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02 10:46:3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引入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南通市要建“奥林匹克广场”啦!这个现代化的体育活动中心就建在我们学校的正南方向。你们知道哪个方向是南吗?用手指一指。

  (同学纷纷用手指南)

  师:哦!大家都知道这一面(手指南)是南。那么,除了南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

  生:除了南,还有北。

  生:还有东、西。

  二、展开

  师:人(和物体)总是位于一定的方向和位置的。我们怎样区分方向呢?你们有什么方法吗?

  生:我看太阳认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向东,背后就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这个方法真好!我们一起学一下。

  (同学纷纷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分辨西、北、南)

  生:不对!早晨可用这个方法。下午,面向太阳落山的方向是西,背后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师:对!黄昏与早晨的情况正相反。要是阴天、雨雪天呢?

  生:可以用指南针,指南针的箭头一端总是指向南。

  生:我看房屋认方向,房屋的大门一般都是朝南的。

  生:我看人们晒衣服,搭衣服的晒架总是装在房屋南边阳台上的。

  生:冬天,积雪几天不化的一面肯定是北,冰雪很快融化的一面肯定是南。

  生:山坡上,草木茂盛的一面是南。

  评析:调度同学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让同学自身运用各种方法认识东、南、西、北的方向。通过交流和对话,使每个同学都个性化地学会识别方向。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识别方向的方法,现在就请大家用这些方法确定你们组在教室中处在什么方向。

  生:我们组在东边,因为太阳从我们这边升起。

  生:我们组在东的对面,是西。

  生:教室是朝南的,我们组正好在教室靠南的这边。

  生:我们组在北边,在南的对面。

  师:(把南通电视塔的模型放在教室中间)现在,南通电视塔就耸立在我们的中间。谁能说说电视塔与你们组的方向位置关系?

  生:电视塔在我们组的东边,我们组在电视塔西边。

  生:电视塔在我们组的西边,我们组在电视塔东边。

  评析:同学被置于生动、实际的生活空间,运用各自的方法识别四个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真实而亲切。

  师:南通电视塔一直在我们的中间,位置没有变,怎么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南,一会儿又在北呢?

  生:因为我们在不同位置看电视塔。

  生:从不同的角度看电视塔,就有不同的方向。

  师:对!方向总是以一个地方为规范相比较而确定的,与不同的规范相比,就有不同的方向。

  评析:抓住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故作曲解,使同学生发方向的相对性意识。

  师:(不经意地走到教室的西南方)现在,同学们在东、南、西、北各占了一个方向。可是朱老师呢?朱老师站在这里,是什么方向呀?

  生:朱老师站在西南方。

  师:为什么说这是西南方了

  生:因为你站的方向是西和南交*的地方。

  生:因为你站的地方是西边偏南、南边又偏西。

  师:谢谢同学们给我也定了一个方向,叫西南。现在,请同学们往四周看看。猜猜,还能发现一些这样的方向吗?

  (同学环顾教室,讨论交流)

  生:(指东南方)这又东又南的方向是东南。

  生:(指西北方)这又西又北的方向是西北。

  生:东南与西北是相对看的。

  生:(指东北方)这又东又北的方向是东北。东北与朱老师站的西南也是相对看的。

  评析:从西南方向的确定开始,再让同学通过“往四周看看”的空间观察,凭借已有的主观体验,发现东南、西北、东北等复合方向和其相对关系,同学享受着自身发现的胜利喜悦,衍生出积极情感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 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4、5、6题。

  二、 教材分析

  在小学阶段已学习了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复习,加法是在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性计数,是最基本的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还原。乘法又是加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乘法的还原,它是减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减数的减法的简便运算。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与整数运算完全相同。

  三、 学情分析

  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是“整理与复习”单元教学的首要任务。复习时,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注意查漏补缺,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的计算法则;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梳理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之间的内 在联系,沟通与四则混合运算、简算的关系。

  2.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六、教学准备

  课件 小卷子

  七、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一节有关计算的复习课。请你看小卷子完成第一题: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把这几道题按自己的想法分类。

