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0 11:43:1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8篇(精)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8篇(精)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感情有朗读以下内容。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湘夫人》节选)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三、朗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课文1—3段列举了我同古代诗歌中的什么现象?

  2、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课文4、5、6段)

  3、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布置作业:练习:

  第2课时 (总第76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 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 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 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 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

  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二、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三、赏“柳”诗 品柳之意象

  诗一: 咏柳 诗二: 垂柳

  贺知章 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 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 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附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第3课时 (总第77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二、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 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 西陆:指秋天。③ 南冠:指囚徒。 ④ 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三、赏“梅”诗 品梅之意象

  诗一: 早梅 诗二: 山园小梅

  齐己 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三、布置

  作业:课外朗读唐宋诗词,体会诗中的意象。

  课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3、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教学难点:

  介绍九寨沟自然风光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 合作交流 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教师饱含感情地述说:“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圣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如同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老师范读,一边听一边思考

  (1)你知道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名字的来历吗?

  (2)课文从哪几方面描绘了九寨沟的美景?

  2、读后交流。

  (1)九寨沟在哪儿?(2)它的名字是怎样来的?(3)九寨沟它的自然风光怎样?有哪些珍禽异兽?

  3、再读课文。

  请同学们慢慢地阅读课文。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

  小结:请大家把老师提出的问题,问题的顺序与课题的内容叙述的顺序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词。自学生字,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来向人们介绍“九寨沟”的?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

  3、钢笔描红。

  过渡:刚才大家通过听读、自读,解释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地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四、播放课文录像。观看九寨沟的录像

  五、总结。

  同学们,在课本中向人们介绍描写一个地方的风光、物产的课文很多。课文一般都用那个地方的名称作为题目。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读到这样的课文,读了题目该怎么发问呢?你们知道了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媒体】

  挂图、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3、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情况:

  ⑴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

  ⑵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⑶理解词语:

语文灰雀教学教案<spanhttps://p.9136.com/16/l/allimg/<p>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p><p>  可惜:值得惋惜。</p><p>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p><p>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p><p>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p><p>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p><p>  <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  <strong>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strong></p><p>  1、多媒体演示:</p><p>  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p><p>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p><p>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____的灰雀来理解。</p><p>  4、朗读第一自然段。</p><p>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p><p>  <strong>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strong></p><p>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p><p>  ⑴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p><p>  ⑵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p><p>  ⑶“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p><p>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p><p>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p><p>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p><p>  ⑴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p><p>  ⑵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p><p>  ①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p><p>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p><p>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p><p>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p><p>  ⑶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p><p>  ⑷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p><p>  <strong>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strong></p><p>  1、出示思考题:</p><p>  ⑴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p><p>  ⑵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p><p>  ⑶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p><p>  ⑷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p><p>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p><p>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p><p>  3、小组代表发言。</p><p>  <strong>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strong></p><p>  1、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p><p>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p><p>  <strong>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strong></p><h2>语文教案 篇4</h2>
<p>  <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p><p>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p><p>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p><p>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p><p>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p><p>  <strong>重点难点:</strong></p><p>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p><p>  2、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p><p>  <strong>课前准备:</strong></p><p>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p><p>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p><p>  课时分配:二课时</p><p>  <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  教学目标:</p><p>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p><p>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p><p>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p><p>  重点难点:</p><p>  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p><p>  教学过程:</p><p>  一、识字加油站。</p><p>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p><p>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p><p>  3、学生动手连线。</p><p>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p><p>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p><p>  6、小结识字的方法。</p><p>  二、字词句运用。</p><p>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p><p>  一言不发不言不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p><p>  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p><p>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p><p>  3、选两个说一句话。</p><p>  4、全班交流。</p><p>  5、读句子。</p><p>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p><p>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p><p>  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p><p>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p><p>  8、补充句子。</p><p>  (1)天空飘着气球。</p><p>  (2)池塘开满荷花。</p><p>  9、学生汇报。</p><p>  三、书写提示。