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动物是幼儿的天性,但幼儿缺少和动物接触的机会,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同时通过饲养和管理几种小动物,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有一种对生命的体验。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的愿望,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小动物的睡觉方式,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活动难点:能用完整的语句叙述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活动准备:
1、提前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
2、故事图片磁带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方法:
讲解法、探索发现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形式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中午,小朋友们都睡觉了吗?
幼儿:睡了
教师:那你知道自己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肢体动作提醒幼儿举手发言)
教师:老师帮你们拍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人要睡觉,那动物会睡觉的吗?
教师:你看过动物睡觉吗?它们是怎么睡觉的?
2、交流经验,了解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教师:老师准备了一些动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猜一猜,动物睡觉的方式。
3、播放PPT课件,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睡觉的方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猜的对吗?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这些小动物睡觉的样子一样吗?谁来说说,动物们睡觉有哪些样子。
4、模仿动物睡觉的方式,巩固幼儿的认识。
教师:动物睡觉的方式真有趣,刚才我们看到的动物有哪些睡觉的方式?
教师:那我们来学一学。
5、游戏活动。模拟动物睡觉的方式。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动物图片贴在衣服上,上前走一步,找一个空的位子站好。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教师扮演狐狸,每个小朋友看清楚自己身上的小动物图案,听音乐,来模仿所扮演的小动物的走路和叫声。音乐一停,“小动物”马上做睡觉的动作,不能动,谁做错了动作或者动了,就要被拖进狐狸洞播放,舒缓的音乐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睡觉的样子,你觉得有趣吗?自然界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睡觉的方式,也很特别,请小朋友们回家后,继续去观察,小动物睡觉的方式。
6、延伸活动
请幼儿到活动区继续探讨小动物的有关知识,丰富幼儿的认识。
教学反思:
我们班养了两条小金鱼,一天早上,姚辰宇对着我大喊:“老师两条小鱼死掉了,它们一动都不动了。”我走过去一看,两条鱼确实一动都不动,不过它们并没有肚皮朝天,于是我对他说:“小鱼应该是睡着了吧。”没想到,姚辰宇观察的很仔细,他说:“睡觉了,那它的眼睛为什么是张开的呢,肯定是死掉了吧。”于是我们试着敲敲鱼缸,看看金鱼是否还活着,受到惊吓的金鱼,立刻游了起来。这时姚辰宇很惊奇,他对着别的小朋友说:“我刚才看到金鱼在睡觉,可是它的眼睛是睁开的。”另外几个小朋友听说后,马上跑过来看。我看到孩子们对小金鱼睡觉是睁开眼睛的事情,这么感兴趣,于是想,是不是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睡觉方式。在网上查阅的时候,我发现动物睡眠的方式千奇百怪。参照辽宁省编教材《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一书科学探究领域——“动物怎样睡觉”这个活动,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设计本次活动中结合我班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动目标定为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眠方式。2、体会不同的`动物所采取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活动的难点是:能用完整的语句叙述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活动中,我以谈话形式导入,通过集体讨论,和分散讨论为幼儿的探究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参与尝试,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活动的谈话环节中,我比较注重与孩子的互动。根据幼儿前期的已有经验,通过设置:今天你睡觉了吗?你是怎么样睡觉的?那小动物会睡觉吗?这样一个谈话的环节展开本次的教育活动,通过与幼儿的互动谈话,唤醒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了孩子的学习和表达方式,为孩子获得新的知识经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集体讨论的环节中幼儿说出了很多的小动物,我在这个环节还请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了一些有特点的小动物,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讨论环节中,幼儿很踊跃的发表自几的观点。有一个幼儿提到猫头鹰这个动物时,说猫头鹰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睡觉的。因为课件中,我把猫头鹰的图片放在较后面的分组讨论的环节中,因此,对于幼儿的回答,也是一带而过,没有请孩子详细的叙述。在点评时,听课的老师帮我指出这个问题,建议我对于每个幼儿的回答,都要给予适当的应答,以便再一次引发了幼儿想要探索的欲望。
最后的游戏环节,是让幼儿在边讨论边观察中学一学动物的睡觉姿势,特别是对“缩”、“倒挂”、“趴”这几个词进行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学做做这几个睡觉的动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始终保持着,每一分钟都能跟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示,对各种动物的睡眠姿势也能较好的掌握,不过在游戏环节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幼儿对于马是站着睡觉的理解是,用四条腿站着,因此他的动作,就是手脚并用四肢站着睡。可是由于幼儿没有主意膝盖要绷直,所以表现出的动作就像是蹲着的。而且,对于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觉,也没能表演好。另外,我让幼儿将动物图片贴于胸前但是,有的幼儿表演刺猬是抱成团睡觉的,他们紧紧的抱在,一起,我扮演狐狸,并不能判断孩子扮演的是哪个动物。所以,下次开展活动时,可以考虑把图片做成头饰,这样,教师可以清楚的看到幼儿表演的对不对,可以及时的帮助孩子,纠正过来。
