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30 10:19:2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10篇[精华]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10篇[精华]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说明】

  本组教材的整体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并运用课文中不同的表达方法。

  作者冯骥才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准备】

  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和一首节奏舒缓配有鸟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

  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

  2、探求新知: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

  珍珠鸟

  3、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学习?

  (评:让学生看老师板书,虽然简单,但不是形式,它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另外,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略读课文应突出的更充分。而且应在略读课文中体现学生运用前面已有的方法来学习,所以怎么学的方法,也应该逐步建构。)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遍读课文,请学生大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第二遍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板书:

  怕人──亲近

  (评:学生并不是一个知识积淀为零的容器,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能力水平,促其主动求知。所以学生初读课文后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有的还会很深刻。另外,我们常常提倡学生自由读书,弘扬主体精神,但学生读一遍书应有一遍的`收获,不能盲目而漫无目的,教师应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质疑问难,探究学习

  1、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2、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请你探究:

  ⑴ 动笔读书:

  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⑵ 真情播音员:

  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⑶ 小小思想家:

  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⑷ 作家的知心人:

  作者是怎样把珍珠鸟写得这么可爱的?说说看。

  3、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课文。

  (评: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既要有学习的内容,内容最好是从学生中来,还要有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情感动机。因此,这里对学生的质疑疏理后,设计以上学习活动,既抓住了学习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实在可行。)

  三、合作交流,强化表达

  1、全班交流学习活动:

  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学生发言。)

  板书:

  鸟笼四周、书桌、肩上

  2、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

  板书:

  信赖

  3、是啊,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也想用自己笔像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你们想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动笔吧!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评: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领悟信赖美。阅读本身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读者与作者,可以是读者与文中的人物、故事,也可以是读者与读者。可以是心灵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4、交流书面感受。

  四、归纳积累,从读学写,课外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又了解了什么?

  (评:这里学生通过学习一定会对文章有许多新的收获,这也是对学习过程的一个小结。)

  2、现在,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

  3、其实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留下了许多感兴趣的情境;请你任选一个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个片断,要写得让人读了就喜爱这些珍珠鸟。怎么想就怎么写?

  ⑴ 舒适、安全的巢。

  ⑵ 可爱鸟雏儿。

  ⑶ 小鸟喝茶。

  ⑷ 幸福的三口之家。

  ⑸ 雏鸟儿的梦。

  (评:教学中两次安排这样的小练笔,一次课内完成,一次课外完成,但必须都在引起学生感情共鸣的前提下,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强化了读中表达、读写结合的训练。)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③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A案

  ●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

  ②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热烈活跃。)

  ③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阅读时,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d.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课外拓展,丰富语言

  按照本组课文的读书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和《同步阅读》中的相应文章。

  B案

  ●由图入题

  ①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

  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②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感知课文

  ①自由读文,读准了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

  ②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③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品味语言

  ①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②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③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请用简洁的语言,尽量完整的说出本文的行文脉络。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师笔下春天的主要内容。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问题探究]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 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 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 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春天是 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总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六、布置作业。

  ①掌握字词。

  ②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1-5段;

  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问题组:

  1、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2、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3、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

  4、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5、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 、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 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 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⑥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 心的美感 。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注意:学生还可能提出许多问题,如是词句方面的问题,应力求满足学生;如涉及比喻、拟人方面的问题,也应该在这里解决;如属其他方面的问题,应告诉学生以后解决)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 的希望。

  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三、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成语互相交流。

  景物描写训练:

  1.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2.口头交流景物描写的片段。

  交流创作:选出佳作,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赏析。

  四、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

  〔学生自我总结 学习本文所得〕

  引导学生从形式(词语的积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点)到内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进行归纳

  五、布置作业。

  1、《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2、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的诗文。

  六、板书设计:

  春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二、描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 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灯、人、房屋

  迎春图(人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语文教案 篇4

  《柳树醒了》是一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本课,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适用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相关标签: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柳树醒了

  资料简介

  点评:《柳树醒了》是一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本课,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1 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突破方法: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让学生识字。

  教学难点:感悟春天的美丽。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小朋友,春天已不知不觉来了,春天是个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季节。瞧,图上画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说给我们听。

  2、师:春天来了,小朋友多高兴呀!来,自己高高兴兴地把课题读一读。谁来念?再读得亲切一点?再高兴些。

  3、师:想不想自己读好课文?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后,把不认识的字圈一圈,认一认,想办法记住它。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冯老师相信,这些词到课文里,你们能读得更好,对不对?来,先自己试试,把课文读读。

