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22 09:08:2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范例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范例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孔雀是孩子们喜欢的鸟类,他们在电视上、图书中见到过孔雀,但对孔雀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了解得还不够全面,因而需要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孔雀的了解。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更直接的加深对孔雀的了解呢?绘画和手工制作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形状、图案对孔雀的尾部进行分割和装饰,并对称的、有规律地涂色。

  2、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作画,养成清洁整洁的作画习惯。

  3、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供幼儿欣赏用的范画:四只不同装饰方法的孔雀。

  2、幼儿人手一张印有未经装饰的孔雀图。

  3、构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天气不错,我们来跳个舞吧。(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基本部分:

  一、通过谈话,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刚刚跳的什么舞蹈吗?(孔雀舞)

  (1)小朋友,你们见过孔雀吗?在哪见过孔雀?它长得什么样子?

  (2)你知道孔雀吃什么吗?(玉米、小麦、高梁、大豆及青草为主,再加上鱼粉、骨粉、食盐、小昆虫等。)

  (3)你见过绿孔雀,那还知道有什么孔雀?讲解孔雀的种类。(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由于野生种群的极度有限,使孔雀出现了白化变种,称为白孔雀。孔雀喜欢成群的生活在一起,喜欢阴凉天气)。

  (4)你见过孔雀开屏吗?知道它们为什么开屏吗?

  一种是孔雀繁殖的季节开屏,雄孔雀开屏,雌孔雀不开屏。雄孔雀开屏是吸引雌孔雀,并不是比美。

  孔雀在人多的时候开屏是自我保护、防御敌害的本能。孔雀被傣族人称为“吉祥鸟”,是我国珍贵的观赏鸟类一,要保护好。

  二、教师讲述短小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听,什么声音?森林里面吵了起来,原来孔雀们在比美,他们都说自己是最美丽的,可是大象爷爷说:别吵了,谁最美不是你们自己说了算的。我们请小朋友做评委,来评一评,到底谁最美。好吗?

  三、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孔雀们来了!(出示范画)小朋友,你觉得哪只孔雀最美丽?为什么?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孔雀的尾部分割方法以及有规律地涂色等,提醒幼儿除了可以用这种图案装饰,还可以用哪种图案来装饰孔雀的尾巴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未经装饰的孔雀,续编故事:还有很多孔雀也想参加选美比赛,可是他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孔雀做新衣服,把他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参加比赛吗?

  小朋友在给孔雀打扮时先想好用什么方法来分割孔雀尾部,用什么图案、花纹装饰,选择漂亮的.颜色有规律地涂色。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分割孔雀尾部。

  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的作品:比一比,谁的孔雀最美丽。表扬想法独特的幼儿。

  小朋友,我们把作品带到别的班级,让其他小朋友看一看咱们的孔雀美丽不美丽,好不好?跟老师出发吧!(随音乐将幼儿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孔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通过绘画和装饰两种方式更深刻的了解了孔雀。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活动,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大胆创新,展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充分突出了孩子们个性的张扬,完全把活动的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活动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通过分享这个行为也可以让幼儿之间自发地发生一些社会性的'交往,这对孩子学会交往、进行友好相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第2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分享教案 教材分析: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降低自我中心意识,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这样,对于形成幼儿的分享行为,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创设自发的分享行为的情境,让幼儿了解分享行为的具体做法,从分享物品到分享快乐,从具体到抽象,充分体验给予和被给予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以及感受同伴之间的温暖和关爱,从而规范行为,愉悦情感。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身体器官的作用,知道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并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运用五官积极参与愉快的探索和游戏活动。

  3、与老师和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中体验集体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五兄弟》,ppt图片。

  2、眼罩若干,香水、《我的身体都会响》音乐。

  3、嗅觉瓶、味道盒、音乐播放器等。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我的身体都会响》,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 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能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好听的声音,来做给我看看吧。

  师:我看见你们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很能干哦,有一位叔叔的眼睛,鼻子也说自己本领大,它们争吵了起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运用PPT、五官活动图片,讲述故事《五兄弟》。

  故事:一位邮递员叔叔累了,很早就休息了。这时房间里传来争吵声。原来是五兄弟在争谁的本领大。谁也不让谁。眼睛一声不响,耳朵嘴巴鼻子以为眼睛一点本领也没有,就把眼睛赶走了。

  1、体验:请3―5名幼儿带上眼罩,尝试找自己的位子。

  师:让我们也来试试,没有眼睛会怎样。 (幼儿体验)提问:你在刚才没有眼睛的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眼睛看不见方便吗?眼睛能少吗?

