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30 09:28:5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教案[优选]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大班教案[优选]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故事的情节续编故事结局,发挥想象力。

  2、知道人不可貌相,不能从表面看问题。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6、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知道理发要到理发店,知道基本的理发步骤。

  2、物质准备:事先请2位幼儿学会表演故事《理发师的奇遇》。

  3、场地准备:布置理发店(房子门、理发工具、基本的房间布置)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理发师的奇遇》的兴趣。

  (1)启发提问:小朋友,头发太长了要怎么办呢?理发师是怎样为你理发的?

  (2)今天理发店里来了一个奇怪的客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理发师的奇遇》

  2、观看情景表演,老师引导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观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里面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3、出示图片,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边讲述边进行提问:

  (1)狮子请理发师为他理发时,理发师为什么会发抖?

  (2)狮子看到理发师这么害怕,说了什么?

  (3)狮子的头发着火了,理发师是怎么做?

  (4)接下来,理发师又出了什么差错?

  (5)狮子生气了吗?那它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6)狮子的短发又被剪坏了,如果你是狮子,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是理发师,你要怎么办呢?

  4、启发幼儿开动脑筋,为故事续编一个合理的结局。并与周围的同伴一起讨论交流,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多想想,多说说,想个和别人不一样的。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到底狮子的短发被剪坏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把它继续编下去,编完整,想个跟别人不一样的结局…编完后,可以跟你旁边的小朋友一起交流下…

  5、请幼儿来说说自己编的结局,全班的幼儿一起来评价。表扬大胆讲述、故事创新的幼儿。

  6、与幼儿选定其中一种,师生共同将故事完整讲述一遍。

  7、情感教育:你喜欢故事里的这只狮子吗?为什么?狮子看上去很凶,但是在我们的`故事里,这只狮子笑咪咪的,跟表面看上去的不一样。

  8、延伸活动:回到班上对刚续编的故事进行表演。

  刚才我们观看了理发师和狮子的表演,但是没有结局,现在我们一起去把它表演完,OK?

  9、律动出室。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流畅而生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教学准备工作很充分,将故事一张张展现给幼儿欣赏,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师生间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欢乐邀请舞》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需要用你们的耳朵听(播放音乐)

  师:喜欢吗?听了你想做什么呢?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首句拍手。

  师:现在和我一起听音乐,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几个乐句。拍了几下手,就表示有几个乐句。

  师:有几个乐句?没有我,你们行吗?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动作,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请小朋友找个空位置,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自己跟着音乐做出喜欢的动作,随便做动作。(教师进行记录)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这个动作有点像什么?新疆舞,手腕要转起来!应该注意什么?

  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要先做好准备。

  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三、跳邀请舞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幼儿围圈)

  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教师作提升)

  师: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

  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如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师:喜欢今天学的邀请舞吗?请你把舞蹈教给更多的朋友,好吗?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动画片是幼儿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它不仅在幼儿的生活中给幼儿带来了无限欢乐,而且这对幼儿的语言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动画片展现出各种成熟的语言,为幼儿正确感知和理解新词汇提供了教育条件,幼儿对这些词汇进行模仿学习,把这些词汇转变成自己的语言素材,从而增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把动画题材合理地利用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是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的,本次活动中我选用了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内容来作为教学题材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兴趣爱好为话题,让他们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使幼儿明白团结友爱的道理。通过幼儿轻松、愉快的交谈,从而达到锻炼与提升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

  目标: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介绍动画片内容,使幼儿懂得团结友爱的道理。

  2、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谈,并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难点:

  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句、大声地看图说话。

  准备:

  1、各类动画片影碟,幼儿人手一盒。

  2、有关团结友爱的动画片内容大拼图,四幅。

  3、地毯。

  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导入活动。

  1、提问幼儿的兴趣爱好,引出主题。

  2、教师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喜欢看动画片。并且告诉幼儿今天老师把动画片磁带带来与幼儿一起分享,引起幼儿兴趣。

  3、布置任务,如幼儿想得到磁带需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二、任务布置:拼图。拼图后并围绕着拼图内容展开提问,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1、以小组形式组织幼儿完成四幅动画片拼图。

  2、让幼儿讨论所拼四幅图的内容,并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来简单讲述一下故事内容。

