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大班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小棒,回形针在地图上沿直线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萌发热爱北京,向往北京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自制城市地图,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儿童形象
2、小棒,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来自祖国各地的儿童,小朋友你猜猜看她们
是哪个民族的人,可以从她们的衣着,长相来猜哦。
2、教师:你知道她们的家乡在哪吗?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在地图上找
找看,好吗?
3、教师小结:她们是来自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孩子们,她
们分别居住在南京,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和长春这几个城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居住的这些城市在地图上的哪些地方。(出示自制地图)
二、测量这些城市到北京的距离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北京是中国的什么吗?(首都)它在地图的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
2、提问:每个地方的小朋友都想到北京去看一看,玩一玩可是他们想知道在这个地图上她们的家乡离北京有多远,小朋友,你们愿意来帮助她们吗?
3、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来帮助她们测量这些距离呢?(小棒,回形
针)
4、教师:我们首先用直尺来量一下她们家乡到北京的距离,并且记录下来,
同时我们知道两个地方之间一直线是最短的距离,首先我们看一下南京到北京最短的距离是多少呢?(注意它们的头和脚是连在一起的哦,这样才能测出它们的最短距离)下面我请小朋友自己用直尺来测量一下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长春到北京的距离是多少。
5、教师:下面我们用回形针来测量一下好吗?并且要记录下来哦。
6、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用直尺和回形针测量了各个地方到北京的距离,并
且记录了下来。
三、交流测量结果,比比之间的'距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远的?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近的?
四、游戏:《送各地娃娃上北京》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送她们上北京吧。
活动反思:
一、活动轮流,资源共享。
原本本次活动安排在周四的,由于未收集到每组一张共七张中国地图,而且考虑到其他大班班级中也收集了几张中国地图,于是我们将活动调整到周五,周三大四班开展,周四大二班开展,采用资源共享的形式将各班的中国地图收集起来轮流使用,既不浪费,还运用得恰到好处。
二、愉快交往,自主操作。
中国地图较大,占满整张桌子。所以我将场地安排两块。七张桌子分开放前面,幼儿的小椅子全部放后面,幼儿听清要求后到前面操作测量,再到后面小椅子上记录测量结果。操作中我主张自主,尽量让幼儿自己主动探索,遇到困难也可以请同伴协助,在这样一种自主轻松的氛围中,整个活动圆满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 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 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 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2. 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做《幼儿画册》。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们镇上陆续办起了很多的工厂、企业。尤其是政府把体育用品的生产作为主要发展路线。这几年来,我们幼儿园也得到了一些赞助,他们纷纷把乒乓球、篮球等孩子们喜欢的球类送到孩子们的手里。今天,我就根据这些材料中的其中一种——乒乓球作为开展活动的材料。利用幼儿园附近的资源——乒乓球设计了数学教学活动既能体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将孩子们把传统的体育活动中的玩球改变为课堂上的玩球。
目标:
1、根据模式排序,以较简洁的口述方式表达排序模式。
2、尝试设计有规律的排序模式。
准备:
1、按一定模式排序的乒乓球串珠。
2、纽扣、雪花片。
3、幼儿活动材料人手一份。
过程:
一、欣赏乒乓球串珠。
1、出示乒乓球串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串珠上颜色的排列特点,说说串珠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今天,老师带来一串特别漂亮的乒乓球,你们看看这些乒乓球有哪些颜色?
2、讨论:这些颜色是怎么排序的?
3、出示第二串乒乓球。请幼儿大声说出排序的方式。
4、引导幼儿发现第一串上面乒乓球的'颜色都是AABC模式,第二串乒乓球上的颜色都是ABBC模式。
二、尝试设计颜色模式。
1、如果你来设计制作一串乒乓球,你会设计什么样的颜色顺序呢?
2、出示白色的乒乓球串珠,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装饰。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设计是否有规律。
4、幼儿讲述设计颜色模式。
三、根据模式排序。
1、打开桌上的操作纸张,看看上面有哪些颜色。
2、仔细观察操作纸前半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找到相应的颜色,将序列补充完整。
3、引导幼儿观察仔细后再涂色,进一步感受排序的规律。
2、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排列的结果,检查是否正确。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2.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作用。
活动难点:
在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经验知道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拼图小卡车、0~9数卡、有关数字实物的展板、课件(生活小片段)等。
学具:数字卡片若干,排排坐---数字逻辑推理题若干份,动物数字连线图若干份,水彩笔;测量身高的尺子两套,记录卡两套。
活动过程
一、相互交流,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穿着衣服前面贴有数字宝宝拼图画—小卡车,问:“你发现了什么?”
