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03 12:57:30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美术教案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美术教案7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

  ◆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二、教学过程

  1.“观察、记忆、作画”这个过程可以压缩成一个单一的行为,叫做盲画。在盲画时,眼睛要盯着对象,而手则不停作画。全神贯注时,往往会出于本能这么做。盲画在比例精确度方面有所欠缺,在刚开始作画时,这样做却非常有效。

  2.教师的教学示范应强调线的起始、转折和收笔处的位置,强调线的方向的大致准确性,给学生以明示。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

  激趣导人1.CAI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CAI画面出示水壶半张 图片,或利用教材。CAI画面呈现水壶整张 图片,或利用教材。

  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

  2.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

  教师小结: 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3.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线条慢慢 勾出其外轮廓线,再勾 出内部结构线。再出示 火锅各部位的文字说明。

  游戏解难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出示游戏内容。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CAI画面出示8张规则 和不规则的图片,不合 理的图片点击可出现合 理的结构线。并出现不 同物体不同特征的文字 说明。(或直接用图片)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AI出示作业要求。

美术教案 篇2

  《苍松翠柏》是一节绘画技法课。在教学时,我觉得单纯按技法课的教学程序来进行教学,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初中学生由于受中考的影响,对美术课的学习已经没有足够的热情,对于美术学习中的学具疏于准备,对于美术学习中的技法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怎样才能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来学习这一课呢?我认为应该在此课进行之前安排一个前奏,那就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

  首先要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一定了解,其次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辉煌成就要有深入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画家所创造出的山水画技法是多么神奇与伟大。那么,如何使学生能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产生兴趣并能够认识与理解呢?我特别设计了欣赏课《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对于这节课的内容选择,我做了精心的研究。从历代的名画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山水画,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与成就有一定的了解,对山水画的'绘画技法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节课做好认识准备。

  具体流程:

  首先,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为引子,从这幅画带给读者丰富的文化与社会风俗等信息,激发起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绘画作品不仅能带给人们愉悦的视觉享受,同时还能够传达出时代气息,包括当时的社会人文习俗,涵盖面极其广泛。在学生们兴致来临之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古代山水画,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得出古代山水画的成就已经相当成熟与辉煌,我们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样使学生产生画画的欲望,为技法课的进行埋下伏笔。

  其次,在欣赏古代名画的同时,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让学生认识与理解古代山水画家们是如何利用山水画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的,使学生对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这些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们可以说是跃跃欲试。这时,我安排学生带学具,学生们都非常踊跃。

  在进行下一节课时,学生兴趣高涨,主动积极尝试各种技法,画出了自己的作品。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他们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都希望再有一节课来进行创作。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引申,使得教学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理。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教学效果也明显改善。

  教学反思:

  一方面,通过对教材中相关资料的选择,选出相关内容之后,对教材内容的做了梳理,自己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又进行了一次学习,从中再次领略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成就,加深自己对山水画的热爱。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对于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对古代名作的欣赏,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创作欲望;通过学生的技法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创作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遗憾的是,没有提前安排学生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与信息,如果让学生也去查阅资料,可能这节课会更加丰富多彩。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以及造型特点,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2、在观察分析风筝的造型、结构、色彩的过程中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3、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生发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难点:理解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设疑激趣

  (1)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谜底:风筝)

  (2)教师设疑激趣,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唤起学生对风筝的原有认知。

  (3)教师总结,板书课题:风筝风筝飞上天。

  2、走进风筝,了解起源

  (1)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课本范画《百子图》。

  (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与风筝有关的诗词或知识吗?”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高鼎在《村居》中写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发展历史,知道山东潍坊市著名的风筝之都。

  3、欣赏风筝,了解形色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造型的风筝,分析风筝造型的特点——形状对称。

  (2)学生自由讨论,除了形状对称以外,还有什么对称?(图案对称)

  (3)学生观察造型厚,再观察分析风筝的色彩,引导学生寻找风筝上的颜色,并设问:怎样的颜色搭配可让风筝在空中更吸引人?为什么?