  3、组织幼儿相互间提问有关动画片内容,引导幼儿小结动画片里所要表达的一些意义与道理。

  三、让幼儿每人领到一部动画片以后,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手中动画片的片名,充分让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去。

  四、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把幼儿所收到的碟片轮流在班上播放,在动画片中吸取新词汇。总结动画片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例,并以谈话形式表述出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2、组织幼儿扮演故事角色,在模仿中提高表达能力。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看魔术,发展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索兴趣。

  2。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

  长方形红纸每人两张、红黄纸圈每人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呢?你在哪里看到过?是谁变的?(幼儿回答)

  2。师:魔术神奇不神奇呀?今天强强老师也来做魔术师,给你们变个魔术,让我们一起见证奇迹。

  二、魔术表演

  (一)报纸魔术

  教师展示报纸魔术,将一张报纸撕坏,揉成一小团,然后打开,报纸完好无损。

  (二)兔子魔术

  1。师:(出示红纸)现在我要把她变成一只小兔子

  2。师表演魔术,用隐形的线拉动兔子的耳朵。

  3。师:你看到线了么?那小兔子的`耳朵怎么会弯下去呢?(幼儿自由讲述)

  4。幼儿尝试操作,教师指导。

  5。师:你们想知道秘密吗?(出示小兔子反面)发现秘密了吗?

  ……这是一个秘密。还有谁发现其他的秘密啦?(教师用动作提示)

  6。师:为什么在变的时候,你们怎么没有发现呢?(因为藏在后面了)你们待会你们表演的时候,就要把这个秘密藏在后面,不能让观众看见,知道了吗?

  7。师:既然是我的大拇指在动,那为什么我的这只手还要像拉线一样的在动呢?

  总结:让观众觉得真的有一根线在拉,其实没有,这就是魔术里的假动作。

  8。幼儿再次尝试变魔术。师巡回指导,重点提示“假动作”。

  9。邀请幼儿表演给其他老师看。

  小结:不太成功也没关系,魔术师需要多多的练习,秘密不能给别人看见了,那你就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了。

  (三)纸圈魔术

  1。师:做魔术师的感觉怎么样?想不想再来一次。

  2。(出示纸环)师:我用剪刀把线剪开,会变成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3。教师操作

  4。师:怎么会变成一个大圈呢?去小组试一试。

  5。幼儿分组操作。

  6。讨论魔术的秘密:观察这两种圈的不同。

  7。师:老师表演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它放在后面呢?不让观众发现秘密,要把秘密藏起来。你们在表演的时候也要藏藏好,不让观众发现,好吗?

  三、延伸活动

  师:出示,这两个纸圈套在一起,也是由一个圈中间剪开变成的,回教室试一试,怎么样把一个圈剪开变成两个圈,而且是套在一起的。

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

  3、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教学准备:

  《超级歌会》课件

  教学重点:

  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并积极主动的进行创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孙老师要来跟你们“嗨”一下!你们知道“嗨”是什么意思吗?

  2、师:孙老师今天要教你们一首特别的歌曲,它像念儿歌,和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说话的同时带上很强烈的节奏,这样的唱歌方法叫做说唱。

  二、学习歌曲第一段

  1、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叫什么呢?

  出示一条鱼游的动态图片。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在干嘛?没错,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叫《小鱼游》。《小鱼游》的第一段是这样唱的,。

  2、教师示范两遍。

  3、邀请幼儿跟着音乐示范唱一遍。

  三、创编歌曲第二段

  1、师:现在请你去找三个朋友,然后找到位置坐下来。

  2、师:小朋友们,第一段一条鱼孤孤单单,

  那两条鱼呢?还孤独吗?那它的.心情怎么样?两条鱼在一起会做什么?

  3、师:现在孙老师给你们三段歌曲的时间,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该怎么唱。

  4、播放三段歌曲时间。

  5、请个别小组上前来唱创编的第二段。

  四、创编歌曲第三段

  1、师:第二段是两条鱼,那第三段呢?

  2、出示很多鱼的图片,提问:有几条鱼?是很多鱼!

  3、师: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4、师:许多鱼还可以和小朋友们玩一样的游戏,现在孙老师依然给你们三段歌曲的时间,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玩什么游戏,记住哦,待会上来演唱的时候一定有整齐,每一组玩的游戏也不能一样哦!