鼓励幼儿说出都有哪些数字,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你见过这些数字吗?在我们周围的生活里,也有许许多多的数字,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数字?
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二、迁移经验,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1.出示幼儿带来的数字物品,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有数字?
(1)你带来的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
(2)幼儿相互自由介绍。
从孩子自带的生活物品入手,便于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分享的意识,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字的东西很多。
2.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看课件:生活小故事(顺序:家-交通-银行-超市)
(1)你都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数字?
(2)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利用课件重新让幼儿温习了生活中的数字场景,进一步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
三、数字游戏,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体验数字的有趣
1.游戏一:数字比武
(1)认读尺子上的数字。(数字可以表示长度的长短)
(2)看看温度计的刻度。(数字可以表示温度的高低)
(3)看看称上的数字。(数字可以表示重量的多少)
(4)认读人民币、邮票的面值,物品价格牌上的价格。(数字可以表示金额的多少)
(5)找出表示当天日期的日历,说一说“今天是×年×月×日,星期几?”(数字可以表示时间的顺序)
2.幼儿个人自选操作:设计电话号码、测量身高、连线和排排坐
(1)你设计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谁的身高最高、体重最重呢?
(3)你连出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4)你是怎么给小图形安排座位的?为什么这儿画了5个三角形?
教师从解决生活问题入手,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提供互相分享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中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上的不同用途,进一步充分体验到数字的乐趣。
四、超市购物,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
2.社会实践活动—超市购物。
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根据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较熟练进行“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有序的思维
教学准备:小鸡卡片5张、
食盘卡片2 张。
小纸条板书: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继续研究减法问题。
1、读“小猫吃鱼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2、小组合作。可能有哪些情况,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先想一想,再跟同学说一说,最后把想到的听到的所有减法算式写在本子上。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观察吹泡泡图,从这组连环画里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三、应用实践
1、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直接完成在书本上)
2、算一算,指名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你看懂了么?怎么来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小鸡抢食。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小组交流后,独立完成题目。
4、数学故事。
(1)小组交流讲述故事 ,发现问题
(2)小组汇报,提出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从某地道某地的路线不可能是单一的体验空间的奇妙。发展思维能力,养成在生活中寻找捷径的意识。
2、尝试根据图示找出两地之间多种不同的路径。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笔、卡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回家的路线。
1、师:小朋友,你们每天从幼儿园回家都是怎么走呢?(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跳动幼儿回忆的积极性。)你们每天回家走的路线都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回家路线呢?(教师可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步行路线或乘车路线。)
2、了解空间的奇妙。
师:xxx有时从幼儿园出门,向门前的中心花园走,过了花园到6幢,再到小桥亭子的地方,往前走几步就到家了。有时呢,他从幼儿园出门,往左边的超市走,过了10幢,再到2号车库,往右走几步就到家了。你认为这两条路哪条路近?哪条路远?哪条路好走?(教师一边根据幼儿讲述,一边在黑板上画简单的路线图,让幼儿了解空间的'奇妙。)
3、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幅图。这幅图上有什么呢?它有什么用呢?
二、知道从某地道某地的路线不可能是单一的体验空间的奇妙。发展思维能力,养成在生活中寻找捷径的意识。
教师出示挂图,观察、分析图示,了解挂图的内容及含义。
1、观察、讲述挂图的内容师: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看一看,图上都有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先自由看图,并相互间轻声交流。)
2、猜各图中各内容的用处。
师:图上的格子有什么用?格子中的图的什么?东东、佳佳想干什么?(先引导幼儿猜测,再给幼儿发表见解的时间。)
3、了解图中各内容的含义。
师:小朋友,其实格子是表示一条条小路的,格子中的蛇、水塘、树、栅栏和石头表示路上的障碍,必须要绕过它们,东东、佳佳要选一条路到邮局会合。(教师边讲述边指图上相应的画面,以加深幼儿印象。)
三、讨论、学习完成具体方法,进一步体验空间的奇妙。
1、讨论完成的方法。
师:请你想一想,他们可以有哪些方法走到邮局呢?怎么表示可走的路线呢?(教师同时出示事先准备的箭头,引导幼儿讲述可用箭头卡片摆在可走的小格子里。)2、学习领悟的方法。
师:怎么摆呢?谁愿意上来试一试?(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箭头要首尾相连,还引导幼儿用一种颜色的箭头表示一条线路。)师:请小朋友用不同颜色的箭头表示东东和佳佳到邮局去的所有路线吧。路上不能有障碍,每条路还不能重复哟!