  530+380= 83-57=16×50= 96÷8=0.37+1.6= 1-0.74=0.25×4=3.2×0.4= 8.4÷0.7= (加减乘除、整小分)出示表格:课题:整数小数的计算 动画:各种运算意义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的四则计算,这节课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整数加减法

  计算并验算4325+385=(学生板演)

  师:进行整数加减法计算应做到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向前一位 进1)(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为什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二)小数加减法

  请你把这道题改编成一道小数加法题。

  出现:43.25+38.5=81.7543.25+3.85=47.1 43.25+38.5=81.75 强调:小数点对齐问题,小数末尾有0的问题。

  选择一题由学生验算,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计算方法) 强调:1.减法与加法的关系(逆运算)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整数乘除法

  出示:102×37= 3774÷37=请你选择一道题完成。 这两道题你是怎么算的?(自己的话说方法) 观察发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逆运算)

  (四)小数乘除法

  以小组为单位,把102×37改编成小数乘法计算,看你能写出多少道,并迅速写出答案,不写竖式。 我们可以写出多少个?(无数个) 展示学生成果。(小结方法) 强调:1.补0占位的问题。

  (1)47.5+7.65=73.06-3.96=(2)32.5÷0.25=1.2×750= (集体订正,反馈。)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课 题: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教案内容】

  教材第70~74页。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学校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120~129的适合穿小号,130~139的适合穿中号,140~149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

  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

  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4、提: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69页的统计表中。

  提: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

  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二、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记录及统计表。

  提:要想正确填写统计表,要先如何做?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方法自定,并完成统计表。

  (3)组织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介绍你知道吗?

  三、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75~78页

  【教学要求】

  使学生知道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便于分析研究问题,学会整理出数据制成的统计图。

  【重点难点】

  学会制作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 谈话导入

  介绍上海世博会。

  2、出示书73页的统计图和照片。

  介绍:世界五大城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最终我国上海获得了胜出。这是大家欢庆的场面。

  (1这是第一轮投票的情况(出示统计表)

  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城市第一轮得票情况统计表

  2002年12月

  申办城市 波兰

  弗洛兹瓦夫 俄罗斯

  莫斯科 韩国

  丽水 墨西哥

  克雷塔鲁 中国

  上海

  所得票数 2 12 28 6 36

  提问:有哪五个城市参加申办投票?哪个国家的城市得票最多?你是如何知道的?

  (2)出示第73页统计图。

  提问: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如何知道中国上海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

  比一比:这幅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

  说明:整理出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之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还有利于分析和研究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⒈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提问:这个统计图包括哪些部分?

  引导学生从上向下有序地观察:包括图名、日期、单位、竖轴、横轴。

  提:纵轴上又有哪些内容。

  ⒉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即横轴与纵轴。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数量。

  (4)标上统计图名称、日期、单位。

  3、提:纵轴上1格长度表示?哪个国家的得票最多,是多少票?哪具国家的得票最少是多少票?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1页。

  【教学要求】

  通过这次活动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体现每做一次游戏,参加游戏各方赢的机会要相等,也就是各方赢的可能性要相等。

  【重点难点】

  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知

  1、游戏导入:

  (1)每4人1小组,事先分好。

  (2)明确活动要求:口袋里有4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任意摸到一个球,摸到放回,一共摸了30次,如果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如果摸到的黄球次数多,就算小玲赢。

  提:按这样的游戏规则,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

  (3)组织学生分小组摸一摸,并统计出结果。

  (4)组织交流,指名说说每一组的活动统计情况。

  提:与刚才的猜想的情况一样吗?通过游戏,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1.转变学习方式,积极体验数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在 数学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采取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引发积极的 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并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在教学“你说我摆”一课时,让学生听老师说自己动手摆物体。师:“摆一个正方体,在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球体,在左边摆一个长方体,右边摆一个圆 柱体”学生摆完后,让学生观察自己摆的与对面的同学摆的有那些相同,那些不相同,为什么?学生:“中间的正方体与球体是相同的',长方体与圆柱体与对面同学摆的正好相反。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明白了人,人坐的方向不同,所摆放的物体就相反。

