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01 07:35:47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大班教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通用)大班教案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序数1-5,知道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2、知道多喝白开水有益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各种果汁和饮料。

  2、大小、形状相同的透明杯子、小勺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饮料)

  2、你们喝过哪些饮料呢?这些饮料你们喝过吗?你最喜欢喝哪种饮料?

  二、数一数

  1、教师任选5种颜色不同的饮料,如橙汁、可乐、葡萄汁、牛奶、番茄汁等,将其分别倒在五个透明杯子里,依次摆放在桌上。

  2、请幼儿按顺序依次说说:第一杯是什么?第二杯是什么?第三杯是什么?

  3、请你们用自己的小杯子品尝一种饮料,等会儿告诉老师:“我尝的是第x杯,是xx饮料。”(幼儿品尝,并请幼儿说说“我尝的是第x杯,是xx饮料)

  4、现在我们尝尝所有的.饮料,等会儿跟老师说说“我第一喜欢喝xxx,第二喜欢喝xxx,第三喜欢喝xxx”

  三、交流讨论

  1、教师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一杯凉开水:我这里还有一杯饮料,你们谁想尝一尝?(幼儿品尝)

  2、这杯饮料是什么味道的?

  活动结束:

  饮料虽然很好喝,但也不能喝得过多,过多的糖份容易发胖,而且还含有色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好。要多喝白开水,它是既解渴又健康的饮料。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采茶扑蝶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能跟着音乐做采茶、扑蝴蝶等动作,理解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2、通过模仿他人、调动生活经验等创编采茶、找蝴蝶、扑蝴蝶等情节动作。

  3、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乐意学习同伴创编的动作。

  活动准备:

  1、蝴蝶饰品2、头巾3、多媒体课件:茶山风光图、采茶扑蝶音乐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到茶山旅游,讲述有关茶山的传说。

  二、欣赏茶山美景和音乐:

  1、多媒体课件展示茶山风光图。

  师:人们在茶山上干什么呢?

  他们是怎样采茶的`?

  2、幼儿欣赏采茶扑蝶音乐。

  三、幼儿学习第一段动作。

  1、幼儿创编采茶动作。

  2、教师引导学生丰富采茶动作。

  3、师生跟音乐表演采茶一段。

  四、幼儿创编第二段动作。

  1、教师出示蝴蝶饰品。

  师:看,谁来了?(蝴蝶)你想不想和蝴蝶一起玩儿啊?

  让我们一起去找蝴蝶吧!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找蝴蝶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扑蝴蝶的动作。

  4、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听音乐做第二段动作。

  五、跟蝴蝶一起飞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在会玩体育猜拳游戏的基础上,在玩游戏过程中学会用邀请的方法学跳邀请舞,动作符合节奏。

  2、启发幼儿积极探索,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掌握邀请者和被邀请者,以及交换位置的方法。

  3、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交流,体验集体舞蹈的快乐。

  准备

  1、画有邀请者和被邀请者不同猜拳结果的图片一套。

  2、会熟练地玩体育猜拳游戏。

  过程

  1、律动《小红帽》

  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曲《小红帽》,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动作符合节奏;音乐减弱

  时,小跑步回坐位。

  2、发声练习:《猜拳》

  1234∣555∣5432∣1—║

  (师)剪刀剪刀剪什么?(幼)剪刀剪花布。

  石头石头砸什么?石头砸剪刀。

  花布花布包什么?花布包石头。

  老师提问,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唱出相应的歌词。

  3、复习歌曲《小红帽》

  (1)幼儿有表情地唱一遍。

  (2)幼儿分声部唱一遍,要求两声部和谐统一。

  4、新授《嘿嘿猜》

  (1)听音乐自由结对玩游戏。

  我们已经很会玩这个猜拳游戏了,今天我们请周老师为我们配上音乐,我们边听音乐来边玩这个游戏。

  在最后一句“嘿!嘿嘿猜”后提问:谁赢了?赢了的幼儿举起手,练习

  幼儿的输赢判断力。

  5、学跳邀请舞。

  (1)老师出示单圆队行图并告诉大家:圆圈中间的人称为邀请者,圆圈上的人

  称为被邀请者,用邀请的'方法来跳的舞就叫做邀请舞。

  幼儿掌握邀请舞的规则,并练习换位。

  ①教师做邀请者进行示范,去邀请圆圈上的幼儿。

  提问:“什么时候换位子?(猜拳后)如何换?”(幼儿观察猜拳情况,分析后出示相应的图片。)