</p><p>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p><p>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p><p>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p><p>  4、进行全班评比。</p><p>  <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  教学目标:</p><p>  1、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p><p>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p><p>  重点难点:</p><p>  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p><p>  教学过程:</p><p>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p><p>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p><p>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p><p>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p><p>  1、出示全诗。</p><p>  2、指名朗读,齐读。</p><p>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p><p>  4、送词入诗说诗意。</p><p>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p><p>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p><p>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p><p>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p><p>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p><p>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p><p>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p><p>  四、我爱阅读:骑驴-</p><p>  1、读一读。</p><p>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p><p>  3、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p><p>  4、全班交流。</p><p>  5、师小结。</p><p>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p><h2>语文教案 篇5</h2>
<p>  <strong>一、教学要求:</strong></p><p>  1、读一读,辨别4组带点字的字母</p><p>  2、找出下面4句话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p><p>  3、读一读4组词语,画出不同类型的词</p><p>  4、给句子加标点</p><p>  5、熟记成语</p><p>  6、学会做班级联欢会的主持人</p><p>  7、学写毛笔字</p><p>  <strong>二、教学重难点:</strong></p><p>  拼音练习汉字训练词句训练标点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p><p>  <strong>三、教学时间:</strong>三课时</p><p>  <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  一、课时目标:</p><p>  1、读一读,辨别4组带点字的字母</p><p>  2、找出下面4句话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p><p>  3、读一读4组词语,画出不同类型的词</p><p>  二、教学准备:小黑板</p><p>  三、教学过程:</p><p>  教学过程</p><p>  自我加减</p><p>  一、教学第一题</p><p>  1、审题</p><p>  A、指读题目</p><p>  B、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的要求</p><p>  2、指导</p><p>  A、小黑板出示4组词语</p><p>  B、学生自由练读词语,比较带点字声母的不同</p><p>  C、指名领读词语,汇报每组带点字的不同之处</p><p>  D、教师:前3组是L与N的比较,后一组是L与R的比较</p><p>  E、指名领读</p><p>  F、学生自渎,体会边音L鼻音N擦音R在发音方法上的不同点</p><p>  3、练习</p><p>  A、学生自由读,正确区别</p><p>  B、认真齐读每一组词语</p><p>  二、教学第二题</p><p>  1、审题</p><p>  A、指名读题目的要求</p><p>  B、让学生说一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p><p>  2、指导</p><p>  A、出示句子</p><p>  B、让学生边读句子,边找句中用错的字,并画出来</p><p>  C、指名读句子,汇报找到的错字,并说出错在哪里</p><p>  D、补充汇报</p><p>  E、教师点评</p><p>  3、练习</p><p>  A、画出句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p><p>  B、校对</p><p>  C、齐读正确的句子</p><p>  4、反馈</p><p>  A、把用错的字与正确的字进行比较,让学生辨析</p><p>  只()代()向()静()</p><p>  支()带()像()净()</p><p>  B、摘录学生作业中用错的字进行评讲</p><p>  三、教学第三题</p><p>  1、审题</p><p>  A、指名读练习要求</p><p>  B、让学生说说本题目的'要求</p><p>  2、指导</p><p>  A、让学生读题,体会每一组词所表示的概念间的差异</p><p>  B、再读题,确定分类标准,找出不同类型的词</p><p>  C、指名汇报,并说说理由</p><p>  D、补充汇报</p><p>  3、练习</p><p>  读一读,在书上画出不属于同一类的词</p><p>  四、布置作业</p><p>  用第二题中的8组同音字分别组词</p><p>  <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  一、课时目标:</p><p>  1、给句子加标点</p><p>  2、熟记成语</p><p>  二、教具准备:</p><p>  小黑板</p><p>  三、教学过程</p><p>  教学过程</p><p>  自我加减</p><p>  一、教学第四题</p><p>  1、审题</p><p>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题目的学习要求</p><p>  2、指导</p><p>  A、我们学过了哪些标点符号?它们分别被用在什么样的地方?</p><p>  B、指名回答</p><p>  C、出示句子</p><p>  D、让学生多读几遍,了解句子的意思</p><p>  E、在书上用铅笔试做</p><p>  F、指名汇报</p><p>  G、校对,改正</p><p>  H、读一读加标点后的句子</p><p>  3、练习</p><p>  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完成第四题</p><p>  二、教学第五题</p><p>  1、审题、</p><p>  A、指名读题目</p><p>  B、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p><p>  2、指导</p><p>  A、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p><p>  B、教师范读</p><p>  C、学生自由读</p><p>  D、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p><p>  桂子飘香:桂花散发出浓香,形容中秋时节的美好景色</p><p>  3、练习</p><p>  A、学生自由大声练读</p><p>  B、同座位练习背诵</p><p>  C、教师巡回,个别抽读。</p><p>  4、反馈</p><p>  A、指名读</p><p>  B、集体练读</p><p>  C、集体齐备</p><p>  D、指名背诵。