  5、教师播放三段歌曲,幼儿分组尝试。

  五、游戏—超级歌会

  1、师:现在超级歌会开始啦!(分别邀请几组幼儿上前演唱并进行点评。)

  2、出示PK赛图片,提问;你们知道不同的星星代表了什么吗?

  3、幼儿分组进行PK。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紧张问题,我上课的过程中遗漏了一个环节,导致整个活动显得较急较赶。课件的制作上还略显粗糙,需要再次加工。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上课的气氛总的来说较为轻松活泼。在今后的上课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好上课的节奏。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小小民间工艺展,初步萌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收集制作的民间工艺品。

  3、感受到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勤劳智慧的美德,学会欣赏工艺品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共同收集有关民间工艺品的事物、图片、音像等资料。

  2、师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

  知识经验准备:事先查找相关工艺品的资料,知道简单的工艺品。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观看光盘:杂技、捏面人、剪纸等民间绝技表演,在播放之前先向幼儿提要求: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它的名字叫什么?有什么特点?在观看中引起孩子们绝大的兴趣和惊叹,形成对祖国精深的文化的自豪感和骄傲感。

  2、播放完毕后,请幼儿说一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为什么?。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进一步培养幼儿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教师请幼儿在大家面前讲一讲你知道的民间工艺艺术或者工艺品。

  4、教师通过PPT一一向幼儿介绍常见的民间工艺。让幼儿知道每一工艺品的由来、特点和用处,拓展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感受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美德。

  5、教师组织幼儿参观与交流幼儿带来的工艺品。

  (1)幼儿自行的参观同伴的作品及各自带来的实物、图片等。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带来了许多实物:草编、布玩具;虎头帽、虎头枕、虎头鞋;泥玩具、风筝、中国结、剪纸等。

  (2)请幼儿选择一件最喜欢的工艺品在大家面前,做一回“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件工艺品的由来和特点,巩固刚才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

  6、请幼儿用这些美丽的工艺品布置教室。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尝试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民间工艺品。

  2、请家长带幼儿去民俗、工艺展览博物馆游玩观赏。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教案03-27

(精选)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经典)大班教案08-16

【精选】大班教案08-17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精选】08-22

大班教案[经典]08-11

实用的大班教案[优选]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大班教案[优选]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故事的情节续编故事结局,发挥想象力。

  2、知道人不可貌相,不能从表面看问题。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6、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知道理发要到理发店,知道基本的理发步骤。

  2、物质准备:事先请2位幼儿学会表演故事《理发师的奇遇》。

  3、场地准备:布置理发店(房子门、理发工具、基本的房间布置)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理发师的奇遇》的兴趣。

  (1)启发提问:小朋友,头发太长了要怎么办呢?理发师是怎样为你理发的?

  (2)今天理发店里来了一个奇怪的客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理发师的奇遇》

  2、观看情景表演,老师引导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观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里面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3、出示图片,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边讲述边进行提问:

  (1)狮子请理发师为他理发时,理发师为什么会发抖?

  (2)狮子看到理发师这么害怕,说了什么?

  (3)狮子的头发着火了,理发师是怎么做?

  (4)接下来,理发师又出了什么差错?

  (5)狮子生气了吗?那它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6)狮子的短发又被剪坏了,如果你是狮子,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是理发师,你要怎么办呢?

  4、启发幼儿开动脑筋,为故事续编一个合理的结局。并与周围的同伴一起讨论交流,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多想想,多说说,想个和别人不一样的。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到底狮子的短发被剪坏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把它继续编下去,编完整,想个跟别人不一样的结局…编完后,可以跟你旁边的小朋友一起交流下…

  5、请幼儿来说说自己编的结局,全班的幼儿一起来评价。表扬大胆讲述、故事创新的幼儿。

  6、与幼儿选定其中一种,师生共同将故事完整讲述一遍。

  7、情感教育:你喜欢故事里的这只狮子吗?为什么?狮子看上去很凶,但是在我们的`故事里,这只狮子笑咪咪的,跟表面看上去的不一样。

  8、延伸活动:回到班上对刚续编的故事进行表演。

  刚才我们观看了理发师和狮子的表演,但是没有结局,现在我们一起去把它表演完,OK?