  (4)教师小结:风筝的造型特点:多样,结构对称,色彩绚丽,对比明显。学生欣赏风筝是一种美德体验。

  4、细观风筝,了解纹样

  (1)以北京燕子风筝为例,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燕子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是什么?为什么绘制这个纹样?有什么寓意吗?

  (2)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引导总结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有吉祥祝福的隐喻。

  5、大胆创想,设计草图

  (1)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设计一个风筝草图,注意风筝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纹样这三方面的`要求。

  (2)师生讨论设计方法,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温故知新

  (1)复习上堂课风筝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纹样等内容。

  (2)交流讨论,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以及不同造型、立体的风筝。

  2、认识材料,感知体验

  (1)教师介绍制作风筝所需要的材料,并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学生感知材料,并尝试着说说材料的用途。

  3、根据草图,制作风筝

  (1)备骨架:用磨砂纸将竹篾摩擦光滑。引导学生注意安全。

  (2)扎骨架:用作基本骨架的竹篾要选宽厚一些的,而轮廓骨架的竹篾一般用薄而细软的较为合适。整个结构要简练、轻巧、对称、均衡,扎缚牢靠。

  (3)糊风筝:把纸或娟糊在骨架上。纸的质地要薄、韧、平整。

  (4)绘风筝:绘制风筝图样。图样要形象鲜明,色彩要艳丽明快,装饰性要强。提示:装饰纹可选取吉祥图案,体现出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4、作业练习,学生制作

  学生尝试着绘制风筝。要求:

  (1)造型独特,结构对称,色彩鲜明,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

  (2)设色大胆,用笔肯定

  5、展示评价,交流分享

  (1)请学生尝试放风筝,分析自己的风筝作品,以及评价同学的作品。学生从风筝的造型、色彩、装饰纹样、整体效果等方面开展评价。

  (2)学生互评、交流方法成功与否的心得,教师总结,并加以鼓励。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根据颜色所代表的含义能用彩墨绘画的方式创作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2、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教师:课件、视频、脸谱、示范画材料工具。

  2、学生:毛笔、宣纸、墨汁、中国画颜料等国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我们能看到一张张生动、夸张的脸,这小小的脸谱,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脸谱的世界吧!

  课前:出示视频《说唱脸谱》视频片段。

  (一)、研究脸谱,确定脸谱的色彩

  (1)师生共同探究了解中国的京剧主要分为四个行当。“生”就是除了丑角和花脸以外男性角色的统称。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

  “净”净角俗称花脸。大多扮演性格、品质或者相貌上有些特异的

  男性人物,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宏亮宽阔。例如包青天,包拯便是花脸”净”。

  “丑”大家都能理解,大多是扮演喜剧角色。

  (2)脸谱图案区域划分

  2、师小结色彩象征意义:

  师生共同探究色彩规律,通过欣赏概括京剧人物的性格特征。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黄色一一代表骁勇、凶猛的人物,如:典韦。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程咬金。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如:李天王。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二)、教师适时引导,逐渐总结出画戏曲脸谱的步骤。学生:小组讨论怎样设计绘画一幅脸谱呢。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示范步骤如下:

  1、首先,选择我要画的脸谱图案,我就画个花脸吧,我先画出脸谱的外轮廓,要用毛笔尖绘制,然后用铅笔轻轻确定脸谱中轴线,保证脸谱左右对称。

  2、定出眉、眼、口、鼻、耳的.位置,从中轴线往两边逐渐勾画出对称纹样,但是记得歪脸除外。

  3、我选择用绿色为主色,其余部分用墨色、黄色、红色和白色,先涂白色,之后彩色,最后墨色。一定按照颜色由浅入深的顺序涂。大家记住一张脸谱至少要有三种颜色。

  4、待整个脸谱完成后,我可以打破常规发挥想象力,运用之前我们学过的彩墨游戏中点线面的运用给它加上一些好看的图样。好了,同学们请看,老师的脸谱完成了,当然你也可以画带有帽子、发饰、胡须的整体戏剧人物。