  2.练习的设计讲求趣味性。

  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设计,设计课堂练习。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里的习题做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使之能有针对性、开放性、趣味性。

  例如:在“你说我摆”一课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小组把各自带来的各种物体集中并打乱,然后,学生把眼睛闭上,老师说出物体的名称学生凭已掌握的物体的特征,摸出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过去的数学中,教师讲得多,占用的时间多。而现在,以活动为主,让学生自己探究,合作学习,孩子们是多么的快乐。而且孩子们在尝试中,会有所发现,在讨论中会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质疑中能发展自我。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班级基本情况:

  这四个班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苏教版数学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大部分学生数学计算速度较快,正确率高,上课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举手发言,作业书写很工整,学习风气浓厚。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深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们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体验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中去。但四个班都有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常在课堂上管不住自己,几个同学不愿动笔做题。如(2)班的何伟、徐微微、刘薛玉等,(4)班的周李贤、马少南、李佳等,这期的教育重点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几个学生:如(2)班的李琉扬、王喜龙、卞有龙(4)班的周国庆、张韵伟、唐帅帅等在学习上障碍非常大,常常跟不上教材安排的任务,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都不高,课堂作业也难以完成,需要老师多对他们加以辅导与关心,鼓励他们加强学习的信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因材施教,让这部分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在本期容入到班级的学习氛围中。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体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因此使一部分乐学、好学的孩子通过两年的学习更加优秀。进入二年二期后,有一部分如杨一鸣、林伟龙、姜欣沂、张萧灿、顾慧鹏等学生可尝试进行奥数训练,让优者更优。由于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存在学习环境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老师应尽最大的努力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与进步。

  教材分析(含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数的认识笔算加法、加法的估算与验算,连加;笔算减法,减法的估算与验算;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不超过100)及相应的减法;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方面:?与有余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二)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比较简单的路线图角的初步认识,直角、锐角与钝角分米和毫米,简单的度量,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简单的长度测量。解决问题方面:?应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根据有关方位的描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或设计简单的路线图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单位和适宜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三)统计与概率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用不同的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预测。解决问题方面:?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角度、采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合理地解决问题。实践活动测定方向(用东、南、西、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词语描叙现实生活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你能跳多远(通过实验和简单的数据整理、分析,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主要内容,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等。),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说明: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应体现在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二、学生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说明:学生分析应该通过学生调研,以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对自己的学生分析。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学生经验、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等的.调研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选择访谈对象,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调研中可以将学生测验、访谈、小组观察等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是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因此,如果对教学内容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学习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

  2.学习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学习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

  3.学习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

  4.学习目标应该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设计意图应该阐释,活动及其组织与实施是如何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四、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

  1.活动内容:

  2.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说明: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

  3.活动的.设计意图

  说明: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不是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数学的、教学的。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4.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a)说明:主要指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以便于自己检测教学设计上合理与否。

  五、习题设计

   1.题目设计

2. 题目解析

六、总结

1.教学效果

2.个人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题目。

  教学重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

  一、复习。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第7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他们交的钱数够吗?

  3、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

  4、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三、第8题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怎样租车划算?

  3、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做?

  4、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先作成表格样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说说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再比较那种方案划算。

  四、小结: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 还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先认真观察图片及表格,从中获得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义。

  认真思考找出解题方法,并独立完成。

  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先看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独立思考后与同伴交流怎样计算

  先算出需要几辆大车几辆小车,然后再比较哪一种划算。

  学生互相说一说,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课本第50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2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单的整数比,会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自主迁移、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2:201:1:1.5:2.5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⑴=()()=():()

  ⑵====

  (第1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第2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3、复习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完成上堂课的表格)

  二、教学新课:

  1、引入。

  分数基本性质是怎样的?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又怎么说?根据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你能猜出比的基本性质应该是怎样的呢?

  (1)学生试着叙述。

  (2)反馈小结。

  分数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中的都有0除外,为什么?比的.基本性质要不要也加上这个条件?应该怎么说才最完整呢?

