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感受白云的形态,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用棉花大胆表现熟悉的事物。
活动准备 围棋子, 丝瓜瓢儿, 瓦楞纸, 棉花,胶水
活动过程
[导入]
1. 通过听“白云飘飘”这首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白云飘飘白云飘飘
白云飞得高
白云飘飘白云飘飘
向我微微笑
[展开]
1.摸摸材料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前面都有哪些物品啊?
摸摸这些东西你有什么感觉? 说说分别用手和脚摸的感觉。
(围棋子滑滑的,圆圆的,凉凉的/丝瓜瓢儿粗糙的,表面凹凸不平/瓦楞纸 高低不平,有嘟噜噜的声音/棉花萱萱的,松松软软的,有弹性,很暖和,轻飘飘的)
2. 分出围棋子。
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让我们把黑色的围棋子和白色的围棋子分开吧。
3. 体会一下瓦楞纸的'声音。
用手挠瓦楞纸,听听它有什么声音?
4. 用活动纸上的材料装饰出白云的样子。
①看看白云的照片,谈谈白云的样子。
②用语言描述一下白云的样子和感受。
③用棉花装饰出白云的样子。
④比较一下我做的白云和照片里的白云有哪些差异。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
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有主动探索恐龙秘密的积极性,能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达对恐龙的认识。
2、初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动物们很好的生活。
准备:
1、幼儿收集各类有关恐龙的图书、玩具。
2、各种各样的恐龙图。
过程:
一、摆设好幼儿收集的恐龙资料,引出谈话。
“前几天我们正在进行《有趣的动物》的主题活动,有不少小朋友帮助老师收集了好多有关恐龙的资料,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二、幼儿自由讨论自己所知道的恐龙秘密。
1、“你们知道恐龙吗?你知道恐龙长得什么样?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一起讲一讲。” (幼儿自由讨论)
2、“老师发现小朋友对恐龙很感兴趣,我想请几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恐龙。”(请1~2位幼儿介绍他所知道的恐龙或是他带来的恐龙资料)
三、认识几种恐龙。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恐龙的资料,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恐龙呢?”(出示恐龙图、恐龙模型)
1、你知道哪些恐龙?
2、它爱吃什么?
3、他长得什么样?
(把吃植物的恐龙放在一起,把吃肉食的恐龙放在一起)
四、给植食恐龙和肉食恐龙分类。
1、“这些都吃植物的恐龙我们把它们叫做植食恐龙。看看有哪些是植食恐龙?”(如梁龙、雷龙、慈母龙、甲龙、三角龙……)
2、“这些吃鱼啊,小恐龙的恐龙我们把它们叫做肉食恐龙。哪些是肉食恐龙呢?”(霸王龙、鱼龙、翼龙、鸭嘴龙……)
3、“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吃植物的恐龙和吃肉食的恐龙长得什么地方不一样呢?”(植食:身体大、脖子长、尾巴长、牙齿平平的……;肉食:尾巴短、嘴巴大、脖子短、牙齿很锋利……)
五、了解恐龙生活的时代。
“恐龙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很远很远,那你们知道恐龙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
(三叠纪:恐龙出现——侏罗纪:恐龙繁盛——白垩纪:恐龙灭绝)
六、恐龙化石的秘密。
“恐龙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人,那人们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关于恐龙的秘密?”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由恐龙的化石得来的。科学家们根据恐龙的化石来推算恐龙生活在什么时候,它们长什么样的')
七、恐龙灭绝的奥秘。
1、“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恐龙吗?”(灭绝)
2、“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的呢?”(自由讨论讲述,并渗入环保知识: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使动物很好的生活。你们知道怎样保护自然环境吗?如不垦树,保护水资源……)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有好多的说法。真正的答案是什么,人们还不知道。还有好多我们不知道的恐龙,希望小朋友认真学习,将来长大了也来研究恐龙,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大家。)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任意弯折扭扭棒,大胆折出多种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扭扭棒站起来。
活动准备:
1.扭扭棒若干、记录表人手一份。
2.积木、彩泥、瓶盖、泡沫、夹子等。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教师将扭扭棒弯曲成“o”形。
3.师:细细长长的扭扭棒除了变成圆形,还可以变成什么呢?
二、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幼儿自由想象弯曲扭扭棒,教师观察指导。
2.师:你把扭扭棒变成了什么?
三、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扭扭棒站起来呢?
