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课题 定风波
课型 第几课时
课时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及其创作。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继续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感受作品豪放壮阔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教学用具
使用教材
构想 引导学生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当然,苏轼的思想是复杂的,他将儒、释、道的思想精髓杂糅融通,为他所用。本课学习的两首词中的.有些情感就比较复杂,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要允许学生心存疑问,留待他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后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
本课的两首词作同创作于他被贬黄州期间,其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学习本课应有意联系以往所学的内容,以便参照阅读,加深理解。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兴学生背诵情况
二、 知识积累
字词正音
同行( )吟啸( ) 一蓑( )烟雨
字词释义
芒鞋 草鞋
吟啸 吟咏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心态
料峭 形容微寒
三、 诵读指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信息筛选
阅读本首词,思考问题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五、合作探究: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讨论明确: 雨骤风狂。
2.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讨论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讨论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教 学 流 成
4. 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讨论明确:
⑴ 阳光总在风雨后。
⑵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⑶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⑷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⑸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讨论明确:
⑴“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⑵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六、艺术手法
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异质而同构
2、若即若离,隐喻寄托
3、以小喻大,言外无穷
七、 作业
背诵本首词,完成练习册本课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四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
1.能够独立完成是自学词的任务。
2.学习独立完成识字学词的任务。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利用背景资料帮助学习。
5.学习修改习作,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
6.(认字183;写字214)×80%
7.背诵≧15(;段)×2
8.习作≥12次/学期
9.综合性活动≥4次/学期
复习要点:
一、积累与运用:
1.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运用钢笔)
2.充分利用摘录笔记,从生字的音、形、义进行辨析,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五六年级的生字学习打下基础。
3.积累语言材料,正确地运用于表达中。
①分类积累。
②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目及课文中的精彩、重要句段。
③结合单元主题词,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4.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遵循“知——懂——会——熟”的过程)
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能运用。
(如比喻句、反问句、祈使句)
②认识连绵词,理解语气词表达的`情感。
③成语中的对应。
④在原有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⑤理解同一字或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二、阅读与理解:
方向:阅读即思维
1.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一定的阅
读速度。
2.感受不同的文体样式。
①读文学作品,能通过分段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概括或复
述,要素完整。
②读信息类文章,能抓住关键词语、题目等获取重要信息。
3.根据不同的文体提出问题,并自行解答。
4.理解课文题目,能抓住重点词语、动词理解课文。
5.能设身处地地阅读,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心情。
6.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7.对照阅读古文和译文,了解古今词义的演变。
三、习作:
1.引导学生本期习作及课堂练笔,根据学生习作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叙事及想象的评改,做到文从字顺、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2.习作修改标准:
①有根有据——真实;
②有情有意——有真情、有中心;
③有血有肉——内容充实具体;
④有声有色——语言生动(尽量做到)
错别字控制在2%以内
复习建议要点:
1.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学习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复习。
2.在复习中,重方法的领悟,获得知识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3.重视金钥匙,课后思考题的教学要落到实处。
4.以儿童的视野,设计复习活动。
5.为学生创造阅读环境,阅读资料,通过语文小报、自制的阅读卡、习作集等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其中表示数的6个生字。认识6种笔画,通过诵读,体会童年的'快乐。
2、体会游戏的有趣和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6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教师领读儿歌。
师:这些儿歌里有些什么?生:儿歌里有很多数字。
师:想跟老师一起读吗?注意读准这些数字的字音。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yi、si、wu、zhi、shi、zhi是整体认读音节,līǎng是三拼音节。
2、把数字汉字用“0”圈出来,多读几次。
3、同桌互读互学。
三、学习生字“一、三、五”。
1、借助插图,引出生字,读准字音。板书:wu、yi、pai、san。
认识笔画:一(横)I(竖)﹁(横折)
3、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
认识田字格。
1、指导书写。
三学习生字“二、四、六”。
1、读谁字音。
2、认识笔画。点()、竖弯()、撇()。
3、指导书写。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练习写字,要求工整。
2、能与同学合作办手抄报。
学习重点
能与同学合作办手抄报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语文乐园”去游玩一趟。
二、学习新知。
1、学习有趣的汉字。
A、注意哪些字不能多一笔,哪些字不能少一笔。
B、练习正确的书写,交流所知道的容易错的字。
2、学习词语超市。
A、出示词语
B、学生轻声读,齐声朗读。
C、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不懂的组内讨论或者查词典。
D、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E、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指名说说
3、读一读,找一找。
A、这段话描写了什么?画己喜欢的词语。
B、找出描写色彩和声音的词语完成习题,体会这些次的妙处。
4、写字板
A、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结构特点。
B、写字比赛,注意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课堂。
学 生 活 动
学生读汉字
学生观察书写格式,然后说一说。
小组合作交流
自由读短文,想办法解决生字。
仔细观察,哪些字容易出错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四
不要多一笔:
不要少一笔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指导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用心的学习态度。
语文教案 篇5
作品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本课旨在古诗教学中尝试主题性阅读,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揣摩,让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更为厚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诗的生字,并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情味,体验诗人流露出的感情。
情感目标: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人生会常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你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又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请学生略说)
是啊!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唐代诗人高适曾这样劝慰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啊!下面让我们欣赏高适的《别董大》。(板书课题)
二、研读与赏析。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你?(出示古诗《别董大》,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全诗)
2.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1)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
(明确: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2)高适?高适是谁?