  示范三遍。第一遍让幼儿理解:两人出拳一样不交换位子,原来的邀请者继续去邀请其他的同伴;第二遍让幼儿理解:圆圈上的幼儿赢了就与同伴交换位子,到中间做邀请者;第三遍让幼儿理解:邀请者赢了,继续做邀请者。

  ②第一遍示范时,让幼儿集体跟说最后一句“嘿!嘿嘿猜”后分析。

  ③第二遍示范分析后,让幼儿结对围成圆圈站好,听音乐练习交换位子。(在乐曲的第5—8乐段处练习)

  ④第三遍示范开始前,让幼儿闭上眼睛猜一猜:下次我要找谁做朋友了?示范分析后,幼儿结对围成圆圈站好,听音乐练习不交换位子。(在乐曲的第5—8乐段处原地小跑步)

  ⑤请四对幼儿演示交换邀请者。赢了的人举手!(猜拳后老师提问全体幼儿并检查,再演示教具,按规则交换位子。)

  ⑥全班幼儿围成双圆圈重点练习按规则交换邀请者,(赢了的人立即举手,教师检查交换位置是否正确)多次练习。

  (2)幼儿站成圆圈完整的跳邀请舞。

大班教案 篇4

  电脑活动:

  认识“s”键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S”的大小写字母及其键的敲击方法。

  2、了解蛇的一些生活习性。

  3、通过学习故事,让幼儿懂得做事要恰当,不做多余的事的道理。

  4、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字母键。

  活动准备:

  1、认识“S”键教学软件。

  2、“S”的象形(蛇)、大、小写字母卡片,大键盘一个。

  3、环境创设:电教室周围贴有学过的字母卡片。

  4、多媒体计算机络室,人手一台计算机;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游戏进场,活动手指。

  2、猜谜语,导入课题。

  ①发送屏幕,出示谜面(声音、文字):“身体长长像条绳,无脚可以地上行,老鼠见它快快跑,它见老鹰把身藏”。

  ②引导幼儿猜谜(谜底:蛇)

  3、 播放蛇的生活习性影片,了解蛇的一些基本特征、生活习性。

  思考问题:“蛇哥哥”有脚吗?它爬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为

  什么它的舌头总是往外伸?

  4、 学习“S”的象形(蛇)、大、小写字母。

  ①认识“S”的象形——蛇。

  ②认识大写字母“S”。

  A、让幼儿猜想“蛇哥哥”为什么会把身体弄脏了。

  B、请幼儿找出“蛇哥哥”的头、身体,加深幼儿对大写“S”的认识。

  ③认识小写字母“S”。以介绍“蛇弟弟”形式出示小写字母,让幼儿跟说一句话,认识小写“S”。

  5、找出“S”键的位置,学习敲击“S”键的指法(左手无名指)

  6、通过机上操作游戏——贪吃蛇,练习敲击s键。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敲一下“s”键,蛇会吃掉一只老鼠。

  (2)、幼儿机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通过机上操作游戏——捉迷藏,复习学过的字母键a、b、c、d、f、g、j

  8、通过机上操作游戏——春游,复习学过的字母键h、f、j、k、c、d、e等。

  蛇妈妈(教师)带小蛇(小朋友)去春游,遇到不同的动物(字母)就把他吃掉,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学习创编二拍子的节奏型。

  2.幼儿在活动中学会用身体乐器(小脚)踩节奏,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3.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

  2.大鼓一只,小鼓若干。

  3.彩色节奏卡若干,音符娃娃若干,小节线若干。

  4.幼儿已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活动过程:

  一、复习节奏鼓《鼓旦旦》。

  师:找只小鼓做朋友吧,让我们敲起欢乐的鼓,热情地欢欢迎客人老师!

  1.“比比哪只小鼓节奏最好听。”幼儿根据音乐伴奏的速度,完整演奏。

  2.送小鼓休息

  二、节奏练习。

  1.看一组幼儿在海滩上玩耍的'录像。

  2.幼儿互相交流在海滩玩耍的情景。

  3.节奏练习。

  师:“我的大鼓想知道你们在海滩上都玩了些什么。”

  老师有节奏地边敲大鼓边问幼儿:你 在 | 做什 么 |

  幼儿用同样的节奏来回答:我 在 | 踩文 蛤 |

  (1)部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2)变换节奏,幼儿逐个练习。

  师:你 在 做 | 什 么|

  幼:我 在 洗 | 脚 丫 |

  4.幼儿用脚踩出节奏。

  师:你们的小脚丫在海滩上踩出的节奏就像一首快乐的歌。把你们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出示节奏型 X X X | X X X | , 幼儿踩。

