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学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 目标:
1、 认识17个生字,其中会写“父、候、贫、困、砍、历、讨、厌。”
2、 体会郑板桥劝舅父的巧妙及汉字的构字特点。
3 、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课件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难点:郑板桥劝舅父的“巧”
教学 过程:
课前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郑板桥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郑板桥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1 、板书课题,生齐读。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 、我也想知道郑板桥巧劝舅父巧在哪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听课文朗读,注意思考:舅父为什么要砍掉院中的树?郑板桥是怎样劝舅父的?
2 、指名回答。(舅父:四合院中一棵树,构成个“困”字。郑板桥:四合院中住着人,成了“囚”字)
3 、师出示“困”“囚”字。生识记,并给“困”组词。
师:你能动脑筋想问题,不仅认识了这个字,还理解了意思,和“困”敎上了朋友, 请你把“困”贴到这棵树上。
4 、师:郑板桥就是利用一个“囚”字说服舅父不要砍树,看来认识汉字的作用真大呀。今天课文中还有很多生字宝,看谁能快速地和它们交上朋友。
二、拼音大闯关
1 、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圈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 ,我们把生字宝宝请出来,请看大屏幕。(出示生字)
3 、这些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样认识的?(你真了不起,平时在生活中就能认识许多字了。有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小老师领读,(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小火车,开开开,开到哪里去?看哪列火车开得快?)这些生字的读音,有哪些是我们容易读错的?提醒大家一下,好吗?
4 、(生字宝宝热了,脱掉了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去掉拼音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朋友,我真为你们高兴。鼓励自己一下。(拍掌)
三、识字乐园。
1 、师:刚才我们和生字宝宝认识了,好朋友要把它记在心里。俗话说,苦干不如巧干,谁来说说你记生字有什么小窍门?指名说,教师归纳。
(1、加一加,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熟字。2、减一减。3、形近字比较。4、编顺口溜……)
2 、师:这些小窍门就是我们开启识字大门的金钥匙。看谁能快速地把这些生字宝宝记住,可以先和同桌说说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出示生字)
3 、互相交流。
这些字,有哪些是早就认识的?是怎样认识的?(你真了不起,平时在生活中就能认识许多字了。请你把你认识的这几个字贴上去。)请小朋友想想,剩下的这几个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贫”字, “分”字加“贝”字就是“贫”。
师: 你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了“贫”字,你们就是好朋友了,请你把它挂到树上来。
生2:我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砍”字, “石”字加“欠”字就是“砍”。
生3:“历”是“厂”字加“力”字。厌是 “厂”字加“犬”字组成。
生4:“讨”是由言字旁和“寸”组成的。(言字旁的字一般都是与什么有关?有时我们可以根据偏旁去理解字意)
(2)“历”和“厌”都是同一个偏旁“厂字头”,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你们就是这节课的识字小明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4 、教师对难字进行指导。
“候”和“猴”(有个笔画多的生字宝宝和它的朋友来了,请你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猴子的'“猴”减去反犬旁再加一竖就是时候的“候”。
师:你的发现是伟大的发现。
5 、这些生字太孤单了,谁来给生字找朋友?
(小朋友们真热心,那么快就帮生字找到朋友了。我们会读了,会用了,再加上会写,才叫真正的学会。)
四、写字能手展身手
1 、请看大屏幕,先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闭着眼睛书空练习一下。你认为哪个字难写好?教师示范板书,并指导书写。
2 、(你们能不能比老师的字写得更漂亮?写之前比一比谁做的姿势最标准)学生书写(播放音乐,写字时头不偏,肩端平,三个一要牢记。)
引导学生点评。(用红笔圈画出自己写得漂亮的字,写得不好的字提出建议。)
3 、评出写得好的作品并展示。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最想说什么?
师:学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郑板桥用一个“囚”字劝舅父不要砍树,体现了郑板桥的聪明机智。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多认字,多积累,相信你们也会很棒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瀑”、“叠”、“喻”、“衬”,理解、积累“千丈青山”、“仰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预习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读中感受瀑布的壮美和如烟如雾如尘的特点,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初读诗歌
1、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瀑 叠 喻 衬
指名读生字,齐读,引导学生注意 “瀑”、“叠”的字形。
(2)出示词语:瀑布 叠叠的浪 比喻 衬着
组词:叠( ) 衬( )
再次出示词语:岸滩 松林 景象 仰望 珍珠 千丈青山
学习“仰望”,做做动作,什么叫“仰望”?说说还有那些表示看的词语。
2、自读课文
(1)把生字、词语放到课文里,自己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学会生字、词语,读熟课文,甚至提出问题,这就叫预习课文。(板书:预习课文)
二、 学习诗歌,读中体验
(一)比较句子,感受声音之壮
1、通过预习,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作家笔下的瀑布。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壮观、气势雄伟……)
2、出示课文第一节,这一个小节从哪里看出瀑布的壮观?(声音)
这一节中有两个词语写了瀑布的声音,比较句子: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好像浪涌上岸滩,又像风吹过松林。
3、去掉了“叠叠的”和“阵阵的”,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
“叠叠的”、“阵阵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为瀑布配音好吗?(引导学生学瀑布的`响声。)
真好,一起读,把瀑布的那种气势念出来。再读第一节。
(二)图文结合,体会气势之雄
1、出示第二节。
这一节中哪句话是写瀑布的?