(明确:高适是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3)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谁能说说呢?
(明确: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4)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见机点拔:那首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5)这首诗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
(明确: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称他为——元二。)
3.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1)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看图,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荒寒凄凉。)(板书:荒寒凄凉的.环境)。
(2)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请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失意流落,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人生两大憾事,而天空亦不作美呀,细细读读前两句,你觉得那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的?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
(明确: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3)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点拔: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4)读这句诗,突出“千里”;再读这句诗,突出“曛”。个别试读,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5)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
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高飞(读重音),它会怎么想,对自己会怎么说?诗人高适也看到了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触呢?
(学生说)
(是啊!这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它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同学们,要知道诗人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有道科”的官衔。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4.后两句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
(1)你能从诗中找到根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
(明确:是从“君”字中看出的,因为“君”在诗中就是您,指董大。)
(2)好友分别,难分难舍,董大的心情一定糟糕到了极点了,而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最应该怎么办?
(3)读一读,看诗人是怎样劝慰朋友的?
(4)这两句中哪些词表现出了安慰与鼓励?
(5)如果你是董大,你会说一些什么呢?(小组说说)
(6)感情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学生自由讨论赏析
(董大是个人才,但暂时无人赏识,只要他不沉沦,不灰心,振作起来,他就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的。让我们祝福他吧。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的豪情来,确实让人佩服。)(板书:豪情昂扬)
(学生读——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再全班读)
三、对比参读,感悟诗蕴。
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学生比较,指名汇报。
2.同是送别之诗,这些诗又各有什么特色?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
4.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四、 小结:
古诗词是一尊巨大的,丰富的宝库,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空,了解当时的人事,感受诗人的情怀,学习做人的道理。课下应主大量阅读。
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代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荒寒 凄凉 真挚 深厚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豪情 昂扬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2.能读懂课文1、2、3、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的。
3.能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感情。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健壮”、“满山遍野”等词意。
2.读懂课文第1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对山里孩子的喜欢之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出示课题齐读。
二.交待学习任务。
1.我们对山里还了解甚少。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对山村的美丽,特别是山里孩子的可爱之处将会有一定的了解。
2.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总分段式把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三.自学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想想山里孩子是怎么样的。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主要针对生字的读音掌握情况。
2.说说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句式1:山里的孩子是。
句式2:山里的孩子是、、。
五.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写?
2.学第7课时,我们是怎样读懂总分段的?
3.用“——”划出总起句。用“..”圈出中心词。理解“健壮”。
4.为什么山里的孩子长的这么结实、健壮呢?理解分述句。
齐读第2句,圈出动词,在练一练:
爬山采树拾松果登蘑菇
听读第3句,说说漏读了哪几个词?为什么不能漏?
“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你从句中哪些地方看出?