</p><p>  <strong>第三课时</strong></p><p>  一、课时目标</p><p>  1、学做班级联欢会的主持人</p><p>  2、学写毛笔字</p><p>  教学过程</p><p>  自我加减</p><p>  一、教学第六题</p><p>  准备:让学生在课前观看一台文艺晚会的实况,尤其要注意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p><p>  1、审题</p><p>  A、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p><p>  B、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p><p>  C、教师进一步说明本次说话的要求:</p><p>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节目主持人该怎么说;当众演一演</p><p>  2、指导</p><p>  A、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什么</p><p>  B、指名说</p><p>  C、教师,出示板书:</p><p>  要有表情的说普通话</p><p>  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p><p>  要说好应变的话</p><p>  D、学生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节目开始前要说什么?</p><p>  节目与节目之间要说什么?节目全部结束后还要说什么?要求学生举例说说</p><p>  E、教师,出示:</p><p>  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你们好!首先请大家欣赏·····”</p><p>  节目之间要有衔接的话“刚才我和大家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听了大合唱之后,真的沉浸在幸福之中了,下面再请大家欣赏·····大家掌声欢迎”</p><p>  节目全部结束后要说祝贺的话“演出到此结束,祝老师、同学们节日愉快!”</p><p>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p><p>  3、练习</p><p>  A、指名上台演一演,当众汇报</p><p>  B、学生,指出其优缺点</p><p>  C、针对不足,进行片段重演</p><p>  4、反馈</p><p>  A、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p><p>  B、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会主持人</p><p>  二、教学第七题</p><p>  毛笔字教学</p><p>  1、审题</p><p>  (1)、介绍书法家:米芾</p><p>  北宋书画家,山西太原人,有书法《苕溪诗》、《蜀素》</p><p>  (2)、衣字底的写法:</p><p>  衣字底的首笔是点,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短撇,第四笔是竖提,第五笔是短撇,最后是斜捺。</p><p>  (3)、“装”字的写法</p><p>  “装”是上“壮”下“衣”的合体的上下结构的字。</p><p>  (4)、巾字底的写法</p><p>  巾字底的首笔是垂露竖,较短,第二笔是横折钩;第三笔是悬针竖。</p><p>  (5)、“帮”字的写法</p><p>  “帮”字是上下结构的合体字。</p><h2>语文教案 篇6</h2>
<p><strong>  【内容简析】</strong></p><p>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一名小学生跟随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企鹅岛上的见闻,文章主要介绍了南极大陆企鹅的大小、种类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小作者对企鹅的喜爱之情。</p><p><strong>  【设计理念】</strong></p><p>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力求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并享受审美的乐趣。</p><p>  【教学目标】</p><p>  1.认识本课“般、厘”等生字,会写“企、鹅”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p><p>  2.感悟课文内容,了解企鹅岛上三种企鹅的特征,了解企鹅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p><p>  3.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p><p><strong>  【重点难点】</strong></p><p>  了解南极大陆企鹅的可爱,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p><p><strong>  【教具准备】</strong></p><p>  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企鹅挂图、投影仪。</p><p><strong>  【教学时间】</strong></p><p>  两课时。</p><p><strong>  【教学流程】</strong></p><p>  第一课时</p><p>  一、激趣导入</p><p>  1.猜谜语。</p><p>  名字叫鹅不是鹅,爱在冰天雪地走,</p><p>  身上穿着黑大褂,胸前系着白围兜。</p><p>  2.投影企鹅图,谁能说说你对企鹅的印象?</p><p>  3.在南极大陆,有一个生活着成千上万只企鹅的岛,叫企鹅岛。你们愿意去看看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小作者登上企鹅岛,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p><p>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p><p>  1.听录音朗读,在课文中勾画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新词。</p><p>  2.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有困难的请同学或老师帮忙。</p><p>  3.与同学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p><p>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p><p>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企鹅哪些方面的情况。在有关的句子旁边作个记号。</p><p>  2.小组合作,读懂课文。</p><p>  提示方法:(1)说一说:企鹅的外形、种类等。</p><p>  (2)演一演:企鹅走路的样子。</p><p>  (3)画一画:画几只自己喜欢的企鹅,然后再作介绍。</p><p>  3.“多么有趣的企鹅呀!”你体会到了吗?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交流。</p><p>  4.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p><p>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登上企鹅岛》教案》,</p><p>  多读几遍,并和大家交流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p><p>  5.质疑。</p><p>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p><p>  1.认真写好生字。</p><p>  2.企鹅是海鸟中种类多、数量庞大的家族。企鹅分布的地区很广,生活适应能力很强,不仅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有企鹅,温暖的亚热带地区也生活着企鹅。除了课文介绍的三种企鹅,企鹅还有哪些种类?它们的名字为什么叫“企鹅”?这些有趣的问题,或者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知识,请大家课后想办法找资料,并带回来和同学交流。</p><p>  第二课时</p><p>  一、复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p><p>  1.抽读生字词。</p><p>  2.回忆上节课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企鹅的知识,和大家说一说。</p><p>  3.交流搜集到的图画或文字资料,大家共享。</p><p>  二、细读课文,加深感悟</p><p>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本段有几句话?(一句)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体会语言的简练准确。)</p><p>  在地图仪上找到南极大陆的.位置。</p><p>  2.自荐读第二自然段。</p><p>  (1)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p><p>  (2)读懂例句,照样子续写。</p><p>  例:尽管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白雪。</p><p>  ①读一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感知“尽管……可是……”的句子形式。</p><p>  ②照样子续写。</p><p>  尽管天气很冷,可是……</p><p>  ③有能力的同学再写一句。</p><p>  尽管……,可是……</p><p>  (3)读句子,体会感情。</p><p>  ①啊,原来是企鹅!</p><p>  ②我真想早点儿到企鹅岛上去看看。</p><p>  结合上下文,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再带着你体会到的惊喜、迫切的感情,把句子读好。</p><p>  4.四人小组合作,阅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填好表格。</p><p>  5.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你还知道哪些企鹅,填好下面的表格,再与同学交流。</p><p>  三、总结全文,课后延伸</p><p>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把有趣的企鹅介绍给邻居小朋友。</p><p>  2.在学习委员的组织下,在班中学习园地上设个“企鹅岛”,把你们画的有趣的企鹅贴上去,大家一起欣赏。</p><p>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登上企鹅岛》教案》,</p><h2>语文教案 篇7</h2>
