动植物。
2、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在组内交流交流。如:你搜集到的是标本,那么可以说说该标本的生活习性,样子等。
3、全班交流(投影仪有选择性地展示)。
二、宽带网
拓展学习导语: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呀,大自然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两种有趣的动植物。
2、在组内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非常有趣的,推选出组内的小博士。
3、号召学生争做“小博士”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语文教案 篇3
高尔基的《海燕》是一篇有着巨大影响的著名散文诗,描绘了海燕在面临狂风暴雨,波涛翻腾的大海的.壮丽图画。下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燕的形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海燕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师生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赏析海燕形象。
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 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2、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 “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一: “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4、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
2、写话“海燕的宣言”(结合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交流
“海燕的宣言”,深入领会海燕的内心活动。(师生共同评点,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肯定学生的合理想象。)
二、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讨论明确:关键词句的使用,使大自然人格化了,各种景物具有不同人的动作、感情,也就是说,拟人化使象征体具备了被象征体的特点。总的来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2、精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增强文章语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复品读、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预期成果示例:“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用拟人的手法,“抓住”、“熄灭”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用反复的手法,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已不可逆转。
3、朗读课文。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朗诵语调的处理,共同编注朗读脚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与编注,善加引导。
脚本示例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表示很短的停顿,不换气。“·”表示语气加强。 )
脚本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全文之高潮所在,全诗的最强音,应蓄积力量以最豪壮的语气,最强烈的感情,一字一顿读完这个感情十分强烈的'祈使句,并嘎然而止。)
然后,学生用个人表情朗读、小组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朗读评点。
三、拓展延伸。
结合练习四,以“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充分肯定“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精神和生活态度,鼓励学生积极追求勇者风范。
四、小结:
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为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无比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课文,为参加本单元散文诗朗诵表演比赛作准备。
2、 模仿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写一首散文诗,字数不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成语,说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成语构词的奥妙,激发学生学成语的兴趣及产生深入了解成语的愿望。
2、辅导学生读读背背,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虚心好学的教育。
3、引导学生阅读短文,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4、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在交际的活动中,提高对应、交流、说话的能力。]
5、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与书的故事,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口语交际及写有关自己与书的故事。
教具准备:
1多种藏书角展示的。
2收集赞颂读书或赞颂书的名言警句。
3把自己存放藏书的地方照相或动手画出来。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我们又到了畅游百花园的时间。[今天我们在百花园里将享受发现的惊奇;学习后的满足;交流时的喜悦;我们还能阅读古代神话故事;欣赏自己或同学的习作。你们愿意与我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吗?]
二、语海畅游,感受乐趣。 读成语,说特点
1、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请查字典自行解决。
2、指导学生读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与书上的学习伙伴一起发现这八个成语的特点。(成语中有一对反义词)]
4、画出成语中意思相反的词。此起彼伏前因后果左躲右闪争先恐后大惊小怪将功补过明察暗访大公无私
5、读一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
[6、照样子,再说出几个有如此特点的词语。七上八下阳奉阴违因小失大小题大做口是心非大材小用一张一弛左右为难.]
三、读读背背,积少成多
1、自读古人名言。不会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自己解决。
[2、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第一句意思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第二句意思是说学习要时常进行温习。第三句意思是: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的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积累的可贵,还告戒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3、简单介绍《论语》《荀子》。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人的.思想影响深远。它是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纂辑,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荀子》先秦论说散文集,荀卿著。荀卿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孔、孟的学说有继承和发展。《荀子》代表先秦论说文的成熟阶段,其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辟,极富说服力。文中大量运用比喻,妙趣横生,文中还有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式,间杂韵语,参差错落,铿锵悦耳,摇曳多姿。许多语句后世流传,被现代人引用。
4、辅导学生读熟、背会。
[ 5、把这些古人的名句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四、阅读神话故事。
1、默读短文,不会的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
[2、同桌讨论词语的意思。
(炎帝、波涛、礁石、盘旋、留意、炙热、掠过、挟着、铺天盖地、袭、竭尽全力、恢复、残酷、哀怨、昼夜、衔、碧波万顷、宏大、毅力、钦佩)]
3、 边读边想。
① 这个故事是怎样展开的,短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主要写什么事?先写女娃到海边玩耍,观望大海美丽的景象;再写女娃被大海吞掉,妈妈呼叫无应;最后写女娃的精灵化作一只精卫鸟要填平大海。
② 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
③ 从哪里看出精卫鸟宏伟的志愿和坚强的毅力。
[4、读一读,议一议。
精卫填海的故事赞扬了什么?你读后有哪些收获?]