从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掌握情况来看,活动是成功的,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许多平时很难接触到的知识,但是,从整个活动的开展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提问时,只有个别活跃的幼儿能一直发表观点,还有一部分孩子,都只是在听。尽管我在课前我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方面的图片,设想让家长在收集的时候能带领着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便于幼儿在课堂上发言讲述,但是没有想到家长在收集的时候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自管自的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图片,忽视了跟幼儿一起学习的机会。这也给我在以后的家长工作进行了一次提醒:在利用家长配合的同时,要跟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了解我让家长配合的意图,让家长助教不流连于形式。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主题活动《丰富的信息》中,幼儿一起了解了古代人用绳子记信息的方法,在收集各种绳子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拿着自己带来的绳子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的彩色绳很漂亮!”“我的是塑料绳!”“我的绳子很结实,是麻绳!”“我带来的绳子最长,可以拔河!”……还有的小朋友发现弯弯曲曲的线绳可以变:“看,一条蛇游来了!”“不是蛇,是蚯蚓!”……一下子,大家都来摆弄自己带来的线绳。以后几天,绳子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我发现孩子们的眼光、话题总围绕着线条转,区角活动时线条也成了他们的宝。
新《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重视幼儿自身的实践过程,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使他们充分感觉到学习、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本活动的设计旨在抓住孩子们对线条的兴趣,探索不同外观、材质线绳的特点,并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在玩线过程中,初步了解不同材质绳子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各种线条产生兴趣。
2、 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表述自己在玩线过程中的发现。
3、 积极参与线的造型活动,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活动
准备:
1、 孩子们收集的各种长短不一的线绳:塑料绳、毛线绳、彩线、彩带、皮筋、能弯曲变形电线,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搓的纸绳等。
2、 教具:一个悠悠球、数码照相机和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探索各种各样的线、绳,交流、共享经验。
老师:“这几天,大家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许多的线。你们找来了一些什么样的线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幼儿自由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线、绳,对它们的外观、材质这些特点产生初步的印象,老师观察指导。
2、幼儿从外观、材质、用途方面进一步了解绳子。
①老师玩悠悠球,幼儿比较悠悠球的.绳子和自己玩过的绳子,它们在外观、材质方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②幼儿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玩法。
③幼儿讨论绳子的其他用途。
二、引导幼儿感知线会变形的特点。
1、老师使用幻灯机,让幼儿通过观察感知绳子会变形的特点。
2、启发幼儿对变形后的绳子进行联想,引起幼儿再次玩绳的兴趣。
三、幼儿自由用绳子造型,体验绳子会变形的特点:
1、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让线变出更有趣、更漂亮的图案来,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用线、绳造型的作品。
2、启发幼儿与同伴交流,讲述自己作品的内容及操作的方法。
四、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在电视里相互欣赏刚才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延伸:
幼儿
到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尝试与同伴合作进行绳子造型,并根据这些图案创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1、探究的问题:用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一端削尖),在两个手指上留下的痕迹有何不同?
2、试一试。
幼儿用左右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一端平面,一端削尖)。
3、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4、说一说我的发现。
(1)尖的`头扎在手指上有很深的印儿。
(2)另一个手指几乎不出现痕迹。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桔子、柚子的特征,比较桔子和柚子的相同与不同。
2、了解桔子和柚子的用处,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桔子若干只、柚子。
2、剥好皮的柚子。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一起来听一听:小小金坛子,装着金饺子,吃掉金饺子,吐出白珠子。猜猜看是谁?(出示桔子)我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另外一种水果,你们认识它吗?