2.幼儿自由讲述让扭扭棒站起来的方法。
3.出示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4.幼儿尝试操作,运用不同材料让扭扭棒造型站立起来,并记录。
5.幼儿看着记录表,交流操作情况。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教室益智区一直有俄罗斯方块这个工作,孩子会根据操作卡进行拼摆,但兴趣不大,一天在区域活动中一个孩子拿个几个不同形状的在拼摆,让我有了想法,可以出示一个图形,让孩子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多种拼摆的探索。
活动目标
1、感知几何图形之间分解与组合的关系,探索图形组合方式的多样性。
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探索的结果。
3、积极参加数学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操作探索图形组合方法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地砖、地板、黑板若干块
2、学具:人手8张操作板、记录纸、铅笔
3、经验准备:有分工与记录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观察“地砖的外形特征。以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白兔开了一家装修公司,需要招聘铺地砖的工作人员呢!他说只有最会动脑筋的孩子才能成功,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1、出示图1——8块地砖,引导幼儿认识、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
师: 这些就是用来铺地的地砖,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地砖形状、颜色、数量方向等特征。)
小结:他们的颜色、形状、方向、不同,
二、运用已有经验尝试进行图形的匹配与转换
(小猫家的地板)
1、出示地板小猫家的地板,引导幼儿观察地板上的阴影部分,选择合适的地砖进行匹配。
师:这是小猫家需要我们铺地砖的地板,黑色的部分表示可以铺地砖的空位,仔细观察地板上空位的形状,找找看第几号地砖铺进去后,不多不少刚刚填满。(请个别幼儿操作)谁愿意来试试。
2、验证操作结果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地板铺好了吗?是不是不多不少刚刚填满呢?
小结:要观察地板空位与地砖的形状、方向是否匹配,这样我们才能又快又准确地将地板不多不少刚好铺满。
三、感知不同的图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或大图形分割成其它的小图形)
1、出示小狗家的地板,引导幼儿观察。
师:看看小狗家的地板的空位有什么不一样?需要放入哪些地砖,能让这些空位不多不少刚好铺满。
2、幼儿操作、分享、验证。
操作要点:用两块不同形状的地砖组合,填满地板上的空位。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师:你是用的X号和X号地砖组合起来将地板空位铺满的,其他小朋友的呢?
(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1、没有将地板空位铺满;2、出现地砖重叠的现象;)
小结:这一次是用不同形状的地砖进行组合铺满了地板上的空位,所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还可以完成更复杂的铺地砖任务。
四、通过探索了解图形组合的多样性(小猪)
师:你们不仅要把地砖不多不少刚刚铺满地板的'空位,而且还要想出多种组合的方式,比比看最会动脑筋。
1、出示小猪家的地板
这就是我家的地板,你们要把想到的不同组合的方式记录下来哦!看看你们在三分钟内有多少图形组合的方式。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操作
指导重点:图形的多种组合方式
五、分享验证
1、教师将幼儿最后一次操作的结果贴在黑板上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A组的方法是x、x和x号组合起来的,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方法呢?(依次看第二种、第三种方法)
2、小结
师:每一组地板上的空位都是一样时,通过操作发现这么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将地板铺满,也许不止这几种组合方式,小朋友们下来还可以继续和好朋友一起寻找。
3、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的表现都很棒,小兔经理决定录用你们了,恭喜你们!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的目的是,“探索图形的多种拼摆”目标的落脚点是探索的方法,有两种、三种等,为了让孩子有探索的兴趣,活动设计从简到难,一块图形的观察到两块图形的拼摆,最后到几块图形的组合,在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非常强,为孩子营造了轻松地环境,让孩子在不断地动手操作与讨论中掌握知识,其次,是两个孩子的合作,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5—6岁的孩子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者其他符号记录,在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本节活动孩子用记录表来统计自己探索不同的方法,并分享交流让孩子的统计知识得到巩固。
活动中的不足是,因为老师的紧张在第一环节整块地砖的呈现忘记了,没有更直观的让孩子观察整块地砖,应该让孩子先观察整块地砖,再出示黑色缺失的阴影部分,这样更直观的让孩子了解所要填补的地砖。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运用味觉来对食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2、丰富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词,丰富词:酸的、甜的、香的。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有关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味道的食物,通过给学习小朋友过生日,来引出课题:尝尝味道。
今天是我们班xx小朋友的生日,我们一起给他庆祝生日好不好?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朋友吃的时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边吃边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讨论食物的味道:
(1)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杨梅味一样是酸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花生味一样是香的?
(2)丰富形容词:酸的、甜的、香的。
(3)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东西呢?