5、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6、交流你读过的神话故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会写“梧、桐、绒、掩、嘶、哑、搏、庞、危、险”10个生字,会认“嗅、巢、拯、嘶、哑、搏、庞、愣”8个生字,掌握“摇撼、嫩黄、绝望、安然”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式,并根据课后练习2进行训练。
4.在熟悉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体会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强势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2.着重理解和欣赏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段落,结合文中重点词句充分谈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对本文中描写老麻雀部分的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体会老麻雀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强大的爱的力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
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
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妆、“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四、板书设计
13.麻雀
“爱”
强大的力量
搏斗拯救
猎狗老麻雀小麻雀
(凶猛)感(弱小)
唤回动怜爱
我
教后反思:孩子们被老麻雀浓浓的母爱深深的感动,整节教学氛围浓厚,入情入境,通过反复体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布置任务,回家后为自己的妈妈表达自己的一份爱意。
语文教案 篇6
一、第一段
1.朗读。
2.重点字词句讲解。
3.研读,讨论。
⑴为什么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客观)
⑵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主观)
⑶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
⑷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4.小结:论述当时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
二、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重点字词句讲解。
3.研读,讨论。
提问:作者在本段提出了什么建议?如何具体执行?
4.小结: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三、第三、四段
1.指名朗读。
2.重点字词句讲解。
3.研读,讨论。
⑴诸葛亮向刘禅举荐了哪些人?这些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⑵举荐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亲贤有什么好处?
4.小结:诸葛亮向后主荐贤,考虑周密。
四、第五段
1.指名朗读。
2.重点字词句讲解。
3.研读,讨论。
⑴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第1句
⑵“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代什么? 第1句
⑶“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 “亲贤臣,远小人”
4.小结:从总结历史教训中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反复叮咛,表明自己推举贤能,旨在兴复汉室。
五、布置作业
1.背诵1—5段,熟读第6段。
2.归纳虚词“而”、“以”的用法和意义。
语文教案 篇7
一、目标导引:
1、借助注释和词典读懂这篇课文,熟读成诵。
2、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体会作者纯真的童心和想像奇特、视小为大的童趣。
3、认识观察、联想以及想像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自己的作文实践。
二、自主预习:
1、阅读《幼时记趣》课下注释(1),了解作家作品。
2、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并且给易错字标清字音。
稚( )藐( ) 项为之强( ) 怡( )然 唳 ( ) 凹凸( ) 壑( ) 庞( ) 哈蟆( )
3、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三、合作探究:
1、本文围绕着污物外之趣记叙了哪几件趣事?
2、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总洋的'童心童趣?
3、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内容。
4、本文在结构上和语言上有何特点?试从文中举例说明其特点。
四、导拨提炼:
1、朗读(学生评价、比赛、老师指导)
2、讨论并明确文言文词语的特点。
有些句中词语的顺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适当变动,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可以用几个词简言之:
补——增补适当的内容。如:
调——调换词语的位置。如:
连——连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一句话
3、自主试翻译课文的第1——4段,小组交流并指出翻译中的问题,集体订正。
(注意“释”、“补” 、“调”、“连”的具体运用)
强调以下几个句子。
(1)、 补 使与台齐 实为“使之与台齐”。
(2)、 以……为…… 把……当作……
(3)、见二虫斗草间 见二虫斗于草间 原句省略了“于”字
驱之别院 驱之于别院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 表被动
五、反馈提炼:
1、积累成语
从文中概括出三个成语,并解释
①
②
③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乐
④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六、检测反馈:
你在童年时有类似之趣吗? 你认为总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学习本文,你获得哪些启示?
七、教后记: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旁和束旁的由来和含义,会区分束和两个部分,会区别这个偏旁组成的字。
2.会用比喻、排比句式说句子。
3.积累成语及名句。
4.通过阅读短文,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5.围绕花的世界写一段话,培养观察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会用比喻、排比句式说句子
2、围绕花的世界写一段话,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读书感悟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海畅游
(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畅游语海,先看有趣的汉字。
1.认识旁和束旁,说说它的由来。
2.读有束旁和旁的字。
3.说一说怎样从字的含义上区分束和旁的字。
(二)导语:我们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1.通过读语句,比较下面句子的区别。
第二句比第一句形象生动,可以让我们知道声音好听的程度,水花飞舞的具体样子,使人如临其境。
2.体会比喻、排比句的好处。
3.用带点词语说一句话。
4.师生评价说的句子。
二、积少成多
1.读读成语,发现这些成语都有什么特点?