  2、看书验证自己的猜想。P50页。

  3、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1)下面哪些是整数比?哪些整数比最简单?为什么?

  6:1012:210.3:0.40.25:1

  3:54:73:4:

  (2)教师小结:

  像3:5、4:7、3:4等这些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这两个数是互质数,,我们称这样的比为最简整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简称化简比。

  4、教学例2。化简比。

  (1)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整数比。

  自学课本P50、51例2、例3)

  (2)小结:

  ①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是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②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是先把前、后项同时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比和比值的区别怎样?(比值是一个数,可以用分数、小数、整数来表示;而比必须清楚的看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只能用比的形式表示。)

  五、《作业本》第22页。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填空:

  (1)6个十是( ),12个十是( ),12个百是( ).

  (2)40是( )个十,800是( )个百.

  (3) 表示( ),结果得( ).

  3.师列式 , ,同时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整十、整百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乘法口算.(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主动参与学习例1.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猜猜得多少?说说你怎样想的?

  问: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教师出示1捆小棒,说:这是10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十?(1个十)

  师:怎样表示 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 表示3个20是多少,用小棒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3份,共6捆.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1)”.

  问:看图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 )

  说明: 表示把3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6个十,所以得60.

  师板书:2个十 个十

  齐读算式及结果:20乘3等于60.

  (2)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①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出示:

  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观察讨论:分别观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国共产党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请你用这一方法,口算 , , .

  2.迁移类推学习例2.

  (1)看图列式并口算得数.

  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2)”.问:这幅图表示什么?该怎样列式?(表示4个300是多少,列式为 ).板书:

  问:你是怎样想的?板书:3个百×4=12个百=1200

  追问: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数吗?(先算出 的积,因为300的3后有两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巩固算法.

  ①读算式说得数.

  ②出示:

  讨论:怎样做题迅速而准确地写出得数?(每组都先算好第一题的得数,后两道题的积添上相应的数的“0”;

  ③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要求学生独立填写)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写得数,比比谁最棒.

  2.填空:

  (1) 读作( )乘( ),想:( )个( )乘7是( )个( ),是( ).

  (2)3乘600得( )个百,就是( ).

  3.列式解答下面各题.

  (1)幼儿园买来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买来水果多少千克?

  (2)果园里栽了4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在8倍.梨树有多少棵?

  4.游戏:小猴摘桃(详见探究活动).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还有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表内乘法和万以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观察讨论来理解算式的含义和算理,再通过巩固练习来使学生领悟算法.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发现规律,探索得出简便算法并加以运用.

  教师注意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抓住新旧知识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掌握新知识.

  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尤其是口算算理的推导过程.为学生探求问题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氛围.

  探究活动

  放爆竹

  活动目的

  使学生熟练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活动准备

  教师将口算卡片制作成爆竹形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或指名说出得数.

  2.全班同学做裁判,答对了就发出“叮、嘡——”的爆竹声,答错了就发出“喇”的声音,然后一起修改答案.

  小小邮递员

  活动目的

  使学生熟练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活动准备

  1.用纸盒做成信箱模样,前后两面都标上数字即算式的结果.

  2.制作若干卡片(信),上面写着一些算式.

  活动过程

  1.请4至6名同学到前边,每人手里拿一个信箱.其它同学每人各拿一封或几封信.

  2.游戏开始,学生找算式所对应的得数投入收信箱,双方互查互动.

  3.教师可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加以点拨,指导他们讨论,辨析,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一、教学内容:P68~69

  二、教学目标:

  1、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乐于交流,合作的意识。

  3、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放大镜和一块手表。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角的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习题2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怎样判断。

  3、完成习题3: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仪出示答案

  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收集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口述方法。

  5、指导完成习题5

  (1)观察3:00与9:00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角是否一样大。

  (2)分组拨一拨,找出哪两个时刻时针、分针所成的`角是一样大,并把角的名称写下来。

  (3)发现什么规律,两个时刻相加正好是12

  6、完成习题6、7

  (三)全课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10

小学数学教案03-22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