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更新。传统的数学教学越来越显示出不足与滞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变革。这种变革迫切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从低年级起就要训练学生会参与、会发现、会运用、会创造。
一、学会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前提、基础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社会人;要切实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实践。从人的大脑功能看,右脑负责表象,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而常规教学中“重左轻右”的倾向较为严重,操作实践则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右脑的好方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实践,能促进左右脑的和谐发展,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手能够教会头脑准确地、清晰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语)。
②让学生参与观察、分析。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了解事物的表象,是产生创造的重要前提,而分析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教师要求学生利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学生思考后,说出几种折法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对正确的折法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只要折线通过长方形的中心就可把长方形分成相等的二份。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参与抽象、概括数学规律、数学事实。通过抽象概括,使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如梯形面积计算教学,可先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讨论,明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下底之和,它们的高相等,每个梯形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当学生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这是发展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数学课上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还比较低,不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都有表明自己观点、交流自己思想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二、学会发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学中,要做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并尽量展示学生思维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教学,应先让学生将圆柱侧面通过剪然后展开,观察侧面的形状,思考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讨论,发现并概括圆柱体的侧面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经历了“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领会了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在操作发现获取探求新知的技能。
三、学会运用
“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教师应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用来获取新知)”。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二段话可看出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顺利的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评价数学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如:长方体表面积、体积教学后的一道综合习题设计:请测量一本书的长、宽和高,①计算这本书的表面积和体积;②现有4本同样的书,用两种方式包装(如下图),问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这一练习活动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并比较规则物体的表面积以及选择最优方案等有关知识与方法,充分训练了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会创造
创造是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或过程,是发现的.最高形式。发明家通过研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是创造,而对学生个体而言,如能在学会求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发现把梯形分割成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并运用旧知求出了梯形面积,总结出求梯形面积的方法,这就是数学基础教育所要培养的创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实可行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教师应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环境,善于提出学生感到熟悉又需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还要鼓励并尊重学生的质疑,把学生看作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胸中时刻燃烧起求知和创造的烈焰。
②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相信每位学生都具有发展创造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空,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促使思维的再活动、再创造。
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诱发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大胆尝试、创新,获取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创造思维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特征的,而直觉思维则是对于突然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的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教师要大胆鼓励、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练习六6~9。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8+6= 83+7= 6+35=
54+3= 30+26= 73+9=
9+27= 74+8= 34+30=
集体计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比一比,算一算。
5+32= 3+42= 35+3=
5+39= 9+42= 35+8=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比一比上、下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5+32和5+39为什么一题得三十几,另一题得四十几?
3.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六(2)]
二、 练习。
1. 练习六6。
1)先估算,说出每道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独立计算并检查估计的是不是合理。
2。练习六 7。
比一比谁先到河对岸,同桌同学互相学习,鼓励学生算对,帮助小蚂蚁过河,培养责任感。
3。练习六 8。
12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集体交流,统计全对人数,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表扬,并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指导学生改正错题。
4。练习六 9。
1)出示第9题图,弄清题意,提问:小牛、小白兔、小狗队分别得了第几名?
从图中看,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别可以得多少分?
2)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得分最多?是多少分?
3)学生计算三个队的得分,再比较,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算得分的?谁最多?你是怎么想的`?
4)指导学生集体作答。
三。作业布置:《练习与测试》练习六(2)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找出得数大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打
30+22□ 46+5□ 37+6□
2+30□ 46+3□ 37+60□
二、在○内填上或=。
54+8○63 54+9○9+54
98+2○100 63+6○65+6
75+9○80 25+9○30+4
三、1.河里有38只鸭子,9只鹅,鹅和鸭一共多少只?
2.池塘里有一群青蛙,先游走8只,又游走27只,两次一共游走多少只?
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
一、(课件出示:12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二、复习:
(课件出示:2组练习题,每组5道)
56÷9 74÷8 25÷4 36÷8 41÷6
80÷9 63÷8 13÷7 27÷5 66÷7
学生练习
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赛(横竖式都写),评出优胜组。
应用:指名学生板演第121页第4题,并根据这一题要学生了解列式及单位名称写的对不对,让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四、小测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在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中,学生能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2、能够正确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
二、提出问题
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三、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4、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
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四、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
3、“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整体观察这张表,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五、课堂: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自由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如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如果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二、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较47与32的大小,“怎么比较47与32的大小呢?”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
2、“自主练习”第5题。
(1)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注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
(2)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4)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做第5题。
3、“自主练习”第7题。
(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
(3)鼓励学生说己的想法。
四、课堂: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生活中立体的图形
2、动手制作立体图形,感受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
3、学会分类,能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
课堂结构:
欣赏——初步抽象——制作了解——介绍特点——自我分类——反思小结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言
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会发现我们的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的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这样的图片。
二、欣赏物体
天安门——金字塔——世贸大厦(9.11)——比萨斜塔——家庭组图——杯子
三、立体图形的抽象
1、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物体有的雄伟壮观,有的精巧别致,但都是由基本的立体图形(板书)组成。我们再来看一看它们包含哪些基本的立体图形?。
2、天安门——三棱柱 金字塔——四棱锥 笔 筒——长方体
风 车——圆锥、圆柱 魔 方——正方体 足 球——球
3、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立体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还有哪些物体中像这些立体图形?