二、观察桔子和柚子,说出它们的不同。
1、观察桔子柚子的外形,说出异同。
师:现在请你们来比较一下,桔子和柚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请你走下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的。
小结:桔子是圆圆的,小小的,橙色的`。柚子是又大又圆,黄色的。
2、观察桔子柚子的内部,说出异同。
师:桔子和柚子的外面有相同,有不同,那里面是怎样的?想不想打开来看看。我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只桔子和柚子,请你找个位子,准备好,我们来比赛剥桔子,看谁剥得快。注意咯,请把桔子皮放在一个篓子里,桔子肉放在盘子里。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还有一个大柚子,请小朋友一起帮忙剥出来。小朋友真厉害,请你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地方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幼小结:桔子的皮薄,容易剥,桔子肉是橙色的,上面有黄黄的筋。柚子的皮厚,难剥,肉是白白的,上面也有白白的筋。
3、品尝桔子和柚子,说出不同。
师:桔子和柚子的外形有相同有不同,里面也有相同有不同,那他们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请小朋友尝一尝,再说说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桔子是酸酸甜甜的,外面的皮能吃下去。柚子也是酸酸甜甜的,它的皮不能吃,有点苦。
活动延伸:
1、师:你知道吃柚子和桔子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
2、总结:桔子有止咳、化痰、顺气、止渴的功效,但多吃了桔子容易上火。柚子可以清火,有的小朋友嘴角发炎了,吃了能去火。但桔子和柚子也不能多吃,只能适量。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纸的吸水性》是山大版教材主题一中《送纸船》的生成活动,在认识纸的特性中提取了纸的吸水性为重点掌握内容,并加深了难度,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吸水性与纸质有关。《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我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发现、思考问题,同时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本节活动主要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实验,来促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出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艺术课紧紧围绕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的整合点,让幼儿在选纸、染纸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整合点的认识。
活动目标:
1.体验小实验带来的快乐,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发展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纸有吸水性,对比观察发现不同纸的纸吸水性不同,并初步感知吸水性与纸质有关。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纸有吸水性,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
活动难点:初步感知纸的吸水性与纸质有关。
整合点:不同纸的的吸水性不同
活动准备:
(三人一组,分为五组)
11个透明操作水槽;纸巾、宣纸、绘画纸的纸花各6个;纸巾、宣纸、绘画纸的纸树各16个;实验夹16个;大筐12个、小筐6个;大小记录表共17张;记录笔15支;5个观察盆;纸巾、宣纸、绘画纸各6张;纸的用途PPT。
活动过程:
一、 纸花开了,初步感知纸的吸水性
(一)教师操作,引出探究问题
指导语:今天许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朵漂亮的小纸花,大家猜猜这朵纸花能自己开放吗?
教师实验。
指导语:纸花放在水里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水里的花能开呐?
(二)幼儿自主操作探究
1.讲明实验要求。指导语:第一像我这样选一朵自己喜欢的纸花放在手掌心,在我发出“开始”的口令后,小朋友们“一起”将纸花放在水里。第二,纸花放在水里之后我们的小手就不要碰它了,只有小眼睛来观察一下,谁的纸花开得快?
2.幼儿操作实验
3.纸有吸水性
(1)指导语:你们的纸花都开了吗?为什么纸花开了?
(2)幼儿表述观察发现。
(3)教师小结:因为纸宝宝身体里面喝了水,所以纸花开了,我们把纸宝宝喝水的过程叫做纸在吸水,所以说纸有吸水性。
4.不同纸花的开花速度不一样
(1)指导语:那你的纸花和其他小朋友的纸花开花的快慢一样吗?
(2)师根据幼儿回答记录实验观察表。
(3)指导语:为什么有的纸花开得快,有的纸花开的慢?
幼儿回答。
过渡语:纸花宝宝是用不同的纸做的,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纸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二、观察操作,理解纸的吸水性特点。
(一)观察操作,了解纸质是不同的`
1.幼儿观察。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纸的不同点。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说的这些纸的不同的地方,我们说是纸的质地不同。
(二)实验:小树喝水
1.教师示范玩法,讲解记录方法。
2.幼儿汇报观察表
3.教师在自己的观察表上做记录。
4.教师小结:原来不同质地的纸吸水性是不同的,有的吸水性强,有的吸水性弱。
5.师结合纸花小结小树的观察记录表。
三、结合生活,了解纸的用途
(一)吸水性强的纸的用途
(二)其他纸的用途
四、延伸活动,寻找身边的纸
指导语:现在就让我们回到班里去看一看,身边还有哪些纸?他们都用来干什么了?
活动反思:
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有着那么多不同的纸,感受到了纸的多样性,在实验操作中幼儿积极进行讨论,通过做实验得到求证,懂得要科学地对待事物,不能以主观意见代替实验结果。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并能清楚得讲述结论,整个活动幼儿的整体状况都很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浓厚。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雾形成的原因。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活动准备
1.生活中有雾天气的图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雾的样子。
教师:小朋友,你们谁见过雾?它是什么样子的?有雾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你喜不喜欢雾?说说理由。
引导幼儿围绕教师提的问题,交流经验和感受。
教师和幼儿一同观察雾的图片。
教师小结:雾是白白的',感觉潮潮的,有雾时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2.通过故事了解雾形成的原因。
教师:小朋友们都见过雾,有谁知道为什么会有雾?雾是怎么形成的呢?小兔子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咱们一起来听一听兔妈妈是怎么告诉小兔子的吧!