理解“衬”字的意思。出示卡纸,师演示。
2、怎样的景象叫“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呢?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来画一画。
出示瀑布的图片,指导朗读:强调带数字的词语。
指名读,齐读第二节。
(三)声像统一,领悟神韵之美
1、出示第三节,引读: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出示:屏(图片)屏是一种比较讲究的装饰品。
2、风来了,那些珍珠也吹散了,吹成了——烟、雾、尘
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像烟、像雾、像尘。
播放视频。
3、这情景真有些诗情画意呢!谁会读,读出这样的诗情画意呢?
指名读,齐读。
三、 总结全文,读读练练
1、读了《瀑布》,就好像跟着作家一起游览了大瀑布,这首小诗的作者叫叶圣陶,他写的这个瀑布是位于我国贵州省的黄果树大瀑布。
2、出示练习:
黄果树大瀑布真壮观啊!我们先听见 , ;然后站在远处望见 , ;最后在近处仰望, 。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语文人教版第九册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学生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培养学生质疑与解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题质疑,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很好,同学们通过题目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我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认真地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看还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题。
2、交流:
你们能说说看,自己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多少问题吗?(学生举手,汇报自己提出问题的数量,鼓励提得多的。)
3、大家开动了脑筋,认真地读了课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不错。请你们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放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哪些问题大家都提到了,哪些问题你提到了,对方没提到,或对方提到了,你没提到。
4、小组讨论
说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重点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点的请其他同学简单回答后解决)
小黑板出示:
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
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读读课文,与同学讨论)
2、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能解决几个就解决几个。
3、学生再读课文。
4、有些问题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有些问题也许还没解决,大家先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同学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
5、全班交流。
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因为这位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就像在纸上游动。)
②这位青年特别在哪里?
(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a、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可以看出他总是这样;从“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鱼看得很入神。)
b、他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练习朗读。
c、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d、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e、他告诉我,……忘了回家。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与“先游到纸上有什么关系?”
(“先游到心里”指青年对金鱼观察很仔细,金鱼的形状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与“先游到纸上”是因果关系。)
四、总结全文,归纳学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位聋哑青年,但他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从课题和文章内容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读书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读懂课文。
板书设计:(小黑板)
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
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说课材料:
学生创新意识与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五年级的课题研究重点,我所选择的《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正是要展示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解疑能力。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写在西湖玉泉的见闻,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这篇课文含义较深的词句较多,要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逐一加以理解,不能轻易地滑过去。其中,理解“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及它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这句时可联系聋哑青年如何观鱼的内容,并启发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专心致志地观鱼,同时结合“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来体会“游到心里”的含义。
这堂课的主要设计如下:
1、揭题质疑,再寻问题
通过课题,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出其他问题。
2、交流数量,讨论梳理
找出问题后,让学生交流他找到问题的数量,表扬他们能积极动脑。请他们在四人小组中讨论自己所寻找到的问题,互相补充启发。
3、归纳重点,再读讨论
四人小组将他们的问题面向全班交流,归纳出几个重点的问题,非重点的由他们自行解决或相互解答。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
4、全班交流,诵读体会
通过读课文,小组讨论,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交流。最后通过诵读来体会文章的中心。
这其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它是一种低水平、低效率的学习方式,而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兴趣,发自内心想学,有“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是当前学习创新的关键所在,而这堂课的学习方式就是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特点,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改变学生“迷信权威、死记、死背、死练”为大胆质疑和奇思异想”,保护发展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2、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
事实证明,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让学生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结论;结论生行动。”在实践中学生易于遇到新困难和产生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这堂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践,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专家评课: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探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刻苦钻研精神,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追根求源、不断探索的精神。其次,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放手让学生讨论,培养他们好求甚解的精神。崔蕾老师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就是按照这个要求设计的。
1、崔老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从课题开始:“‘鱼游到了纸上’觉得奇怪吗?奇怪在哪里,你想知道什么?”
2、“读了课文,你肯定还能提出很多问题来。认真读一读课文,在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教者的目的在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学会在课文中设疑。
3、自学后交流:“你提了几个问题?”崔老师没有让学生说提了哪些问题。当一个学生说“提了9
个问题”时,崔老师表扬说:“真棒,提问的本领真大!”“再读读课文,看还能提出几个问题来吗。”这是进一步鼓励学生认真读书,大胆思维,变无疑为有疑。
4、小组讨论:“把个人提出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边交流边读书、讨论,看哪些问题通过读书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不了,需要提出来的。”这是让学生自己梳理问题,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为大组交流做准备。
5、大组交流,读书解疑。这是解决问题的阶段,也是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阶段。
6、存疑,留作学生课后讨论,使学生始终处于“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活动之中。
分析崔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两个特点。
1、教师善于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看似无疑,其实有疑之处进行生疑,从而触及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进入思维的高一级阶段,也就提高了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2、问题提出来以后如何解决,教师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从具体的语境中去找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自己的感悟,从而又提高了学生的解疑能力。
鼓励学生在读书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读书中解决问题,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长期坚持这样做,不仅能形成学生勇于探究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字、词的学习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积累字、词。
2.通过阅读训练,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知识,表达自己感想。
3.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默读短文,并结合小制作进行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
2.学生课前完成的小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请开动脑筋和我一起去发现文字王国中的奥秘吧!