  (2)个别幼儿随意踩,大家学。

  三、自编节奏型

  1.出示音符娃娃,引导幼儿说出每个音符是几拍的。

  2.和音符娃娃做游戏:用音符娃娃编二拍子的节奏型,编两个小节。

  3.幼儿分组摆节奏型,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用小节线隔开。鼓励编好的,先打出自己的节奏,再用脚踩出来。

  4.将各组编的节奏型排成一队,幼儿集体练习踩节奏。

  5.大鼓加入,幼儿再次练习踩节奏。

  四、复习律动《快乐的啰唆》

  师:玩了这么久,你们快乐吗?还有很多快乐你们没发现呢。走,我们一起找快乐去!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巴。嘴巴有什么用?(说话、吃东西)

  二、观察嘴巴

  1、教师:嘴巴是我们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嘴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请幼儿分组两两观察(幼儿相互观察后回答嘴巴的基本特征,如2片嘴唇、唇线形状等。)

  3、辅助提问:

  (1)看看嘴巴有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后请出朋友指给大家看,下同)

  (2)上唇线和下唇线的线条一样吗?上唇线看起来是什么线条?下唇线呢?

  (3)嘴唇上有什么线条?是短的线还是长的线?

  4、出示PPT,教师小结:嘴巴有上下2片嘴唇,上嘴唇象一条波浪线,中间凹进去形成一个三角。下嘴唇由一条长的弧线组成。嘴巴轻轻地闭合,当中可以再画一条线将上下两片嘴唇分开。

  5、教师:我们的嘴巴可神奇拉!我们的心情不一样,嘴巴的形状也会不一样。(出示PPT)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嘴巴里露出了什么?

  6、继续出示多张嘴巴图片,(撅起生气的嘴巴、歪嘴巴、吐舌头的嘴巴、挂下来的(哭)嘴巴、成圆形的嘴巴、张开的(哈哈大笑或打哈欠)大嘴巴等)

  7、辅助提问:

  (1)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猜猜他在干什么?

  (2)你觉得看到这张嘴,他的心情怎么样的?

  (3)嘴型是怎么样的?

  8、教师:原来人的表情、心情不一样,嘴巴也会有不一样的造型。

  三、写生画嘴巴

  1、幼儿嘴巴变变变小游戏,教师:嘴巴真的很神奇,可以变出不同的造型。我们也来变一变。(幼儿变造型)

  2、教师:我觉得你们的嘴巴很有趣,很想把这些有趣的嘴巴画下来。

  3、教师请出其中一人当嘴巴模特。他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将它画下来,边画边讲述观察的方法。

  5、教师:请你们也来画一画小朋友的嘴巴,好吗?前后2人成为一组,一人当嘴巴模特,一人当小画家,画下模特的嘴巴,好吗?(请模特到前面来摆好嘴巴造型,坚持住。)

  6、幼儿分工作画。(背景音乐起)

  7、作品展出,教师:先谢谢模特,请小画家将作品贴到黑板上。教师选取其中2—3张作品问一下:你画的是谁的嘴巴?请模特上来对比一下,适当提出不足。

  四、想象画嘴巴

  1、教师拿出其中一张画:你们觉得它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讲述)然后教师将画翻转方向想象。

  2、教师取出不一样的一幅画,用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想象讲述可以变什么。

  3、教师:这里有几张有趣的作品,看看他们把嘴巴变成了什么。(欣赏作品,学习不同的画法)

  4、教师:接下来我们就将嘴巴变变变,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好吗?同样是2个人合作,这回是两个人一起画,不过画之前两人要想好可以变什么,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将它画下来。看看哪一组想法特别奇妙,合作得最好,还要画得快。

  5、幼儿将画取回想象添画。(背景音乐起)

  6、作品展出。请个别幼儿讲述作品内容。

  7、总结:这么小的一张嘴巴都可以变成这么多有趣的东西,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细小的事物都可以拿来画一画、变一变,对吗?

大班教案 篇7

  主题说明: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②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⑤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⑥自己动手做元宵、做花灯可以感受更多的快乐。

  主题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主题活动:

  活动一:甜甜的元宵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师: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师: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尝元宵,感受到浓浓的团圆之情。

  活动二:赏花灯、猜灯谜

  执教: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活动反思:

  目的在于培 养学生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亲情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环节,做到以图为凭,激情激趣。在导入的 设计上也是下足功夫。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经典]大班教案08-02

(精选)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经典)大班教案08-16

【精选】大班教案08-17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精选】08-22

大班教案[经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