  2、开展朗读接力其他小朋友拿起书认真听,呆会做小评委,评评谁做到了正确、流利。

  3、找小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1、师:现在你能不能说说柳树有几个好朋友?来,拿起笔用“——”把它们划出来。

  2、说话训练:用上“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也可以自己用其他句式说。

  3、读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小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

  4、把5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说说,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

  5、这些好朋友为柳树做了什么呢?请你用喜欢的记号把它找出来。

  6、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说话、洗澡、梳头、捉迷藏、玩耍),来,读读,谁帮老师贴贴。贴好了说一句话。

  7、指导朗读:这群好朋友真能干,你能不能夸夸他们呢?这样吧,选其中一个夸夸。先自己试试。

  (1)、谁来夸?你夸谁?

  (2)、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悄悄话呢?(机动)如果你也夸春雷,站起来也跟他一起夸夸。

  (3)、师生表演第二节(机动)

  8、4人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

  9、4人小组汇报

  10、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春天里,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

  学着编诗歌春天跟____________说话

  说着说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体会以及对课文的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课文,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切入

  1、教师背诵一首古诗《浪淘沙》引入新课的学习。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知道这首诗是写哪里的景象吗?写的是钱塘江大潮,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潮》。

  2、板书课题:

  观潮。

  (指导写“潮”字。)

  二、检查学生预习

  1、检查生字(音难字):

  罩、薄、沸、踮、崩、霎。

  2、检查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

  识字游戏(借助PPT课件完成)。

  三、自读课文

  1、读了课文,你觉得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评价钱塘江大潮,找到这个词语。

  2、初步理解:

  天下奇观。

  (谈一谈你对天下奇观的初步感受。)

  3、再默看课文:

  课文哪些自然段在具体写观潮的过程。

  4、再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课文分别写了哪些时段的景象?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板书。

  5、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个部分的内容最能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给大家推荐一下。

  既然大家都觉得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最能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那等一会儿我们就把这两段重点地读一读。现在我们先读一读写潮来之前景象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江面:

  平。

  观潮的人:

  人山人海。

  四、精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就要重点地来读一读课文中写潮来时的`段落。自由读三、四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理解,读好。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读书:

  ⑴ 理解: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体会:

  两丈多高,六米多高。

  (学生体会感受壮观,用读书来表现。)

  ⑵ 理解: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体会: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感受这种气势。

  体会:

  飞奔。

  (速度快。)

  体会:

  浩浩荡荡。

  (横贯江面,潮水奔涌。)

  体会:

  (山崩地裂。响声巨大。)

  体会: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指导学生读好。)

  3、指导学生把理解后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肯定学生的读书,提出新的要求:

  要想读好,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刚才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

  “再近些”,“越来越近”。知道是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潮水的(从远到近)。

  指导学生体会该怎样读好这种变化?

  4、男生读、女生读。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借助读书来让听的人身临其境。

  读完之后学生看视频资料

  学生看完后,教师用过渡语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壮观的进一步体会。再读课文。

  5、指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激情读钱塘江大潮潮头过去的段落。体会潮头过去时景象的壮观,人们都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吸引了。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人们为什么才注意到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刚才人们看什么去了?)

  6、开课的时候,我们对天下奇观有了初步理解,现在学习了课文,我们一定对天下奇观有了更深的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练习说话:

  理解天下奇观。说说自己的心情。

  7、教师介绍:

  钱塘奇景古已有之,感受这种雄壮。再一次地读课文的第一段,再一次品味天下奇观。

  8、分享感受:

  教师将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用一首小诗的形式和学生分享。

  五、积累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潮来前

  观潮 潮来时

  天下奇观

  潮头过后

  第二课时(略)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指导学生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桂林山水。

  2.指名读生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看图理解词义。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继续看图说话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三、指导读韵文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以我喜欢XX为题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

  1.按廊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语文教案 篇7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诗歌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与人交往要真诚。

  2. 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

  3. 有感情地这首诗,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重、难点与关键

  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介绍作者,读题导入

  1.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 说说你对作者金波的了解。

  3. 质疑:我们老师用耳朵倾听,作者为什么放送“用目光倾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2.指名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说说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伴随 真诚 倾听 灿烂 千言万语 传送 照耀

  4.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每节诗的内容。

  1.学生细读课文,说说每节诗的意思。

  2.指名汇报,老师小结。

  第一小节:用妈妈的话阐明“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第二小节:说明与别人交流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