生:金砖、冰激凌蛋桶、子弹头、桌子…………
四、建立感性认识
1、过渡:我们刚才欣赏到的和同学们讲到的的一些立体图形,都是设计师精心设计制作的,今天我们也要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每个小组来制作的一个立体模型。
2、复习平面图形。
3、制作立体图形模型。
1)教师出示制作提纲
友情提示:
A.小组讨论,你们喜欢制作哪个图形,大概需要哪些材料?
B.先要观察材料,要动手比一比、想一想,有一个整体的构想后,才能用胶带粘。
C.制作模型时,要有分工,要有合作
D.制作完成以后,给你们的作品起个名字,并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作品的特点。]
2)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组长上来选取材料,有的小组向老师的借模型进行参考,也有的`小组参考材料袋上的图形。
生甲:长方体,因为只要把六个长方形用胶带粘起来就行了?
生乙:我不希望第三个图形(圆柱体),他上面是个圆,没学过,不好做。
生丙:用一张纸卷一下不就行了。
生乙:没有上面的圆,弄不好就扁了?
……
3)学生汇报,并把作品粘贴在小黑板上。
生甲:(正方体)我们做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乙:(三棱锥)我们做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三角形,我们给它起名字叫它稳定形,
师:为什么?
生乙: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们这个图形所有的面都是三角形,所以它更加稳定。
生丙:(梯形坝)我们做的立体图形特点是有两个面都是梯形,其余的面都是长方形。
生戊:(圆柱体)我们制作的图形有点特别,更其他小组的不一样。
师:你为什么用特别这个词语?
生戊:它上下用的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圆形,中间用的是长方形,把他卷起来了,不直了。
……
五、初步独立自主地探索立体图形的特征
师:这些立体图形,他们长的形状不一样,但它们有些地方还是有共同特点的,请你们根据共同特点,把他们分分类?
每人自己先在作业纸上分一分
然后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最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这组同学是怎样想的?(两至三组)40’
学生讨论。
学生甲组:我们把(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五棱柱)(六棱柱)、(梯形坝)成为一组,因为它们上下都一样大,(圆柱体)、(圆锥)、(球)成为一组,它们表面不是直的,是弯曲的。(三棱锥)、(棱锥)成为一组,因为它们有一头是尖的。
学生乙:既然一头是尖的(三棱锥)、(棱锥)成为一组,那么(圆锥)也应该加入到这一组。
学生丙:同样道理,(圆柱体)也是上下一样大的,他也应该归到到第一组去。
……
六、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制作了立体模型,给它们起了名字,它们在数学上科学的名称到底叫什么,它们还有哪些的奥秘,今后我们在课堂上还会继续进一步研究与学习,如果同学们很有兴趣,回家以后可以自己进行自学。
那么,今天的每个同学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呢?请同学根据屏幕上的问题自己总结。
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
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的学习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3、这种方法可以在哪些时候用?
4、哪个同学的表现,你最喜欢?简要说明。
5、你的哪些行为对别人有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总时:4时 使用人:
备时间:第十五周 上时间:第十六周
第3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具体情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 的正确评判。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5分钟,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经常要求一些信息“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作出恰当的评判是很重要的。下面请看一例:
某次数学考试,小英得了78分。全班共32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2个62分,1个30分,1个25分。
小英计算出全班的平均 分为77.4分,所以小英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数学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小英对妈妈说的情况属实吗?你对此有何看法?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出评判:
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五的成绩 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是不属实的。原因是全班的平均分受到了两个极端数据30分和25分的影响,利用平均数反应问题就出现了偏差。
怎样说明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数据代表—中位数与众数。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20分钟,教师点拨,学生合作解决,全 班交流)
内容:问题: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员 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 职员B职员C职员D职员E职员F杂工G
月工资/元6000 4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 0
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
职 员C说:我的`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
职员D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100元。
一位应聘者心里在琢磨: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
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员工的收入?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鼓励。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
上述问题中,经理、职员C、职员D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该公司的收入情况:
(1)月平均工资2000元,指所有员工工资的平均数是2000元,但只有正副经理的工资比平均工资高,是他两人的工资把平均工资“拉”高了。
(2)职员C的工资是1200元,恰好居于所有员工工资的“正中间”(恰有4人的工资比他高,有4人的工资比他低),我们称1200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为11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1100元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议一议: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不同的观点,然后 归纳起:用中位数1200元或众数1100元表示该公司 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些,因为平均数2000元受到了极端值的影响。
结合上述问题的探究,引入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
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教师指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让学生用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回头望,解释引例中小英的数学成绩的问题。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内容:1. 对于一组数据:3,3,2,3,6,3,10,3,6,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B. 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
C.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
D.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
答案:A
2. 20xx—20xx赛季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身高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本213页)
3.(1)你前所调查的50名男同学所穿运动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学校商店应多进哪种尺码的男式运动鞋?
第四环节:堂小结(5分钟, 学生思考问题,回顾)
内容: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哪些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特征:
1. 用平均数作为 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2. 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它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 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确定是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本习题8.3。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7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2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9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3-2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