<p>  <strong>【单元教材简析】</strong></p><p>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p><p>  <strong>【单元总体目标】</strong></p><p>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p><p>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p><p>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p><p>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p><p>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p><p>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p><p>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p><p>  <strong>【单元教学建议】</strong></p><p>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p><p>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p><p>  【单元教学时间】</p><p>  识字72课时</p><p>  《小白兔和小灰兔》2课时</p><p>  《两只小狮子》2课时</p><p>  《小伙伴》2课时</p><p>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课时</p><p>  《语文园地七》2课时</p><h2>语文教案 篇8</h2>
<p><strong>  教学目标:</strong></p><p>  1.复习“征、启”等12个生字。</p><p>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p><p>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p><p><strong>  重点难点:</strong></p><p>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p><p>  2.强调“团”“迎”字的书写。</p><p>  3.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p><p><strong>  教学准备:</strong></p><p>  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p><p>  课前准备:小牛贴图课件歌曲“找朋友”</p><p>  第二课时</p><p><strong>  (一)复习激趣导入。</strong></p><p>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呢?有一头小牛,它也很想找个朋友,于是,它就写了一份《征友启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示。齐读课题。</p><p>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瞧,小牛要来考考你们呢?</p><p>  3.瞧,小牛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呢!(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再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p><p><strong>  (二)整体感知课文。</strong></p><p>  1.课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p><p>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写小牛第一次贴出征友启事找朋友。</p><p><strong>  (三)细读理解感悟,指导朗读。</strong></p><p>  (1—3自然段)</p><p>  1.请学生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p><p>  2.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p><p>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p><p>  师相机指导: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p><p>  4.教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能做到。</p><p>  学习第3自然段。</p><p>  1.师:那么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看课件说话。</p><p>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p><p>  5.师:谁能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试试吧!指名读,齐读。</p><p>  师: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了呢?看小动物失望离开的课件,说话。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能带着动作来读读吗?</p><p>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此时,A、(戴上头饰)请问,你是小山羊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为什么还要摇头呢?B、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p><p>  一二组读兴奋的句子,三四组读失望的句子,读出对比来。</p><p>  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来为这句话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写:小牛————(失望、伤心、苦恼、奇怪)极了,跑到……</p><p>  (生加上补充心情的词语读第四自然段“诉苦“部分)</p><p>  师评价:我听出了你的失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么伤心啊!……</p><p>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齐读四段。</p><p>  10.是啊小牛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p><p>  11.教师小结。</p><p>  学习5、6自然段。</p><p>  师:听了小牛的怨言后,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让他出了第二份征友启示。(课件出示)</p><p>  1、谁来读读?</p><p>  ①.那这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比着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p><p>  ②学生找不同。</p><p>  ③师:学生边说,老师边点出不同的地方。多了这些词,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征友启示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p><p>  ⑤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读出两则征友启事的不同来。