  提问:让我们来猜猜看没有眼睛的叔叔会发生什么事(幼儿谈论)出示PPT:上班时撞车了,鼻子、耳朵嘴巴和手都受伤了。

  :眼睛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看见周围的事物,眼睛不能少。(粘回眼睛)

  2、续讲故事:耳朵他们赶紧把眼睛请了回来,眼睛不能少,他们又一起说:"鼻子鼻子,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鼻子被赶走了。(拿掉鼻子)师:让我们来试试没有鼻子的感觉吧(体验)讨论回答。

  师:除了呼吸空气,鼻子还有一个很大的本领,今天我带来的宝贝就是来考考谁的鼻子本领最大。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猜猜它是什么。

  :对啊!鼻子能帮助我们呼吸还能辨别气味,所以鼻子本领也很大,它能少吗?(不能)赶紧把鼻子请回来吧(粘回鼻子)

  3、续讲故事:鼻子不能少,鼻子回来了,嘴巴说:"那一定是耳朵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取下耳朵)提问:你们猜猜,叔叔没有了耳朵会发生什么事?(自由发言):耳朵听不见声音多不方便呀,所以耳朵不能少。(粘回耳朵)

  4、续讲故事:眼睛、鼻子、耳朵太生气了,它们一起大声地说:"嘴巴嘴巴,肯定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取下嘴巴)提问:嘴巴真的能少吗?(PPT晚餐)师:瞧,晚餐时间到了,阿姨为叔叔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叔叔的`肚子好饿呀,叔叔想做什么呢?他怎么吃呢?叔叔可着急了,他很想对阿姨说:我好想吃啊,可是他能说吗?

  :是啊,没有了嘴巴,我们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了,所以嘴巴也不能少。

  5、续讲故事:眼睛不能少,鼻子不能少,嘴巴不能少,耳朵也不能少,它们一起大声地说:"手,肯定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手被赶走了。(取下手)提问:手真的能少吗?(幼儿自由回答)没有它会怎样?

  对比体验:一双手搬运球、(请你们帮帮忙,把球运到这边的框里来)我们刚才怎么搬球的?

  :是啊,没有了手,我们就不能拿东西、做事情了,所以手也不能少。

  三、"五兄弟"的作用师:看来五兄弟都有各自的本领,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幼儿讨论发言):眼睛帮助我们看见周围的事物,鼻子帮助我们呼吸和辨别气味,耳朵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嘴巴帮助我们说话吃东西,手帮助我们做事情。现在他们明白了谁也不能少。于是他们和好了,叔叔又成了一个快乐的邮递员。

  四、游戏:传娃娃。 再次体验五兄弟的用处。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盒,里面藏着许多宝贝,它们想试一试五兄弟的本领。

  教师提出游戏要求。听音乐依次传娃娃。音乐停了,娃娃也停止传,看娃娃在谁的手里,谁就来神秘盒中摸出一样事物(盒中放有嗅觉瓶、味道盒、MP3播放器等)"你摸出来的是XX,它是要考考XX的本领哦。按要求做相应的游戏。(如摸到五味瓶,就闻闻其中的气味,并猜出它是什么?再请幼儿进行验证)并说说五兄弟的作用。"我用什么做了什么?"五、活动延伸: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五官。

中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认识并理解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及内在规律,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大于”、“小于”来表达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并理解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2、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及内在规律。

  3、学习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比较数量的'多少,理解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2)能正确运用“>、<”完整表达数量关系。

  2、难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并能正确运用“>、<”来完整表达数量关系。

  四、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花园图一幅;等于号、小于号、大于号卡片;数字头饰;小包(里面放有1~10数字卡片);鼓;《幼儿画册》。

  2、环境创设:活动室中有可供幼儿比较数量的物品。

  3、幼儿经验准备:熟悉10以内的数量关系,能正确比较数量的多少。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比较数量的多少,理解等号的含义,引出大于号和小于号。

  (1)出示花园图并提问: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数一数有几种花,每种花各有多少朵。

  (2)请幼儿说出各种花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3)提问:红花和黄花相比,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如果用数字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还是一样大?

  (4)启发幼儿用一个符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我们可以在两个数量之间放上等号(教师出示“=”)。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5)提问:红花和蓝花相比,哪个多?哪个少?如果用数字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在这两个数字之间能放“=”吗?

  (二)和大于号、小于号做朋友。

  1、引导幼儿认识大于号“〉”

  (1)出示大于号“〉”,引导幼儿观察符号的形状和开口方向,说说像什么。

  (2)教师小结:“〉”就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

  (3)提问:红花和蓝花相比,哪个多?哪个少?如果红花多于蓝花,可以用数字怎样表示?