  9、律动出室。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流畅而生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教学准备工作很充分,将故事一张张展现给幼儿欣赏,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师生间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欢乐邀请舞》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需要用你们的耳朵听(播放音乐)

  师:喜欢吗?听了你想做什么呢?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首句拍手。

  师:现在和我一起听音乐,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几个乐句。拍了几下手,就表示有几个乐句。

  师:有几个乐句?没有我,你们行吗?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动作,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请小朋友找个空位置,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自己跟着音乐做出喜欢的动作,随便做动作。(教师进行记录)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这个动作有点像什么?新疆舞,手腕要转起来!应该注意什么?

  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要先做好准备。

  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三、跳邀请舞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幼儿围圈)

  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教师作提升)

  师: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

  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如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师:喜欢今天学的邀请舞吗?请你把舞蹈教给更多的朋友,好吗?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动画片是幼儿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它不仅在幼儿的生活中给幼儿带来了无限欢乐,而且这对幼儿的语言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动画片展现出各种成熟的语言,为幼儿正确感知和理解新词汇提供了教育条件,幼儿对这些词汇进行模仿学习,把这些词汇转变成自己的语言素材,从而增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把动画题材合理地利用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是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的,本次活动中我选用了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内容来作为教学题材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兴趣爱好为话题,让他们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使幼儿明白团结友爱的道理。通过幼儿轻松、愉快的交谈,从而达到锻炼与提升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

  目标: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介绍动画片内容,使幼儿懂得团结友爱的道理。

  2、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谈,并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难点:

  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句、大声地看图说话。

  准备:

  1、各类动画片影碟,幼儿人手一盒。

  2、有关团结友爱的动画片内容大拼图,四幅。

  3、地毯。

  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导入活动。

  1、提问幼儿的兴趣爱好,引出主题。

  2、教师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喜欢看动画片。并且告诉幼儿今天老师把动画片磁带带来与幼儿一起分享,引起幼儿兴趣。

  3、布置任务,如幼儿想得到磁带需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二、任务布置:拼图。拼图后并围绕着拼图内容展开提问,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1、以小组形式组织幼儿完成四幅动画片拼图。

  2、让幼儿讨论所拼四幅图的内容,并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来简单讲述一下故事内容。

  3、组织幼儿相互间提问有关动画片内容,引导幼儿小结动画片里所要表达的一些意义与道理。

  三、让幼儿每人领到一部动画片以后,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手中动画片的片名,充分让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去。

  四、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把幼儿所收到的碟片轮流在班上播放,在动画片中吸取新词汇。总结动画片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例,并以谈话形式表述出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2、组织幼儿扮演故事角色,在模仿中提高表达能力。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看魔术,发展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索兴趣。

  2。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

  长方形红纸每人两张、红黄纸圈每人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呢?你在哪里看到过?是谁变的?(幼儿回答)

  2。师:魔术神奇不神奇呀?今天强强老师也来做魔术师,给你们变个魔术,让我们一起见证奇迹。

  二、魔术表演

  (一)报纸魔术

  教师展示报纸魔术,将一张报纸撕坏,揉成一小团,然后打开,报纸完好无损。

  (二)兔子魔术

  1。师:(出示红纸)现在我要把她变成一只小兔子

  2。师表演魔术,用隐形的线拉动兔子的耳朵。

  3。师:你看到线了么?那小兔子的`耳朵怎么会弯下去呢?(幼儿自由讲述)

  4。幼儿尝试操作,教师指导。

  5。师:你们想知道秘密吗?(出示小兔子反面)发现秘密了吗?

  ……这是一个秘密。还有谁发现其他的秘密啦?(教师用动作提示)

  6。师:为什么在变的时候,你们怎么没有发现呢?(因为藏在后面了)你们待会你们表演的时候,就要把这个秘密藏在后面,不能让观众看见,知道了吗?

  7。师:既然是我的大拇指在动,那为什么我的这只手还要像拉线一样的在动呢?

  总结:让观众觉得真的有一根线在拉,其实没有,这就是魔术里的假动作。

  8。幼儿再次尝试变魔术。师巡回指导,重点提示“假动作”。

  9。邀请幼儿表演给其他老师看。

  小结:不太成功也没关系,魔术师需要多多的练习,秘密不能给别人看见了,那你就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了。

  (三)纸圈魔术

  1。师:做魔术师的感觉怎么样?想不想再来一次。

  2。(出示纸环)师:我用剪刀把线剪开,会变成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3。教师操作

  4。师:怎么会变成一个大圈呢?去小组试一试。

  5。幼儿分组操作。

  6。讨论魔术的秘密:观察这两种圈的不同。

  7。师:老师表演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它放在后面呢?不让观众发现秘密,要把秘密藏起来。你们在表演的时候也要藏藏好,不让观众发现,好吗?