教师借助幼儿用书给幼儿讲述发生在小兔子身上的故事。
教师:故事讲完了,兔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中兔妈妈说的话。
教师小结:雾是一种天气现象,他是由许多小水滴和空气中的小尘埃结合而成的。
3.了解有雾的天气出门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有雾的天气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小朋友如果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不离开家长太远;知道有雾的天气,开车时要开雾灯、慢性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通过观察,发现并欣赏蝴蝶翅膀的对称图案。
活动准备
幼儿搜集的蝴蝶图片。
不同的长方形小纸片,例如糖果包装纸。
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 :集体/小组
1。 请幼儿猜一种动物:会飞,穿着彩色的衣裳,最爱和花朵做朋友。(蝴蝶。)
2。 请幼儿出示带到
幼儿园
的蝴蝶图片,描述蝴蝶的形态、身上的花纹和颜色等。
3。 引导幼儿细心观察蝴蝶的翅膀,说说有什么发现。(翅膀的花纹是对称的`。)
4。 鼓励幼儿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5。 请幼儿自由挑选不同的长方形小纸片,在纸片中间折起来,扭成蝴蝶形状,然后贴在图画纸上,再画上触须。
活动评价
能说出蝴蝶的主要外形特征。
能发现并欣赏蝴蝶翅膀的对称图案。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意图:我们幼儿园里面的小区就有健身器械,每次散步的时候小孩都特别感兴趣,都想去玩玩。但有些器械师不适合幼儿玩的。通过这节课,想让孩子都能了解各种器械的用处,并能知道独自玩这些器械可能发生的危害。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小区里运动器械的名称、作用。
2、知道多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有些器械不能独自玩耍,会造成伤害。
活动准备:小区健身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到小区健身的地方去观察观察各种运动器械,然后我们回来要完成个任务,要说出一种你喜欢的器械,它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玩的?几个人玩的?
二、观察各种器械,了解各种器械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上面怎么有个大圆圈啊?”
——“上面是扶手”
——“这个上面有个大脚丫是什么意思呢?”
——“是可以踩到上面的`”
——“哦,是踩到上面然后扶住扶手。”那你们猜猜这个是锻炼什么的呢?
——幼儿相互猜测。教师可以示范模拟。
——原来这个事锻炼腰部的,叫扭腰器。
——教师一一带幼儿进行探索了解。
三、了解各类器械的危险性
——教师故意不按健身规则进行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引导幼儿知道独自玩这种器械的危害。
四、巩固认识
——回到教室,师幼讨论。
——你最喜欢的器械?是怎么玩的?几个人可以一起玩?
——教师总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山芋应该在乡村随处可见,所以活动内容应该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城市化,乡村的种植田地越来越少,现在的孩子对山芋越来越陌生,许多孩子没吃过山芋。因此,我觉得可以设计此活动,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吃吃的自由探索过程中获得了对山芋的基本认识,帮助我们乡村幼儿深入的了解本土的特产“山芋”,是一个很富有乡村特色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山芋,能从外到内有序观察、发现山芋的主要特征。
2、乐意记录与讲述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3、知道山芋有各种吃法,喜欢吃山芋。
三、活动准备:
1、学具准备:记录表,各色小圆片,紫色、红色、黄色山芋各若干只。
2、教具准备:紫色、红色、黄色山芋图片,生山芋片、烘山芋、山芋食品:山芋条、山芋片、山芋仔。
3、经验准备:初步认识山芋。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选山芋观察山芋的外部主要特征。
1、出示山芋,教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许多山芋,请你选一 个自己喜欢的山芋,看一看、摸一摸,再跟旁边的朋友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自选山芋观察、交流,师观察。
教师面向个体提问:
师:你的山芋是什么样的?和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方面感知、讲述)。
幼:我的黄黄的,有点小。
3、面向全体提问:你的山芋是什么样的?和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
幼:红颜色的,他(她)是黄颜色的。
教师:哦,颜色不一样。
幼:我的大大的,他(她)的小。
教师:你的大,他的小,大小不同。
幼:我的紫色的,他的红色的,我的比她的大。
教师:哦,你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也不同。
4、师幼小结:我们发现这些山芋颜色不同,有紫色、红色、黄色(教师边带领幼儿总结边出示三种颜色山芋图片分别贴在记录表上),有的大,有的小(教师利用身体动作引导幼儿说)。
(分析:此环节是幼儿第一次操作活动,教师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充分感知山芋的外部特征(山颜色、大小),并积极合理引导幼儿讲述,知道山芋颜色不同,有紫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儿猜测山芋内部颜色,并记录自己的猜想。
1、师:这些颜色不同的山芋里面是什么颜色呢?