  学生创作

  尝试用画一幅脸谱。

  (四)、评价脸谱

  1、自评。

  2、互评。

  (五)、脸谱用途拓展

  观察欣赏生活中脸谱的运用

  师:京剧中的脸谱在生活中运用也很广泛。

  如:文化衫、工艺品、脸谱风筝、脸谱雕塑等。

  生:观察欣赏。

  (六)、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画脸谱,大家不仅领略了戏曲脸谱的魅力,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脸谱,创造了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把中国传统文化好好的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美术教案 篇5

  大班美术教案<<画表情>>

  教师:陈德钱

  教学目标:

  1、学画人物的几种主要面部『笑.哭,怒』

  2、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喜欢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3,体验用儿歌作画。

  教学重点:学画人物的面部表情。

  教学难点:自主学习不同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活动准备:

  1,圆形画纸、篮子6个.双面胶6个,笔、字宝宝[笑,哭,怒]、音乐<<表情歌>>小孩子及大人笑,哭,怒,图片

  2.知识经验准备:指导幼儿无意中观察过人的不同面部表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请幼儿欣赏歌曲《表情歌》(幼儿可随音乐自由表演)后和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们,刚刚歌词里面唱有什么表情呀?[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引导幼儿说表情]

  2,请幼儿用表情来表演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同时要求幼儿相互仔细观察同伴的面部表情并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

  3、教师小结:面部表情的变化主要从人物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状变化来表现。在生活中小朋友都会发现有很多表情,今天老师妈妈就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学怎样画表情。

  二、学画表情娃娃

  1、画表情【笑】

  师:出示笑的表情图片,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吗?这个小朋友的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样子?再看大人的图片,李勇叔叔笑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很帅.小朋友高兴是什么样子?请你的'好朋友仔细看看是怎样子的?和老师一起画一画,出示字宝宝“笑”范画,练儿歌,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小朋友也来画一画,老师的笑脸。老师说儿歌引导小朋友作画。2画表情【哭】师:出示哭的表情图片,请小朋友看看他怎么了?小弟弟哭时候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叔叔哭的时候好伤心呀。小朋友做一做来哭是什么样子的?和老师一起画一画,出示字宝宝“哭”范画,练儿歌,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小朋友也动手画画哭泣的表情娃娃。老师练儿歌引导小朋友作画。

  3、画表情【怒】师:出示表情图片,它是谁呀?我们看看愤怒小鸟,生气时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形状?憨豆先生生气了,那小朋友,发怒是什么表情呀?我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给大家看看。出示,字宝宝“怒”范画,练儿歌,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小朋友来画一个愤怒的表情,老师引导小朋友作画,并提醒小朋友在绘画愤怒表情娃娃时一定要注意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状特征。

  4、老师引导回忆三种不同表情的儿歌。通过画表情娃娃,小朋友们知道了,人的表情是用眉毛,眼睛,嘴巴得出来

  的。

  三、作品展示评价

  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用表情,请小朋友拿上桌上个双面胶,看看哪种表情能表达小朋友今天的心情。老用夸张的语气和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以组依次展示作品,其他小朋友一起评价。

  四、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回家后动脑筋、想办法,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表情也画下来送给他们吧。

美术教案 篇6

  课题:活动玩具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难点:形象的设计要生动。

  教具学具:硬纸片、彩纸、细线、皮筋、、剪子、胶、一小截铁丝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在我省民间流行着很多非常有趣的活动玩具,如会翻筋斗的小猴,会摔跤的双人(又叫二鬼摔跤)等。这些玩具巧妙的利用皮筋、竹弓的弹性,使形象活动起来,加上滑稽可爱的动作,不仅深得孩子们的欢迎,就是成年人也爱不释手。

  2、新授:

  讲解及示范:

  (1)先用硬纸片卷两个圆筒,长约7公分,直径为2公分。

  (2)将圆筒用彩纸封起来,上下用纸团塞住,并用彩纸糊实。

  (3)将圆筒粘贴或彩画成两个人物形象。

  (4)用较硬的卡纸剪出两个上臂和四个下肢。

  (5)上臂是两个人物共同的,要用细铁丝穿在两个人物身上,细铁丝的两端弯个圈,使上臂能自如活动,又不会脱落。

  (6)将四个下肢分别装在两个人物身上,连接方法和上臂一样。

  (7)用一根细线,最好是尼龙线,从上臂中间穿过,线的一端栓个小铁丝钩,另一端栓一根皮筋。

  (8)玩的`时候,把玩具一端的铁丝钩挂在一个固定的物品上,另一端的皮筋拿在手中,靠皮筋的弹性一拉一放,就会使两个玩具人摔起跤来。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分析:

  1.编写思路。

  花边又称带状纹样或二方连续纹样,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它的特点是纹样的连续性。它的组织方法是以一个单元纹样反复排列连续而成的。上下方向连续的称为竖式,左右方向连续的称为横式。

  花边的应用非常广泛,多用于建筑、器皿、书籍装帧、墙报以及地毯、编织、服装上,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装饰美化形式。

  花边的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散点式、直立式、斜线式、折线式、波浪式、几何式等。这几种形式本身不是孤立的、绝对的,实际应用时往往相互结合。教学时可以用箭头表示几种最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给学生以概括性的直观提示。

  学生掌握了对称图形的剪法后,剪花边的难度就不大了。教学时只要抓住这几点:一是正确折叠纸张,二是设计好一个基本纹样,三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组合排列。

  教学花边图案主要目的在于应用,能美化班级的黑板报,装饰节日文艺演出时的服装或自己的笔记本等,使学与用紧密结合。

  这节课是本单元平面图案的综合练习,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掌握图案的特点与规律,刻苦实践,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描绘出丰富多彩的花边纹样,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

  在花边纹样描绘中,学生对连续、重复的描绘往往缺少耐心,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作风。

  本课教学,根据花边的特点,可以考虑与电脑相结合。如上网查询古今中外的`各式花边,让学生了解花边图案的知识;利用电脑的复制功能独立设计花边;建立介绍花边的网站,网站里可以包括花边欣赏、单独纹样提供、学生作品赏析等等。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花边图案的绘制技能,能独立描绘出较美观、大方的花边纹样,从中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难点:解决花边的连接问题及图式变化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花边图案的基本知识和剪花边的方法。

  2.追求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养成刻苦、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3.用剪好的花边纹样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和剪刀、收集的花边图样

  (教师)多种花边图案纹样和单独纹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欣赏激趣。

  (1)检查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2)欣赏漂亮的纸蝴蝶,展示以蝴蝶为单独纹样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感受形式美、节奏美,激发学生学画花边的兴趣。

  2.联系生活,感知文化。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花边图案?装饰在哪些地方?

  (2)在学生回答和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花边图案的基础上,播放,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花边,使学生充分感知花边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花边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寻找规律,引导探索。

  (1)提问:欣赏了这么多的花边图案,你能说说花边的排列组合有什么规律吗?

  引导学生找出每条花边的单独纹样,演示上下(纵向)、左右(横向)的基本排列组合方式。

  (2)提问:谁能变动一下连续排列的规律,又变出一条美观的花边?

  引导学生把横向的花边变成纵向的花边,纵向的则变成横向的。

  (3)提问:这些花边的排列组合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动脑筋、想办法,再组成漂亮的花边?

  展示排列组合有错误的花边,让学生辨析。引导学生掌握花边图案的构成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排列组合中,教师及时作归纳,引出花边构成的基本规律。师生共同配合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容易理解和接受。

  4.尝试实践,锻炼技能。

  (1)提问:经过讨论,我们懂得了花边的排列组合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剪出各种各样美丽的花边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剪一条花边我们要分几步才能完成?

  (2)引导学生尝试,从尝试中归纳出:折、画(单独纹样)、剪等基本步骤。从连接失败的作品中找出失败的原因:要注意花边左右或上下的连接点不能剪断。

  5.作业辅导,完善实践。

  (1)作业要求:用彩纸剪漂亮的花边;分小组完成用花边对一个组员的装饰打扮。

  (2)辅导要点:折得是否平整,单独纹样的设计是否饱满、有无创新,连接点是否会剪断。

  6.展示评优,课后延伸。

  (1)每组被装扮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获得优胜。

  (2)小结:我们可以用花边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3)延伸:除了用剪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绘制花边?

  (提示:可以手绘,还可用印模印,用复写纸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