他们到过这么多地方,干过这么多事情,怪不得长得这么结实、健壮。用欢快的语调读好第4句。
5.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6.请学生看板书复述这一段的内容。
7.练一练。
一.指导生字,布置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2、3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点写具体的。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感情。
3.复习巩固字词,理解“向导”、“热情好客”、“充满”等词意。
教学过程:
一.读读第1段,说说学习这一段的方法。
二.学习第2段。
1.初读感知,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写?
2.自学这一段,完成填空题:
课文第2段是用()方法写。总起
句是(),中心词是(),分述部分是第()句,从()、()、()三方面写具体的。
3.反馈、校对。
4.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山里孩子的热情。
见书
比一比,说一说哪一句更能看出山里孩子的'热情好客;抓住带点词体会。然后指好这两句话。
5.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说说这段写什么。
三.学习第3段。
1.按第2段的填空题,自学这一段。
2.校对答案,辅导难点。
3.有感情的朗读分述部分。
4.山里的孩子幻想真多啊!文中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想想,他们还幻想什么?
5.:要是山里的孩子这些幻想都能实现的话,山村将变得更加美好。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多么有理想啊!
一.学习第4段。
1.结合板书,复述前三段内容。
2.山里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呢?读第4段,这句话把大山比作什么?从哪儿看出?
3.: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新鲜的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培养了他们那样的胸怀,那样的气魄。
4.带着山里的孩子对大山的热爱之情读这句话。
5.以“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为总起句看板书复述全文。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3.能仿照第3自然段,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指导:山里孩子健壮的身影在满山遍野游乐时要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山里孩子接待客人是要读出满腔热情的语气,山里孩子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时要读出他们满怀希望的语气。
2.自由练习,最喜欢读的一段可多读几遍。
3.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听,评议。
4.齐读。
三.指导背诵。
1.找规律:结构相同——先总后分。
2.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分几方面写?
3.试背。
二.、练写。
语文教案 篇7
一、从近五十年《教学大纲》有关“语文”的界定中来理解 。
1、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
2、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1963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3、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1980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4、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1986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 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1996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
7、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20xx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
从上述历史轨迹,我们不难看出,对“语文”的认识发生着变化,变化的焦点落在“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方面。语文是工具,是用来交际的工具,而不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工具,所以,学生学语文是用来交际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人类文化,也承载着人类文化,所以,学生学语文是用来了解人类文化的。
二、从近五十年《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规定来理解 。
1、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规定教学目的是: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得到深切的感染,对学生发生切实的作用。
2、1963 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规定教学目的是:
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1980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规定教学目的是: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无产阶级的情操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4、1986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教学目的.是: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6、1996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规定教学目的是:
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7、20xx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规定教学目的是:
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比较上述规定,可见语文核心的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能力,特别是语文能力,即“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综合起来看,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言语能力。所以,学生学语文主要是用来培养言语能力的。
三、学生学语文学什么?
“语文”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学生学语文是用来交际的,是用来了解人类文化。并且通过教学目的的形式具体表现为是用来培养言语能力的。
四、学生如何学语文?
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的教学目的,通过“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实现。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理解和运用”体现了言语活动的两个方面,即表达过程和感知理解过程。培养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活动中进行。
2、“理解和运用”的对象是“祖国语言文字”。“祖国”体现了“母语”的特点。培养言语能力离不开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相对于言语能力来说,是知识,一方面是语言文字知识本身,也就是陈述性知识,即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一方面是使用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知识,也就是程序性知识,即语言文字基本技能。
在这里需要注意,语言文字知识(基础知识和艰苦本技能)与言语能力的关系。语言文字知识和言语能力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掌握语言文字知识不等于具有言语能力,不掌握语言文字知识也不一定没有言语能力。学生学语文根本目标是言语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当然,培养言语能力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只不过是培养言语能力的手段,因此,语言文字知识要体现“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
“精要”是指语言文字知识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因为,并不是任何语言文字知识对培养言语能力都有用,我们要选用适于并有助于言语能力培养的语言文字知识内容。
“好懂”是指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要落实在言语活动之中。不能把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僵化为知识训练。
“有用”是指语言文字知识有助于言语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的交际实际。
综上所述,学生学语文就是在言语活动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语言文字知识,来培养言语能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教案[精选]08-20
语文教案[经典]08-21
语文教案(精选)08-22
[精选]语文教案08-24
(经典)语文教案08-12
语文阅读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