  三、延伸活动

  师:出示,这两个纸圈套在一起,也是由一个圈中间剪开变成的,回教室试一试,怎么样把一个圈剪开变成两个圈,而且是套在一起的。

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

  3、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教学准备:

  《超级歌会》课件

  教学重点:

  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并积极主动的进行创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孙老师要来跟你们“嗨”一下!你们知道“嗨”是什么意思吗?

  2、师:孙老师今天要教你们一首特别的歌曲,它像念儿歌,和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说话的同时带上很强烈的节奏,这样的唱歌方法叫做说唱。

  二、学习歌曲第一段

  1、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叫什么呢?

  出示一条鱼游的动态图片。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在干嘛?没错,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叫《小鱼游》。《小鱼游》的第一段是这样唱的,。

  2、教师示范两遍。

  3、邀请幼儿跟着音乐示范唱一遍。

  三、创编歌曲第二段

  1、师:现在请你去找三个朋友,然后找到位置坐下来。

  2、师:小朋友们,第一段一条鱼孤孤单单,

  那两条鱼呢?还孤独吗?那它的.心情怎么样?两条鱼在一起会做什么?

  3、师:现在孙老师给你们三段歌曲的时间,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该怎么唱。

  4、播放三段歌曲时间。

  5、请个别小组上前来唱创编的第二段。

  四、创编歌曲第三段

  1、师:第二段是两条鱼,那第三段呢?

  2、出示很多鱼的图片,提问:有几条鱼?是很多鱼!

  3、师: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4、师:许多鱼还可以和小朋友们玩一样的游戏,现在孙老师依然给你们三段歌曲的时间,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玩什么游戏,记住哦,待会上来演唱的时候一定有整齐,每一组玩的游戏也不能一样哦!

  5、教师播放三段歌曲,幼儿分组尝试。

  五、游戏—超级歌会

  1、师:现在超级歌会开始啦!(分别邀请几组幼儿上前演唱并进行点评。)

  2、出示PK赛图片,提问;你们知道不同的星星代表了什么吗?

  3、幼儿分组进行PK。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紧张问题,我上课的过程中遗漏了一个环节,导致整个活动显得较急较赶。课件的制作上还略显粗糙,需要再次加工。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上课的气氛总的来说较为轻松活泼。在今后的上课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好上课的节奏。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小小民间工艺展,初步萌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收集制作的民间工艺品。

  3、感受到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勤劳智慧的美德,学会欣赏工艺品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共同收集有关民间工艺品的事物、图片、音像等资料。

  2、师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

  知识经验准备:事先查找相关工艺品的资料,知道简单的工艺品。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观看光盘:杂技、捏面人、剪纸等民间绝技表演,在播放之前先向幼儿提要求: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它的名字叫什么?有什么特点?在观看中引起孩子们绝大的兴趣和惊叹,形成对祖国精深的文化的自豪感和骄傲感。

  2、播放完毕后,请幼儿说一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为什么?。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进一步培养幼儿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教师请幼儿在大家面前讲一讲你知道的民间工艺艺术或者工艺品。

  4、教师通过PPT一一向幼儿介绍常见的民间工艺。让幼儿知道每一工艺品的由来、特点和用处,拓展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感受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美德。

  5、教师组织幼儿参观与交流幼儿带来的工艺品。

  (1)幼儿自行的参观同伴的作品及各自带来的实物、图片等。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带来了许多实物:草编、布玩具;虎头帽、虎头枕、虎头鞋;泥玩具、风筝、中国结、剪纸等。

  (2)请幼儿选择一件最喜欢的工艺品在大家面前,做一回“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件工艺品的由来和特点,巩固刚才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

  6、请幼儿用这些美丽的工艺品布置教室。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尝试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民间工艺品。

  2、请家长带幼儿去民俗、工艺展览博物馆游玩观赏。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教案03-27

(精选)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经典)大班教案08-16

【精选】大班教案08-17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精选】08-22

大班教案[经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