  (4)启发幼儿用一个符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我们可以在两个数量之间加上大于号(教师出示大于号),这样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数大。

  (5)引导幼儿说出“10大8小”,并列出不等式“10〉8”,读作“10大于8”。

  2、引导幼儿认识小于号“〈”。

  (1)出示小于号“〈”,引导幼儿观察符号的形状和开口方向,说说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像撅着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小数瞧,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

  (3)提问:蓝花和红花相比,哪个多?哪个少?如果蓝花多于红花,可以用数字怎样表示?

  引导幼儿说出“8小10大”,并列出不等式“8〈10”,读作“8小于10”。

  (4)引导幼儿学儿歌:大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3、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大于号和小于号,加深对两种开口方向的记忆。

  (1)请两名幼儿扮演数字宝宝,任选一个数字头饰带好,再请另一名幼儿扮演符号,站在两个数字宝宝中间,用身体动作表演“>”“<”,全体幼儿轮流扮演。

  (2)请全体幼儿根据表演读出“几大于几”或“几小于几”

  4、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练习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1)游戏“击鼓传数”。

  教师敲鼓,幼儿传数,鼓声停止,装有数字的盒子在谁手里,谁就和前面一位幼儿各从盒子里抽出一张数字卡片,比较大小,如抽出的数字卡片的顺序是“9”和“5”,抽出9的幼儿说“9大于5”,抽出5的幼儿说“5小于9”。

  游戏可根据幼儿兴趣反复进行。

  (2)指导幼儿理解《幼儿画册》内容,完成练习。

  请幼儿数一数图中花园里的花朵各有多少,在对应的空格中填上相应的数字,并在两个数字中间的空格处填上大于号“>”或小于号“<”。然后请幼儿大声读一读不等式。

  (三)活动拓展

  准备一些可供幼儿比较数量的物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来表达数量关系。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注意倾听歌曲。

  2、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准备材料:

  歌曲《春天》、钢琴、磁带

  重点难点:

  听出歌曲的内容,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欣赏乐曲的兴趣,告诉幼儿歌曲的名称和简单内容。

  2、播放歌曲《春天》。欣赏两遍后,老师提问:这首歌好听吗?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歌里唱的是什么?请幼儿议论之后,再听一二遍。

  3、师幼一起随录音唱《春天》,注意表达歌曲的优美意境。

  4、师幼唱着《春天》,到户外去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夏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也是一个快乐的季节,但是这个季节却也是一个烦恼的季节,各种蚊虫也都出来了,每当看到有的孩子被虫子咬的满身小包的时候,作为老师心里不是滋味,我想假如我们的孩子有一些预防蚊虫叮咬的知识的话,也许他们被蚊虫咬的机会就会少很多,因此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活动,使幼儿能表现出对夏天常见的蚊叮虫咬的关注,并能在教师的知道下探究一些预防的方法。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大环节:在第一环节中通过观看动画录像,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蚊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在第二环节中引导幼儿了解蚊虫叮咬的危害以及一些防蚊灭蚊的使用方法;在第三环节的眼神活动拓展幼儿防蚊虫叮咬的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驱蚊灭蚊的方法并掌握夏天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2、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夏天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前让孩子带一些预防的药、长毛绒小兔、PPT等。

  【活动过程】

  一、夏天里的烦恼——通过观看录像,初步了解夏天蚊虫叮咬的简单处理方法。

  1、美丽的夏天到了,有个小朋友也遇到了烦恼,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蚊虫咬的录像)

  2、录像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烦恼?

  3、我们被蚊虫叮咬后,会有什么感觉?被蚊子咬了怎么办呢?

  4、出示一些药品,请幼儿辨别哪些是治疗蚊虫叮咬的药品,并请幼儿上来操作使用方法。

  被蚊虫叮咬后,不要用手去抓挠皮肤,以免感染

  使用花露水、风油精等药品止痒

  二、我不怕蚊虫——在操作与实践中了解一些防蚊灭蚊用品的使用方法。

  1、请幼儿观看蚊子咬人的录像,了解蚊子传播疾病的过程。

  2、蚊虫真可恶,我们有什么好办法不让蚊虫靠近呢?

  3、请幼儿介绍一些防蚊灭蚊用品,并知道其使用方法。

  小结:我们讨厌蚊子,不仅会影响我们学本领和睡眠,还会传播疾病,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驱蚊用品,有盘式蚊香、电蚊香、驱蚊、驱蚊花露水、驱蚊手环、驱蚊贴等物品让蚊虫远离我们,保护我们健康

  三、延伸活动——拓展避免蚊虫叮咬的方法。

  1、还有一些捉虫高手,是谁呢?(青蛙、壁虎)

  2、蚊子喜欢在哪些地方出现呢?