2、交流练习结果。
师:你们找好了吗?找到几条路线?给大家看一看吧。(引导幼儿一边介绍,一边展示其练习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2、在游戏中能边操作边点数5以内的实物,感知数量,并说出总数
3、能按要求正确取放学具、材料,并体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夹子),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难点:学会按卡片上的点子数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有4以内实物的点数经验。
2、幼儿玩耍过夹子,能够用夹子自由的夹东西。
物质准备:
粉、黄、蓝各色小鱼造型的夹子及各种水果造型的夹子每人5个,毛线球、小刺猬纸样每人1个,教师使用的大刺猬纸样、数字5及猫妈妈头饰各1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淘气的小鱼”。找一找、说一说,复习看实物感知4以内的`点数。
1、猫妈妈为幼儿准备各色小鱼若干条,请幼儿每人选4条,看小鱼都能咬住衣服的什么地方?看谁和别人的不一样?
2、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小鱼咬住哪了?一共有几条小鱼?数数看?
3、老师与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夹子数量,并说出总数是4。
二、夹一夹、数一数,学习5以内的点数
1、游戏“好玩的毛线球”,看点卡感知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带有黑点的毛线球,告诉幼儿鱼食藏在小毛线球里,示范有几个毛线球就喂几条小鱼。
(2)幼儿每人自选毛线球,练习夹一定数量的夹子。
(3)请3-4名幼儿点数,看看毛线球上的小鱼食是否都喂到小鱼了。
2、游戏“给小刺猬夹长刺”,看数字感知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有数字5的小刺猬卡片,要求幼儿按照数字的数量夹相应的小鱼。
(2)幼儿选刺猬,根据数字夹夹子,巩固幼儿对数字5的认识。
①引导不会点数5的幼儿,先将5条小鱼找到后,再一个一个的夹上去。
三、游戏“小刺猬扎水果”,有几个长刺就扎几个果子,扎在小刺猬的哪都行。
要求:
①教师引导幼儿会给小刺猬身上的夹子长刺夹相应数量的水果。
②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练习今天的数学内容。
四、延伸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到益智区供给幼儿继续学习。
2、针对个别还没有掌握点数的幼儿,教师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二等分就是把物体分成同样大小的两部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学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进行二等分。
3、大胆实验,积极验证,善于总结和发现等分的规律。
活动准备:
1、学习单。剪刀、回形针等工具。
2、 各种形状的纸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
活动过程:
一、 等分圆形纸片,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教师:小朋友,你们每人都有一张圆形纸片,怎样能把圆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呢?(教师倾听幼儿讲述,了解幼儿的想法)请你们自己试一试吧。可以用笔画出等分的线,再用剪刀剪开。(教师完整复述幼儿的讲述,不发表意见,调动幼儿尝试的积极性。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观察,便于选择有经验的幼儿过后进行介绍)
2、讨论活动,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师:你们把圆形纸片都分成了一样大小的两份,你是怎么分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有针对性地选择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圆形比,哪个大?哪个小?
教师:你怎样证明分的两份一样大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见解,并允许幼儿示范验证方法)相互改错,并帮助有困难的同伴。教师:如果你分错了,可以再选一张圆形纸重新试一次。旁边的小朋友可以帮一帮你的小伙伴。(引导多数幼儿,给个别幼儿一个改错的机会,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等分任一形状的纸片,体验分法的多样性。
1、 任选一种形状的纸片,进行等分。
教师:小朋友桌上还有许多各种各样形状的纸片,请你们任意选一种形状的纸片,把它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分好后要想一个办法证明你分的两份是一样大的。(引导幼儿自由选择纸张进行等分活动,并观察了解幼儿是怎样验证的')教师:你分的是什么形状的纸片?你是怎么分的?你分的两份一样大吗?怎么证明呢?(引导幼儿边讲述边示范)
2、 交流等分经验,了解相同形状的纸片等分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刚才,xx(幼儿名字)小朋友是这样等分长方形纸片的。还有谁等分的是长方形纸片,但方法和他不一样的?xx(幼儿名字)你是怎么分的?把相同形状的纸片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3、任选多张相同的或不同的纸片进行等分活动,了解等分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小朋友,桌上还有许多不同形状的纸片,你们任意选纸片,把它们全都等分成两份吧。但每分好一张纸,还要证明一下你分的是不是一样大,有没有等分。确定等分后还要把它的两份用回形针别在一起,好吗?