──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正音(指名读,纠正错音)。
3.同桌互读(说一说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4.归纳小结(归纳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只是交换位置,组成新的词语,词义不同。)
5.鼓励学生说出类似词语(教师板书)。
如:算盘盘算到达达到喜报报喜喜欢欢喜
6.齐读词语,师生小结(让我们牢记规律,去发现更多这样的词语。)
二、读读认认
1.课件演示(出示课件:肤问:谁认识这个字?并指名读,再出示拼音。)
2.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出示课件:月夫肤(皮肤)说说记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
4.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其它汉字。
5.师检查识字情况(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6.巩固生字,鼓励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出示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词宝宝迷路了,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一、我会读
1.读一读词语,发现每组词语在意思上联系。
2.读句子,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3.指导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纠正练习、再指名读)。
4.拓展练习:用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
二、我会读
1.默读短文(画出生字,可借助字典或和同学交流学会)。
2.指名读(说说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3.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朗读,特别是师范读)。
4.说说从鲁班身上学到什么?
5.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一、观察小制作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用易拉罐做成的.灯笼,引导学生观察,你认为做得怎么样。)
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把小制作放在自己课桌上)。
三、板书课题《我们的小制作》。
四、师生口语交际。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制作过程说清楚,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补充纠正。
(2)分小组交流。
①每小组同学轮流介绍,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还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及时解答。
②比一比小组中哪名同学说得好,推举进行全班交流。
③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分别介绍,评出优秀讲解员和最佳作品)。
五、办作品展览会,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台
一是学生比一比谁收集的多,选出最有特色的邮票,向同学介绍它的内容。
二是同学读自己的名言,可以说一说作者和自己为什么会收集?并开展互赠名言活动(小组成员之间)。
三是学生自愿展示自己近期的优秀作品(如书法或美术作品,小制作或作文等)。
(新邱区中部小学 刘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A案,二下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仲、儒”等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论”;理解“艰难、孤苦伶仃、羞惭、凄凉”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谦虚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谦虚好学的,孔子为什么能够被人称为圣人。
教学难点:
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孔子的生平资料、《论语》的内容、名人的勤学故事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孔子的语录,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全班有感情地配乐读,这几句话是谁说的?
3、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孔子。
4、师出示课件,补充孔子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故事》。(板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认读
(2)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检查预习和自读情况;
(1)指名读下面的词语 凄凉 儒家 论语 经典 仲 传诵 艰难度日 举目无亲 孤苦伶仃 满面羞惭 远近闻名 谦虚好学 不以为然 多音字教学和写字指导
(2)分组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孔子是我国的___家、___家、___家。 孔子是一个家境___的孩子。 孔子成了___的大学者。 孔子读书___。 孔子___,___,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
(3)用上“虽然但是,而且,所以”把所填内容连成一段话。(孔子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读书非常刻苦。而且他谦虚好学,不懂就问,所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者,是我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三、品读感悟
1、接下来,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孔子的'地位和身世?学生反馈。 指导读两个句子,理解“举目无亲、孤苦伶仃、凄凉”等词语。
2、孔子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默读第2至5自然段,想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关于他求学的故事?用笔勾划出来。
4、学生反馈。
★贵族请读书人吃饭,孔子被赶走,他只好羞愧地离开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满面羞惭”,思考:为什么他会被大贵族孙氏赶出来呢?(因为他家境贫寒,根本没有钱读书。)
★孔子没钱读书,被赶走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想象。(他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
★从那以后,孔子读书非常刻苦,他是怎么读书的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他一边给被人看仓库和牛羊,一边抽空读书。” 板书:刻苦
★用“一边一边”造句。
★概括这一段的写作手法: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教育学生可以在习作中运用这种写法。
★孔子进太庙,是怎样做的?女生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重点句,抓住“珍惜、仔细、搞清楚、不以为然、不懂就问”等词语理解。
★孔子进太庙不懂就问,说明他有什么品质?板书: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孔子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成了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让我们怀着对孔子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孔子学识渊博,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全班齐读“后来,他的学生们把他说的话和他的一些事迹辑录成了一本书,叫《论语》。这本书成了儒家经典,被世代传诵。”
四、拓展延伸,说故事。
1、师:如今,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修有孔子庙;在那儿,还建有孔林;每年在山东还会举办孔子文化节,对孔子进行纪念。出示课件
2、今天学了《孔子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写在课题上面的空白处)
3、古今中外还有很多名人的勤学故事呢, 我们一起来阅读《鲁迅卖奖章》的故事。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5、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关于苏东坡好学的故事《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论语》中的话认真读一读,并理解其意思。
6、最后,老师用一句名言和同学们共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下课!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5-06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1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0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6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6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