  3、我们如何来避免被蚊虫叮咬呢?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遇到事情懂得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儿歌的童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敲门的文明礼仪。

  2、物质准备:奶奶、雷公公、啄木鸟的头饰,背景音乐,啄木鸟和雷公公的声音,PPT。

  3、资源利用:事先请两名幼儿排练敲门情境,一名幼儿敲门很粗野、很急促,另一名的幼儿比较轻柔、和缓。

  活动过程:

  1、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题

  (1)师:今天小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位神秘人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好~我们先请三位新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故事,大家认真看、认真听,看看谁对谁错。

  (2)看新老师表演一遍。

  (3)幼儿分组讨论:你们看完故事了,那么故事里都有谁呢?如果你是老奶奶,你会怎么做?你们自己讨论,等等来告诉大家。

  (4)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有礼貌的,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没礼貌的。

  (5)谁在敲门啊?你觉得他敲门的声音像什么?你们平常是怎么敲门的?小陈老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上来表演。

  2、小结:

  刚刚小朋友说的真好,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学会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敲门,笃笃笃……(老师边说边做示范轻轻敲门的动作),小朋友要懂得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客人。

  3、播放诗歌音乐,教师示范朗读,播放PPT。

  (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常规幼儿认真倾听。

  师:现在老师朗诵,你们要认真听哦。

  (2)听完提问: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故事里都有谁啊?发生了什么事呢?雷公公是怎么敲门的呀?啄木鸟呢?老奶奶给谁开了门呀?

  (3)提问:你喜欢哪种敲门方式?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嗯~那小朋友觉得像啄木鸟这样敲门的声音好听吗?

  4、幼儿学习朗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

  提问:

  (1)雷公公的声音的怎样的?(很大声),同时播放打雷的声音,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是怎样的?(轻轻的声音),同时播放啄木鸟啄树的声音。

  (2)朗读"我装雷公公"这一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很急,敲门时"轰轰轰"的很大声)

  (3)朗读"我装啄木鸟"这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比较柔和,敲门时"笃笃笃"的声音比较轻)3、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与效果提问:我装雷公公敲门"轰轰轰"时,奶奶开门了吗?我装啄木鸟"笃笃笃"敲门的时候,奶奶开门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5、组织幼儿分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鸟》,让幼儿从中进一步体验作品。

  (1)幼儿分组表演,第一组幼儿表演"雷公公",第二组幼儿表演"啄木鸟",教师扮演奶奶。突出语气的变化。

  6、小结: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啄木鸟一样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敲门要有礼貌,时时刻刻都要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1、将雷公公、啄木鸟、奶奶的头饰投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表演儿歌。

  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

  附儿歌:

  《雷公公和啄木鸟》 我装雷公公, "轰轰轰!" 去敲奶奶的门。 敲了老半天, 敲的越是响呀, 里面越是没声音。 我装啄木鸟, "笃笃笃!" 请奶奶给我开开门。 奶奶奔出来, 像闪电一样, 欢欢喜喜打开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时不会自觉地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但分组讨论模仿时,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开始激动了,在还没听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开始讨论,在让孩子们学习诗歌时,我有些操之过急,掌握诗歌的情况下,就急切的转换到下一个环节,以至于有些孩子们模仿时出现不会模仿的情况,这也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而要顾全大局。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由来: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观察、探究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对事物的变化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能提出、尝试解决问题。根据本班幼儿关注颜色这一兴趣点,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关注性,因此我们制定了“七彩世界”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初步了解自然环境中的色彩及与人类的关系,

  2、 引导幼儿认识并尝试使用各种色彩,有意识的尝试各种色彩的搭配。

  3、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颜色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操作能力。

  4、 引导幼儿了解色彩在人和动物眼中的不同,激发幼儿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

  1、 大自然中有什么颜色?

  2、 什么叫冷色和暖色?

  3、 三原色怎样班出不同的颜色?

  4、动物眼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

  室外环境

  各种植物、动物等

  图书、颜料

  颜料、配色板等

  图书、光盘等

  图书区:各种景物、事物图片等。电脑区:景物光盘等

  美工区:幼儿绘画,涂色等活动。

  美工区:水粉颜料绘画、配色板等活动。

  图书区:有关知识的图书,引导幼儿阅读。

  1、家长带领幼儿到户外游玩观察。

  2、家庭绘画活动等。

  家长与幼儿共同玩配色游戏。

  3、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相关信息。

  户外景物资源。

  相关图书、光盘。

  络信息资源等。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精选)08-02

【经典】中班教案08-19

中班教案【精选】08-04

(经典)中班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