</p><p>  5.对比着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贴出后的热闹场面。</p><p>  ①师:第二张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8自然段?</p><p>  ②师:是啊,多热闹哇!怎样围才是“团团围住”呢?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动作。</p><p>  ③老师来当小牛,请五位同学来当小动物,表演下“团团围住”这个动作。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请位同学读一读他们的话。</p><p>  ②在这四句话里,分别都有一个字,它们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同、跟、陪、和)</p><p>  请学生用四个字分别说一句话。</p><p>  ④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p><p>  来,我们分组来读读山羊、猎狗、花猫和马驹的话。</p><p>  ⑤学生齐读。你们听,小牛找到了许多朋友,它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我们也一起唱唱吧!(放儿歌:找朋友)</p><p><strong>  (四)拓展想象。</strong></p><p>  师:小牛这时候可高兴了,他唱完歌,又兴高采烈地又跑去见老牛,猜猜看小牛会对老牛说什么。(礼貌;名理)</p><p>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p><p>  想不想写个征友启示,那你会怎么写?</p><p>  下课!</p><p><strong>  板书设计:</strong></p><p>  征友启事</p><p>  第一次无</p><p>  考虑自己,想到别人</p><p>  第二次许多</p><p><strong>  《征友启事》课后反思</strong></p><p>  这次的备课短暂而显得有些匆忙,在选课的时候,突然觉得,凡是能编入教材中的课文,每一篇不都是经过各位语文教学的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么?我们自己只管沿着新课改的路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将精彩的课尽可能生动地讲给学生,使得教学相长也就够了。由于自己是所有老师中第一天上课的,好了,就顺着进度讲那节《征友启事》吧!</p><p>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门艺术中都有值得自己欣慰的地方:</p><p><strong>  一、抓住主线,贯穿课堂</strong></p><p>  全文有13个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很长的一篇课文,而这样的故事性课文,最忌讳从前向后上成“流水帐”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两份征友启事作为主线,然后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楚,而且在对比中名理。</p><p><strong>  二、语言训练,随手拈来</strong></p><p>  语文课堂,讲究人文,讲求拓展,但是永远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进行两则征友启事对比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第二则征友启事和第一则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四个词语。我又追问:“多了几个词语,意思上有什么改变?”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白第二则征友启事多了“或者”“其中一点”几个词语,却少了很多对朋友的要求。此文转自淘.教。案网</p><p>  故事的进度到了第二则征友启事的结果部分,“牛栏前热闹极了。大家把小牛团团围住。”在这里,“热闹”“团团围住”两个词语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第二则征友启事的成功,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两个词语,“好”与“不好”的征友启事分别为谁便不攻自破了。可是,如何让学生轻松地来理解词语呢?我抛出问题:“孩子们,牛栏前热闹起来,你还见过哪里有热闹的情景?”学生纷纷举手:“快过节了,超市里人真多,好热闹啊!”“大雁塔广场上很热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就要开始了,真热闹。”学生在简单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经将“热闹”的含义明白了。我又让学生来做出“团团围住”的动作,在动作中理解词语让学生轻松而快乐。</p><p>  此外,在备课中,我发现在四个动物都要和小牛做朋友的四句话中,有四个字“同”“陪”“跟”“和”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作者并列地运用了它们,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和累赘,可是,如何处理这部分,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神奇之处呢?我依然采用了最原始但却最扎实的造句训练,在多个句子的感悟中,学生明白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是基本一样的,体会到了文字的神奇。</p><p><strong>  三、和谐愉悦、享受语文</strong></p><p>  我是一个追求诗意课堂的人,语文教学变来变去都不离其中的就是: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训练。而我,更喜欢与学生在和谐的交谈中,让学生边享受边学习语言。“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呢?”学生看图后纷纷举手发言,于是,我拿起准备好的头饰,随意地走到一个学生的面前,又随意地将一个小马驹的头饰戴在他的头上,“请问,你就是那匹健康的小马驹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请问,你是可爱的小花猫吗?你会边走边想些什么呢?”没有任何的雕饰的,孩子会很自然地微笑着回答:“是的。”“我想:太好了,我早都想找个朋友了,快去看看有没有收获吧!”那时候,我想,我和孩子,我们都是微笑的,因为我们在享受着语言带给我们的美妙和幸福感。</p><p><strong>  四、个性阅读,不拘一格</strong></p><p>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心情会怎样呢?文中写到小牛去找老牛诉苦,“诉苦“!两个字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怎样使这里的“诉”能“苦”出味道来呢?我让学生加上小牛此时的心情描写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加上了“小牛难过地说”“伤心地说”“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p><p>  在教学“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这句话时,我请学生带着动作读一读,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请问,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在学生反馈以后,再带着那样的心情去读,使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个性。</p><p>  另外,承担“课中文化”课题以来,在课堂中间的活动上自己也再边做边积累。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的时刻,我趁机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一起“庆祝庆祝”,唱起了“找朋友”的歌曲,使学生得以放松。</p><p>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都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p><p>  在这节课中,老师有点着急,应当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点题时,可以更加自然一些。另外,要是能够想办法将第二份征友启事放在最后“隆重出场”,紧接着后面又让学生仿写启事,那会效果更好。</p><p>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过,只要不断摸索,自己就会有所得。</p><script>s(