三、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进行二等分。 选择等分的正确方法。
教师:小朋友一起去秋游,真开心!玲玲和佳佳带了好吃的饼干,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请你帮忙分一分,这些各种形状的饼干要怎么分才两半一样多呢?请与正确的分法连线。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学习用符号记录结果。
2.乐意操作,大胆尝试,感受拼图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2块,幼儿操作板大图一份。
2.学具:每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图操作板每人一块。每组一份固体胶或者浆糊。
活动过程:
一、学习按范例板拼图形。
1)出示一张三角形的范例板,幼儿观察范例板,并按范例板拼图。
提问1:今天天气怎么样?(很冷)风怎么样?(风很大)昨天夜里挂了一阵很大的大风,把小白兔家的房子给刮倒了。小白兔很伤心,我们要怎么帮助她呢?(给小白兔盖一幢房子)
提问2:(出示房子结构图)这是小白兔家房子的结构图,我们看一看它的墙壁是由什么组成的?(正方形)它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提问3:小白兔还给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些图形片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图形片片?(三角形)小白兔想让小朋友们用这些三角形片片给她盖一幢新的房子。小朋友们看看墙壁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拼一下)
提问4:小朋友能用手中的三角形拼出这幢小房子吗?我们一起来拼一拼。(幼儿动手操作)
2)、出示另一张范例板,请幼儿按范例板拼出图形。
提问1:小白兔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了,这还有一张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这这是什么?(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由什么组成的?(三角形)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6个)
提问2:原来是用小的三角形拼出了一个大的三角形。你们想不想用你们手
中的三角形来拼一拼这个大的三角形?这次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前拼一拼。
二、游戏:“三角拼图”。
1)讲述规则: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一个记录表,在记录表的左边,有什么?(正方形长方形)在正方形的左边有一个大的空格,在这个空格中小朋友们要用小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正方形。拼完后数一数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并用符号记录到后面的空格中。
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符号来记录呢?(小圆点,波浪线直线数字??)记住,你用了几个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就在后面的空格中记录几个符号。
2)教师引导幼儿复述规则。
师:(指着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在长方形后面的空格中我们要干什么?(用小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拼完后要干什么?(数一数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然后干什么呢?(用符号记录到后面的空格中)
3)介绍操作工具。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棉花棒糨糊和记号笔,小朋友们可以现在空格中用三角形摆一摆,然后用棉花棒沾一点糨糊涂到三角形的背面,涂完后用记号笔记录到后
面的空格中。
3)教师总结,
师:谁能到前面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记录表?
4)幼儿相互检查。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一起用三角形拼出一个大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更多的图形。
活动反思:
当时在选课的过程中,由于怕自己对课堂的把握不够,所以我选择了这节环节较少,目标目标明确的三角拼图活动。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学习用符号记录结果。所以在设计上将环节简单化,增加幼儿的操作次数,让幼儿自己在拼拼凑凑中找到诀窍以及拼图的.乐趣。
虽然在这节活动中基本做到了环节清晰,语言流畅,但是还是有许多的不足:
一、整个活动显得生硬,游戏性不强,缺少让幼儿感兴趣的东西。
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在游戏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虽
然我在第一环节加入了情境以及游戏,但是在整体活动中没有将情境贯穿与整个活动中。尤其是在出示大三角形时,已经有幼儿说出这是屋顶,但是我还是说大三角形。我没有好好把握住幼儿给我的启发,从而导至整个活动有些生硬。我想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我会多注意活动的游戏性。
二、没有让幼儿有充分的观察机会,引导不够。
一个活动的导入环节是整个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幼儿能否理解和接
受新的知识关键还要看导入的够不够充分。在导入环节中,我让幼儿观察小房子的结构时没有给幼儿充分的观察时间,在让幼儿观察时我缺少了让幼儿自己思考的过程,我没有让幼儿自己思考正方形是如何用三角形拼成,怎么样才可以拼出一个大的三角形等等。如果幼儿有充分的思考时间的话,那么在后来完成记录表的过程中应该会轻松许多。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减法。
2 . 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 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减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 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 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小百科;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数的守恒_大班数学教案07-05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数学教案12-30
大班数学教案03-04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7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