(4)不能吃太多甜甜的东西,这样,牙齿会吃坏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来分类:(出示酸、甜、香的食物请小朋友分类)
(1)xx请我们吃东西,我们也送好吃的东西给xx吃好吗?xx要我们把礼物放在三个篮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个装糖果的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个装杨梅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个装花生标记的'篮子里。
(2)xx说你们分得真好!这是甜甜的味儿;这是酸酸的味儿;这是香香的味儿。谢谢小朋友送来这么多好吃的礼物。
4、活动结束:今天xx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味道的食物,有甜的、酸的和香的,谢谢xx嘛,那让我们唱歌跳舞来祝xx的生日吧!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感知空气的存在。
3、感知空气从气球中突然冲出的有趣现象。
教学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若干,充足气的气球一只。
2、打气筒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气球喜欢吃什么
分别出示未充足气的气球和充足气的'气球。
这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
再出示未充足气的气球,引出故事《气球吃什么》
1、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2、气球究竟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得胖胖的?(气球喜欢吃空气)
感受气球轻轻吹在脸上和快速吹在脸上的不同感觉
二、 我帮气球吃空气
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怎么样让气球吃得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呢?(幼儿个别回答)
教师示范,重点是如何抓住气球的嘴。
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可以两两合作。
玩气球:摸摸气球胖乎乎的肚子、和气球碰一碰(身体的各个部位),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 放飞气球
猜猜:气球突然放飞会怎样?
请个别幼儿模仿气球乱窜的样子
为什么气球放飞后会到处乱窜?是谁给了气球力量?
四、 游戏:流星球大战
组织幼儿来到空地
游戏:听到教师喊“放射”的口令,全部幼儿放飞气球,表现流星球大战的情形。
延伸活动:
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流星球大战的情形。
科学教案 篇7
观察力是孩子智慧的门户。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 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因此,有人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
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观察力,他的智力很难达到高水平。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六个大字:“观察,观察,观察!”
今天,我们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学会观察水果,寻那些“隐藏”在水果里的小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果里的秘密》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水果的表皮和内部以及截面了解水果的构造。
2、用五种感官感知各种水果的特征。
?活动概要
- 用五感观察各种水果,把水果切开,观察它的表皮和截面。
?准备活动
-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水果里的秘密(吃什么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动画片【水果里的秘密】,了解观察水果的各种方法以及水果味道甜美的原因。
- 大家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 大家要用什么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水果?
- 用眼镜可以干什么?
- 用耳朵可以干什么?
- 用鼻子可以干什么?
- 用手可以干什么?
-用嘴巴可以干什么?
-水果味道甜美的原因是什么?
- 种子是怎样长距离移动的?
【展开】
2. 观看视频【水果里的秘密】,说一说实验备品,实验目标以及实验顺序。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水果的表皮和截面有什么不同呢?
- 看一看实验顺序。
1)把水果洗净,观察表皮。
2)把水果切开,观察内部。
3)观察水果里种子的样子。
【活动1:用五感观察水果。】
3、用五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水果。
- 水果的表皮长什么样子?
- 敲一敲水果有什么声音?
- 闻一闻水果,有什么气味?
- 用手摸一摸水果,有什么感觉?
- 尝一尝水果,它是什么味的?
【活动2:观察水果的内部。】
4、用刀把水果切开,观察它的内部。
- 切开水果,水果的`内部长什么样子?
- 把水果横着切开,它是什么样子的?
- 把水果竖着切开,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 横着切开和竖着切开的时候有什么差异呢?
【活动3:观察水果的种子。】
5、观察各种水果的种子。
- 西瓜的种子是什么颜色的?
- 长什么样子?
- 这里种子最大的水果是什么?种子最小的水果是什么?
- 水果好吃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有种子才会好吃呢?
【结束】
6、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水果里的秘密(表皮和内部不同的水果)写出实验结果。
科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了解冬天有的动物冬眠,有的仍在户外活动。
2、鼓励幼儿积极猜想,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冬天的图片
2、动物过冬的'视频
3、动物的ppt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冬季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季节,冬天我们是怎么过冬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冷呢?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2)冬天,有的动物会去冬眠,冬眠是什么呢?冬眠就是小动物到了冬天它就会躲到自己家睡觉,这一觉,就是很长很长时间,也不用吃东西,到春天天气变暖的时候它们才会醒,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冬眠呢?因为有的动物很怕冷,如果它们不去冬眠就会冻死,可有的动物它就不怕冷,到了冬天还在户外活动。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哪些动物冬眠,哪些动物不冬眠。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哪些动物冬天仍在户外活动呢?现在请小朋友们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吧!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1)请小朋友认真看一看视频里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观看视频。
4、设疑。激发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其他方式。
教师:到了冬天,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动物扔在户外活动,还有的动物用其他方式过冬,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16
科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精选]08-13
(经典)科学教案08-20
(精选)科学教案08-20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经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