2.这些成语什么意思?能用来描写春天的哪些特点?
3.还知道哪些带有春字的成语,说一说,再积累下来。
4.把名诗句读一读,说说意思,再背下来。
5.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诗、名句,再积累下来。
三、阅读平台
1.自由读这段话,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2.带着课文问题默读这段话,自己试着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和同学交流看法。
4.能为这篇短文画插图吗?请四人上黑板上画,其余人在书上画。
5.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评价画得怎样,为什么这么画?
(1)评价不要脱离课文内容,要边读边体会重点语句,谈自己感悟到什么了?
(2)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6.句式练习:
夏天的风应该是蓝色的,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浅蓝色看起来很凉爽。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这句话。把秋天这句话也改写成因为所以的句式。
7.品读全文。可以运用自由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
8.积累文中好的词语、句子。
四、作业:
1.抄写有旁和束旁的字。
2.积累词语名句。
3.背诵诗句。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鲜花盛开。无论走在繁华的街道还是僻静的小区;无论是在绿色的田野还是小小的花坛,都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让我们感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正悄然而至,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二、交流预习:
1.你看到了什么花,请说说你的观察感受。
(要求学生介绍花名、花的姿态、形状、颜色、长势等)
2.还可以把有关花的花期、用途等资料做介绍。
三、出示图片,指导写文
1.出示图片:
迎春花、桃花、月季、樱花、玉兰花
2.指导写文。怎么介绍这些花呢?
迎春花:
(1)出示文字片在迎春花图片的下边。
(2)读描写迎春的例段。想想这段话是怎么介绍的?
(例段要求:从形、色、姿态几方面介绍的。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的。)
桃花:
(1)出示文字片在桃花图片下,读例段。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3)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桃花的?
(例段要求:花名传说、用途、生长地、生长期、花期)
月季:
(1)出示文字。读一读例段。
(2)这段话与刚才两段话有什么不同?
(例段要求:是从赞美花的精神、作用的角度写的。)
3.小结介绍花的角度:
(1)可以从花的颜色、形状、姿态、气味等几方面写。
(2)还可以从花的传说、花的学名、花的生长地、生长期、花期、用途等方面介绍。
(3)还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写。
可以从花的特点谈如耐旱等。从花的精神、花的用途、它带给人的.启示等方面赞美。
4.怎么写
(1)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又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安排的。
出示月季花文字片,读一读,研究写得好在哪儿?
(从运用修辞方法上;从运用好词佳句上;从表达情感上。)
(2)运用多种写法。
(3)小结: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使人像看到了花一样,带着喜爱之情写,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
四、提供资料
1.有关花的词语。
清香、怒放、绚丽、娇嫩、浓艳、盛开、鲜艳、幽香、花瓣、花蕾、花蕊、繁花似锦、鸟语花香、白花吐艳、花红柳绿、群芳斗艳、香飘万里、花枝招展、鲜花怒放、百花盛开
2.部分花的资料、例段
例段一:
春天,满树粉红色的桃花可好看了。如果你仔细一看,每朵桃花四个瓣,花蕊是黄白色的,还有一股清香味,真是使人赏心悦目。我爱套话,不仅在于它美丽,而且在于它预示着未来的收获。
例段二:
我家的前后左右都是鲜红的樱花,一树树、一簇簇,鲜艳欲滴。每一棵树干都戴着一顶美丽的王冠,花枝随风摇曳着,活像一群快乐的姑娘,做着各种婀娜的姿态。青绿的细枝被一个个精巧的花球儿,挂得弯了腰。我盘亘流连,爱心欲醉,忍不住攀了一枝细细端详,每个花球都是由几十朵樱花组成,软绒绒的,红彤彤,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盛开的花朵落落大方,异彩流光,花瓣一瓣挨着一瓣,托着芽黄的蕊,朵朵都像一个个小酒盅,那酒盅里宛如斟满了春天醉人的美酒。那欲开还未开的蕾口未启,就像熟睡的婴儿张开鲜红的小嘴,可爱极了。再看,在那鲜艳的花球底下,还有几个嫩绿的小叶芽,它们也探出尖尖的小脑袋,向人们报告春讯呢。
五、写一段话
1.围绕花写一段话。
2.写好后和同学交流。
3.班级评价。
六、修改后抄写在本上。
龙语教学资源利用自我设计之课堂练习及作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江南》教案12-10
语文基础教案12-12
语文天地教案01-05
语文阅读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