请一位幼儿猜测,并引导其记录自己的猜测。
教师:你的山芋是什么颜色的?你猜里面是什么颜色呢?
幼:红色的。我认为里面是白色的。
教师:哦,红山芋,这里。(引导幼儿找到红色山芋的记录表)
你猜里面是白色的,那你就来选个白色的小圆片贴在小问号的下面吧!(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圆片贴在记录表相应的地方)。
师:他猜他的山芋里面是白颜色的,那你们的山芋里面是什么颜色的呢?记住一定要选择自己的记录表,选好小圆片一定要贴在“小问号”的'下面哦!
全体幼儿正确有序地记录猜测,教师观察。
(分析:此环节是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难点是要引导幼儿正确有序地记录猜测。教师先请一位幼儿猜测,并引导其记录自己的猜测,从而引导全体幼儿正确有序地记录猜测。利用这种幼儿示范法比传统的纯粹教师示范效果更好,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
2、引导幼儿看记录表,激发幼儿验证的欲望。
师:小朋友有不同意见了噢(教师指着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有的猜里面是紫色的,有的猜是红的……谁猜对了呢?(教师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理,引起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幼儿验证并记录结果。
1、师:里面到底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看到呢?(教师边做掰山芋的动作,边引导幼儿想出掰断山芋的办法去了解发现)
幼:把山芋弄断。
师:哦!用手掰开,我来试试。(师示范:表现出很用力的样子,引导幼儿用力掰)什么颜色?
幼:紫色!
师:哦,原来紫山芋里面是紫色的。拿个紫圆片贴在这个记录表的小手下面。(引导幼儿讲述并示范记录结果)。
2、师:那红色山芋、黄色山芋呢?你们也去试试。记住一定要贴在自己的记录表的小手下面哦!(强调记录的正确地方。)
幼儿掰断山芋观察结果并记录结果。
3、师幼检验结果,纠正错误结果。
师:小朋友都把结果告诉大家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咦,红色山芋有一个贴的红圆片,是谁呀?请你带着你的山芋上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颜色?(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记录表,发现记录结果不同,请幼儿当场验证)。
师幼小结:原来紫色山芋里面是紫色的,红色山芋里面是黄色的,黄色山芋里面也是黄色的。(教师边指记录表边带领幼儿小结)。
(分析:此环节是幼儿的第三次操作活动,教师通过让幼儿亲子动手验证并记录自己的发现,极大的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究的欲望,当幼儿发现结果与猜测一致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四)、品尝山芋食品。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多种山芋,山芋营养丰富,平时也都吃过。那你知道山芋有哪些吃法?
幼:我吃过山芋粥。
幼:我吃过烘山芋。
幼:山芋可以生吃。
师:哦,山芋有这么多吃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相应出示生山芋片和烘山芋)。
2、教师:除了这些吃法,山芋还可以做成许多好吃的山芋食品,有山芋条、山芋片、山芋仔,(出示山芋食品)今天老师把这些好吃的山芋食品也带来了,请你们到旁边的桌子上去尝一尝。
3、幼儿品尝山芋及山芋食品。
教师:你吃的是什么?好吃吗?
幼:我吃了烘山芋,香香的,甜甜的,很好吃。
幼:我吃的山芋片,脆脆的,甜甜的。
幼:我吃了生山芋片,水水的,脆脆的。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猜测、验证山芋的内部特征,在活动中我主要是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猜一猜、看一看、贴一贴等动作中通过自主参与、发现,突破难点。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注重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幼儿通过交流探索的结果,分享共同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积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山芋的内外特征,活动从“认识山芋的主要特征”到“品尝山芋及山芋食品”,幼儿在看看、玩玩、吃吃的自由探索过程中获得了对山芋的基本认识。《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升华了情感。
不足之处:
1、黄色山芋里面的黄色不明显,很容易误认为白色;红色山芋里面颜色也有深有浅,不完全等同;这都给幼儿观察记录带来了一定的干扰。
2、幼儿记录在撕双面胶时有一点困难,教师可事先在记录处粘好双面胶,以便幼儿记录,使得环节更加紧凑。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2
中班科学教案08-0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