  第三小节:进一步说明目光的重要性。

  第四小节:讲妈妈的话对“我”的意义,教会“我”生活。

  四、精读诗歌,体会情感

  1.作者为什么说“用目光倾听”?请你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细细品读。

  (1)自读诗歌,抓住重点语句一边读一边体会,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在句子旁。

  (2)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体会。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3)师生共同归纳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倾听的意思是仔细听,“用目光倾听”就是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望着对方。因为“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只有“用目光倾听”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诚意。因为“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2.读诗歌最后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妈妈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与人交往要真诚。

  五、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情朗读这首诗,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升华自己的情感。

  六、背诵诗歌,积累语言

  1.自由背诵。

  2.男女生比赛背诵。

  3.小组背诵。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诗中的母亲用最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一定愿意真诚与人交往,也一定能做到,是吗?、

  八、布置作业

  1. 读一读金波的其他诗歌。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九、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交流 真诚

  与人交往要真诚

  教后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最大的亮点是关于发现和把握学生独特的体验,并加以正确引导。但是配齐出现的问题也很多,虽然读的时间较多,但是终觉得读缺少一定的目的性,没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没有更深的打动学生的心灵。如果在教材的处理上更用心,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提炼,这节课的课堂生成会更精彩,更有味道。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重点)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难点)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2.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情景动画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认识词语。在此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更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设计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要勇敢地锻炼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使学生懂得要勇敢地锻炼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懂得要勇敢地锻炼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教学过程

  一.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一)初读,整体感知。

  1.小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是写谁和谁的事?

  2.同桌互读课文,说说每段是写谁和谁的事?

  (二)细读,理解词句

  1.教师先指导学生看插图(电脑出示)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说什么?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声读第一段,标出共写几句话?(3句)

  2)应该怎样读好这段呢?

  3)请学生读第一句话。

  ①师讲:“您”是对妈妈的尊称。“好吗”是在和妈妈商量

  ②提问:你们觉得这只小鸭子怎么样?(天真、可爱)

  ③导读:应读出问话的语气,同时读出小鸭的天真,可爱,撒娇的语气。

  ④学生自己试读(品读)

  ⑤教师范读

  ⑥学生自由练读

  ⑦指名读

  4)读第二句

  ①自己试读

  ②提问:小鸭子的妈妈不带它去,是不疼爱它吗?

  ③想想这句应该怎样读?学生练习读

  ④教师范读,应读出妈妈说话的态度严肃中的慈爱

  ⑤学生练习读。(学生品读,体验情感)

  5)读第三句。

  ①让学生体会“过了几天”是什么意思?

  ②它是怎样学会游泳的?是让它妈妈教它的吗?

  6)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①小组分角色朗读

  ②请读得比较好的一组分角色读一读。

  7)试着进行背诵。

  3.学习第二段

  1)总结学习第一段的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②每句话什么意思?③想想怎样读好这3句话?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点拨

  4)分角色朗读,背诵。

  二.在表演中明白事理。

  (一)课文内容的再现:

  1.让学生戴头饰分小组进行表演,表演时不光演出课文中已写出的内容,更重要的要演出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

  如:让扮演小鸭的学生说说当它要鸭妈妈带它去游泳,而鸭妈妈却让它自己去时,心里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的?自己去了又是怎么学会的?扮演鸭妈妈角色的可以说说为什么要让小鸭子自己去学游泳?当鸭妈妈看到小鸭子学会游泳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

  2.请一组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当导演,说说他们哪演的好?哪演得不够?应该怎样演?

  3.在小组内进行表演练习。

  (二)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其它小动物头饰,如小兔子,小猴子等,让学生仿照书中对话的形式,想像这些小动物与它妈妈之间的对话,进行扩展表演。先小组内表演。

  2.请一组表演好的在全班进行表演。

  三、在练习中巩固提高。

  1.让学生结合课后第2题“想一想、说一说”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家长的做法。让学生体会到做事不能依赖父母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家长过多地呵护自己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3.背诵全文。

语文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英子产生变化的原因。

  (4)体会再次掌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英子产生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体会再次掌声的含义,使学生受到爱人如己的教育。

  四、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四、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①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②组织学生交流。

  ③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和谚语。

  六、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板书设计:

  29、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

  热烈的掌声(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后的英子:不再忧郁,说笑。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天地教案01-05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教案[精选]08-20

语文教案[经典]08-21

语文教案(精选)08-22

[精选]语文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